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求文檔: 醫院財務科培訓學習計劃
財務人員培養計劃
****財務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醫院的經營效益,為保證***在日益激烈的競爭環境中健康有效地發展,***財務科以強化財務管理,提高業務水平為宗旨,結合自身的具體情況,針對會計人員擬定了一系列的培訓教育計劃,現就其內容和形式列示如下:
(一) 收費員
1. 每年組織收費員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的審核,並根據財政部的要求,組織參加國家規定的會計後續教育培訓內容,使會計從業人員及時掌握最新的會計准則和財務要求。
2. 每1-2月以課程講座或發放書面資料的形式,就最新的***收費政策對收費人員進行培訓教育,使其及時把握物價變化的最新動態;
3. 定期組織***-收費人員工作情況交流會議,邀請****人員就****的基本常識、使用狀態和最新變化等作出陳述,使收費人員能掌握基礎的醫學知識,更好地完成本職工作。
4. 與信息科合作,每半年或一年時間組織一次電腦技能培訓和測試,不斷提高收費人員的操作效率,不斷學習****新的信息系統更新知識。
5. 不定期向****申請外出參觀學習的機會,借鑒其他****的先進管理服務模式,開闊視野,取長補短。
6. 定期在****開設講座,對收費人員進行教育,積極參加,提高其服務意識,增強處理事情的能力。
7. 對新進人員進行上崗前培訓。
(二) 財務人員
1. 每年組織財務人員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的審核,並根據財政部的要求,組織參加國家規定的會計後續教育培訓內容,使會計從業人員及時掌握最新的會計准則和財務要求。
2. 為鼓勵財務人員自我增值,考取更高職稱,每年財務科統一組織有意者參加各種職稱的報名和考前培訓課程,對財務人員的自我進步給與最大的幫助和支持。
3. 積極組織有關人員參加各級財務管理協會或部門舉辦的學術研討會或專題交流會,為每一位員工提供走出去學習的機會,不斷提高業務水平。
4. 定期訂閱有關財務知識和管理的雜志報紙,為員工提供多媒體學習會計最新知識的環境。
5. 不定期向***申請外出參觀學習的機會,借鑒其他先進***財務科室的組織機制,業務分工,業務處理等可取之處,交流經驗,取長補短。
6. 根據****業務的發展需要,及時調整崗位分工,對新崗位的新職責、新內容進行及時培訓,保證工作的順利開展。
B. 怎樣申請規培
分析如下:
怎麼申請住院醫師規范培訓:
(一)招收對象
申請參加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人員應滿足以下條件:
1、具有高等院校醫學專業本科及以上學歷(縣醫院專科及以上學歷)、擬從事臨床醫療工作人員;已從事臨床醫療工作並取得執業醫師資格證書,要求接受培訓的人員。
2、全科醫學屬臨床二級學科範疇,根據《衛生部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管理辦法》,招收已被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錄用的臨床醫學專業本科以上學歷應屆畢業生或已取得執業醫師資格的往屆畢業生
(二)招收方式
1、省畢教委每年將各培訓基地當年的招收計劃和規模進行統一公布,由各市衛生局組織實施送培計劃。
2、各培訓基地所在的醫療衛生機構,應依據獲準的培訓基地類別及規模,制定招聘條件和程序,面向全省公開招聘培訓學員,並嚴格控制規模,按照培養標准實施培訓工作。
住院醫師規范培訓簡稱規培是醫學生畢業後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培訓臨床高層次醫師,提高醫療質量極為重要。占據了醫學終生教育的承前(醫學院校基本教育)啟後(繼續醫學教育)的重要地位,是醫學臨床專家形成過程的關鍵所在。
拓展資料:
住院醫師規范培訓是醫學生畢業後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培訓臨床高層次醫師,提高醫療質量極為重要。占據了醫學終生教育的承前(醫學院校基本教育)啟後(繼續醫學教育)的重要地位,是醫學臨床專家形成過程的關鍵所在。
長期以來,我國無規范化住院醫師培訓制度,學生從醫學院校畢業,未經二級學科培養,就直接分配到醫院從事臨床工作,以後的能力和水平相當程度上取決於所在醫院的條件,嚴重影響了醫療隊伍的整體素質的提高。20世紀80年代開始,許多地方恢復了住院培訓的試點工作。經10餘年的實踐,一套較為完整的住院醫師規范培訓的制度和模式已經得到了確定和完善。
1993年,衛生部印發《關於實施臨床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試行辦法的通知》,此後各地逐步開展不同規模、不同水平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前期探索。
江蘇省自1992年開展試點,制定了《江蘇省衛生系統臨床住院醫師培訓暫行辦法》,1995年制定了《市級以上醫院、縣級醫院住院醫師培訓計劃》,初步建立了全省統一的培訓制度和培訓標准。2007年,全面推行面向城鄉基層的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工作。2010年,明確規定」自2010年起,新進入江蘇省醫療衛生機構從事臨床工作的本科及以上學歷醫學專業畢業生必須接受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江蘇省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人數位居全國第一。
「參考資料:網路: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
C. 「369人才工程」是什麼
河南省特招醫學院畢業生(簡稱「369」人才工程),是河南省衛生人才發展建設的重大舉措,現已經納入健康扶貧脫貧計劃,特招醫學生試用期為1年,服役期為6年,本科及研究生確定錄用後即可辦理入編手續,用人單位有空編的,要優先解決特招生入編制問題,不受服役期限制。
用人單位沒有空編的可在市縣事業編制總量內按照「特需特辦、人編對號、人留編留、人去編銷」的原則,將取得醫學本科的特招專科生納入人才編制管理,對於福利待遇,對於服務期間暫未入編的特招生納入單位正式人員崗位管理,實行同工同酬,辦理社會保險,享受單位同等條件下正式職工待遇。
(3)基層醫院醫療培訓計劃擴展閱讀
「369人才工程」的建立背景:
為深入推進縣級公立醫院改革,河南省自2015年8月正式啟動「369人才工程」,即通過引進、培養、培訓3種途徑,用6年時間,實施醫學院校畢業生特招計劃、全科醫生特設崗位計劃、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培養計劃、基層骨幹醫師培訓計劃。
全科醫生轉崗培訓計劃、基層衛生人才在職學歷提升計劃、住院(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計劃、城鄉醫院對口支援幫扶計劃、「紅會送醫」計劃等9項行動計劃,著力破解基層醫療衛生人才短缺困境。
D. 醫療機構對麻醉葯品的培訓計劃
為進一步加強醫療機構特殊管理葯品管理,提高醫療機構特殊管理葯品的臨床合理應用水平,促進臨床合理用葯,保障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衛生部和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共同啟動了「全國醫療機構特殊管理葯品管理和臨床合理應用培訓項目」(以下簡稱項目),項目啟動暨師資培訓會議於1月23日在京召開,衛生部醫政司趙明鋼副司長、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安監司王者雄副司長、衛生部合理用葯專家委員會汪復副主任委員、北京大學神經科學研究院韓濟生院士、北京協和醫院羅愛倫教授和國葯集團葯業股份有限公司李軍同志出席了會議。
項目計劃用3年時間(2009年7月-2012年7月),分五個階段,採用師資培訓和普及培訓兩級培訓模式,在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332個設區的市,以巡講的方式對持有麻醉葯品、第一類精神葯品購用印鑒卡的醫療機構中,約4萬名特殊管理葯品管理人員(含主管院長、葯劑科主任和葯師)、6萬名醫護人員進行培訓。
衛生部會同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負責項目的組織和管理,包括確定培訓方案並組織實施、確定培訓內容、指定機構具體負責培訓和考核、對培訓和考核工作進行監督和指導。衛生部合理用葯專家委員會負責全國醫療機構特殊管理葯品管理和臨床合理應用培訓具體實施工作,包括制訂具體工作計劃和工作方案、編寫培訓教材、組織全國師資培訓、組織和指導各地培訓、組織對培訓的督查、命題和考核等相關工作。各省級衛生行政部門負責組織和管理培訓項目在本轄區內的相關工作,指導各地區開展培訓工作,並協助組織對受訓人員的考核工作。
衛生部要求,地方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和醫療機構要提高對醫療機構特殊管理葯品管理和臨床合理應用的特殊性和重要性的認識,充分認識開展此次培訓對於提高醫療機構特殊管理葯品管理和臨床合理應用水平的重要意義,以高度負責的態度組織和指導項目的實施,確保培訓工作的順利開展。地方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要積極開展本次培訓工作,認真組織培訓項目在本轄區內的相關工作。培訓結束後,及時組織開展對受訓人員培訓效果的檢查、監督和考核工作,保證培訓工作取得實效,充分結合本地實際,採取群眾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方式,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向群眾普及特殊管理葯品管理和合理應用相關知識,推動全社會共同支持和參與特殊管理葯品的合理應用工作。
合理用葯是提高葯物治療水平,降低醫療費用,使病人獲得優質醫療服務的必要條件。提高醫療機構葯事管理水平,促進臨床合理用葯,可以保障患者獲得安全、有效的葯物治療,減輕個人和政府的經濟負擔,同時對於實現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葯衛生體制改革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據介紹,為加強葯物臨床應用管理,規范醫務人員用葯行為,促進臨床合理用葯,國務院2006年頒布了《麻醉葯品和精神葯品管理條例》,衛生部先後頒布了《醫療機構葯事管理暫行規定》、《處方管理辦法》、《抗菌葯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麻醉葯品臨床應用指導原則》、《精神葯品臨床應用指導原則》、《關於進一步加強抗菌葯物臨床應用管理的通知》等一系列規章和規范性文件,對臨床合理用葯做出了明確規定。衛生部在2005-2008年「醫院管理年」活動和2009年「醫療質量萬里行」活動中,都將加強臨床合理用葯工作作為重要督導內容。各地也通過健全規章制度、加強宣傳教育、監督檢查落實等多種措施,促進葯物合理應用水平不斷提高。 衛生部、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有關部門負責同志,衛生部合理用葯專家委員會有關專家,各省(區、市)衛生廳(局)醫政處有關負責同志,部分醫院院長、專家代表出席了項目啟動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