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心得總結 > 日常生活領域培訓心得

日常生活領域培訓心得

發布時間:2020-12-21 07:09:33

1. 心得:1.通過學習,我們學到了哪些消防知識。2.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哪些方面的

家庭防火常識
1、安全使用爐火
(1)煙囪要遠離電線、頂棚、木牆壁和木門窗等,至少相隔0.2米以上。
(2)爐體周圍應有防護或離開可燃物0.5米以上。
(3)清除爐灰、爐渣時不要亂倒,不可接觸可燃物,最好要有固定的安全地方,刮風天倒爐灰更應注意。
(4)生火時千萬不要用汽油.柴油和灑精等引火。
2、安全使用液化石油氣
(1)液化石油氣灶具不能放在卧室、辦公室、陽台或倉庫、禮堂等公共場所內,以防漏氣失火。
(2)正確掌握開關的使用方法,要火等氣,不要氣等火,用畢切記關閥門、開關,閥門壞了要及時更換。不要讓兒童使用灶具或隨意玩弄開關。
(3)使用液化氣時,要有人看管,不可遠離,隨時注意調節火頭的大小,防止湯水外溢澆滅焰或被風吹滅火焰,引起跑氣。
(4)液化氣罐應直立,不能倒放,更不能用開水泡或火烤。
5)如發現有氣漏出,應立即採取措施:打開門窗,用扇子煽,以便通風換氣(但不能用電扇吹),然後查找漏氣部位。

五、滅火基本常識
1、隔離法:這是一種消除可燃物的方法。
2、窒息法:阻止空氣流入燃燒區,減少空氣中氧氣的含量,使火源得不到足夠的氧氣而熄滅。
3、冷卻法:用水或其他滅火劑噴射到燃燒物上,將燃燒物的溫度降低到燃點以下,迫使物質燃燒停止;或將水和滅火劑噴灑到火源附近的可燃物上,降低可燃物溫度,避免火情擴大。
4、對輕微的火情緊急應付措施:
形成火災的,應及時報警。對突然發生的比較輕微的火情,同學們也應掌握簡便易行的,應付緊急情況的方法。
(1)水是最常用的滅火劑,木頭、紙張、棉布等起火,可以直接用水撲滅。
(2)用土、沙子、浸濕的棉被或毛毯等迅速覆蓋在起火處,可以有效地滅火。
(3)用掃帚、拖把等撲打,也能撲滅小火。
(4)油類、酒精等起火,不可用水去撲救,可用沙土或浸濕的棉被迅速覆蓋。
(5)煤氣起火,可用濕毛巾蓋住火點,迅速切斷氣源。
(6)電器起火,不可用水撲救,也不可用潮濕的物品捂蓋。水是導體,這樣做會發生觸電。正確的方法是首先切斷電源,然後再滅火。
(7)有條件的,還可以學習一些簡易滅火器的使用方法。

六、報警要注意以下幾點

1、要說明失火單位或住戶所在的區(縣)、街道或鄉、村。有重名時,要區別開來,以免找錯。地名或單位名稱有相似或易混的字,要加以強調,說得清楚明白。
2、要報清、報全單位和街、巷名稱,不要用簡稱。
3、要說明是什麼物質著火和火勢大小。這樣便於消防隊根據燃燒對象和火勢大小來決定其出動的車輛和警力。
4、要說明報警人的姓名和所用電話的號碼,因報警人所用電話往往離火場較近,消防隊在出動力量到達之前,可以用此電話向報警詢問火勢發展情況,便於指揮調動。
5、報警後,應由熟悉情況的人到離火場最近的路口迎候消防車或指引通道,提供水源位置等情況,以便迅速滅火。

七、中學生自護自救與逃生常識

1、樓房火場逃生常識
(1)要鎮靜分析,不要盲目行動。要明確自己所在的樓層,要回憶樓梯和樓門的位置.走向;分析周圍的火情,不要盲目開窗開門,不然會助長火勢,也不要盲目亂跑,跳樓,造成不應有的傷亡。

(2) 要選好逃生辦法,不要驚慌失措。如必須從煙火中沖出樓房,要用濕毛巾.衣服等衣物包住頭臉,尤其是口鼻部,低姿行進,以免受嗆窒息。如下樓雖已有火,但火 勢不大,就從樓梯沖出去。

如樓梯壞了沖不出去,可利用房屋的老虎窗、陽台、水漏管或用繩子(可用衣服或床上用品撕成系成繩索)系在牢固的門、重物上從 窗口滑下。

如果在二三層又無上述辦法被迫跳樓的,也要向地位拋些棉被等物以增加緩沖,然後手扶窗檯朝下滑,以縮小下落高度並保證雙腳落地。如果各種逃生路 均被大火切斷,應退室內、關閉門窗,有條件的可向門窗上澆水,以延緩火勢蔓延,也可向窗外扔小東西.打手電筒以求救。

2、在失火的樓房內不可使用電梯
火災時,千萬不要乘坐電梯,因為電梯井直通大樓各層,煙.熱.或容易湧入,由於煙囪效應的作用乘客難以承受煙熏火烤,在高溫下電梯會失控甚至變形,救火時,水容易流到電梯內在水漬的作用下,會造成觸電的危險,乘客很容易被困在裡面危及生命。
如家用電器或燃氣灶起火,應迅速關掉電源或爐灶開關,千萬不能往電器、電線或燃氣灶上潑水。

3、人身著火自救常識
如果身上著火,千萬不能奔跑,否則會越燒越旺。可設法脫去衣帽,來不及可撕開扔掉。如再來不及可卧倒在地上打滾,或跳到池塘、水池、小河中。倘其他人在場,可用濕麻袋、毯子等把人身上的火包起來,切不可用滅火器直接向著火人身上噴射,因為葯劑會引起傷口感染。

2. 感知覺規律在日常生活和專業應用領域中的表現,如何利用感知覺變化的規律幫助你在學習,生活和工作

感知覺的主要規律
各種感覺分析器對適宜刺激的感覺能力稱為感受性,它是由感覺閾限的大小來度量的。感覺閾限與感受性在數量上成反比。在信息傳播中,感受性和感覺閾限有著廣泛的意義。
感覺適應是指一種感受器受到同一刺激的連續作用而使感受性發生變化的現象。感覺適應對傳播的認識效果有重要意義,當人們連續接觸某一類信息或事物後,就會感到習以為常,不加留心,這就是為什麼老生常談、了無新意的傳播效果不佳的原因。傳播時若能突出信息內容與同類傳播的差別,採用與眾不同的形式,就會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感覺對比是指同一感受器在不同刺激作用下,感受性在強度和性質上發生變化的現象。信息傳播中觀點或材料的對比常常會收到不俗的效果。如將自己的觀點同相反的或不一樣的觀點作比較並指出其明顯或不太明顯的缺陷,不僅能夠使你的觀點更引人注目,而且增強說服力,使你的觀點更深入人心。
感覺相互作用是指某種感受器受到刺激而使其他感受器的感受性產生變化的現象。如顏色感覺能夠對人產生或積極或消極的影響,因此信息傳播中應特別重視色彩的科學使用,以便對受傳者產生期望的影響,引導受傳者的態度和行為。

知覺過程的基本規律
知覺整體性是指人並不把知覺對象的不同屬性、不同部分視為孤立無關的,而是把它作為一個統一的整體來反映。因為知覺是在知識經驗的基礎上對感覺信息的整合過程。知覺整體性主要體現為接近律、相似律、連續律、閉合律、好圖形律。
知覺的選擇性是指人根據當前的需要,對外來刺激物有選擇地作為知覺對象進行組織加工的過程。它實質上表現為知覺對象和知覺背景的關系 。它使人只對同時作用於感覺器官的所有刺激中的某些刺激加以反映,從而使人能夠把注意集中到某些重要的刺激或刺激的重要方面。它對於傳播內容的設計編排等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知覺對象的選擇,受到主觀和客觀因素的影響。 (知覺選擇的規律)

參考以上資料不難看出感知覺規律主要的針對心理。在市場營銷學中應運感知覺規律,其實就是順應市場的變化,捕捉最新信息。

3. 發展對象要求上課後要求寫學習心得論文 1500字 題目: 學生黨員如何在日常學習、生活、工作中發揮先鋒模範

杭電通信的路過

4. 論文題目: 簡述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當代價值與現實意義,結合學習、工作等日常生活實踐,談談學習體會。

幹嘛找學姐?

學哥手上多的是。

5. 1.[單選題] ()是人們在日常工作、學習和生活中經常使用的用來交流思想、記錄

(B)是人們在日常工作、學習和生活中經常使用的用來交流思想、記錄心得的文書

A.行政公文

B.日常文書

C.新聞

D.辦公室公文

6. 學習日常生活與法律有什麼心得體會

1、用法律維護自己的權益
2、用法律維護他人的權益
3、別動不動就用法律,其他解決方式往往比法律更有效。法律是最後救濟。

7. 運動生理學的原理對你的日常生活有什麼幫助300字以內,闡述體會和觀點

我國運動生理學起步很晚,新中國成立之前,有關的學科研究、著作少之又少,總體來說是一片空白,但正是這一片空白給我們年輕的後輩留下了發展的空間與挑戰。資料顯示,我國最早的有關運動生理學的研究著作就是1940年由我國生理學界前輩蔡翹教授所著的《運動生理學》一書。該書就當時的歷史條件,僅僅從有關體力消耗的勞動生理方面進行了研究和探討。我國北京體育學院成立了運動生理學教研室後,於1954年從全國各地的體育院校和醫學院校招調了20多名研究生,在國家的關懷和領導下,聘請了前蘇聯中央體育學院運動生理學專家吉潘萊特爾教授(Jipanlaiter)和前蘇聯列寧格勒體育科學研究所柏琴科教授(Baiqinkou)兩人作為導師,完成了24篇運動生理學畢業論文,由人民體育出版社出版,它是我國第一本有歷史意義的運動生理論文集。該論文集主要涉及以下幾個問題:

2.1.1運動訓練中分析器機能的研究

主要研究到的分析器有:前庭分析器、運動分析器兩個。

2.1.1.1關於前庭分析器的變化

學者盧鼎厚由研究實驗得知,凡具有高速加速運動的練習(例如鐵餅、鏈球),能夠有效地提高運動員前庭分析器的穩定性;體操、籃球、排球運動練習也能顯著提高前庭分析器穩定性。學者楊范昌的研究工作找到游泳,其認為游泳,特別是跳水練習對前庭分析器穩定性有特殊作用。學者楊振先由實驗證明摩托車運動也是提高前庭分析器穩定性的有效措施。

2.1.1.2關於運動分析器的機能變化,運動分析器機能的提高隨各種運動項目的特點而有異

學者劉鍵研究得出,運動分析器肩關節敏感度以擊劍運動員為最高,體操次之;而肘關節敏感度以田徑運動員為最高,武術次之。運動分析器隨運動訓練程度而提高。學者馬樹勛發現籃球運動員腕關節敏感性比其他運動員高,且每個籃球運動員左右手腕關節敏感性機能有不對稱現象,這種現象與左右手動作技能鞏固程度不同有密切關系。除此之外,還有運動訓練中視覺分析器技能變化的研究。

2.1.2關於運動訓練中合理休息間隔和積極休息問題:

學者薛天榮實驗論證了舉重運動每次試舉的休息間歇時間以3-4分鍾為適宜。何演傑找出跳高運動在練習中以2-3分鍾休息間歇為最好,比賽時以5分鍾為最好。王秀玲認為100米跑和100米游泳的休息間歇時間為5分鍾最好。合理的休息間隔可保證工作能力的恢復和提高。

學者曹荷影在探討不同運動練習後適宜的積極休息問題中,初步找到400米跑後,最好的休息方式是以上肢活動為主和有其他部位肌肉群參加的練習;吊環十字懸垂後,採取半蹲,以下肢靜力性休息為最好;倒立後進行下肢的節律動作最好。針對不同練習的特點而設計積極的休息方式,對恢復工作能力有顯著的作用。

2.1.3葯物對提高工作能力影響的問題

學者吳柱中在研究人參對運動員肌肉活動的影響時,找到人參的適宜劑量,內服兩小時後,可以提高運動員的速度耐力和一般耐力。這種作用與大腦的皮層機能狀態的改變有關,並發現服人參後沒有任何副作用。除了相關的研究之外,在這一階段我國運動生理學所做的一些重要事情有:①全國六大直屬體育院校和一些師范院校體育系,都相繼開設運動生理學課 ②由國家體委組織進行了第一次大規模的體質研究 ③在大躍進年代,研究者走出實驗室為運動實踐服務,創造出具有國際水平的第一台遙測心率儀 ④1958年籌備建立我國第一個體育科學研究所,設立運動生理實驗室,並赴蘇聯考察 ⑤60年代初編輯了我國第一本運動生理學教材 ⑥首次由我國自己培養了運動生理學碩士研究生和外國研究生 ⑦為適應社會需要,在北京體育學院成立了基礎理論系,設立運動生理專業班,培養了近百名有學士學位的運動生理學專業生 ⑧多次舉辦全國運動生理進修班,為全國從事該專業的教師提供了學習和提高的機會 ⑨在當時向蘇聯學習的熱潮中,向蘇聯和東歐也派出了我國的運動生理專業學生,以滿足我國的人才需要。人才的培養和組織的建設是初建時期的特點,為我國運動生理的發展打下了結實的基礎。

總之,起步時期,對我國運動生理學發展起著重要作用的是前面提及的兩位蘇聯教授吉潘萊特爾(Jipanlaiter)和柏琴科(Baiqinkou)。還有就是我國的王義潤教授和陳家琦教授。他們對我國運動生理學的創建和發展,人才的培養和教材的建設與改革,實驗室的創建與科研水平的提高,都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他們作為早期的運動生理學工作者,不能忘記他們的名字和業績,他們是新中國成立後,我國運動生理學的開拓者。

2.2停滯階段(1966年—1972年)

文化大革命嚴重阻礙了我國的發展,導致我國經濟、文化、政治全方位停滯,甚至嚴重後退。正常的教學科研活動被破壞,運動生理也沒有逃過這一劫難,此時的運動生理根本沒有進行,也沒有辦法進行任何研究,根本談不上有什麼發展。

2.3恢復發展階段(1972年—1990年)

打倒四人幫之後,我國各行各業才真正恢復和再次發展起來,包括教育工作也是才恢復正常的教學秩序,而我們的運動生理學也像剛被澆灌了水的嫩芽,迅速茁壯地發展起來。自從1978年年底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深入人心,極大地鼓舞了蘊藏在廣大研究學者中的潛力,體育科研事業以空前未有的火力向新的廣度、深度和高度發展。其中一個有力的證明就是:1979年—1981年我國各體育研究單位一共申報了271項體育科技成果,有61項被列為國家體委重點介紹項目,有16項列入國家科委重要科技成果匯編和成果公報。

運動生理學科取的成績也令人矚目:在1984年第23屆奧運會同期召開的奧林匹克科學大會上,年輕的中國科研工作者段昌平所作《關於針刺和靜力牽張對骨骼在延遲性酸痛過程中超微結構的影響》的報告,在肌肉活動組織取樣方面有獨到之處,對顯微鏡觀察肌肉緊張狀況有決定意義,在大會引起轟動,各國代表紛紛向他取經!我國代表關於中葯、針灸方面的學術報告,也引起各國學者的關注。同年底,美國運動醫學骨外科學會給論文《兔脛骨應力性損傷的模擬實驗研究》的作者張樹棟、李國平和他們的工作單位國家體委科研所2500美元獎金,並頒發優秀論文證書。能得到國外科學研究所的認可,說明當時我國運動生理學研究已經取得了不小的進步。此時在運動生理學方面比較受國家和人民認可的工作者和相關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①曲綿域教授主持的北京體育運動醫學研究所和鄭懷賢教授主持下的成都體育學院附屬體育醫院,採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在為運動員消除疲勞,治療運動創傷等方面,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

②1983年由國家體育科研所黃雨成、鄭寶安研究發明的「MB-2脈沖水力按摩機」獲得國家發明獎四等獎。此發明對運動恢復手段的提高有很大的現實意義。

③1988年由北京體育學院的高強、秦光俠、尹吟青、馬馨、王楠共同研究的「肌纖維組成無損測定方法與儀器」,同時獲得了國家發明獎三等獎和國家體委科技進步一等獎。

④1988年有山西體科所盧冰、楊毅華、郭太生研究發明的「射擊運動員抗疲勞眼鏡的研究與應用」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⑤1989年獲得國家體委體育科技進步獎的運動生理學方面的研究成果有:1)有、無訓練少年在遞增負荷運動中心輸出量的反應及其與無氧閾的關系,國家體委科研所,劉益民等著。 2)青少年最大無氧功能適宜負荷探討及肌電圖變化的研究,國家體委科研所,賀春曉等著。 3)用於YS1-223L型乳酸分析儀測定全血乳酸的溶血劑探討,國家體委科研所,宗丕芳等著。4)訓練結合使用同化激素或溫補中葯對小鼠游泳能力與某些生化指標的影響,國家體委科研所,謝敏豪等著 。5)對64名14歲男性中學生43項體質測試指標變異程度及其相互關系的綜合研究,北京體育學院,邢文華等著。6)我國女子舉重運動員的身體形態與機能特點以及月經周期調查的研究,國家體委科研所,劉佩清等著。7)我國優秀女子體操運動員前庭動眼反射和重心平衡特點的初步研究,北京體育學院,張東娜等著 。8)兔膝關節半月板滑膜被覆的光鏡及電鏡觀察,武漢體育學院,胡聲宇等著。 9)ST型自動化身體密度測量系統,沈陽體育學院,於葆等著。

⑥20世紀80年代以後,高原訓練對運動員身體機能的影響,倍受競技運動的關注,特別是應用無氧閾、乳酸—功率曲線原理及其最大攝氧量等多種指標對高原訓練過程的科學監控,實現了加大運動量訓練強度的突破,促進了運動員有氧和無氧能力的大幅度提高。

以上就是我國運動生理學在文革之後到1990年期間的發展歷程和一些主要的研究成果,這一歷程標志著我國的運動生理學已經走上了正軌,並且正逐步趕上國際發展水平,邁向體育強國。

3小結

人類的發展飛速,世人不能預測幾十年以後會發生什麼,產生什麼,又毀滅什麼。我國運動學已經有了50多年的歷史,回顧它所經歷的風風雨雨,所取得輝煌成果,無非就是希望能夠為我國的體育運動取得更高、更好的成績,把「東亞病夫」的牌匾砸碎,讓中華民族高高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我國運動生理學要取得更好的發展,就要為人類的健康、體育運動成績的提高做出更多的貢獻,這個目標也應該是全世界運動生理學研究的共同追求。但願我國的運動生理學在21世紀更加輝煌!
評論|00
2013-04-15 20:16熱心網友
一、運動生理學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教學內容抽象。運動生理學教學內容多、理論性強,學生學起來普遍感到抽象、枯燥,缺乏興趣。特別是學生剛開始接觸運動生理學時,肌肉的收縮過程、興奮在突觸處的傳遞等內容復雜、抽象,老師又很難講述清楚,造成許多學生一開始就喪失了學習運動生理學的信心。 2、理論與運動實踐脫節。運動生理學是一門基礎理論與應用科學交叉的學科,而且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應用學科。運動生理學的知識既可為競技訓練服務,又可指導群眾的健身活動。而在以往的運動生理學教學中常常忽視體育實踐,把運動生理學當成人體生理學來講。 3、教學內容缺乏針對性。體育運動學校不同學生之間文化基礎不同,不同專項對應掌握的生理學知識的側重點不同。因此,這就要求老師在上課時應針對不同學生傳授不同的知識,對知識的要求也應有所區別。在以往運動生理學教學中常常忽視了這一問題,教學內容缺乏針對性,沒有真正實現培養目的。 4、缺少與相關學科的聯系。體育科學中的許多課程與運動生理學關系密切,運動生理學是學習其他課程如運動生物化學、運動醫學、運動處方等的基礎。以往教學中常常忽視這種聯系,把該課程當成一門孤立的課程來講,給其他課程的學習造成了困難。

8. 把日常生活中學習和應用數學知識的感受和體會記錄下來嗎

有一次,媽媽烙餅,鍋里能放兩張餅。我就想,這不是一個數學問題嗎?烙一張餅用兩分鍾,烙正、反面各用一分鍾,鍋里最多同時放兩張餅,那麼烙三張餅最多用幾分鍾呢?我想了想,得出結論:要用3分鍾:先把第一、第二張餅同時放進鍋內,1分鍾後,取出第二張餅,放入第三張餅,把第一張餅翻面;再烙1分鍾,這樣第一張餅就好了,取出來。然後放第二張餅的反面,同時把第三張餅翻過來,這樣3分鍾就全部搞定。 我曾看見過這樣的一個報道:一個教授問一群外國學生:「12點到1點之間,分針和時針會重合幾次?」那些學生都從手腕上拿下手錶,開始撥表針;而這位教授在給中國學生講到同樣一個問題時,學生們就會套用數學公式來計算。 1、三角形很穩定,許多支架都是三角形的許多支架用三個腳支撐用了一個數學公理三點確定一個平面 2、一些人在木門上釘斜條,是為了克服四邊形的不穩定性。卷閘門也是一樣的道理。 3、河南登封觀星台、南京中山陵都是中心對稱圖形 4、蚊帳的孔是六邊形的~ 5、筷子是圓錐型的。光碟是圓形的。 6、電線是線段冰箱是長方體門是長方形輪胎是圓形地球是圓形 數學是一門很有用的學科。自從人類出現在地球上那天起,人們便在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同時對數學有了逐漸深刻的了解。早在遠古時代,就有原始人「涉獵計數」與「結繩記事」等種種傳說。可見,「在早期一些古代文明社會中已產生了數學的開端和萌芽」(引自《古今數學思想》第一冊P1——作者注)。「在BC3000年左右巴比倫和埃及數學出現以前,人類在數學上沒有取得更多的進展」,而「在BC600—BC300年間古希臘學者登場後」,數學便開始「作為一名有組織的、獨立的和理性的學科」(引自《古今數學思想》第一冊P1——作者注)登上了人類發展史的大舞台。 如今,數學知識和數學思想在工農業生產和人們日常生活中有極其廣泛的應用。譬如,人們購物後須記賬,以便年終統計查詢;去銀行辦理儲蓄業務;查收各住戶水電費用等,這些便利用了算術及統計學知識。此外,社區和機關大院門口的「推拉式自動伸縮門」;運動場跑道直道與彎道的平滑連接;底部不能靠近的建築物高度的計算;隧道雙向作業起點的確定;摺扇的設計以及黃金分割等,則是平面幾何中直線圖形的性質及解Rt三角形有關知識的應用。由於這些內容所涉及的高中數學知識不是很多,在此就不贅述了。 由此可見,古往今來,人類社會都是在不斷了解和探究數學的過程中得到發展進步的。數學對推動人類文明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例如:在教學「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時,課始,我創設了這樣一個情景:皇塘每6分鍾有一輛中巴車開往常州(向東),8分鍾有一輛中巴車開往丹陽(向北)。現在剛好有兩輛中巴車同時分別開往常州和丹陽,問再過幾分鍾,又有兩輛中巴同時開往常州和丹陽?數學在我們得生活當中是無處不在到,小到買菜的討價還價,大到火箭的設計......其實我們在學習數學得過程中是為了培養自己得邏輯判斷能力,讓自己得思維更嚴謹,我們在學校學習數學,不單單只是為了去記住一個公式,而是在學習這個公式得推倒得過程中漸漸得培養了自己得思維邏輯能力,可以說,一個人的數學學好了,對於一件事得判斷能力會大大增強,所以學好數學,不單單只是為了應付考試,而是在學習一項在社會生存得基本技能.

9. 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心得體會

我認為做一名中學生,紀律和規則是我們平時學習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很多事實都能說明這個道理,比如買票要排隊;走在馬路上要遵守交通規則;甚至我們平時的一舉一動都受到一定的要求和約束,否則任何事情都毫無秩序可言。而我們作為在校的學生,處在向邁進社會過度的時期,更是用紀律和規則來嚴格要求自己。
從規范日常行為做起,用規范來要求自己。自尊自愛,注重儀表,穿戴整潔、樸素大方,講究衛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廢棄物。自覺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襲,不接觸不健康、低級趣味的東西。學做品德高尚的人,尊重他人的人格、宗教信仰、民族風俗習慣。誠實守信,禮貌待人,尊敬老師,在校期間要勤奮學習,按時到校,不遲到、不早退、不曠課,上課專心聽講,勤於思考。愛護校校公物,不在黑板、牆壁、課桌、布告欄等處亂塗改刻畫。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活動,正確對待困難與挫折,保持心理健康。作為中學生還要自強自立,我們不能象小學生那樣,事事要父母操心。
同學們,「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我們只要付出了,都會有收獲。相信在老師的監督下,經過我們不懈的努力,三年後,我們一定會成長為有理想,有道理,有文化,守紀律的合格中學生,給社會,給學校,給家庭一份合格的答卷。

閱讀全文

與日常生活領域培訓心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辦春考培訓學校 瀏覽:734
九江船員培訓中心 瀏覽:5
台州繪墨藝術培訓有限公司 瀏覽:207
非科級後備幹部集中培訓總結 瀏覽:419
東北舞蹈藝考培訓機構 瀏覽:427
民營企業家培訓班結業式 瀏覽:59
2017入黨培訓內容 瀏覽:828
順德駕駛員培訓中心 瀏覽:125
姜堰市三水培訓中心網站 瀏覽:263
電動汽車維修培訓視頻 瀏覽:737
機關黨務幹部培訓內容 瀏覽:423
企業培訓為自己工作心得體會 瀏覽:512
線上培訓工作 瀏覽:303
泉州舞蹈培訓招聘 瀏覽:709
禮儀培訓三年計劃書 瀏覽:926
稅務學校培訓個人總結 瀏覽:508
專業技術人才初聘培訓小結 瀏覽:980
是實驗室設備安全培訓 瀏覽:54
北京砂鍋米線培訓學校 瀏覽:127
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意見建議 瀏覽: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