① 納稅人應該繳納環保稅,有哪些情形可以免徵環境
《中華人來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源第十二條規定,下列情形,暫予免徵環境保護稅:
(一)農業生產(不包括規模化養殖)排放應稅污染物的;
(二)機動車、鐵路機車、非道路移動機械、船舶和航空器等流動污染源排放應稅污染物的;
(三)依法設立的城鄉污水集中處理、生活垃圾集中處理場所排放相應應稅污染物,不超過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排放標準的;
(四)納稅人綜合利用的固體廢物,符合國家和地方環境保護標準的;
(五)國務院批准免稅的其他情形。
前款第五項免稅規定,由國務院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第十三條規定,納稅人排放應稅大氣污染物或者水污染物的濃度值低於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污染物排放標准百分之三十的,減按百分之七十五徵收環境保護稅。納稅人排放應稅大氣污染物或者水污染物的濃度值低於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污染物排放標准百分之五十的,減按百分之五十徵收環境保護稅。
② 環保稅已經確認了33萬戶的納稅人嗎
據報道,2018年1月1日起,我國首個以環境保護為目標的綠色稅種——環境保護稅正式版施行,相權關負責人表示,環保稅雖規模不大,但制度轉換難度大。
據了解,在環保稅首個申報繳納期之前,各級財政、稅務、環保等部門將進一步做實做細相關准備工作,確保征管工作有效有序進行。進一步細化明確有關政策,為納稅人提供更加細致地輔導和服務,切實加強部門協作配合,提升污染物排放監測能力和水平。
希望環保稅可以順利落實!
③ 環保稅來了,納稅人如何申報
環保稅納稅主體
根據相關規定,納稅的主體如下圖所示。
④ 不需繳納環保稅的納稅人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來,不屬於直接向環自境排放污染物,不繳納相應污染物的環境保護稅:
(一)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向依法設立的污水集中處理、生活垃圾集中處理場所排放應稅污染物的;(二)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在符合國家和地方環境保護標準的設施、場所貯存或者處置固體廢物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第四條
第五條 依法設立的城鄉污水集中處理、生活垃圾集中處理場所超過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排放標准向環境排放應稅污染物的,應當繳納環境保護稅。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貯存或者處置固體廢物不符合國家和地方環境保護標準的,應當繳納環境保護稅。」
⑤ 不需繳納環保稅的納稅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第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屬於直接向環境排放污染物,不繳納相應污染物的環境保護稅:
(一)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向依法設立的污水集中處理、生活垃圾集中處理場所排放應稅污染物的;
(二)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在符合國家和地方環境保護標準的設施、場所貯存或者處置固體廢物的。
(5)環保稅納稅人培訓總結擴展閱讀:
環保稅計稅依據和應納稅額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
第七條應稅污染物的計稅依據,按照下列方法確定:
(一)應稅大氣污染物按照污染物排放量摺合的污染當量數確定;
(二)應稅水污染物按照污染物排放量摺合的污染當量數確定;
(三)應稅固體廢物按照固體廢物的排放量確定;
(四)應稅雜訊按照超過國家規定標準的分貝數確定。
第八條應稅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的污染當量數,以該污染物的排放量除以該污染物的污染當量值計算。每種應稅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的具體污染當量值,依照本法所附《應稅污染物和當量值表》執行。
第九條每一排放口或者沒有排放口的應稅大氣污染物,按照污染當量數從大到小排序,對前三項污染物徵收環境保護稅。
每一排放口的應稅水污染物,按照本法所附《應稅污染物和當量值表》,區分第一類水污染物和其他類水污染物,按照污染當量數從大到小排序,對第一類水污染物按照前五項徵收環境保護稅,對其他類水污染物按照前三項徵收環境保護稅。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本地區污染物減排的特殊需要,可以增加同一排放口徵收環境保護稅的應稅污染物項目數,報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決定,並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
第十條應稅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固體廢物的排放量和雜訊的分貝數,按照下列方法和順序計算:
(一)納稅人安裝使用符合國家規定和監測規范的污染物自動監測設備的,按照污染物自動監測數據計算;
(二)納稅人未安裝使用污染物自動監測設備的,按照監測機構出具的符合國家有關規定和監測規范的監測數據計算;
(三)因排放污染物種類多等原因不具備監測條件的,按照國務院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規定的排污系數、物料衡算方法計算;
(四)不能按照本條第一項至第三項規定的方法計算的,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規定的抽樣測算的方法核定計算。
第十一條環境保護稅應納稅額按照下列方法計算:
(一)應稅大氣污染物的應納稅額為污染當量數乘以具體適用稅額;
(二)應稅水污染物的應納稅額為污染當量數乘以具體適用稅額;
(三)應稅固體廢物的應納稅額為固體廢物排放量乘以具體適用稅額;
(四)應稅雜訊的應納稅額為超過國家規定標準的分貝數對應的具體適用稅額。
⑥ 不屬於環保稅的納稅人由於操作不當誤填採集信息表怎麼辦
報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補充數據採集表,類似現金流量表。
這張表是要作為比對版數據,用於分析涉稅疑權點,每年稅務局的重點工作之一就是強化納稅評估。
這張表要按照填表說明認真填寫,採集表中你單位有的項目就填寫,沒有的項目空著不寫
⑦ 納稅人將開繳環保稅什麼時候開始
2018年我國最新亮抄相的環襲境保護稅將於4月1日迎來首個征稅期,目前全國各地稅務機關共識別認定環境保護稅納稅人26萬多戶。
確保首個征期平穩有序,加強培訓至關重要。目前全國已累計輔導環境保護稅納稅人超七成。環境保護稅納稅申報表圍繞「簡潔、減負」優化設計,由原來排污費按不同行業制定調整為按「水、氣、聲、渣」四類污染物制定,申報表大幅精簡,減少報表數量和納稅人填報欄位量近三分之二,同時有效減輕了納稅人的填報和計算負擔。
⑧ 環保稅怎麼算
環境保護稅法將直接向環境排放應稅污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確定為納稅人,將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固體廢物和雜訊四類污染物列為征稅對象。
一、應稅大氣污染物問題
環境保護稅法第八條規定,應稅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的污染當量數,以該污染物的排放量除以該污染物的污染當量值計算。每種應稅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的具體污染當量值,依照本法所附《應稅污染物和當量值表》執行。
第九條第一款規定,每一排放口或者沒有排放口的應稅大氣污染物,按照污染當量數從大到小排序,對前三項污染物徵收環境保護稅。
第十一條第(一)項規定,應稅大氣污染物的應納稅額為污染當量數乘以具體適用稅額。
計算方式:應稅大氣污染物的應納稅額=污染當量數(前三項)×具體適用稅額
應稅大氣污染物污染當量數=該污染物排放量/該污染物的污染當量值
案例1:某企業2018年1月向大氣直接排放二氧化硫、氟化物各10千克,一氧化碳、氯化氫各100千克。甘肅省大氣污染物適用稅額為1.2元/每污染當量。這家企業只有一個排放口,計算該企業1月大氣污染物應繳納的環境保護稅。0.95、0.87、16.7、10.75分別為相應污染物的污染當量值(單位:千克)。
第一步,計算各污染物的污染當量數(單位:千克)
二氧化硫:10/0.95=10.53
氟化物:10/0.87=11.49
一氧化碳:100/16.7=5.99
氯化氫:100/10.75=9.3
第二步,按污染物的污染當量數排序
氟化物(11.49)>二氧化硫(10.53)>氯化氫(9.3)>一氧化碳(5.99 )
第三步,計算應納稅額(單位:元)
氟化物:11.49×1.2=13.79
二氧化硫:10.53×1.2=12.63
氯化氫:9.3×1.2=11.16
二、應稅水污染物問題
環境保護稅法第九條第二款規定,每一排放口的應稅水污染物,按照本法所附《應稅污染物和當量值表》,區分第一類水污染物和其他類水污染物,按照污染當量數從大到小排序,對第一類水污染物按照前五項徵收環境保護稅,對其他類水污染物按照前三項徵收環境保護稅。
第十一條第(二)項規定,應稅水污染物的應納稅額為污染當量數乘以具體適用稅額。
計算方式:應稅水污染物的應納稅額=污染當量數(第一類前五項、其他類前三項)×具體適用稅額
應稅水污染物污染當量數=該污染物排放量/該污染物的污染當量值
案例2:某企業2018年1月向水體直接排放第一類水污染物總汞、總鎘、總鉻、總砷、總鉛、總銀各10千克。排放第二類水污染物懸浮物(SS)、總有機碳(TOC)、揮發酚、氨氮各10千克。甘肅省水污染物適用稅額為1.4元/每污染當量。計算該企業1月水污染物應繳納的環境保護稅。0.0005、0.005、0.04、0.02、0.025、0.02分別為第一類水污染物的污染當量值;4、0.49、0.08、0.8分別為第二類水污染物的污染當量值(單位:千克)。
第一步,計算第一類水污染物的污染當量數(單位:千克)
總汞:10/0.0005=20000
總鎘:10/0.005=2000
總鉻:10/0.04=250
總砷:10/0.02=500
總鉛:10/0.025=400
總銀:10/0.02=500
第二步,對第一類水污染物污染當量數排序
總汞(20000)>總鎘(2000)>總砷(500)=總銀(500)>總鉛(400)>總鉻(250)
第三步,計算第一類水污染物應納稅額(單位:元)
總汞:20000×1.4=28000
總鎘:2000×1.4=2800
總砷:500×1.4=700
總銀:500×1.4=700
總鉛:400×1.4=560
第四步,計算第二類水污染物的污染當量數(單位:千克)
懸浮物(SS):10/4=2.5
總有機碳(TOC):10/0.49=20.41
揮發酚:10/0.08=125
氨氮:10/0.8=12.5
第五步,對第二類水污染物污染當量數排序
揮發酚(125)>總有機碳(20.41)>氨氮(12.5)>懸浮物(2.5)
第六步,計算第二類水污染物應納稅額(單位:元)
揮發酚:125×1.4=175
總有機碳:20.41×1.4=28.57
氨氮:12.5×1.4=17.5
三、應稅固體廢物問題
環境保護稅法第四條第(二)項規定,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在符合國家和地方環境保護標準的設施、場所貯存或者處置固體廢物的,不繳納相應污染物的環境保護稅。
第十一條第(三)項規定,應稅固體廢物的應納稅額為固體廢物排放量乘以具體適用稅額。
第十二條第(四)項規定,納稅人綜合利用的固體廢物,符合國家和地方環境保護標準的,暫予免徵環境保護稅。
計算方式:應稅固體廢物應納稅額=【產生量-綜合利用量(免徵)-貯存或者處置量(不屬於直接向環境排放污染物)】×具體適用稅額
案例3:某企業2018年1月產生尾礦1000噸,其中綜合利用的尾礦300噸(符合國家和地方環境保護標准),在符合國家和地方環境保護標準的設施貯存200噸,計算該企業1月尾礦應繳納的環境保護稅。尾礦適用稅額為15元/噸。
應納環境保護稅:(1000-300-200)×15=7500(元)
四、應稅雜訊問題
環境保護稅法第十一條第(四)項規定,應稅雜訊按照超過國家規定標準的分貝數確定。
環境保護稅稅目稅額表規定,一個單位有不同地點作業場所的應分別計算,合並計征;同一單位邊界多雜訊超標按最高處聲級計算;沿邊界長度超過100米有兩處以上雜訊超標,按兩處計算;聲源一個月內超標不足15天的,減半計算。
計算方式:應稅雜訊應納稅額=超過國家規定標準的分貝數對應的具體適用稅額
案例4:某企業2018年1月在甲、乙兩地作業均存在夜間雜訊超標。甲作業場地一個單位邊界上有兩處雜訊超標,分別為超標1-3分貝、超標7-9分貝,超標天數為16天;乙作業場地沿邊界長度110米,有兩處雜訊超標,分別為超標1-3分貝、超標7-9分貝,超標天數為14天。計算該企業1月雜訊污染應繳納的環境保護稅。工業雜訊超標1-3分貝適用稅額為350元/月,超標7-9分貝適用稅額為1400元/月。
甲作業場地應納環境保護稅:1400(元)
乙作業場地應納環境保護稅:(350+1400)/2=875(元)
⑨ 環保稅已確認多少萬戶納稅人
環保稅雖規模不大,但制度轉換難度大。環保稅法確定了「稅務征管、企業申報、環版保監測權、信息共享、協作共治」的征管新機制,為部門間合作提供了良好範例。從實際情況看,環保稅征管相對復雜,對污染物排放監測專業技術要求高,需藉助環保部門的污染物監測管理能力,稅務機關與環保部門的工作協作配合是否順暢,關繫到環保稅法的實施效果。
據了解,在環保稅首個申報繳納期之前,各級財政、稅務、環保等部門將進一步做實做細相關准備工作,確保征管工作有效有序進行。進一步細化明確有關政策,為納稅人提供更加細致地輔導和服務,切實加強部門協作配合,提升污染物排放監測能力和水平。
⑩ 我國已認定多少戶納稅人開繳環保稅
2018年1月1日起環境保護稅法正式施行,我國有了首個以環境保護為目標的稅種。回環境保護稅答將於4月1日迎來首個征稅期,目前全國各地稅務機關共識別認定環境保護稅納稅人26萬多戶,環保稅實行按季申報。
環保稅也稱環保關稅(Environmental tariff),亦作綠色關稅(green tariff)或生態關稅(eco-tariff),是一種為保護自己本國環境,對有污染行為的國際貿易收取的一項稅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