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心得總結 > 微生物實驗室培訓計劃

微生物實驗室培訓計劃

發布時間:2020-12-19 23:57:40

Ⅰ cnas實驗室人員能力監控從哪些方面開展

你好

1微生物領域

4.1.5 g)實驗室應設置生物安全責任人和生物安全監督員,負責生物安全。

4.1.5 h) 實驗室技術管理者中應至少包括一名在申請認可或已獲認可的微生物檢測范圍內具有微生物專業或與微生物密切相關的本科以上學歷和三年以上微生物檢測的工作經歷的成員;負責指導或培訓檢驗人員常規微生物實驗;5.2.1 a)實驗室選用檢測人員時,應考慮有顏色視覺障礙的人員不能執行某些涉及到

辨色的試驗。

5.2.1 b)實驗室從事微生物檢測的關鍵檢測人員應至少具有微生物或相關專業專科以上的學歷,或者具有 10 年以上微生物檢測工作經歷。授權簽字人應具有相關專業本科以上學歷,並具有 3 年以上相關技術工作經歷,如果不具備上述條件,應具有相關專業專科以上的學歷和至少 10 年的微生物相關領域檢測工作經歷。

5.2.1 c)實驗室可通過內部質量控制、能力驗證或使用實驗室間比對等方式評估檢測人員的能力和確認其資格。新上崗人員以及間隔一定時間重新上崗的人員需要重新評估。

5.2.1 d)如實驗室使用的高壓蒸汽滅菌器不屬於簡單壓力容器(定義參見 TSG R0003-2007《簡單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時,操作人員需持有特種作業人員證書。

5.2.1 e)實驗室人員應熟悉生物檢測安全操作知識和消毒滅菌知識。

5.2.2 實驗室應制定人員培訓和繼續教育計劃,包括常規微生物檢測、無菌操作、生物防護、生物安全櫃維護等方面知識的專門培訓,掌握相關的知識和專業技能。

5.2.4 適用時,食品生產區抽樣人員應獨立於實驗室的微生物檢測活動,以防止交叉污染。

5.2.5 當檢測人員或授權簽字人職責變更或離開崗位 6 個月以上再上崗,應重新考核確認。

Ⅱ 什麼是微生物培養技術

「微生物的利用」包括「進行微生物的分離和培養」、「測定某種微生物的數量」、「研究培養基對微生物的選擇作用」和「嘗試利用微生物進行發酵來生產特定的產物」四項具體內容標准,按照相關內容標準的要求,結合人教版教材所對應的實驗課題,本文將談談對本專題的教學組織。

1 習得微生物培養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本專題涉及三個實驗課題,它們的關系及學習要求如下圖所示。在下圖中,課題1涉及微生物培養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的操作技能,是其他兩個課題的基礎,課題2和課題3涉及特定的微生物的分離、計數和鑒定,難度較大,課題2強調選擇性培養基的配製和作用,課題3是在選擇性培養基的基礎上,又相應地增加了鑒別性培養基的知識及其應用。

1.1 配製微生物培養基 配製培養基的基礎知識是培養、觀察和研究微生物的基礎。教學時,可以先展示有菌落生長的培養基平板,給學生以視覺刺激,讓他們體會到要觀察和研究微生物,必須創設一定的條件讓微生物大量快速地繁殖起來,只有形成具有一定特徵的菌落,才能更好地研究微生物。進而向學生提供幾種微生物培養基的配方,讓學生通過比較分析各種配養基配方,明確微生物培養基的基本成分包括:碳源、氮源、無機鹽和水,有些微生物還需要某些特殊的生長因子。然後,依次闡明固體、半固體和液體培養基的用途和配製方法,並結合下面的流程圖概述培養基配製的操作步驟:

組織學生配製微生物培養基時,要向他們講清下列注意事項:(1)溶化瓊脂時要控制火力的大小並不斷攪拌,以免培養基溢出或燒焦;(2)加熱過程中部分水分蒸發,待瓊脂完全溶化後應補加蒸餾水,以保持溶液的濃度;(3)分裝至試管時培養基的高度不要超過試管高度的1/5;(4)一般是培養基先滅菌再倒平板,也可先倒平板,課間再滅菌;(5)冷卻後的平板要倒置,以確保拿放方便,同時避免水分蒸發,以利微生物生長。

1.2 無菌技術操作無菌技術是培養、分離和純化微生物的重要技術手段,也是植物組織培養的關鍵性操作。教學時,要先讓學生正確區分消毒和滅菌這兩個概念,並充分認識無菌操作的重要性;然後,在教師的組織和指導下進行規范、熟練地操作,以便順利完成微生物的培養、分離和純化等實驗。下表是消毒和滅菌的一些常用方法及使用范圍。

定義
常用方法
微生物培養和組培的應用

消毒
使用較為溫和的物理或化學方法殺死物體表面或內部的部分菌體,但不傷及活組織
煮沸
玻璃儀器

紫外線
實驗室、操作台、衣物等

酒精溶液
手、外植體等

次氯酸鈉溶液等
外植體

滅菌
使用強烈的理化因素殺死物體內外所有菌體、芽孢和孢子
高壓蒸汽
培養基、玻璃儀器、棉塞、牛皮紙等

灼燒
接種環、塗布器等

乾熱
玻璃儀器

1.2.1 接種的方法及作用 微生物接種方法有兩種,一是劃線接種,即用接種環劃線將菌體沾在斜面培養基或平板培養基上。微生物的生長和繁殖迅速,一段時間後,就會在培養基表面形成長滿菌落的細線。劃線法的作用是純化微生物,通過劃線將微生物單個地分離,並最終形成標準的菌落;二是塗布接種,即用塗布器將稀釋菌液均勻地塗布在平板上。一個菌體在培養基平板上形成一個菌落,通過統計菌落數可以計算樣品中的菌體數目。

1.2.2 規范實驗操作 接種過程的無菌操作是微生物實驗的關鍵環節,右圖為劃線接種的操作示意圖,下表列出劃線接種的基本步驟和說明。教學中,要求學生認真領會無菌接種的技術原理,反復練習操步驟作。通過練習達到熟練程度,並培養嚴謹認真的科學精神和一絲不苟的實驗態度。

序列
操作步驟
分析說明

1
將接種環放在火焰上灼燒,直到接種環燒紅
將接種環滅菌,避免污染菌種

2
在火焰旁冷卻接種環,拔除盛有菌液的試管棉塞
避免雜菌污染菌種

3
將試管口通過火焰
灼燒滅菌,防止試管口菌體污染培養基

4
將已冷卻的接種環伸入菌液中,沾取菌液
冷卻接種環可避免殺死菌種

5
將試管口通過火焰,並塞上棉塞
避免試管口雜菌污染菌種

6
左手將皿蓋打開一條縫隙,右手將沾有菌種的接種環迅速伸入平板內,劃三至五條平行線,蓋上皿蓋。注意不要劃破培養基
初步接種。劃破培養基不利於後續的繼續劃線,長出的菌落不標准

7
灼燒接種環,冷卻後從第一區劃線的末端向第二區劃線。重復以上操作,在第三、四、五區劃線。注意不要將最後一區的劃線與第一區相連
從上個區域的末端向下個區域劃線,可逐步分離出單個菌體,從而實現微生物的純化

8
將平板倒置,放入培養箱中培養
倒置平板防止水分蒸發,也方便拿放

1.3 稀釋菌液的意義和操作方法 在單位體積的菌體培養液內,含有的微生物個體數目很多。要對微生物進行分離和計數必須將菌液稀釋,只有在稀釋度足夠高的菌液里,聚集的微生物才能分散成單個細胞。一般將菌液稀釋到10-3~10-7時,接種後可能在培養基平板上形成30~300個左右的菌落,統計的菌落數也比較准確可信。

用移液管和無菌水稀釋微生物菌液是一件要求較高的操作技術,學生需要經過多次練習才能做到盡量地減少誤差。 以土壤為樣品進行稀釋操作的注意事項是:(1)初次稱量的土壤樣品,稀釋後的菌液濃度較大,移液時極容易堵塞移液管或吸入較多的土壤顆粒,應靜置一段時間後再移液,或者用低速離心機離心1分鍾後進行移液;(2)當稀釋倍數大時,在稀釋前一定要震盪試管,充分混合菌液,保證移液操作的准確性;(3)每次移液前一定要注意用無菌水(或蒸餾水)清洗移液管並用氣球吹乾,以保證移走菌液的濃度與試管中的一致。

2.實驗設計能力的訓練

2.1 選擇性培養基的實驗設計 根據功能的不同,培養基分為選擇性

培養基和鑒別性培養基,在「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細菌的分離與計數」的實驗中,先讓學生通過分析和判斷下面的三個培養基配方,真正理解選擇性培養基的含義。然後,啟發學生設計一組用於分離尿素細菌的探究實驗,幫助學生理解選擇性培養基的特性及作用。

組別
培養基類型
是否塗布接種
目的

實驗組
以尿素為唯一氮源的培養基

分離尿素細菌

對照組
牛肉膏、蛋白腖培養基

判斷該培養基有無選擇性

2.2 鑒別性培養基的實驗設計 在「分解纖維素的微生物的分離」實驗中,要鑒別篩選出來的微生物是不是分解纖維素的微生物,就必須用鑒別性培養基。剛果紅與纖維素等多糖類物質反應形成紅色復合物,添加剛果紅的培養基呈紅色,接種的微生物若能夠分解纖維素,就會在其菌落的周圍形成透明圈。值得注意的,培養基的瓊脂中含有澱粉類物質,產生澱粉酶的微生物在培養基上也會形成透明圈;也有些微生物具有降解剛果紅的能力,培養時間過長,也會在菌落周圍出現透明圈。與分解纖維素形成的透明圈相比,這兩種透明圈小而模糊,因此,本實驗最好先用選擇性培養基篩選分解纖維素的微生物,再配製鑒別性培養基進行「分解纖維素的微生物的分離」的實驗。

3 教學實施的前期准備

3.1提前准備好實驗儀器、設備和葯品 為方便大家提前做好准備,現以人教版教材為例,將本專題所需要的儀器、設備和葯品列表如下:

課題名稱
實驗儀器和設備
實驗試劑或葯品
說明

微生物的實驗室培養
培養皿、試管、錐形瓶、量筒、酒精燈、電子天秤、高壓蒸汽滅菌鍋、移液管、接種環、塗布器、恆溫箱、乾熱滅菌箱、小鐵鏟等

牛肉膏、蛋白腖、氯化鈉、鹽酸、氫氧化鈉、瓊脂等
乾熱滅菌箱能夠迅速地將洗干凈的培養皿和試管烘乾,小鐵鏟用於鏟土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細菌的分離與計數
除配製牛肉膏蛋白腖培養基所需物質外,增加KH2PO4 、NaHPO4、MgSO4·7H2O、葡萄糖、尿素、酚紅等

分解纖維素的微生物的分離
除配製牛肉膏蛋白腖培養基所需物質外,增加纖維素、NaNO3、Na2HPO4·7H2O、KH2PO4、KCl、酵母膏、水解酪素、CMC-Na(羧甲基纖維素鈉)、土豆汁、剛果紅等

3.2 做好課時安排及計劃 以下為本專題的三個課題的課題數及其說明。

課題名稱
課時數
說明

微生物的實驗室培養
4
配養基的基本知識及配製方法1;配製培養基及倒平板1;純化大腸桿菌和塗布接種1,觀察分析1

分離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細菌
3
基本原理及實驗設計1;樣品稀釋及塗布接種1;對菌落進行統計及實驗的分析與討論1;在第二和第三課時之間需要間隔2天時間

分解纖維素的微生物的分離
3
基本原理及實驗設計1;樣品稀釋及塗布接種1;對菌落進行統計及實驗的分析與討論1;在第二和第三課時之間需要間隔2天時間

3.3 安排好教學班的實驗順序 微生物實驗涉及較多的實驗儀器,而且實驗時需要課內和課外相結合,如實驗室培養需要學生在課堂上完成兩項重要的操作步驟,一是配製培養基並倒平板;二是接種操作。平板滅菌工作由於需要較長的時間,因此只能由教師在課間完成。為保證每位學生都能親手操作,保證各個教學班能在有限時間內完成實驗任務,教師可採取如下的教學流程和教學安排。

3.4 做好課後的觀察與記錄 配製培養基和接種操作可以在課堂上完成,但接種後的平板放入培養箱中需要培養2~3天,這期間可安排生物科代表或部分小組長進行定期觀察,並做好計錄,以便及時讓其他學生觀察到自己的實驗成果。特別需要說明的是,如果學生不能及時觀察,培養的時間過長,很多菌落就會聯成一片,計數時就無法做到准確有效。

4.實驗中需要注意的安全操作

微生物本身就是危險生物,實驗操作中又涉及到消毒、滅菌和接種等基本環節,因此要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確保學生的安全和實驗的順利進行。一是操作安全,接種時要注意避免手被酒精燈火焰灼傷,接種後要及時提配學生洗手,以防止被微生物感染;二是環境安全,使用後的培養基丟棄前一定要進行滅菌處理,以免污染環境。

Ⅲ 實驗室微生物檢驗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微生物檢驗無菌操作的注意事項有很多細節,日常的微生物檢驗過程中要注意無菌操作,除了要在潔凈台和操作器皿上的消毒,還需要注意人員衛生和環境的衛生。

【操作技巧】

進行培養時,動作要准確敏捷,但又不必太快,以防空氣流動,增加污染機會。不能用手觸及已消毒器皿,如已接觸,要用火焰燒灼消毒或取備品更換。為拿取方便,工作檯面上的用品要有合理的布局,原則上應是右手使用的東西放置在右側,左手用品在左側,酒精燈置於中央。工作由始至終要保持一定順序性,組織或細胞在未做處理之前,勿過早暴露在空氣中。同樣,培養液在未用前,不要過早開瓶;用過之後如不再重復使用,應立即封閉瓶口直立可增加落菌機會。吸取營養液、PBS、細胞懸液及其它各種用液時,均應分別使用吸管,不能混用,以防擴大污染或導致細胞交叉污染。工作中不能面向操作野講話或咳嗽,以免唾沫把細菌或支原體帶入工作檯面發生污染。操作前用酒精擦拭超凈檯面及雙手。手或相對較臟的物品不能經過開放的瓶口上方,瓶口最易污染,加液時如吸管尖碰到瓶口,則應將吸管丟掉。

【培養前准備】

在開始實驗前要制定好實驗計劃和操作程序。有關數據的計算要事先做好。根據實驗要求,准備各種所需器材和物品、清點無誤後將其放置操作場所(培養室、超凈台)內,然後開始消毒。這可以避免開始實驗後.囚物品不全往返拿取而增加污染機會。

【火焰消毒】

在無菌環境進行培養或做其它無菌工作時,首先要點燃酒精燈或煤氣燈。以後一切操作,如按裝吸管帽、打開或封閉瓶口等,都需在火焰近處並經過燒灼進行。但要注意:金屬器械不能在為焰中燒的時間過長,以防退火,燒過的金屬鑷要待冷卻後才能挾取組織,以免造成組織損傷。吸取過營養液後的吸管不能再用火焰燒灼,因殘留在吸管頭中營養液能燒焦形成炭膜,再用時會把有害物帶入營養液中。開啟、關閉長有細胞的培養瓶時,火焰滅菌時間要短。防止因溫度過高燒死細胞。另外膠塞過火焰時也不能時間長,以免燒焦產生有毒氣體,危害培養細胞。

【洗手和著裝】

原則上和外科手術相同。平時僅做觀察不做培養操作時,可穿裝細胞培養室內紫外線照射30min的清潔工作服。在利用超凈台工作時,因整個前臂要伸入箱內,應著長袖的清潔工作服,並於開始操作前要用75%酒精消毒手。如果實驗過程中手觸及可能污染的物品和出入培養室都要重新用消毒液洗手。進入原代培養室需徹底洗手還要戴口罩、著消毒衣帽。

【操作台消毒】

體外培養細胞缺乏抗感染能力,所以防止污染是決定培養成功或失敗的首要條件。即便使用設備完善的實驗室。若實驗者粗心大意,技術操作不規范,也會導致污染。因而.為在一切操作中為最大可能的保證無菌.每一項工作都必須做到有條不紊和完全靠。無菌培養室每天都要用0.2%的新潔爾滅拖洗地面—次(拖布要專用).紫外線照射消毒30-50min,超凈工作台檯面每次實驗前要用75%酒精擦洗。然後紫外線淌毒30min。在工作檯面消毒時切勿將培養細胞和培養用液同時照射紫外線,消毒時工作檯面上用品不要過多或重疊放置.否則會遮擋射線降低消毒效果。—些操作用具如移液器、廢液缸、污物盒、試管架等用75%酒精擦洗後置於台內同時紫外線消毒。

微生物無菌檢測培訓小編溫馨提醒您關注食品檢驗員報名時間安排!

Ⅳ 生物實驗室怎麼規劃設計

二、微生物實驗室平面布局

微生物實驗室應設置成獨立的區域,與其他實驗室分開,門口設有門禁,非相關人員不得進入,各室根據工作內容合理布局,既方便工作又不互相影響。入口處設置集中式更間,培養室根據培養條件和種類不同可設置多間(如黴菌培養室、細菌培養室、固體培養室、液體培養室等)。

(1)潔凈實驗室:自成一區,安排在實驗室的靠邊角落處,用密封門限制人員的進出,把有潔凈要求的房間設置在人員干擾較少的地方,把輔助房間設置在外部。考慮微生物實驗操作流程,方便人流與物流的份額里。為控制人員的出入(人流),只設有一個密封門進入微生物實驗室主潔凈區,操作人員進入走廊然後進入准備間,並從准備間分別經過一更、二更、緩沖進入操作區。物流則由傳遞窗實現。排風口裝有高效過濾器,送風口裝有高效過濾靜壓箱,室內送排風曹勇上送下排方式,室內排風單側布置,不得有障礙。余壓閥自動調節室內壓力,保持正壓潔凈狀態。

(2)洗滌室:洗滌室房間的尺寸根據日常工作量決定,一般不小於一個單間,洗滌室的位置靠近培養室,給排水設施完善,洗滌檯面須耐熱耐酸,室內配器皿櫃,滴水架,乾燥架,邊台等,地面應有良好的排水坡度和地漏。

(3)准備室:設實驗台、試劑櫃等要絕緣、耐熱、實驗台要耐水耐腐蝕:設置上下水裝置,涉及粉末,篩分等操作,需配置相應的設備。局部排風,設排風櫃。

(4)培養室:主要配置各種培養箱、搖床,要求溫度較恆定,有足夠的 電力供應。
如果您想要比較專業的話,可以與實驗室專業的公司進行面對面交談,我知道之前有家叫森拉 普爾的公司,他們好像實驗室方面比較專業的。

Ⅳ 長期在微生物實驗室工作對身體有害嗎

長期在微生物實驗室工作對身體有害。

Ⅵ 申請CMA資質需要准備那些資料

CMA資質認證全套來資料檔自案總目錄
1.機構管理檔案(人員一覽表、營業執照、公正性執行情況檢查記錄表)
2.設備管理檔案
3.設備檔案
4.人員檔案
5.培訓檔案(培訓需求申請表、實驗室人員培訓計劃表、內部培訓考勤表、考核試題、人員培訓效果評價表、人員培訓記錄表)
6.體系文件(質量手冊、程序文件、作業指導書、質量和技術表格)
7.現行標准
8.物資管理檔案(試劑領用記錄、微生物試劑領用記錄、標准物質台賬、試劑台賬、試劑驗收、標准品出入庫台賬、標准物質領用記錄)
9.易制毒化學品檔案、易制爆化學品檔案
10.廢液處理檔案
11.方法管理檔案
12.質控檔案
13.檢測人員上崗考核(人員操作考核記錄表)
14.檢驗檢測項目一覽表及檢驗能力分析表
15.水和試劑的符合性檢查
16、樣品管理檔案及檢測報告管理檔案
17.其他資料(采購及供應商評價、服務客戶和投訴處理、分包檔案、不符合工作控制檔案等)
如果需要詳細全套資料,可以聯系我

Ⅶ 微生物問題,請教一下

對青黴素有抗性就是抗Amp
1.設定不同濃度梯度的Amp,與你需要的培養基混合均勻,倒平板(Amp是不能內高溫高壓滅容菌的,也不能用紫外滅菌,只能用過濾除菌的哦,記住,如果不是就失效了)
2.將你要分離目的細菌的混合液取少量,在上述平板上用塗布器塗布均勻,合適溫度培養。
3.選取能長出少量單菌落的平板,記得那個平板的Amp濃度
4.用接種環挑取單菌落,在該Amp濃度的平板上畫線分離,還要進行鏡檢,確定是一種還是多種這樣的細菌。則可以分離到你想要的細菌了。
注意:每個濃度的Amp平板要做多個平衡。

Ⅷ 您好 能給我也發一份微生物實驗室的設備清單么 我們單位打算設微生物實驗室

一、無菌室和超凈工作台

是實驗室的核心部分,主要為樣品提供保護,保證實驗結果的准確和人員的安全。
(一)無菌室
無菌室通過空氣的凈化和空間的消毒為微生物實驗提供一個相對無菌的工作環境。無菌室的主要組成設備的空氣自凈器,傳遞窗,紫外線燈等。嚴格的無菌室可能還裝備風彬室等。
(二)超凈工作台
超凈工作台作為代替無菌室的一種設備,使用簡單方便,為實驗的開展提供一個相對無菌的操作台。超凈工作台灣隊根據風向分為水平式和垂直式。
二、培養箱
主要用於實驗室微生物的培養,為微生物的生長提供一個適宜的環境。
(一)普通培養箱:一般控制的溫度范圍為:室溫+5~65度,又分為電熱恆溫培養箱和隔水式恆溫培養箱。
(二)生化培養箱:一般控制的溫度范圍為:5~50度。
(三)恆溫恆濕箱:一般控制的溫度范圍為:5~50度,控制的濕度范圍為:50~90%。可作為黴菌培養箱。
(四)厭氧培養箱:適用於厭氧微生物的培養。
三、電熱乾燥箱:用於吸管,平皿類玻璃器皿的乾熱、滅菌和烘烤。
四、高壓蒸汽滅菌器(又叫高壓滅菌鍋):物品的滅菌。
五、天平:一般要求具備精度達到萬分之一的分析天平。
六、顯微鏡:觀察細菌形態和動力、微生物和微小物品結構的必備儀器。
七、分光光度計:在QS中用於生產方便麵,茶飲料,肉製品,乳製品,棉白糖的企業。
八、酸度計:在QS中用於生產果蔬罐頭,白沙糖,飲用水類的企業。
九、電導率儀和濁度儀:在QS中用於生產飲用水的企業。
十、折光儀:在QS中用於生產果蔬罐頭,飲料類的企業。
十一、恆溫水溫浴鍋:在QS中用於部分培養溫度需要水浴(如大腸桿菌檢驗)生產方便麵,速凍面米食品企業。
十二、定氮裝置:在QS中用於生產乳製品,含蛋白質飲料的企業。
雜質度過濾機:在QS中用於生產乳品企業。
均質器:用於均質樣品,有旋轉刀片式和拍擊式可以選擇。

常規玻璃器皿
一、 吸管:用於吸取少量液體,常用的吸管為0.1刻度1mL及1.0刻度的10mL吸管。
二、培養皿:為硬質玻璃雙碟,常用於分離培養,蓋與底大小應合適,常用規格為90mm。
三、三角燒瓶與廣口瓶:多用於盛培養基及配製溶液,常用的規格有250mL、500mL、1000mL。
四、燒杯:供盛液或煮沸用,常用的規格為100mL、250mL、500mL、1000mL
五、量筒:用於液體測量,常用規格為100mL、250mL、1000mL
六、試管:用於細菌培養,有多種規格。
七、載玻片蓋玻片:細菌塗片觀察用。
八、試劑瓶:裝試劑用,常用棕色避光
九、其它,如試管架、毛刷、酒精燈、接種針、接種環等
實驗室配套常用設備
一、通風櫃
二、離心機
三、純水器
四、烘箱
五、低溫冰箱實驗室常用消耗品(凈化工作台)
六、其他
(一)實驗室耗材(槍頭)、振盪器、菌落計數器、電位 pH計、高速離心機、離心管、試管、巴氏吸管、槍頭盒、培養皿、細胞培養板、酶標版、過濾器、移液管、接種環、接種針、比色皿、培養板、PCR管、量筒燒杯。
(二)常用設備,如鐵架台、升降台、滴定台、鑷子、攪拌子、各種刷子、葯勺、濾紙、三腳架、支架,等等。

Ⅸ 微生物檢測應注意什麼事項

微生物檢測應注意什麼事項
微生物檢驗無菌操作的注意事項有很多細節,日常的微生物檢驗過程中要注意無菌操作,除了要在潔凈台和操作器皿上的消毒,還需要注意人員衛生和環境的衛生。

【操作技巧】

進行培養時,動作要准確敏捷,但又不必太快,以防空氣流動,增加污染機會。不能用手觸及已消毒器皿,如已接觸,要用火焰燒灼消毒或取備品更換。為拿取方便,工作檯面上的用品要有合理的布局,原則上應是右手使用的東西放置在右側,左手用品在左側,酒精燈置於中央。工作由始至終要保持一定順序性,組織或細胞在未做處理之前,勿過早暴露在空氣中。同樣,培養液在未用前,不要過早開瓶;用過之後如不再重復使用,應立即封閉瓶口直立可增加落菌機會。吸取營養液、PBS、細胞懸液及其它各種用液時,均應分別使用吸管,不能混用,以防擴大污染或導致細胞交叉污染。工作中不能面向操作野講話或咳嗽,以免唾沫把細菌或支原體帶入工作檯面發生污染。操作前用酒精擦拭超凈檯面及雙手。手或相對較臟的物品不能經過開放的瓶口上方,瓶口最易污染,加液時如吸管尖碰到瓶口,則應將吸管丟掉。

【培養前准備】

在開始實驗前要制定好實驗計劃和操作程序。有關數據的計算要事先做好。根據實驗要求,准備各種所需器材和物品、清點無誤後將其放置操作場所(培養室、超凈台)內,然後開始消毒。這可以避免開始實驗後.囚物品不全往返拿取而增加污染機會。

【火焰消毒】

在無菌環境進行培養或做其它無菌工作時,首先要點燃酒精燈或煤氣燈。以後一切操作,如按裝吸管帽、打開或封閉瓶口等,都需在火焰近處並經過燒灼進行。但要注意:金屬器械不能在為焰中燒的時間過長,以防退火,燒過的金屬鑷要待冷卻後才能挾取組織,以免造成組織損傷。吸取過營養液後的吸管不能再用火焰燒灼,因殘留在吸管頭中營養液能燒焦形成炭膜,再用時會把有害物帶入營養液中。開啟、關閉長有細胞的培養瓶時,火焰滅菌時間要短。防止因溫度過高燒死細胞。另外膠塞過火焰時也不能時間長,以免燒焦產生有毒氣體,危害培養細胞。

【洗手和著裝】

原則上和外科手術相同。平時僅做觀察不做培養操作時,可穿裝細胞培養室內紫外線照射30min的清潔工作服。在利用超凈台工作時,因整個前臂要伸入箱內,應著長袖的清潔工作服,並於開始操作前要用75%酒精消毒手。如果實驗過程中手觸及可能污染的物品和出入培養室都要重新用消毒液洗手。進入原代培養室需徹底洗手還要戴口罩、著消毒衣帽。

【操作台消毒】

體外培養細胞缺乏抗感染能力,所以防止污染是決定培養成功或失敗的首要條件。即便使用設備完善的實驗室。若實驗者粗心大意,技術操作不規范,也會導致污染。因而.為在一切操作中為最大可能的保證無菌.每一項工作都必須做到有條不紊和完全靠。無菌培養室每天都要用0.2%的新潔爾滅拖洗地面—次(拖布要專用).紫外線照射消毒30-50min,超凈工作台檯面每次實驗前要用75%酒精擦洗。然後紫外線淌毒30min。在工作檯面消毒時切勿將培養細胞和培養用液同時照射紫外線,消毒時工作檯面上用品不要過多或重疊放置.否則會遮擋射線降低消毒效果。—些操作用具如移液器、廢液缸、污物盒、試管架等用75%酒精擦洗後置於台內同時紫外線消毒。

閱讀全文

與微生物實驗室培訓計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辦春考培訓學校 瀏覽:734
九江船員培訓中心 瀏覽:5
台州繪墨藝術培訓有限公司 瀏覽:207
非科級後備幹部集中培訓總結 瀏覽:419
東北舞蹈藝考培訓機構 瀏覽:427
民營企業家培訓班結業式 瀏覽:59
2017入黨培訓內容 瀏覽:828
順德駕駛員培訓中心 瀏覽:125
姜堰市三水培訓中心網站 瀏覽:263
電動汽車維修培訓視頻 瀏覽:737
機關黨務幹部培訓內容 瀏覽:423
企業培訓為自己工作心得體會 瀏覽:512
線上培訓工作 瀏覽:303
泉州舞蹈培訓招聘 瀏覽:709
禮儀培訓三年計劃書 瀏覽:926
稅務學校培訓個人總結 瀏覽:508
專業技術人才初聘培訓小結 瀏覽:980
是實驗室設備安全培訓 瀏覽:54
北京砂鍋米線培訓學校 瀏覽:127
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意見建議 瀏覽: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