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學生物的心得體會怎麼寫
奮發讀遍解剖圖
生物學很變態
2. 初一上學期生物學習體會 300字左右
生物課是我們初中一年級學生新接觸的一門學科,是一次神秘的旅行,讓我們走進大自然的空間、探索人體的奧秘、訪問微生物的世界。可是有些同學卻不能適應它,對它感到陌生、茫然,彷彿生物是他們的敵人。
要想化敵為友,首先要上課時認真聽好每一個知識點,要把書本上的知識變成自己的知識,把基本知識掌握,以便在做題時靈活運用。上課時應該跟著老師思路走,認真記筆記,對每個知識點了解透徹,老師講解習題時,更要仔細,弄懂為什麼要這樣做,以及會做錯的原因。如果能在每堂課四十分鍾就把以上幾點都做到,那就很不錯了。
當然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那樣的,如果不行,你就要多加時間去了解它。課後去問老師、同學,看參考書。多在不懂的地方花時間,認真做作業,不要抄襲,要通過自己思考得到的答案才是最有用的。就算錯了你也會對這道難題更透徹,不要保證下次不會再錯。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你如果對它產生濃厚的興趣,它一定也願意和你成為好朋友。如果你一上生物課就感到乏味,當然也學不好。
生物是屬於理科,不要你花時間去死記硬背,只要你理解了其中的知識,記背起來就不是難事。做題目也是有一定的方法,要把知識從記憶中提取出來,把中間的概念、公式拿出來,看清題目的要求、條件,經過大腦的邏輯思維去思考,最終得出答案。而且要注意不要寫錯別字,不要漏題,一些題型沒有看清的錯誤不要犯法。
考前的復習也是最重要的,雖然臨時抱佛腳是沒有用的,但如果在考前認真復習,你還是能把生物考好的。制定一個復習提綱,把每個單元要記背的圖畫後,標上結構。我還把每個單元的知識點,要記背的重點製成一個表格。反復記背,理解各個結構的功能變化、意義以及公式,還要在圖上記住它們的位置。這樣理解加記憶三遍左右,達到了以上幾個要求,相信生物考試你就能笑著去面對它。
考試的心態要調整好,你應該以樂觀、平靜去看待這次考試。你和它就像朋友一樣,幫助你共同完成這次考試。
我們相信,只要你上課認真、作業自主、反復復習、心態良好、考試仔細,你也一定能跨過這道坎,不再為生物考試而擔憂。
3. 七上生物學習心得500字
人類的起源和發展:現在類人猿和人類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在距今1200多萬年前,森林古猿廣布於非、亞、歐地區,尤其是非洲的熱帶叢林。
人類起源與發展的示意圖:7下P5
300萬年前的人類化石:露西 175萬年前古人類:東非人
1929年:裴文中發現了第一個北京猿人頭蓋骨的化石。
生殖系統:人生要經歷由雌雄生殖細胞的結合,通過胚胎發育形成新個體的過程。這一過程是靠生殖系統來完成的。男人和女人的生殖系統不一樣,大人和小孩的也有差別。
男女生殖系統解剖圖:7下P9
生殖過程:7下P10
分娩:懷孕到第40周時,胎兒就發育成熟了。成熟的胎兒和胎盤從母體的陰道排出,這個過程叫做分娩。
青春期的特點:身高突增,神經系統以及心臟和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明顯增強。男孩出現遺精,女孩會來月經。
青春期的性意識:初期的與異性疏遠,到逐漸願意與異性接近,或對異性產生朦朧的依戀。
我國計劃生育的基本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優生 8上P19
食物中的營養物質:食物中含有糖類、脂肪、蛋白質、水、無機鹽和維生素等六類營養物質。
食物中的糖類、脂肪、蛋白質:提供能量7下P22
水和無機鹽:水可以運輸能量,無機鹽包括鈣,磷,鐵,碘,鋅。7下P24
維生素:7下P26
食物在消化系統中的變化:口腔是消化系統的開始部分,裡面有牙齒、舌和唾液腺。唾液腺有導管,它所分泌的唾液通過導管進入口腔。
消化系統的組成和功能:7下P32
消化系統:消化道:一條很長的管道。消化腺分為兩類:有的是位於消化道的大消化腺,如肝臟;有的是分布在消化道內壁的小腺體,如腸腺。
營養物質的吸收:食物在消化道內經過消化,最終分解成葡萄糖、氨基酸等能夠被人體吸收的營養物質。
食品的合理營養、食品安全:7下P37
呼吸系統:人體的呼吸系統是由呼吸道和肺組成的。呼吸系統具有適合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結構和功能。
呼吸道:鼻、咽、喉、氣管、支氣管,是氣體進出肺的通道。
呼吸道的作用:氣體的通道,對吸入的氣體進行處理,使肺部的氣體溫暖、濕潤、清潔。
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肺是呼吸系統的主要器官,它位於胸腔內,左右各一個,左肺有兩頁,右肺有三葉。在你不知不覺中,你的肺在有節奏地呼氣和吸氣。
肺的運動模式圖:7下P49
肺泡和血液之間的氣體交換:7下P50
一個人一天要呼吸兩萬多次,每天至少要與環境交換一萬多升氣體。
血液的組成:血液是由血漿和血細胞組成的。在兩層交界處,有很薄的一層白色物質,這是白細胞和血小板。
血漿:運輸血細胞,運輸維持人體生命活動所需要的物質和體內產生的廢物等。
血細胞:血細胞包括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血液分層後,紅細胞在下層,呈紅色,白細胞和血小板在兩層交界處,很薄,呈白色。
紅細胞:血細胞中數量最多,兩面凹的圓餅狀,沒有細胞核,有血紅蛋白,血紅蛋白可以運載氧氣。
白細胞:有細胞核,比紅細胞大,可以穿過毛細血管壁,包圍,吞噬細菌。
血小板:最小的血細胞,沒有細胞核,形狀不規則,可以釋放與血液凝固有關的物質。
動脈、毛細血管、靜脈:7下P67
心臟解剖圖:7下P68
心臟工作示意圖:7下P69
血液循環模式圖:7下P70
體循環:血液由左心室進入主動脈,再流經全身的各級動脈、毛細血管網、各級靜脈,最後匯集到上、下腔靜脈,流回到右心房。這一循環途徑叫做體循環。
肺循環:流回右心房的血液,經右心室壓入肺動脈,流經肺部的毛細血管網,再由肺靜脈流回左心房,這一循環途徑稱為肺循環。
體循環是血液從心臟左側出發回到右側,肺循環是血液從心臟右側出發回到左側,於是組成了一個完整的血液循環途徑。
1900年,奧地利科學家蘭德斯坦納發現血型。
輸血關系表:7下P76
腎:形成尿液的器官。每個腎包括大約100萬個結構和功能單位,叫做腎單位。每個單位由腎小球、腎小囊和腎小管等部分組成。
腎的內部結構示意圖:7下P81
尿的形成圖:7下P82
膀胱:暫時儲存原尿。
眼球的基本結構和功能:7下P89
視覺形成的過程:外界物體反射來的光線,依次經過角膜、瞳孔,晶狀體和玻璃體,並經過晶狀體等的折射,最終落到視網膜上,形成一個物象。視網膜上有對光敏感的細胞。這些細胞將圖象信息通過視覺神經傳給大腦的一定區域,人就產生了視覺。
耳的基本結構和功能:7下P93
聽覺形成的過程:7下P94
神經系統的組成部分:神經系統是由腦、骨髓和它們發出的神經組成的。
神經系統的組成和功能:7下P98
神經元:神經元又叫神經細胞,是構成神經系統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人體內有數以億計的神經元。
神經的基本調節方式是反射。
反射:人體通過神經系統,對外界或內部的各種刺激所發生的有規律的反應。
松開放手饅頭示意圖:7下P102
人體通過各種簡單或復雜的反射,來調節自身的生命活動,從而能夠對體內外的刺激迅速做出適當的反應。
構成內分泌系統的主要內分泌腺:7下P106
人體的生命活動主要受到神經系統的調節,但也受到激素調節的影響。
4. 認識生物的學習感悟200字
細胞學說的內容中提到「一切動植物都由細胞發育而來「。不少教輔已經開始解讀專這一句話了,認為施屬萊登和施旺一個動物學家一個植物學家,兩個人分別研究了動物和植物,因此教材這樣講,並且大加引申認為施萊登和施旺沒有研究過微生物。
這一說法聽著很有道理,但是卻是站不住腳的。在施萊登和施旺的年代,對於生物分類的認識,還是建立在林奈分類學的基礎之上。而研究分類學的歷史,我們知道林奈把當時的生物就統分為兩界,在這個兩界系統中,一種生物,要麼是動物,要麼是植物,不存在第三種選擇。
直到1866年,海克爾才提出一個三界的分類系統,新引入了原生生物界,而施萊登和施旺早在此之前就已經形成了他們有關細胞學說的主要內容,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施萊登和施旺的細胞學說中的」一切動植物「實際上就是當時認識的」所有生物「,並不是我們現在分類學意義上的動物和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