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物業公司與業主之間的溝通技巧有哪些
01依法行事,宣傳到位
物業管理遇到的問題十分復雜,涉及到的法律問題非常廣泛,整個物業管理過程中,時時刻刻離不開法律、法規。如何簽訂物業服務合同,如何制定規章制度,如何處理對內對外關系,如何開發物業管理中的服務項目,如何收取各種費用,安全保衛中遇到的問題怎樣解決,這些問題應當以我國的法律、法規為根據做出正確回答。作為物業管理企業的工作人員,應該學習相關法律、法規,如《物業管理條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勞動法》、《民法》、《合同法》、《稅法》、《物權法》等,遇到問題時一定要有法律觀念,處理問題時要以法律、法規為依據。只有這樣,簽訂的合同才有效力,制定的規章制度才能實施,處理問題才會恰當。
02換位思考法
作為管理者,有時也要換個角度,如果「我是個業主」會怎麼想?以他的心態感受一下他的感受。同時也可以請業戶也換個角度,如果他是管理者,該如何做?將心比心,相互理解,解決矛盾。
03主動傾聽,及時反饋
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工作中,善於「聽」乃是一個人應有的素養。「聽」是了解業主的需求,從而為其解決問題的重要手段,一個不會「聽」業主說話的物業管理人員,不可能為業主解決好問題。要想了解業主真正的需求,我們最應該做的就是仔細聆聽業主講什麼,想得到什麼,從而與業主之間架起一座有效的溝通橋梁。
04避實就虛法
有時直截了當,直奔主題,往往會使矛盾激化,雙方弄僵。還不如避實就虛,先談點和主題無關的話題,談點天氣,交通什麼的,緩和一下氣氛,然後再找機會,切入主題。
05以退為進法
有時談僵了,切不可火上澆油,貪一時之快,把該講的,不該講的都發泄出來,這樣只能把對方逼入對立境地;不如以退為進,來個緩兵之計,勸一句,消消火,待合適機會,或換別人再跟業主溝通。
06規范用語。
在受理業主的強烈投訴時,物業管理人員忌作「我不知道、我不清楚、我需要請示領導」等推脫之辭;面對業主的咨詢求助,忌以「沒時間」、「這是公司規定」等為由對業主置之不理;在業主要求上門服務時,忌以「這事不該我們管」、「你自己想法解決」等方式回絕。往往物業管理人員一句不恰當的話、一個不經意的舉動,會為一件小事激化矛盾,這既破壞了和諧,更不利於工作。因此,物業管理人員應不斷提高自身素質,通過落實「首問負責制」、規范用語與業主建立良好溝通。
② 物業人員必備溝通技巧
尊重不傲慢來
我們渴望源得到人尊重,但首先要學會尊重別人,我們的服務對象來自社會各階層、各人群,切不可以貌取人,看到有錢人就卑躬屈膝,看到窮人就橫眉冷對。不懂得尊重別人的人,也得不到別人的尊重。
熱情不冷漠
物業管理是服務性行業,從業人員保持熱情的態度是起碼的職業道德。最忌諱的就是一臉冷漠、愛理不理。未開口已經得罪了業主,何來「溝通」而言?
誠信不敷衍
在工作中,我們要以誠為本,說到就要做到,切不可說一套做一套,事後不兌現,敷衍了事。
禮貌不刻薄
禮貌是社交中的基本准則,更是物業管理的基本要求。禮字當頭,禮貌在先。切忌諷刺、挖苦、語言尖刻。
靈活不呆板
在工作中堅持原則,按法律、法規辦事的同時,也要視實際情況,在不違反原則的前提下,盡量地予以變通、靈活。
負責不推諉
該是我們做的,我們就要做到;該是我們負責的,決不推諉。取信於民。
③ 物業管理者因具備哪些語言溝通技巧
一、什麼是溝通
對我而言溝通不僅是嘴、肢體,更重要的還有內部的心。心是思想,腦子是思考,我認為溝通最重要的是靠內涵,個人通過以往的歷練所具備的內涵。我以前是搞酒店工作的,後來轉為物業管理的,我們這一行最重要的就是溝通。
二、溝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沒有溝通就沒有人際的互動關系,人與人之間關系,就會處在僵硬、隔閡、冷漠的狀態,會出現誤解、扭曲的局面,給工作和生活帶來極大的害處。信息時代的到來,工作、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人與人之間的思想需要加強交流;社會分工越來越細,信息層出不窮,現代行業之間迫切需要互通信息,這一切都離不開溝通。
溝通是貫穿於物業管理服務的每一個環節,管理層沒有相關信息,就無法做出正確的決策,而信息往往需要通過溝通得到。而一旦做出決策,又要進行溝通,否則,將沒有人知道決策已經做出。最好的想法,最有創見的建議,最優秀的計劃,不通過溝通都無法實施。因此,管理者需要掌握有效的溝通技巧。當然,這並不是說僅擁有好的溝通技巧就能成為成功的管理者,但是我們完全可以說,低效的溝通技巧會使管理者陷入無窮的問題與困境之中。
我們的溝通方,內部除了跟下屬的溝通,還有和公司各相關職能部門之間的溝通;溝通如果有效,那麼支持力度會更大一些,如果溝通方帶有抵觸情緒的話,效果就會很差,為了工作表面上支持你,但是一定會拖拉敷衍,這一點上我是有體會的。另外是跟上級的溝通,是重中之重,我們要虛心。還有最重要的是和業主之間的溝通,和相關方的溝通。溝通得好,什麼事情都好辦。
三、物業管理工作溝通的特點
物業行業中,領導是以結果為導向的,過程並不重要,最終的目標是要靠我們的團隊來達成的,這就需要我們的有效溝通。溝通需要技巧和內涵,還要因人而異。我們是溝通方也可能是被溝通方,提建議的溝通和與我們交流的溝通,性質都不一樣。舉個例子,如果是來投訴的,我們站立的姿態和態度都要表示出耐心傾聽狀;和上門來談業務的人,就可能有完全不同的表現:姿態可能先是仰坐在椅子上,要求對方在桌子對面坐下,待其遞上名片後,再根據我們小區的具體情況衡量是否需要;和那些素養比較高的供貨方溝通,我馬上就會坐得很直,向前傾一點,並且會給他提供很多方案,讓供貨方感覺到物業方的經驗很豐富,幫他出謀劃策,進而幫助對方達到他的目的;對待素養很差的供貨方,我會繼續仰躺在椅子上,眼神斜視,讓人感覺很藐視他,那他可能一分鍾就感覺無趣然後主動離開了。這是運用了肢體語言的溝通案例。
四、溝通應具備哪些素質
我做酒店的經驗告訴我,溝通的時候,要在最短的時間裡面了解對方的個性,最好能夠做到了解到對方的喜好,這樣比較好找談話的切入點。語言的技巧也是十分重要的。有一次我在酒店的餐廳用完餐後經過商品部,幾個山東人剛好也用完餐,正好在商品部看蘇州的絲綢,他們跟營業員在交流,營業員的表達能力很差,無法說清楚絲綢的優點。我正好是山東人就走上前用山東話和他們交流,並加以介紹,他們十分滿意。這一點也說明,如果碰到不同地方的人,用他們熟悉的方言和他們溝通,會達到良好的溝通效果,也能快速地拉近和他們之間的距離。
五、有效溝通的技巧
掌握相關資料
溝通中,物業管理人員要盡量把業主的名字記住。在與業主碰面時,禮貌地呼出對方的姓名:「鬃先生,您好!」會使對方感到非常愉快。
尊重
在與業主溝通過程中,物業管理人員首先要尊重對方的習慣,了解不同國家、民族、地區以及宗教的基本常識,會使業主感到溫馨,容易理解和接受物業管理公司的工作。
注意表達方式
熟練運用語言技巧,可以溝通物業管理公司與業主的信息,協調企業與業主的關系,並樹立企業的良好形象。
微笑服務
物業管理人員必須具備親切自然的微笑,讓微笑去感染、溝通每一位業主的心靈。
真情流露
一流的物業,必須有一流的管理,而一流的管理,離不開物業管理公司和業主之間良好的情感溝通。企業通過有意識的情感溝通工作,確切了解和掌握業主的真情實感和所思所慮,同時也積極營造溝通氛圍。
不輕易許諾
物業管理人員在與業主談話時,對對方提出的要求,屬於馬上可辦到的,可以當場許諾;需要研究的應說明情況,以後再作答復;對根本辦不到的,要明確拒絕,並講明理由,請對方諒解。輕易許諾對方的各種請求,雖然會贏得對方的暫時歡心和感謝,但因為無法兌現自己的許諾,到頭來,只會損害物業公司的形象。
巧借他人之力
物業管理工作牽涉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使許多小事復雜化,正因為如此,物業管理人員才能夠藉助方方面面的力量來促成復雜化問題的解決,做到「借他人之力,成管理之事」。
利用人與人相互間的牽制進行溝通,協調關系,最終達到預想目標。
全面細致
業主的文化程度、職業、年齡、特點和愛好等基本情況,物業管理人員都應全面了解,因為它可能成為協調中的突破口。
因勢利導
「因勢利導」就是順著事物的發展趨勢加以引導。在與業主進行協調時,首先要認識、掌握業主心理發展變化之「勢」,然後再根據客觀之「勢」加以引導。
當物業管理公司內外由於信息傳播不流暢或企業的工作出現失誤,企業行為、政策等尚未被業主認識、理解等原因導致企業與業主的失和時,或業主對企業產生不理解、不信任、不支持、不合作,甚至持反對、敵視等態度時,物業管理人員應運用原則和技巧促進企業與業主的雙向交流,建立起企業與業主的共同認識,引起一致行為。
④ 物業管理與員工溝通與技巧
1、對話
對話是人際溝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能起到調和、融洽人際關系的作用,並為其它環節作必要的鋪墊。對某些人來說,與別人對話也許很容易,但許多人卻難以與別人(尤其是陌生人)進行交談,究其原因,主要體現在不能自如地對話題進行選擇、轉換和結束。
引發話題的最有效的方法是使別人自然地談論他自己,注意對方在交談時透露的一些信息,設法從以下幾個方面引發話題。
(1)工作、學習:如職業的選擇,工作興趣,學習愛好等;
(2)家庭情況:如籍貫、住址、成員構成等。
(3)其他:如嗜好、服飾、經歷、新知識、公眾人物、新聞趣事等。
在對話中,傾聽是一種有效的手段,有助於雙方建立起互相理解的關系。你越善於使別人感到自在,你就越容易與他們交談。由此,你便可以縮小與他們的感情距離。
2、詢問和表述
要想無遺漏地獲取你希望了解的情況,除了良好的人際關系外,詢問技巧的運用也是必要的。其次是要把握詢問的時機和環境,不合時宜的詢問很容易引起對方的反感,最好在氣氛比較輕松,對方工作閑暇時提出。至於語言和語氣,則應盡量的清晰、平和。
向業主(用戶)表述自己的意見必須明確無誤,同樣也不能忽視技巧的運用,並盡可能避免使用命令式類型的語句。
3、反饋
收集匯總業主(用戶)的反饋信息一般採用走訪,電訪或接待來訪的形式,所有信息都應認真對待,作好詳細筆錄,匯總表格、資料等。
收集反饋信息的過程中,盡量做到輕松自如,積極傾聽的鼓勵性的暗示有助於信息的完整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