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雨露計劃的補助,是不是,只要申請通過每個流程,都可以得到補貼嗎
並不是這樣,因為自2017年下半年起取消申報環節,也就是說不用走一步步的程序了。在全國扶貧開發信息系統確認學籍後,由各地扶貧辦直補到有子女接受職業教育的建檔立卡貧困家庭,這筆款項就直接申請到戶啦。
雨露計劃是由扶貧部門組織實施的,以提高扶貧對象自我發展能力、促進就業為核心,以政府財政扶貧資金扶持為主、動員社會力量參與,通過資助、引導農村貧困家庭「兩後生」及勞動力接受職業教育和各類技能培訓、培養貧困村產業發展帶頭人等途徑,扶持和幫助貧困人口增加就業發展機會和提高勞動收入的專項扶貧措施。
(1)職業教育。對接受中等職業教育、高等職業教育已注冊學籍的全省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子女,在享受國家規定的職業教育「免」、「補」政策基礎上,按照「應補盡補」原則,疊加給予每生每年扶貧助學補助3000元。中職教育連續補助二年,高職教育連續補助三年,五年制高職教育連續補助四年。補助資金通過「一卡通」的發放方式直接撥付給學生家庭。
(2)特困學生扶貧助學。對因貧困面臨失學、輟學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中義務教育、普高教育、高等教育階段學生,給予2000元/年/人資助,資金從到縣財政專項扶貧資金中解決。
(3)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市級培訓補助120元/人/天,縣級培訓補助100元/人/天。各地可根據實際,適當提高標准。
(4)就業培訓。半年以上職業技能培訓獲得初、中級職業資格證書的每人補助2000元。
(5)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經營管理型培訓按320元/人/天補助;創業技術型培訓按260元/人/天補助。其中:培訓伙食費每人不低於80元/天。
對簡化「雨露計劃」補助程序有什麼新規定?
將原來的全國雨露計劃信息管理服務系統並入全國扶貧開發信息系統,自2017年下半年起取消申報環節,在全國扶貧開發信息系統確認學籍後,由各地扶貧辦直補到有子女接受職業教育的建檔立卡貧困家庭。
一是每年3月份和9月份由國務院扶貧辦信息中心將貧困家庭適齡子女信息與教育部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相關學籍管理系統進行比對,並將比對結果在全國扶貧開發信息系統中進行標注。
二是各地扶貧部門通過查詢全國扶貧開發信息系統中標注後的貧困學生,確定需要發放補助的名單後可直接發放雨露計劃補助。
三是各地扶貧部門通過全國扶貧開發信息系統項目管理功能新建雨露計劃項目,將已經發放補助的貧困學生與項目相關聯。
四是各地扶貧部門可通過全國扶貧開發信息系統查詢、統計雨露計劃補助發放情況。
Ⅱ 兩後生和雨露計劃是不是一個政策
兩後生和雨露計劃是一個政策。
雨露計劃(兩後生)是由扶貧部門組織實施的一項幫助農村貧困人口提高整體素質和自我發展能力的扶持政策,通過對貧困家庭勞動力接受職業教育進行補助。
引導和鼓勵貧困家庭子女在完成九年義務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後,繼續接受中、高等職業教育,進一步提高貧困家庭勞動力的整體素質,增強其穩定就業和持續增收能力。
實施對象
「雨露計劃」的對象主要有三類:
一是扶貧工作建檔立卡的青壯年農民(16-45歲);
二是貧困戶中的復員退伍士兵(含技術軍士,下同);
三是扶貧開發工作重點村的村幹部和能幫助帶動貧困戶脫貧的致富骨幹。
(2)學校兩後生培訓計劃擴展閱讀
基本原則
(一)以人為本,注重開發。以貧困群眾為主體,在尊重他們意願的基礎上,通過適當的培訓和引導,提高他們的自我積累、自我發展能力,實現人口資源向人力資本的有效轉變。
(二)突出重點,分類實施。針對不同地區、不同對象的不同需求,統籌計劃、突出重點,進行分類指導和培訓。
(三)緊跟市場,按需施教。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提高就業能力和創業能力為目標,按照不同行業要求,採取不同內容和形式組織培訓,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四)整合資源,創新機制。以現有教育培訓機構為主渠道,發揮多種培訓資源的作用,充分調動培訓機構、用人單位和農民群眾自身的積極性,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地開展滿足貧困地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現實需要的各類培訓。
(五)政府主導,共同參與。在堅持政府主導的前提下,積極動員、引導和組織包括民營經濟、非政府組織和國際社會在內的社會各界,通過多種形式參與和支持「雨露計劃」的實施。
Ⅲ 現在學駕照國家是不是有補貼的政策。那具體補多少
學駕照,一般國家沒有補貼的政策。但是根據地方政策的不同,有些地方對特殊人內群是有補貼的。容
如開封市祥符區:
11月7日,位於縣城南端的光明駕校門前鞭炮齊鳴,熱鬧異常。農村貧困駕駛學員政府補貼資金發放儀式在這里舉行,13名經過培訓考試合格的學員分別領取了1200元補貼金。
國家實行的以提高貧困人口自我發展能力和創業就業能力為主要內容的「雨露計劃」,「雨露計劃」
由政府補貼,主導實施,針對農村貧困青壯年,開展實用技術培訓和致富帶頭人培訓等。2013年5月份,農村貧困駕駛學員技能培訓納入我縣「雨露計劃」實施范圍,設備齊全、辦學規范的光明駕校成為縣唯一一家「雨露計劃」定點學校。
光明駕校校長沈玉林說,這次發放的是首批補貼資金,作為駕校,今後要更加規范辦學,讓學員學到真本領,同時,駕校也將按照規定,增強「雨露計劃」補貼的透明度,認真實施好「雨露計劃」,讓更多的學員享受到這項惠民政策。
Ⅳ 今年甘肅省鎮原縣有雨露計劃政策嗎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 為了進一步加強全省貧困地區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的管理,規范項目的組織實施,根據國務院扶貧開發辦公室《關於加強推進貧困地區勞動力培訓,促進就業工作的通知》、《關於在貧困地區實施「雨露計劃」的意見》、《貧困青壯年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實施指導意見》和甘肅省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的意見》精神,結合《甘肅省貧困地區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補助資金管理辦法(試行)》,特製訂本細則。
第二條 「雨露計劃」是以農村貧困戶中青年勞動力為對象,以幫助貧困農戶增收脫貧為目標,以轉移就業前的技能培訓為重點,按照「政府推動、學校承辦、市場運作、部門監管、扶貧到戶、農民受益」的原則,多渠道、多形式開展的貧困勞動力轉移培訓。「雨露計劃」實施的基本原則是:以建檔立卡登記在冊的貧困戶和返貧的新增貧困戶青壯年勞動力為對象,以專業教育培訓機構為載體,提高貧困勞動力就業技能水平和綜合素質,幫助貧困農戶轉移就業,實現穩定脫貧,從而推動貧困地區經濟社會全面發展。
第三條 雨露計劃實施的總體目標是:每年培訓轉移貧困戶勞動力10萬人左右。具體目標是:「培訓一人,輸出一人,就業一人,脫貧一戶」。
第二章實施范圍與資助對象
第四條 「雨露計劃」 實施的范圍是:國家和省定全省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三西建設縣、有重點鄉(村)的非重點縣。
第五條 扶貧資金資助的培訓對象是:居住在上述區域范圍內且符合以下條件的貧困農民:年齡在16(初中畢業)-40周歲,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礎、有轉移願望和符合用工單位條件的勞動力。對初中畢業後未考入高中,高中畢業後未考入大中專院校的「兩後生」和退役士兵優先資助。
第六條 各縣(市)扶貧開發辦公室要進村入戶,摸清底數,登記造冊,並在此基礎上建立起生源登記表和資料庫,實行計算機動態管理。
第七條 凡符合扶貧轉移培訓資助條件的貧困農民,必須填寫《甘肅省「雨露計劃」培訓申請登記表》,並經有關部門審定。「兩後生」學員必須限定在建檔立卡的貧困戶中。
第八條 「雨露計劃」培訓項目資助的申請、審定和登記程序為:
1、戶申請。由有轉移培訓願望的貧困戶勞動力向鄉(鎮)或縣扶貧開發辦公室提出參加轉移培訓的申請,並填寫申請登記表。
2、村推薦。由村委會對申請人的資格和家庭經濟狀況進行初審,並予以公示,公示結束後在申請登記表上簽注推薦意見並蓋章。
3、鄉審核。由鄉鎮有關部門按照本《辦法》第五條,對申請人的資格進行審核,並在申請登記表上蓋章。
4、縣審定。由縣扶貧辦對申請人的資格進行審定,並予以登記。
5、培訓基地招收。
第三章基地管理與培訓就業
第九條 「雨露計劃」培訓工作一律由省市認定的培訓基地承擔。培訓基地的認定要嚴格按照《甘肅省貧困地區勞動力轉移培訓基地管理辦法》進行,面向社會,擇優認定。
第十條 為方便貧困農民就近培訓,保證培訓質量和就業安置,提倡培訓能力較強的基地在貧困勞動力較集中的縣(市)設立分校或聯合辦學。
第十一條 培訓內容以製造業、服務業、建築業和輕工化工等有關行業的用工技能需求為重點。同時,輔助開展政策法規、行為規范、權益保護、就業常識等政策引導性培訓。
第十二條 「兩後生」培訓為一至兩年,其它培訓時間一般為20天—90天。
第十三條 培訓基地要根據國家職業標准、就業崗位要求、用人單位訂單以及用工市場需求,科學安排教學計劃,合理配備師資力量,嚴格培訓教學管理,努力提高培訓質量。
第十四條 貧困勞動力轉移培訓一律實行訂單培訓。側重以「兩後生」、退役軍人為主的中等職業教育,適當安排各種形式的中短期培訓。
第十五條 培訓基地要把轉移就業作為開展貧困勞動力轉移培訓的根本目標。疏通學員就業渠道,提高培訓就業率和就業鞏固率。可採取校企掛鉤、設立窗口、定期回訪,以及與中介組織合作等多種形式,為貧困農民學員提供「培訓就業維權一體化」服務。保證就業率達到90%以上,穩定率達到85%以上。
第四章項目管理
第十六條「雨露計劃」實行項目管理和激勵機制。 計劃項目管理的基本程序是:培訓基地根據《甘肅省貧困地區勞動力轉移培訓基地管理辦法》以及本市(州)、縣貧困戶勞動力狀況和市場用工情況,制定培訓方案,明確培訓專業、培訓時間、培訓人數、就業去向、收費標准等內容,報縣扶貧開發辦公室。縣扶貧開發辦公室根據各培訓基地上報的培訓方案,初步確定本縣年度培訓計劃。各有關市(州)在縣上報的基礎上,每年第四季度向甘肅省扶貧開發辦公室上報市(州)貧困戶轉移培訓的年度計劃。
第十七條 甘肅省扶貧開發辦公室根據各市(州)扶貧開發辦公室上報的全省農村貧困勞動力轉移培訓計劃以及各地完成轉移培訓項目的情況,審定各市(州)年度培訓計劃。省審定年度計劃時要充分體現激勵機制。對完不成計劃或資金管理出現問題的,要減少或不安排培訓任務;對計劃完成好、有創新的,要增加培訓任務。經甘肅省扶貧領導小組同意後下達到各市(州)扶貧開發辦公室。各市(州)扶貧開發辦公室根據省扶貧辦下達的計劃,將年度培訓計劃分解到各縣(市)和認定的培訓基地,並報甘肅省扶貧開發辦公室備案。
第十八條 各培訓基地組織實施項目,規范管理,保證質量,搞好轉移就業,提供維權服務,提高扶貧實效。
第十九條 各市(州)、縣扶貧開發辦公室和培訓基地要將本地貧困勞動力轉移培訓的專業工種、培訓時間、培訓人數、收費標准、財政補助標准和就業企業等內容,向社會公示公開,提高透明度,接受社會監督。
第五章資金管理
第二十條 「雨露計劃」培訓經費實行財政扶貧資金補一點、個人出一點、銀行貸一點、基地免一點等多元化投入機制。每年從財政扶貧資金中,專項安排貧困勞動力轉移培訓補助經費,補助標准暫定為普通技能培訓人均300元,每個工種的具體標准由縣扶貧開發辦公室根據培訓工種和時間適當調整;「兩後生」培訓第一年1500元,第二年1000元。資金嚴格按照《甘肅省貧困地區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補助資金管理辦法(試行)》執行。
第二十一條 扶貧轉移培訓專項補助經費,採取按批准培訓計劃的實施進度和參訓學員的就業合同執行情況統一報賬或發放「培訓券」的方式補助到學員個人。培訓基地憑學員培訓合格證明、《「雨露計劃」申請登記表》和培訓驗收評估報告等有關資料,經市(州)、縣扶貧部門審核後,到市(州)、縣財政部門統一申請扶貧培訓資金補助。
第二十二條 學校對補助資金可通過減免學生學費、生活費等方式直接補到學員個人,並經本人及家長簽字認可。享受財政扶貧資金補助的學員,可同時享受國家或其它有關社會團體提供的各種補助。
第二十三條 嚴格執行國家有關規定,加強培訓基地的收費管理。培訓收費標准須經各級物價部門核准,並向社會公開。各培訓基地不得擅自提高培訓收費標准,並適當酌情減免有關費用,以減輕貧困勞動力參加轉移培訓的經濟負擔。
第六章各級職責
第二十四條
甘肅省扶貧開發辦公室負責全省「雨露計劃」的規劃制定、計劃管理、政策研究、業務指導、檢查督辦、協調服務、經驗推廣等。各市(州)扶貧開發辦公室負責本地
「雨露計劃」的上報和下達、檢查、驗收等。縣扶貧開發辦公室負責本地參訓貧困戶勞動力的資格審定、登記造冊和建立檔案,並配合培訓基地按照上級下達的培訓計劃搞好生源組織、學員招收、跟蹤管理工作,並及時上報有關統計報表和培訓工作總結。
第二十五條 市(州)扶貧開發辦公室要確定分管領導和科室, 市(州)、縣扶貧辦要建立監管責任人制度,明確職責,落實責任。
第二十六條 「雨露計劃」實行項目法人責任制。承擔項目實施的培訓基地的負責人為項目法人。項目法人對項目實施和資金使用負責。對項目實施中出現制度不健全、財務管理混亂、弄虛作假套取財政扶貧補助資金和培訓轉移就業質量存在嚴重問題的,依法追究項目法人的責任。
第二十七條 承擔「雨露計劃」培訓項目的培訓基地,必須建立健全「雨露計劃」培訓就業申請登記制度。登記表要如實記載受訓貧困農民的身份證號、文化程度、培訓專業、培訓時間、繳納學費、資助金額、轉移就業單位、聯系方式及戶主姓名等情況。
第二十八條 「雨露計劃」實行半年報告制度。培訓基地每半年須向市(州)、縣扶貧開發辦公室報告培訓工作進展情況。市(州)扶貧開發辦公室將各縣情況匯總後報甘肅省扶貧開發辦公室。
第七章督查驗收
第二十九條 各級扶貧部門要加強對項目的督查工作,重點監督計劃落實,項目實施和扶貧資金的使用情況。配合審計等監督部門搞好監督管理。
第三十條 培訓項目驗收在項目結束後進行,由縣扶貧開發辦公室負責組織初驗,市(州)扶貧開發辦公室組織驗收,省扶貧辦在年底根據市(州)檢查情況進行抽查。檢查驗收工作按照批復下達的培訓計劃進行,可通過檢查培訓學員登記表、入戶抽查、技能鑒定合格率普查、就業企業抽查等方式進行。重點檢查貧困農民轉移培訓時間、培訓登記表、培訓質量、就業和補助資金使用情況。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給予通報批評,並限期改正。對擅自改變資金用途,弄虛作假、擠占、挪用、套取勞動力轉移培訓資金的,除追回違規資金,通報批評外,取消培訓基地資格。
第三十一條 各地可根據本細則,結合當地實際制定具體的實施辦法,以確保農村貧困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健康有序地進行。
第三十二條 本辦法自公布之日起實施。本細則由甘肅省扶貧開發辦公室負責解釋。
附表:(一)甘肅省「雨露計劃」培訓學員申請登記表(略)
(二)甘肅省「雨露計劃」培訓學員情況匯總表(略)
(三)甘肅省「雨露計劃」培訓學員就業情況統計表(略)
Ⅳ 大專生可以申請兩後生雨露計劃
用詳細的實施細則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
為了進一步加強全省貧困地區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的管理,規范項目的組織實施,根據國務院扶貧開發辦公室《關於加強推進貧困地區勞動力培訓,促進就業工作的通知》、《關於在貧困地區實施「雨露計劃」的意見》、《貧困青壯年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實施指導意見》和甘肅省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的意見》精神,結合《甘肅省貧困地區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補助資金管理辦法(試行)》,特製訂本細則。
第二條
「雨露計劃」是以農村貧困戶中青年勞動力為對象,以幫助貧困農戶增收脫貧為目標,以轉移就業前的技能培訓為重點,按照「政府推動、學校承辦、市場運作、部門監管、扶貧到戶、農民受益」的原則,多渠道、多形式開展的貧困勞動力轉移培訓。「雨露計劃」實施的基本原則是:以建檔立卡登記在冊的貧困戶和返貧的新增貧困戶青壯年勞動力為對象,以專業教育培訓機構為載體,提高貧困勞動力就業技能水平和綜合素質,幫助貧困農戶轉移就業,實現穩定脫貧,從而推動貧困地區經濟社會全面發展。
第三條 雨露計劃實施的總體目標是:每年培訓轉移貧困戶勞動力10萬人左右。具體目標是:「培訓一人,輸出一人,就業一人,脫貧一戶」。
第二章實施范圍與資助對象
第四條 「雨露計劃」 實施的范圍是:國家和省定全省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三西建設縣、有重點鄉(村)的非重點縣。
第五條
扶貧資金資助的培訓對象是:居住在上述區域范圍內且符合以下條件的貧困農民:年齡在16(初中畢業)-40周歲,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礎、有轉移願望和符合用工單位條件的勞動力。對初中畢業後未考入高中,高中畢業後未考入大中專院校的「兩後生」和退役士兵優先資助。
第六條 各縣(市)扶貧開發辦公室要進村入戶,摸清底數,登記造冊,並在此基礎上建立起生源登記表和資料庫,實行計算機動態管理。
第七條
凡符合扶貧轉移培訓資助條件的貧困農民,必須填寫《甘肅省「雨露計劃」培訓申請登記表》,並經有關部門審定。「兩後生」學員必須限定在建檔立卡的貧困戶中。
第八條 「雨露計劃」培訓項目資助的申請、審定和登記程序為:
1、戶申請。由有轉移培訓願望的貧困戶勞動力向鄉(鎮)或縣扶貧開發辦公室提出參加轉移培訓的申請,並填寫申請登記表。
2、村推薦。由村委會對申請人的資格和家庭經濟狀況進行初審,並予以公示,公示結束後在申請登記表上簽注推薦意見並蓋章。
3、鄉審核。由鄉鎮有關部門按照本《辦法》第五條,對申請人的資格進行審核,並在申請登記表上蓋章。
4、縣審定。由縣扶貧辦對申請人的資格進行審定,並予以登記。
5、培訓基地招收。
第三章基地管理與培訓就業
第九條
「雨露計劃」培訓工作一律由省市認定的培訓基地承擔。培訓基地的認定要嚴格按照《甘肅省貧困地區勞動力轉移培訓基地管理辦法》進行,面向社會,擇優認定。
第十條 為方便貧困農民就近培訓,保證培訓質量和就業安置,提倡培訓能力較強的基地在貧困勞動力較集中的縣(市)設立分校或聯合辦學。
第十一條
培訓內容以製造業、服務業、建築業和輕工化工等有關行業的用工技能需求為重點。同時,輔助開展政策法規、行為規范、權益保護、就業常識等政策引導性培訓。
第十二條 「兩後生」培訓為一至兩年,其它培訓時間一般為20天—90天。
第十三條
培訓基地要根據國家職業標准、就業崗位要求、用人單位訂單以及用工市場需求,科學安排教學計劃,合理配備師資力量,嚴格培訓教學管理,努力提高培訓質量。
回答不易,望採納!
Ⅵ 雨露計劃大專生多少錢
一定一定要讀書,文憑真的很重要。
貸款。現在分5000跟8000,看你學費。路費有專兩個吧,「雨露計劃」屬跟「泛海計劃」。具體的去生源地了解。學費就能解決了。(這是廣西的情況)
生活費。申請貧困生,一般最少一年會有2000左右。平時也有勤工儉學的,當老師的學秘之類的,一月個大概有400左右或者更多吧。你也可以去兼職,學校裡面的超市、文印店、奶茶店這些基本都有。
獎學金。在校期間成績一定要好,一定姚努力學習,國家勵志獎學金有5000了,其他的也有2、3000了。多參加活動,特別是有獎金的那些。
還貸款。一般是你畢業那年的8、9月吧,開始記利息,在規定的時間內還完就行了。
工作之後可以找一個好一點的,能有五險一金最好,不一定要去國企,去一家制度完善待遇也不錯的就行。跳槽什麼的將來根據你的需要再說。
真的,現在不存在沒錢讀不起書的,你要是真的覺得很困難,最好跟老師說,不要覺得難以啟齒,在讀不起書面前臉面算什麼。
Ⅶ 中專申請了雨露計劃大專還需要申請嗎
用詳細的實施細則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
為了進一步加強全省貧困地區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的管理,規范項目的組織實施,根據國務院扶貧開發辦公室《關於加強推進貧困地區勞動力培訓,促進就業工作的通知》、《關於在貧困地區實施「雨露計劃」的意見》、《貧困青壯年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實施指導意見》和甘肅省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的意見》精神,結合《甘肅省貧困地區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補助資金管理辦法(試行)》,特製訂本細則。
第二條
「雨露計劃」是以農村貧困戶中青年勞動力為對象,以幫助貧困農戶增收脫貧為目標,以轉移就業前的技能培訓為重點,按照「政府推動、學校承辦、市場運作、部門監管、扶貧到戶、農民受益」的原則,多渠道、多形式開展的貧困勞動力轉移培訓。「雨露計劃」實施的基本原則是:以建檔立卡登記在冊的貧困戶和返貧的新增貧困戶青壯年勞動力為對象,以專業教育培訓機構為載體,提高貧困勞動力就業技能水平和綜合素質,幫助貧困農戶轉移就業,實現穩定脫貧,從而推動貧困地區經濟社會全面發展。
第三條 雨露計劃實施的總體目標是:每年培訓轉移貧困戶勞動力10萬人左右。具體目標是:「培訓一人,輸出一人,就業一人,脫貧一戶」。
第二章實施范圍與資助對象
第四條 「雨露計劃」 實施的范圍是:國家和省定全省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三西建設縣、有重點鄉(村)的非重點縣。
第五條
扶貧資金資助的培訓對象是:居住在上述區域范圍內且符合以下條件的貧困農民:年齡在16(初中畢業)-40周歲,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礎、有轉移願望和符合用工單位條件的勞動力。對初中畢業後未考入高中,高中畢業後未考入大中專院校的「兩後生」和退役士兵優先資助。
第六條 各縣(市)扶貧開發辦公室要進村入戶,摸清底數,登記造冊,並在此基礎上建立起生源登記表和資料庫,實行計算機動態管理。
第七條
凡符合扶貧轉移培訓資助條件的貧困農民,必須填寫《甘肅省「雨露計劃」培訓申請登記表》,並經有關部門審定。「兩後生」學員必須限定在建檔立卡的貧困戶中。
第八條 「雨露計劃」培訓項目資助的申請、審定和登記程序為:
1、戶申請。由有轉移培訓願望的貧困戶勞動力向鄉(鎮)或縣扶貧開發辦公室提出參加轉移培訓的申請,並填寫申請登記表。
2、村推薦。由村委會對申請人的資格和家庭經濟狀況進行初審,並予以公示,公示結束後在申請登記表上簽注推薦意見並蓋章。
3、鄉審核。由鄉鎮有關部門按照本《辦法》第五條,對申請人的資格進行審核,並在申請登記表上蓋章。
4、縣審定。由縣扶貧辦對申請人的資格進行審定,並予以登記。
5、培訓基地招收。
第三章基地管理與培訓就業
第九條
「雨露計劃」培訓工作一律由省市認定的培訓基地承擔。培訓基地的認定要嚴格按照《甘肅省貧困地區勞動力轉移培訓基地管理辦法》進行,面向社會,擇優認定。
第十條 為方便貧困農民就近培訓,保證培訓質量和就業安置,提倡培訓能力較強的基地在貧困勞動力較集中的縣(市)設立分校或聯合辦學。
第十一條
培訓內容以製造業、服務業、建築業和輕工化工等有關行業的用工技能需求為重點。同時,輔助開展政策法規、行為規范、權益保護、就業常識等政策引導性培訓。
第十二條 「兩後生」培訓為一至兩年,其它培訓時間一般為20天—90天。
第十三條
培訓基地要根據國家職業標准、就業崗位要求、用人單位訂單以及用工市場需求,科學安排教學計劃,合理配備師資力量,嚴格培訓教學管理,努力提高培訓質量。
Ⅷ 甘肅如何推動藏區職業教育發展
培訓外出務工勞動力1萬餘人,入學高職免學費學生5386人,。
近三年。
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促進就業為目的。
累計發放國家助學金947.36萬元,該省全力推進藏區職業教育改革發展。
助力藏區孩子有學上、學技術、有奔頭、能致富,共計免學費3018萬元, 據悉,初步建立起市場需求和勞動就業相結合的藏區職業教育體系。
Ⅸ 兩後生怎麼申請
有,用詳細的實施細則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
為了進一步加強全省貧困地區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的管理,規范項目的組織實施,根據國務院扶貧開發辦公室《關於加強推進貧困地區勞動力培訓,促進就業工作的通知》、《關於在貧困地區實施「雨露計劃」的意見》、《貧困青壯年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實施指導意見》和甘肅省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的意見》精神,結合《甘肅省貧困地區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補助資金管理辦法(試行)》,特製訂本細則。
第二條
「雨露計劃」是以農村貧困戶中青年勞動力為對象,以幫助貧困農戶增收脫貧為目標,以轉移就業前的技能培訓為重點,按照「政府推動、學校承辦、市場運作、部門監管、扶貧到戶、農民受益」的原則,多渠道、多形式開展的貧困勞動力轉移培訓。「雨露計劃」實施的基本原則是:以建檔立卡登記在冊的貧困戶和返貧的新增貧困戶青壯年勞動力為對象,以專業教育培訓機構為載體,提高貧困勞動力就業技能水平和綜合素質,幫助貧困農戶轉移就業,實現穩定脫貧,從而推動貧困地區經濟社會全面發展。
第三條 雨露計劃實施的總體目標是:每年培訓轉移貧困戶勞動力10萬人左右。具體目標是:「培訓一人,輸出一人,就業一人,脫貧一戶」。
第二章實施范圍與資助對象
第四條 「雨露計劃」 實施的范圍是:國家和省定全省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三西建設縣、有重點鄉(村)的非重點縣。
第五條
扶貧資金資助的培訓對象是:居住在上述區域范圍內且符合以下條件的貧困農民:年齡在16(初中畢業)-40周歲,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礎、有轉移願望和符合用工單位條件的勞動力。對初中畢業後未考入高中,高中畢業後未考入大中專院校的「兩後生」和退役士兵優先資助。
第六條 各縣(市)扶貧開發辦公室要進村入戶,摸清底數,登記造冊,並在此基礎上建立起生源登記表和資料庫,實行計算機動態管理。
第七條
凡符合扶貧轉移培訓資助條件的貧困農民,必須填寫《甘肅省「雨露計劃」培訓申請登記表》,並經有關部門審定。「兩後生」學員必須限定在建檔立卡的貧困戶中。
第八條 「雨露計劃」培訓項目資助的申請、審定和登記程序為:
1、戶申請。由有轉移培訓願望的貧困戶勞動力向鄉(鎮)或縣扶貧開發辦公室提出參加轉移培訓的申請,並填寫申請登記表。
2、村推薦。由村委會對申請人的資格和家庭經濟狀況進行初審,並予以公示,公示結束後在申請登記表上簽注推薦意見並蓋章。
3、鄉審核。由鄉鎮有關部門按照本《辦法》第五條,對申請人的資格進行審核,並在申請登記表上蓋章。
4、縣審定。由縣扶貧辦對申請人的資格進行審定,並予以登記。
5、培訓基地招收。
第三章基地管理與培訓就業
第九條
「雨露計劃」培訓工作一律由省市認定的培訓基地承擔。培訓基地的認定要嚴格按照《甘肅省貧困地區勞動力轉移培訓基地管理辦法》進行,面向社會,擇優認定。
第十條 為方便貧困農民就近培訓,保證培訓質量和就業安置,提倡培訓能力較強的基地在貧困勞動力較集中的縣(市)設立分校或聯合辦學。
第十一條
培訓內容以製造業、服務業、建築業和輕工化工等有關行業的用工技能需求為重點。同時,輔助開展政策法規、行為規范、權益保護、就業常識等政策引導性培訓。
第十二條 「兩後生」培訓為一至兩年,其它培訓時間一般為20天—90天。
第十三條
培訓基地要根據國家職業標准、就業崗位要求、用人單位訂單以及用工市場需求,科學安排教學計劃,合理配備師資力量,嚴格培訓教學管理,努力提高培訓質量。
Ⅹ 甘肅天水2013年雨露計劃條件有沒有大專
甘肅天水2013年雨露計劃條件里,可優先補助大專生。
雨露計劃培訓范圍
1、培訓對象為全市五縣兩區農村扶貧建檔立卡貧困戶、特殊困難家庭中年齡16—45周歲,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有就業、創業培訓意願的男女青年。
2、符合第六條規定且就讀於省內外中、高等職業院校、中技學校的學生原則上均可享受扶貧雨露計劃兩後生培訓補助。補助資金不足時,可優先補助本省本市中、高職院校的學生,原則上培訓補助要實現建檔立卡貧困學生的全覆蓋。
申報程序
一、由本人自願提出申請,填寫《天水市扶貧雨露計劃申請審批表》,經所在村委會公示,並提供以下相關證明材料,交鄉鎮認定審查後,匯總上報縣區扶貧辦審核審批。
1、就讀學校學籍證明(市外學校須有班主任簽字及聯系電話);
2、農戶「一折統」復印件;
3、戶口本、本人身份證復印件;
4、鄉村出具的特困家庭證明(低保戶、殘疾戶、社救戶、烈軍屬、兩女戶、因病因災因學返貧戶等)。
二、申請補助對象必須在錄取當年的11月20日前將《天水市扶貧雨露計劃申請審批表》及相關證明材料報戶口所在地鄉鎮(第二學年需提供在校證明),鄉鎮在11月底前完成認定審查並匯總報縣區扶貧辦,縣區扶貧辦在12月15日前審核審批完畢,分鄉鎮匯總報縣區財政局提出撥付資金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