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最新護理分級制度內容
綜合醫院分級護理指導原則
(試行)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加強醫院臨床護理工作,規范臨床分級護理及護理服務內涵,保證護理質量,保障患者安全,制定本指導原則。
第二條 分級護理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間,醫護人員根據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確定並實施不同級別的護理。
分級護理分為四個級別:特級護理、一級護理、二級護理和三級護理。
第三條 本指導原則適用於各級綜合醫院。專科醫院、中醫醫院和其他類別醫療機構參照本指導原則執行。
第四條 醫院臨床護士根據患者的護理級別和醫師制訂的診療計劃,為患者提供基礎護理服務和護理專業技術服務。
第五條 醫院應當根據本指導原則,結合實際制定並落實醫院分級護理的規章制度、護理規范和工作標准,保障患者安全,提高護理質量。
第六條 各級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加強醫院護理質量管理,規范醫院的分級護理工作,對轄區內醫院護理工作進行指導和檢查,保證護理質量和醫療安全。
第二章 分級護理原則
第七條 確定患者的護理級別,應當以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為依據,並根據患者的情況變化進行動態調整。
第八條 具備以下情況之一的患者,可以確定為特級護理:
(一)病情危重,隨時可能發生病情變化需要進行搶救的患者;
(二)重症監護患者;
(三)各種復雜或者大手術後的患者;
(四)嚴重創傷或大面積燒傷的患者;
(五)使用呼吸機輔助呼吸,並需要嚴密監護病情的患者;
(六)實施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CRRT),並需要嚴密監護生命體征的患者;
(七)其他有生命危險,需要嚴密監護生命體征的患者。
第九條 具備以下情況之一的患者,可以確定為一級護理:
(一)病情趨向穩定的重症患者;
(二)手術後或者治療期間需要嚴格卧床的患者;
(三)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穩定的患者;
(四)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隨時可能發生變化的患者。
第十條 具備以下情況之一的患者,可以確定為二級護理:
(一)病情穩定,仍需卧床的患者;
(二)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
第十一條 具備以下情況之一的患者,可以確定為三級護理:
(一)生活完全自理且病情穩定的患者;
(二)生活完全自理且處於康復期的患者。
第三章 分級護理要點
第十二條 護士應當遵守臨床護理技術規范和疾病護理常規,並根據患者的護理級別和醫師制訂的診療計劃,按照護理程序開展護理工作。
護士實施的護理工作包括:
(一)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和病情變化;
(二)正確實施治療、給葯及護理措施,並觀察、了解患者的反應;
(三)根據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提供照顧和幫助;
(四)提供護理相關的健康指導。
第十三條 對特級護理患者的護理包括以下要點:
(一)嚴密觀察患者病情變化,監測生命體征;
(二)根據醫囑,正確實施治療、給葯措施;
(三)根據醫囑,准確測量出入量;
(四)根據患者病情,正確實施基礎護理和專科護理,如口腔護理、壓瘡護理、氣道護理及管路護理等,實施安全措施;
(五)保持患者的舒適和功能體位;
(六)實施床旁交接班。
第十四條 對一級護理患者的護理包括以下要點:
(一)每小時巡視患者,觀察患者病情變化;
(二)根據患者病情,測量生命體征;
(三)根據醫囑,正確實施治療、給葯措施;
(四)根據患者病情,正確實施基礎護理和專科護理,如口腔護理、壓瘡護理、氣道護理及管路護理等,實施安全措施;
(五)提供護理相關的健康指導。
第十五條 對二級護理患者的護理包括以下要點:
(一)每2小時巡視患者,觀察患者病情變化;
(二)根據患者病情,測量生命體征;
(三)根據醫囑,正確實施治療、給葯措施;
(四)根據患者病情,正確實施護理措施和安全措施;
(五)提供護理相關的健康指導。
第十六條 對三級護理患者的護理包括以下要點:
(一)每3小時巡視患者,觀察患者病情變化;
(二)根據患者病情,測量生命體征;
(三)根據醫囑,正確實施治療、給葯措施;
(四)提供護理相關的健康指導。
第十七條 護士在工作中應當關心和愛護患者,發現患者病情變化,應當及時與醫師溝通。
第四章 質量管理
第十八條 醫院應當建立健全各項護理規章制度、護士崗位職責和行為規范,嚴格遵守執行護理技術操作規范、疾病護理常規,保證護理服務質量。
第十九條 醫院應當及時調查了解患者、家屬對護理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及時分析處理,不斷改進護理工作。
第二十條 醫院應當加強對護理不良事件的報告,及時調查分析,防範不良事件的發生,促進護理質量持續改進。
第二十一條 省級衛生行政部門可以委託省級護理質量控制中心,對轄區內醫院的護理工作進行質量評估與檢查指導。
第五章 附 則
第二十二條 本指導原則自2009年7月1日施行。
Ⅱ 請問:最新的分級護理制度內容
一) 特級護理
指征:
病情危重,隨時可能發生病情變化需要進行搶救的患者;
重症監護患者;
各種復雜或者大手術後的患者;
嚴重創傷或大面積燒傷的患者;
其他有生命危險需要嚴密監護生命體征的患者。
護理要求:
① 嚴密觀察患者病情變化,監測生命體征;
② 根據醫囑,正確實施治療、給葯措施;
③ 根據醫囑,准確測量出入量;
④ 根據患者病情,正確實施基礎護理和專科護理,如口腔護理、壓瘡護理、氣道護理及管路護理等,實施安全措施;
⑤ 保持患者的舒適和功能體位;
⑥ 實施床旁交接班。
(二)Ⅰ級護理
指征:
病情趨向穩定的重症患者;
手術後或者治療期間需要嚴格卧床的患者;
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穩定的患者;
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隨時可能發生變化的患者。
護理要求:
① 每小時巡視患者,觀察患者病情變化;
② 根據患者病情,測量生命體征;
③ 根據醫囑,正確實施治療、給葯措施;
④ 根據患者病情,正確實施基礎護理和專科護理,如口腔護理、壓瘡護理、氣道護理及管路護理等,實施安全措施;
⑤ 提供護理相關的健康指導。
(三)Ⅱ級護理
指征:
病情穩定,仍需卧床的患者;
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
護理要求:
① 每2小時巡視患者,觀察患者病情變化;
② 根據患者病情,測量生命體征;
③ 根據醫囑,正確實施治療、給葯措施;
④ 根據患者病情,正確實施護理措施和安全措施;
⑤ 提供護理相關的健康指導。
(四)Ⅲ級護理
指征:
生活完全自理且病情穩定的患者;
生活完全自理且處於康復期的患者。
護理要求:
① 每3小時巡視患者,觀察患者病情變化;
② 根據患者病情,測量生命體征;
③ 根據醫囑,正確實施治療、給葯措施;
④ 提供護理相關的健康指導。
Ⅲ 護士分級管理制度有哪些
不知道你是否是想問分級護理制度,分級管理是想知道護士職稱晉升情況嗎?
先把分級護理制度給你:
分級護理制度
醫護人員根據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確定並實施不同級別的護理,並根據患者的情況變化進行動態調整。
分級護理分為四個級別:特級護理、一級護理、二級護理和三級護理。(標記:一級護理為紅色、二級護理為綠色、三級護理可不設標記)
(1)特級護理
1)具備以下情況之一的患者,可以確定為特級護理:
① 病情危重,隨時可能發生病情變化需要進行搶救的患者;
② 重症監護患者;
③ 各種復雜或者大手術後的患者;
④ 嚴重創傷或大面積燒傷的患者;
⑤ 使用呼吸機輔助呼吸,並需要嚴密監護病情的患者;
⑥ 實施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CRRT),並需要嚴密監護生命體征的患者;
⑦ 其他有生命危險,需要嚴密監護生命體征的患者。
2)護理要點:
① 嚴密觀察患者病情變化,監測生命體征;
② 根據醫囑,正確實施治療、給葯措施;
③ 根據醫囑,准確測量出入量;
④ 根據患者病情,正確實施基礎護理和專科護理,如口腔護理、壓瘡護理、氣道護理及管路護理等,實施安全措施;
⑤ 保持患者的舒適和功能體位;
⑥ 實施床旁交接班。
(2)一級護理
1) 具備以下情況之一的患者,可以確定為一級護理:
① 病情趨向穩定的重症患者;
② 手術後或者治療期間需要嚴格卧床的患者;
③ 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穩定的患者;
④ 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隨時可能發生變化的患者。
2)護理要點:
① 每小時巡視患者,觀察患者病情變化;
② 根據患者病情,測量生命體征;
③ 根據醫囑,正確實施治療、給葯措施;
④ 根據患者病情,正確實施基礎護理和專科護理,如口腔護理、壓瘡護理、氣道護理及管路護理等,實施安全措施;
⑤ 提供護理相關的健康指導。
(3)二級護理
1)具備以下情況之一的患者,可以確定為二級護理:
① 病情穩定,仍需卧床的患者;
② 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
2)護理要點:
① 每2小時巡視患者,觀察患者病情變化;
② 根據患者病情,測量生命體征;
③ 根據醫囑,正確實施治療、給葯措施;
④ 根據患者病情,正確實施護理措施和安全措施;
⑤ 提供護理相關的健康指導。
(4)三級護理
1)具備以下情況之一的患者,可以確定為三級護理:
① 生活完全自理且病情穩定的患者;
② 生活完全自理且處於康復期的患者。
2)護理要點:
① 每3小時巡視患者,觀察患者病情變化;
② 根據患者病情,測量生命體征;
③ 根據醫囑,正確實施治療、給葯措施;
④ 提供護理相關的健康指導。
蓮山課件 原文地址:http://www.5ykj.com/Article/cygwgzzd/98162.htm
Ⅳ 分級護理制度中各級護理需要多長時間巡視
特級 24小時 一級 1小時 二級 2小時 三級 3小時
Ⅳ 分級護理制度、工作規范與標准。的順口溜 是醫護人員的 在線等,完事能加分!
給你找了一個:
護理制度是護理人員必須熟記和共同遵守的行動准則,護理制度和其他制度一樣枯燥難記,針對這一特點,筆者根據多年的臨床經驗對落實制度便於熟記編寫成順口溜,既不違背原意,又上口好記,建議可以印製成小冊,便於護理人員攜帶、學習。
護理記錄單書寫制度
護理記錄要工整醫學術語需應用
病情觀察客詳及記錄以其為依據
書寫工整字跡清內容充實又認真
及時做你所做的認真做你所寫的
危重患者隨時記新入患者每班記
五至七天做小結望聞問測莫忘記
糾錯一頁只一次一次不可超兩字
醫護記錄在一致記錄人員簽全名
護理記錄入病歷舉證倒置防糾紛
搶救制度
搶救生命如救火爭分奪秒損失小
組織完整責任清物品器械備充分
班班交接性能好四定做到不借挪用後及時補充夠應急使用不耽誤參救人員守崗位明確分工聽指揮醫生未到現場時護土搶救盡全力給氧吸痰測血壓人工呼吸胸外壓靜脈通道早建立採集標本提依據嚴密觀察詳記錄用葯處置快又准危重患者就地救病情平穩再移動日夜專人來負責搶救交班要詳細涉法糾紛報領導搶救小結完善好
護土值班交接班制度
護土值班守崗位崗位好比是陣地履行職責勤觀察治療護理做到家下班之前再查對備好物品來交遞本班工作質量高內心踏實又自豪接者提前到病區休養充足精神倍閱讀日誌悉動態新特危重床頭接輕重緩急心中記工作緊張有次序葯品器械交接清避免差錯和糾紛交者口頭要講清接者一定要聽清
病人床頭要看清治療護理要接清如有問題要問清班班交接責任清
科室安全管理順口溜
要想醫療保安全, 做好溝通是關鍵溝通時候想一想, 你的形像要端莊儀容整潔舉止雅, 語言文明被人誇第一印象給人好, 蠃得患者信任高溝通時候再三想, 態度誠懇不能忘信任尊重是前提, 置身處地考慮細誠信行為讓人愛, 溝通有效真不賴
溝通時候想一想, 語言運用要得當患者資料記大腦, 一一講清才是好一講少用祈使語, 商量探討像親戚二講多用肯定語, 要求無理婉相拒三講禮貌話相稱, 患者心裡暖哄哄四講忌用批評語, 啟發鼓勵有力氣
溝通時候想仔細, 提問技巧要熟悉患者講話離題遠, 及進誘導往回牽患者閃爍其詞間, 隱私必然藏里邊選擇環境再談話, 好把他的病根挖患者怯診或膽小, 循序漸進莫急燥耐心幫助談好話,
病情復雜難問清,
逐一詢問串成串,
患者意外受傷害,
溝通直接抓要害,
有效提問暗示避,
溝通時候細思量,
方法技巧是個寶,
醫患目光要對接,
嘴裡發出嗯哦聲,
醫生中間插問題,
患者講時提問題,
溝通時候要想細,
溝通內容形成文,
帶者目的去溝通, 由淺入深啟發他化整為零像摘杏整理歸納成系統前來就診心情壞主要疾苦詢問快誘逼套問不可取認真傾聽不心煩溝通效果出奇好不時點頭表心切患者感到被尊重患者講話有興趣醫生應答不遲疑結果確認心頭記患者簽字要核審檢驗效果請跟進
醫患溝通要記牢, 入院開始效果好全程跟蹤不鬆懈, 服務做深事故少溝通成效好與壞, 堅持實踐不斷改加強修養學技巧, 專業知識請打牢文化底蘊作保證, 醫德品質集大成以人為本患者贊, 安全發展說豐年
一、護理查對制度
醫囑好比是命令生命攸關責任重長臨口頭三姐妹病區常常來排隊醫生開寫新醫囑細查病人切實際護士執行醫囑時三查七對必牢記如有疑問需弄清解除疑慮免糾紛搶救患者要復述保留安瓿補醫囑雙人查對雙簽名班班查對勿忘記每周定期大查對護長參與查仔細
二、服葯、注射、輸液查對制度服葯注射和輸液給葯治療三途徑嚴格三查與八對五個准確是原則詢問有無過敏史配伍禁忌要牢記現配現用勿久置葯品質量是第一雙人核對後執行打鉤簽名要認真病人如把疑問提停止執行再查對安全給葯做到位病人痊癒我歡喜
三、護理記錄單書寫制度護理記錄要工整醫學術語需運用病情觀察客詳及記錄以其為依據書寫工整字跡清內容充實又認真及時記你所做的認真做你所寫的危重患者隨變記新入患者每班記五至七天做小結望聞問測莫忘記糾錯一頁只一次一次不可超兩字醫護記錄要一致記錄人員簽全名護理記錄入病例舉證倒置防糾紛
四、護理搶救制度
搶救生命如救火爭分奪秒損失小組織完整責任清物品器材備充分班班交接性能好四定做到不借挪用後及時補充夠應急使用不耽誤參救人員守崗位明確分工聽指揮醫師未到現場時護士搶救盡全力給氧吸痰測血壓人工呼氣胸按壓靜脈通道早建立採集標本提依據嚴密觀察詳記錄用葯處置快又准危重患者就地救病情平穩再移動
日夜專人來負責搶救交班要詳細涉法糾紛報領導搶救小結完善好
五、護士值班交接班制度護士值班守崗位崗位好比是陣地履行職責勤觀察治療護理做到家下班之前再查對備好物品來交替本班工作質量高內心踏實又自豪接者提前到病區休養充足精神倍閱讀日誌悉動態新特危重床頭接輕重緩急心中記工作緊張有次序葯品器械交接清避免差錯和糾紛叫者口頭要講清接者一定要聽清病人床頭要看清器械物品要數清交班日誌要寫清治療護理要接清如有問題要問清班班交接責任清
Ⅵ 請問,護理分級制度的內容是什麼
護理分級制度的內容:分級護理的四個級別類型和分級的標准,以及各個護理級別的護理要求。
一、分級護理的四個級別類型:特級護理、一級護理、二級護理、三級護理。
二、分級的標准
分級護理是根據對病人病情的輕、重、緩、急及病人自理能力的評估,給予不同級別的護理。
1、特級護理:
(1)病情危重隨時需要搶救的病人。
(2)各種復雜和新開展的大手術的病人。
(3)各種嚴重外傷和大面積燒傷的病人。
2、一級護理:
(1)病重、病危、心、肝、腎功能極度衰竭,需嚴格卧床休息,生活不能自理者。
(2)各種大手術、內出血、高燒、昏迷、休克或外傷。
(3)癱瘓、驚厥、子癇、晚期癌症的病人以及早產兒。
3、二級護理:
(1)病重期、急性症狀消失,大手術後病情穩定、骨牽引、卧石膏床等生活不能自理者。
(2)年老體弱或慢性病,不宜過多活動者。
(3)一般手術後,輕型先兆子癇。
4、三級護理:
(1)輕症、一般慢性病、手術前檢查准備階段、正常孕婦。
(2)各種疾病恢復期,可以下床活動,生活可以自理。
三、各護理級別護理要求
1、特級護理:
(1)病人安置在搶救室或重病室,設專人護理或責任護士,做好心理護理,嚴密觀察病情和生命體征,根據病情需要定時測T、P、R、BP.
(2)對病人做到七知道(床號、姓名、診斷、治療、病情、護理、飲食)認真做好各項基礎護理工作,嚴防並發症,確保安全。
(3)設特殊護理記錄單,准確記錄液體出入量,注意保持水、電解質平衡(根據病情)。
(4)備齊搶救葯品、器械,定量、定位放置,保持性能完好。搶救室整潔、安靜、工作有序隨時配合醫生搶救。
(5)做好搶救室清潔消毒工作,防感染。
(6)准確執行醫囑,認真完成各項搶救措施,嚴防差錯事故發生。
(7)制定護理計劃,並根據病人病情變化,提出護理問題和措施,做出效果評價。
2、一級護理:
(1)嚴格卧床休息,做到七知道,解決生活上各種需要。
(2)注意思想、情緒上的變化,做好周密細致的心理護理。嚴密觀察病情,每15-30分鍾巡視病人一次,定時測量T、P、R、BP,觀察用葯後反應及效果並記錄。
(3)二十四小時內制定護理計劃,做好各種記錄。
(4)做好室內清潔消毒工作,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整潔衛生、防止交叉感染。
(5)加強營養,鼓勵病人進食,加強基礎護理(口腔、褥瘡等),無護理並發症等發生。
3、二級護理:
(1)卧床休息,根據病人情況,可床上坐起活動。
(2)每1-2小時巡視病人一次,觀察病情、特殊治療和用葯後反應及效果。
(3)做好基礎護理,防止並發症。
(4)給予生活上的必要照顧,做到送水、送飯、送葯、送便器到床邊。
(5)注意營養調節,保證足夠的熱量,有利於疾病的恢復。
4、三級護理:
(1)每日測量T、P、R、BP二次,掌握病情和思想狀況。
(2)督促遵守院規,保證休息,注意病人飲食,每日巡視兩次。
(3)進行衛生宣傳教育,產婦可進行婦幼衛生咨詢。
Ⅶ 分級護理制度護理等級公示方法
現行護理分級是2013年衛生部發布的WS/T 431-2013《護理分級》
護理分級
3.1 護理級別
依據患者病情和自理能力分為特級護理、一級護理、二級護理和三級護理四個級別。
Ⅷ 護士分級管理制度有哪些
一、護理工作崗位的分層次設置:根據能級原理把全院護士分為責任組長、責任護士、初級責任護士三個層級。
責任組長任職資格:
1、有良好的溝通和人際交往能力,有扎實專科領域護理知識和技能,能夠發現和解決本專科領域病人的個體和群體的護理問題具有良好的溝通和人際交往的能力
具有良好預防和處理應急情況能力,具有良好的教育及一定科研能力,具有護理專業熱情和良好奉獻精神,有良好的風險評估及防範能力, 能勝任夜班工作。
2、主管護師或護師以上技術職稱,中專學歷工作滿5年或大專及以上學歷工作滿3年者;本專業工作至少2年以上。
責任護士任職資格:
1、有較強專科理論知識和技能,有獨立評估和護理重症患者能力,具有一定的預防和處理應急情況的能力,有良好的帶教能力,有良好的溝通技巧,能勝任夜班工作。
2、護士及以上職稱,中專學歷工作滿3年或大專學歷工作滿2年,護士以上職稱,實際臨床工作2年以上、本專業工作1年以上。
初級責任護士任職資格:
1、有一定專科理論知識和技能,有獨立評估和護理一般患者的能力,有較好的溝通技巧,有較好的學習態度與一定的風險評估及防範能力,能勝任夜班工作。
2、注冊護士,中專或大專及以上學歷,實際臨床工作1年以上。
崗位職責:
1、在護士長領導下工作,配合臨床醫生,負責開展組內病人的護理工作,組織完成本組各項護理任務。
2、運用護理基礎理論和專科護理常規指導本組臨床治療護理工作。負責本組病人的健康教育與溝通工作。
3、全面評估病人,下達護囑,指導下一級護士完成護理工作並督促護理質量。
4、負責本組護理質量,確保護理安全。負責本組護理質量監控與整改。
5、負責危重病人的管理和搶救,落實重症患者的各項護理措施。完成高風險、高難度的護理操作。參加本組醫療查房、科內大會診、大手術或新開展的手術前、疑難病例、死亡病例的討論。
6、督促組織下級護士嚴格遵守護理規章制度和技術操作規程,指導低年資護士的工作。
7、組織本組護理疾病查房和(或)業務學習。參加護理部培訓,提高專業水平。
8、參加各種學習,了解國內外護理動態,積極開展新技術。
9、負責本組病房管理,協調溝通本組病人相關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