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心得總結 > 雨露計劃培訓合格率

雨露計劃培訓合格率

發布時間:2020-12-24 11:11:12

『壹』 雨露計劃補助標準是每人1 000元的標准執行,培訓學校多少元

雨露計劃是為進一步提高貧困人口素質,增加貧困人口收入,加快扶貧開發和貧困地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構建和諧社會的步伐,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決定在貧困地區實施的幫扶計劃。

『貳』 雨露計劃怎麼報名,注冊

1.電腦網路輸入雨露計劃搜索,點擊選擇雨露計劃網進入,如下圖。

6.申請提交後等待村,鄉,縣各級部門的審核通過。期間可通過查看進度在雨露計劃官網查看。一般通過後在年底即可獲得一定的經濟補助。

(2)雨露計劃培訓合格率擴展閱讀:

雨露計劃:

為進一步提高貧困人口素質,增加貧困人口收入,加快扶貧開發和貧困地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構建和諧社會的步伐,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決定在貧困地區實施「雨露計劃」。

扶貧開發多年的實踐證明,通過扶持、引導和培訓,提高貧困人口素質,增強其就業和創業能力,把人口壓力轉化為資源優勢,是加快貧困農民脫貧致富步伐的有效途徑。

作為新階段扶貧開發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雨露計劃」以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為特色,以提高素質、增強就業和創業能力為宗旨,以中職(中技)學歷職業教育、勞動力轉移培訓、創業培訓、農業實用技術培訓、政策業務培訓為手段,以促成轉移就業、自主創業為途徑,幫助貧困地區青壯年農民解決在就業、創業中遇到的實際困難,最終達到發展生產、增加收入,最終促進貧困地區經濟發展。「雨露計劃」的全面實施,標志著我國的扶貧開發工作由以自然資源開發為主階段,發展到自然資源開發與人力資源開發並舉的新階段。

『叄』 雨露計劃的補助條件

1、扶貧工作建檔立卡的青壯年農民(16-45歲);

2、貧困戶中的復員退伍士兵(含技術軍士,下同);

3、扶貧開發工作重點村的村幹部和能幫助帶動貧困戶脫貧的致富骨幹;

4、建檔立卡貧困子女參加中等職業教育(全日制普通中專、成人中專、職業高中、技工院校)和高等職業教育(全日制普通大專、高職院校、技師學院等)的。

實施「雨露計劃」,要根據政府主導、部門配合、社會參與的總體要求,採取因地制宜、分類區別對待的方法組織落實。

(3)雨露計劃培訓合格率擴展閱讀

總體目標:按照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朝著培養「講道德、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的方向,經過努力,使貧困地區的農民整體素質有所提高,就業能力與創業能力明顯增強。

「十一五」期間,通過職業技能培訓,幫助500萬左右經過培訓的青壯年貧困農民和20萬左右貧困地區復員退伍士兵成功轉移就業;

通過創業培訓,使15萬名左右扶貧開發工作重點村的幹部及致富骨幹真正成為貧困地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帶頭人;通過農業實用技術培訓,使每個貧困農戶至少有一名勞動力掌握1—2門有一定科技含量的農業生產技術。

『肆』 雨露計劃最多能補貼多少金額

每位學生家庭每學年補助1500元。

符合條件的貧困家庭第一次得到扶貧助學補助後,其子女在校學習其間無論家庭是否脫貧,都繼續享受扶持政策。接受中等職業教育期間享受扶貧助學補助,畢業後直接升入高等職業院校繼續學習的學生,其家庭繼續享受該資助政策。

貧困家庭子女接受職業教育在校學習期間(包括頂崗實習),其家庭均可享受扶貧助學補助。每位學生家庭每學年補助1500元。從2016年春季入學開始實施。享受本項扶持政策的同時,符合條件的,仍可享受國家其它職業教育資助政策。

(4)雨露計劃培訓合格率擴展閱讀:

雨露計劃的相關要求規定:

1、凡符合條件的貧困家庭,無論學生在何地就讀,均可向區扶貧移民局提出扶持申請,由區扶貧移民局審核確定補助對象,向其家庭發放補助。

2、補助資金按照上、下學期分期申請、分期發放的方式支付,每學年分秋季、春季學期兩期申請、審核,每學期各發放750元,直到學生畢業。

3、雨露計劃職業教育扶貧助學補助資金的審核、發放須通過農戶申請、村級確認、鄉鎮審核、縣(區)級審定、社會公示、直補到戶等程序實施,確保扶持資金瞄準對象、到戶到人、應補盡補。具體工作運用全國雨露計劃信息管理服務系統實施。

『伍』 關於雨露計劃

雨露計劃是國家實施的重要扶貧政策,該項政策實施的效果如何,資金使用、技能培訓與引導就業過程中存在什麼問題,是扶貧資金審計應該關注的重點,也是政府審計服務於扶貧開發工作的具體體現。從審計角度入手,筆者談一下對雨露計劃政策的粗淺認識。

一、「雨露計劃」政策的實施背景
扶貧開發工作關系國家長治久安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大局,是縮小地區發展差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迫切需要。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扶貧開發工作,國家採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對傳統的救濟式扶貧進行徹底改革,確定了開發式扶貧的方針,並成立專門的扶貧工作機構,安排專項資金,制定專門的優惠政策。其中,雨露計劃政策就是國家扶貧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開發式扶貧的重要內容。
扶貧開發多年的實踐證明,通過扶持、引導和培訓,提高貧困人口素質,增強其就業和創業能力,把人口壓力轉化為資源優勢,是加快貧困農民脫貧致富步伐的有效途徑。2004年國家正式推出「雨露計劃」,旨在以提高扶貧對象自我發展能力、促進就業為核心,以政府財政扶貧資金扶持為主,動員社會力量參與,通過資助、引導農村貧困家庭勞動力接受職業教育和各類技能培訓,培養貧困村產業帶頭人等途徑,最終達到發展生產、增加收入、促進貧困地區經濟騰飛的目的。
雨露計劃是目前各項扶貧措施中,直接面向扶貧對象「直補到戶、作用到人」的專項扶貧措施。實施雨露計劃不僅可以幫助青壯年農民掌握職業技能,促進就業,還可以幫助他們自主創業、脫貧致富,對於改變貧困地區落後面貌,促進農村勞動力人口轉移,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雨露計劃政策實施中存在的問題
雨露計劃政策實施以來,各地積極探索培訓與就業安置模式,認真總結經驗,不斷完善機制,取得了顯著成效。但筆者在審計過程中發現,該政策實施中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地方政府脫離地方實際,盲目擴大培訓規模導致政策執行出現偏差,甚至出現因培訓計劃難以完成,虛報培訓人數套取扶貧資金的情況。目前,雨露計劃貧困青壯年勞動力轉移培訓任務採用的是由各省、市扶貧辦上報培訓人數至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然後再由上至下分解任務指標與財政資金的模式。地方政府對農村貧困青壯年勞動力人口狀況缺乏調查,為爭取扶貧資金,上報階段往往多報人數,多爭取資金支持。培訓計劃下達後,培訓機構難以完成培訓與轉移勞動力就業的任務,進而採用弄虛作假的手段,編造虛假學員檔案與就業資料,套取財政扶貧資金。
(二)培訓機構良莠不齊,教學設施、師資力量、就業與服務難以保證。各地區規模較大,師資力量與教學設備較齊全的學校數量較少,通過培訓資格認證的學校難以承擔所有的培訓任務。地方政府對培訓學校監管不嚴格,部分學校擅自將培訓任務肢解,分包轉移給民辦的小規模培訓機構。這些小規模培訓機構教學場地多為租賃、學員宿舍條件較差、教師多為臨時聘用、缺乏就業安置能力與經驗,既損害了雨露計劃的示範效應又影響了資金的使用效益。
(三)地方政府缺乏引導,專業開設相對市場需求滯後,盲目跟風開設培訓課程,致使產生就業難,穩定就業更難的現象。各級扶貧更多的精力用於經費申請與管理,對於完善培訓-就業-創業這一脫貧致富鏈條投入精力較少,對於如何發揮資金使用效益缺乏引導。各培訓機構為完成每年的培訓任務,火熱專業遍地開花,無相關教學設施也盲目開班。審計發現,某市培訓學校全部有開設幼師教育專業,每年培訓學員人員一千多人,當地市場需求急速飽和,解決貧困人口就業越來越難。
(四)信息公開不及時、審批手續復雜、大量資金長時間滯留。2011-2012學年,國家開始對雨露計劃實施方式進行試點改革,直接發放補助給接受高等教育、高等職業教育、中等職業教育的全日制學生。審計發現,該政策執行過程中信息公開不及時,很多群眾不了解相關信息,申領補助資金需經過提交申請-村委會證明-學校認可-扶貧部門審核-財政部門復核等多道手續。個別地方資金停留在在財政專戶達到12個月以上,資金未能及時撥付給亟需救濟的貧困大學生,影響了資金使用效益 。

三、產生問題的原因
一是缺乏關於雨露計劃政策的實施細則或辦法。近年來,國家雖然逐步加強了對雨露計劃的指導,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雖然於2007年出台了《關於在貧困地區實施「雨露計劃」的意見》、《貧困青壯年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實施指導意見》。但都是大方向的指導意見和原則上的規定,各地方政府在理解上容易出現偏差,這也是地方政府政策執行出現偏差的重要原因之一。二是地方政府在執行雨露政策時重資金、忽視人力資源開發,重申請、忽視對培訓各個階段的管理,前期准備工作開展不充分,尤其是培訓學員招募、培訓機構審核、勞動力就業安置等未順利開展,造成培訓易、就業難的情況。三是地方政府在政策執行中未能積極轉變職能,把好技能培訓與市場用工銜接關、做好扶貧對象的跟蹤服務工作。

四、幾點建議
為將雨露計劃政策落到實處,實現「培訓一人、輸出一人、就業一人、脫貧一戶」的目標,筆者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是國家主管部門應結合雨露計劃政策執行情況,盡快出台國家雨露計劃管理辦法和實施細則,為地方執行政策提供更明確依據。各地方政府也應結合自身實際,制定和執行符合當地實際的雨露計劃實施方案,實現雨露計劃政策效果。
二是地方政府要轉變政府職能,創新扶貧項目制管理,推動「城鄉共進」、「校企互動」,改善雨露計劃實施方式。雨露計劃不同於一般性教育培訓項目,應按照扶貧項目管理方式,完善實施方式。推進城鄉共進,建立定向協作關系,培養連接兩個市場。藉助東、西協作,發達都市組織用工企業在貧困地區設立勞動力基地縣、基地鄉村,保持穩定的用工來源。貧困地區選擇發達都市與用工企業培養就業市場,經過雨露培訓,定向輸送合格人才,實現城鄉共進。實行校企互動,把學校建成企業的員工培訓基地,根據產業發展和企業用工情況,組織開展靈活多樣的訂單式培訓、定向培訓,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三是地方政府要進一步強化培訓基地建設、建立雨露計劃工作績效評價體系。嚴格培訓機構准入標准,將專業設置符合市場需求、師資和實訓條件好、推薦就業形勢好、就業學員工資相對較高、就業穩定的學校納入新的基地學校范圍,對管理散漫、專業老化和弄虛作假的學校實行「退出」。對各級扶貧辦與培訓基地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檢查與考核,以完成任務與否、培訓效果好壞、貧困家庭培訓脫貧效果、貧困人群是否歡迎等各項指標為依據,進行全面的檢查考核、評估,對培訓情況進行跟蹤管理,確保各項培訓任務真正落到實處,使扶貧培訓的管理工作更加制度化、規范化。

『陸』 讀了一年的預科生,要申請雨露計劃怎麼做

雨露計劃是國家實施的重要扶貧政策,該項政策實施的效果如何,資金使用、技能培訓與引導就業過程中存在什麼問題,是扶貧資金審計應該關注的重點,也是政府審計服務於扶貧開發工作的具體體現。從審計角度入手,筆者談一下對雨露計劃政策的粗淺認識。一、「雨露計劃」政策的實施背景扶貧開發工作關系國家長治久安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大局,是縮小地區發展差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迫切需要。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扶貧開發工作,國家採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對傳統的救濟式扶貧進行徹底改革,確定了開發式扶貧的方針,並成立專門的扶貧工作機構,安排專項資金,制定專門的優惠政策。其中,雨露計劃政策就是國家扶貧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開發式扶貧的重要內容。扶貧開發多年的實踐證明,通過扶持、引導和培訓,提高貧困人口素質,增強其就業和創業能力,把人口壓力轉化為資源優勢,是加快貧困農民脫貧致富步伐的有效途徑。2004年國家正式推出「雨露計劃」,旨在以提高扶貧對象自我發展能力、促進就業為核心,以政府財政扶貧資金扶持為主,動員社會力量參與,通過資助、引導農村貧困家庭勞動力接受職業教育和各類技能培訓,培養貧困村產業帶頭人等途徑,最終達到發展生產、增加收入、促進貧困地區經濟騰飛的目的。雨露計劃是目前各項扶貧措施中,直接面向扶貧對象「直補到戶、作用到人」的專項扶貧措施。實施雨露計劃不僅可以幫助青壯年農民掌握職業技能,促進就業,還可以幫助他們自主創業、脫貧致富,對於改變貧困地區落後面貌,促進農村勞動力人口轉移,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都具有重要的意義。二、雨露計劃政策實施中存在的問題雨露計劃政策實施以來,各地積極探索培訓與就業安置模式,認真總結經驗,不斷完善機制,取得了顯著成效。但筆者在審計過程中發現,該政策實施中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一)地方政府脫離地方實際,盲目擴大培訓規模導致政策執行出現偏差,甚至出現因培訓計劃難以完成,虛報培訓人數套取扶貧資金的情況。目前,雨露計劃貧困青壯年勞動力轉移培訓任務採用的是由各省、市扶貧上報培訓人數至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公室,然後再由上至下分解任務指標與財政資金的模式。地方政府對農村貧困青壯年勞動力人口狀況缺乏調查,為爭取扶貧資金,上報階段往往多報人數,多爭取資金支持。培訓計劃下達後,培訓機構難以完成培訓與轉移勞動力就業的任務,進而採用弄虛作假的手段,編造虛假學員檔案與就業資料,套取財政扶貧資金。(二)培訓機構良莠不齊,教學設施、師資力量、就業與服務難以保證。各地區規模較大,師資力量與教學設備較齊全的學校數量較少,通過培訓資格認證的學校難以承擔所有的培訓任務。地方政府對培訓學校監管不嚴格,部分學校擅自將培訓任務肢解,分包轉移給民的小規模培訓機構。這些小規模培訓機構教學場地多為租賃、學員宿舍條件較差、教師多為臨時聘用、缺乏就業安置能力與經驗,既損害了雨露計劃的示範效應又影響了資金的使用效益。(三)地方政府缺乏引導,專業開設相對市場需求滯後,盲目跟風開設培訓課程,致使產生就業難,穩定就業更難的現象。各級扶貧的精力用於經費申請與管理,對於完善培訓-就業-創業這一脫貧致富鏈條投入精力較少,對於如何發揮資金使用效益缺乏引導。各培訓機構為完成每年的培訓任務,火熱專業遍地開花,無相關教學設施也盲目開班。審計發現,某市培訓學校全部有開設幼師教育專業,每年培訓學員人員一千多人,當地市場需求急速飽和,解決貧困人口就業越來越難。(四)信息公開不及時、審批手續復雜、大量資金長時間滯留。2011-2012學年,國家開始對雨露計劃實施方式進行試點改革,直接發放補助給接受高等教育、高等職業教育、中等職業教育的全日制學生。審計發現,該政策執行過程中信息公開不及時,很多群眾不了解相關信息,申領補助資金需經過提交申請-村委會證明-學校認可-扶貧部門審核-財政部門復核等多道手續。個別地方資金停留在在財政專戶達到12個月以上,資金未能及時撥付給亟需救濟的貧困大學生,影響了資金使用效益。三、產生問題的原因一是缺乏關於雨露計劃政策的實施細則或法。近年來,國家雖然逐步加強了對雨露計劃的指導,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公室雖然於2007年出台了《關於在貧困地區實施「雨露計劃」的意見》、《貧困青壯年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實施指導意見》。但都是大方向的指導意見和原則上的規定,各地方政府在理解上容易出現偏差,這也是地方政府政策執行出現偏差的重要原因之一。二是地方政府在執行雨露政策時重資金、忽視人力資源開發,重申請、忽視對培訓各個階段的管理,前期准備工作開展不充分,尤其是培訓學員招募、培訓機構審核、勞動力就業安置等未順利開展,造成培訓易、就業難的情況。三是地方政府在政策執行中未能積極轉變職能,把好技能培訓與市場用工銜接關、做好扶貧對象的跟蹤服務工作。四、幾點建議為將雨露計劃政策落到實處,實現「培訓一人、輸出一人、就業一人、脫貧一戶」的目標,筆者提出以下幾點建議:一是國家主管部門應結合雨露計劃政策執行情況,盡快出台國家雨露計劃管理法和實施細則,為地方執行政策提供更明確依據。各地方政府也應結合自身實際,制定和執行符合當地實際的雨露計劃實施方案,實現雨露計劃政策效果。二是地方政府要轉變政府職能,創新扶貧項目制管理,推動「城鄉共進」、「校企互動」,改善雨露計劃實施方式。雨露計劃不同於一般性教育培訓項目,應按照扶貧項目管理方式,完善實施方式。推進城鄉共進,建立定向協作關系,培養連接兩個市場。藉助東、西協作,發達都市組織用工企業在貧困地區設立勞動力基地縣、基地鄉村,保持穩定的用工來源。貧困地區選擇發達都市與用工企業培養就業市場,經過雨露培訓,定向輸送合格人才,實現城鄉共進。實行校企互動,把學校建成企業的員工培訓基地,根據產業發展和企業用工情況,組織開展靈活多樣的訂單式培訓、定向培訓,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三是地方政府要進一步強化培訓基地建設、建立雨露計劃工作績效評價體系。嚴格培訓機構准入標准,將專業設置符合市場需求、師資和實訓條件好、推薦就業形勢好、就業學員工資相對較高、就業穩定的學校納入新的基地學校范圍,對管理散漫、專業老化和弄虛作假的學校實行「退出」。對各級扶貧與培訓基地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檢查與考核,以完成任務與否、培訓效果好壞、貧困家庭培訓脫貧效果、貧困人群是否歡迎等各項指標為依據,進行全面的檢查考核、評估,對培訓情況進行跟蹤管理,確保各項培訓任務真正落到實處,使扶貧培訓的管理工作更加制度化、規范化。

『柒』 信豐天華職業技術學校的發展情況

學校自奠基籌建以來,得到縣委、縣政府的熱情關心和縣教育局及各部門、各中學的大力支持。遵照《國務院關於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依照《江西省示範職業學校評估標准》,制訂辦學規劃,建設校舍校園,招生聘師,開設專業,組建學校班子,建立管理制度,使學校得以順利創辦並走上快速發展的軌道。已具備省示範性職業學校條件,特向上級主管部門提出評為省示範職業技術學校的申請。一、領導重視,部門配合。
1、上級高度重視。縣委、縣政府把職業教育列入本縣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把它擺到突出位置,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縣政府每年要召開兩次以上政府常務會議專題研究職業教育。
2、領導經常蒞臨指導。幾年來,縣委、縣政府和縣教育局領導經常深入我校開展調查研究,解決實際問題。僅去年至今,縣委書記鄭世飄、縣長廖雲東、副縣長黎訓全、鍾雪嬌等領導多次親臨我校現場辦公,給我校辦學指明了方向,為我校的發展描繪了宏偉的藍圖,就學校面臨的實際問題提出了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縣教育局對我校辦學給予政策傾斜。與此同時,市委、市政府及市教育局有關領導先後到我校指導工作。領導的重視,為我校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部門大力支持
在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和積極推動下,我校各項工作得到全縣各單位、各部門的密切配合和大力支持,由勞動就業局主辦的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縣扶貧辦主辦的「雨露計劃」培訓等實用技術培訓班基本上由我校承辦。由我校實施培訓、由勞動就業部門發證、縣就業局安置學員到服裝、電子、工藝品等企業就業。全縣各基層中學積極為我校招生工作做好宣傳發動和生源輸送工作,保證了我校生源逐年增多。此外,縣發改委、縣勞動、縣財政等部門積極為我校辦學給予經費等支持。各部門、各單位的支持和幫助,使我校辦學形成了良好外部環境,為我校的發展壯大提供了前提條件。
基礎設施建設情況
我校佔地總面積78760.4平方米,生均佔地面積77.9平方米,按每畝6萬計算投資900萬元。校舍建築面積1.5221萬平方米(一幢5層30間教室的教學大樓,一幢6層108間寢室的學生公寓,一幢7層的綜合大樓,多功能報告廳,機械專業實習車間等)以及校門等配套設施(含門衛室),生均校舍建築面積15.1平方米。以每平米800元(含裝飾)計,校舍建設已投入1400多萬元。
除校舍之外,還建有4個籃球場、1個排球、羽毛球場、1個網球場、6張乒乓球台,添置了單杠、雙桿、爬架、吊架等體育設施,硬化了教學大樓前廣場和校門區、校內主幹道,400m環形跑道的田徑運動場正在建設之中,校園圍牆基本完成。此外,校園美化、綠化、硬化等。這些設施的投入約200萬元。
教學設備添置情況
為了專業教學的需要,購置了200多台電腦、4台電腦伺服器、6台立式空調,裝配了4間微機室,並引入了寬頻網;購進了14台機床,裝了48個鉗工位的12個鉗工台,配置了110件制圖模型,建起了近200平方米的模具實訓車間;購入了16套DGJ-2型電工技術實驗裝置,25個電子實驗箱,添置了兩間電工實訓室和兩間電子電工實驗室;另外,購置了電子電工所需的萬用表、示波器、電度表、電動機以及家電維修所需的舊彩電、VCD、冰箱冰櫃、空調等等,一應俱備;裝備了1間服裝電車室和1間裁剪室,內有70多台電動平縫機,2台高速四線機,還有抽風熨床、電熨斗和電剪以及裁剪台等;幼師專業的電子琴、舞蹈室、美術室等也一應齊備。此外,建有多媒體教室、多功能學術報告廳各1間。
每間教室裝配了電視機和有線電視線路;教師辦公室每個專業組配置了辦公電腦共12台、數碼復印機1台、照相機和攝影機各一台、課桌椅、教學用具等非常完備;食堂全套設備,用膳所需桌凳,造汽燒水用的鍋爐,學生宿舍的床架床板、衣櫥、衛生設施等均很完善。教學儀器設備投入超過380萬元。固定資產已達2880餘萬元。
招生和教師的聘任情況
在縣委、縣政府的熱情關心和縣教育局及各中學的大力支持下,由於我校辦學起點高起步好,具有辦學的區位優勢、設施設備優勢和管理理念優勢。2007年秋季,我校招入學生145名,2008年春、秋兩季招生661人, 09年春、秋季招生206人,現有在籍學生1011人(彈性學制學生602人除外)。
與招生同時進行的是聘用教師。07年8月,聘用了18名專任教師,其中6名基礎文化課教師,12名專業教師。18名教師中,6人有本科學歷,10人專科畢業,2名技師技工;至2008年底為止,全校教職工達69人。目前學校有專任教師102人,其中兼職教師30人。教師中研究生學歷3人、本科學歷66人、大專學歷33人。高級職稱15人、中級職稱43人。
學校管理和教育教學情況
學校常規管理,以「立德精技、成就未來」為校訓;以「文明友好、和諧共進」為校風;以「循循善導、育人不卷」為教風;以「刻苦勤奮、追求成功」為學風,努力創建「文明校園」,優化育人環境。
1、班子建設。我校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聘請贛州地區首批中學學科帶頭人、信豐「有突出貢獻教師」陳明淦擔任校長。行政班子由校長、副校長和處室主任等組成。是一個以老帶新、新老互補、具有社會名望、充滿敬業精神的好班子。
2、制度建設。我校非常重視制度建設。制訂了《教師工作常規》、《教師結構工資方案》、《教師勤績考評細則》、《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辦法》、《各部門崗位職責》、《行政工作考評方案》、《行政值周制度》、《學生一日行為規范》、《學生管理手冊》等等;對於學校的德育工作、班主任工作、教學管理、安全保障、食品衛生、校園文化建設等工作,形成了方方有規可循、面面有章可依、制度密而不漏的局面。在三年來的運行過程中,各項規章制度和管理方案得到了完善和充實,更具科學化,合理化和可操作化。
3、教學管理。辦學以來,我們始終堅持「一個中心、三個服務」的教學理念,即以教學質量為中心,基礎文化課為專業理論學習和學生終身發展服務;專業理論課為專業技能訓練和養成職業素質服務;專業技能訓練為獲得技術資格證書和就業、創業服務。職校的教學區別於普教的根本不同點是要讓學生「學到有用知識、練就職業技能」。我校教師大多未經歷過職教。基於這兩點,學校經常研究教學,狠抓教學管理。行政成員經常聽課、組織教師研討,努力使每位教師的教學做到「實用、有效、優質」;學校實施了教學考查考核考評辦法,直接與教師的工資掛鉤;學校還認真組織學生座談、問卷調查、評教等方式,根據學生的意見要求改進教學。同時制訂了《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辦法》、《關於教學檢查的若干規定》、《教學督導實施辦法》、《教學工作規范》、《 教學違規與教學事故處理辦法》、《教研組工作條例》、《考試紀律條例》、《課程教學大綱管理》、《實習教學工作制度》等教學工作管理制度。使教學工作更嚴謹有序、教學質量不斷上升,絕大部分學生充滿著自信心和成就感。
4、學生教育。對於學生的教育,我們首先從文明行為習慣的養成抓起,提出「三個『開始』」,即「文明從『頭』開始,男生剪去長發,女生不燙染頭發;文明從『地』開始,不亂扔紙屑、食品袋;文明從『嘴』開始,不說臟話,見到老師、客人主動問好致意」。同時倡導「十個學會」的學訓,即:「學會做人,從學會感恩開始;學會學習,從學會思考開始;學會做事,從學會掃地開始;學會健身,從學會做操開始;學會自律,從學會守紀開始;學會生存,從學會自護開始;學會禮儀,從學會微笑開始;學會交往,從學會交談開始;學會文雅,從學會坐立開始;學會審美,從學會穿著開始」。通過全方位、多渠道的教育,不長時間里,「三個『開始』」、和「十個學會」成效顯著,形成了「文明友好、和諧共進」良好校風。
5、安全管理。「穩定至上,安全第一」。這是我校的辦學與管理理念之一。自辦校以來,我校制訂了全套安全管理制度,建立了安全台帳,組建了安全工作班子,安全工作天天講、天天抓,處處查、處處落實,所以,校內未發生任何安全事故。
6、就業保障。學校本著「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 的理念,一切為了學生就業服務。加強與縣工業園區內企業的聯系,建立校企實習基地,積極為學生提供技能見習、勤工儉學、就業創業的平台。現與江西高飛數碼科技有限公司、信豐通泰工藝品有限公司、信豐瑞德電子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建立長期合作機制。同時,我校在深圳、廣州、佛山、東莞、廈門、浙江、上海、江蘇崑山等地設立了就業辦事處,派專職幹部常年活躍在沿海地區,負責聯系學生就業工作。目前,我校與贛州華堅、惠陽東亞科技、惠州愛德電子、叢化精密鈑金廠、順德蜆華多媒體、東莞萬士達、漳平帝豪紡織製品、深圳普力訊、關東辰美電子、江蘇彬彬服飾、崑山金聯、康佳集團、深圳富士康集團等10多家沿海知名大中型企業建立了長期用人合作關系。 07秋學生145人,實現就業(頂崗實習)140人,就業成功率接近94%,08春學生489人,實現就業(頂崗實習)391人,另有55人(幼兒師范和服裝設計)已經確定就業崗位,春節過後進入企業,就業成功率接近98%。基本實現了應屆畢業生零失業。
短期培訓情況
2008年6月—7月,由縣教育局和縣勞動就業局主辦、學校承辦,進行農村勞動力轉移(勞動預備制)培訓679人。(計算機操作專業172人、電工技術專業169人、電子技術專業170人、服裝製作專業169人)合格率95%以上,就業率達97%以上。
2008年6月—8月,由縣扶貧辦主辦,學校承辦,進行農民工培訓163人。(其中計算機專業71人,電子電工專業62人,服裝設計專業30人)合格率達95%以上,就業率達96%以上。
2009年5月—6月,共計培訓了1057人次。(其中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200人,勞動預備制685人,進行了農民工培訓172人)合格率95%以上,就業率達97%以上。為我縣社會經濟的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捌』 雨露計劃包含雨露工作嗎

雨露計劃是以提高扶貧對象自我發展能力、促進就業為核心,以政府財政內扶貧資金扶持為主、
動員容社會力量參與,通過資助、引導農村貧困家庭勞動力接受職業教育和各類技能培訓、培養貧困村產業發展帶頭人等途徑,扶持和幫助貧困人口增加就業發展機會和提高勞動收入的專項扶貧措施。
雨露計劃主要包括四大工程:貧困家庭新生勞動力職業教育培訓助學工程、貧困家庭青壯年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工程、貧困家庭勞動力扶貧產業發展技能提升工程、貧困村產業發展帶頭人培養工程等。
雨露百事通和雨露工作都是社會力量參與雨露計劃的。
雨露百事通是服務雨露計劃,幫助貧困家庭新生勞動力職業教育培訓助學的補助申請平台。
雨露工作是服務雨露計劃,幫助學生和農村勞動力實習和就業的平台。

『玖』 怎樣知道自己雨露計劃初審有沒有通過

自己雨露計劃初審有沒有通過辦法:
打開官網
然後輸入用戶名登陸
點擊我的日誌
裡面會有通知是否通過

閱讀全文

與雨露計劃培訓合格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辦春考培訓學校 瀏覽:734
九江船員培訓中心 瀏覽:5
台州繪墨藝術培訓有限公司 瀏覽:207
非科級後備幹部集中培訓總結 瀏覽:419
東北舞蹈藝考培訓機構 瀏覽:427
民營企業家培訓班結業式 瀏覽:59
2017入黨培訓內容 瀏覽:828
順德駕駛員培訓中心 瀏覽:125
姜堰市三水培訓中心網站 瀏覽:263
電動汽車維修培訓視頻 瀏覽:737
機關黨務幹部培訓內容 瀏覽:423
企業培訓為自己工作心得體會 瀏覽:512
線上培訓工作 瀏覽:303
泉州舞蹈培訓招聘 瀏覽:709
禮儀培訓三年計劃書 瀏覽:926
稅務學校培訓個人總結 瀏覽:508
專業技術人才初聘培訓小結 瀏覽:980
是實驗室設備安全培訓 瀏覽:54
北京砂鍋米線培訓學校 瀏覽:127
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意見建議 瀏覽: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