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入黨流程中,集中培訓後是積極分子還是發展對象
關鍵要分清積極分子和發展對象的區別。積極分子是黨員的培養對象,而發展對象是從培養對象中,發展而來的,因此才叫「發展對象」,也就是發展為黨員的目標確定了,而積極分子是一群人,並非發展目標。所以,黨組織要在積極分子人群中,邊培訓邊政審,確定出發展對象。所以,按黨章發展新黨員流程,應該是寫了申請書就是入黨積極分子,經過培訓後,確認一批培養對象,再經過一段時間的思想考察和政審,成為發展對象。這才是正確的入黨流程。但這僅局限在共產黨掌天下的局面。在民主革命時期和解放戰爭時期,黨員是不能公示的,需要在「地下發展」,在那種時期,將黨員公示了,不等於將積極分子送給敵人了。黨的發展旅程,講究的是「靈活機動」,不是「書獃子」。
Ⅱ 為什麼要對發展對象進行入黨前的短期集中培訓
《中國共產黨發展黨員工作細則》規定,基層黨委要對發展對象進行回短期集中培訓。沒有經過答培訓的,除個別特殊情況外,不能吸收入黨。這是保證發展新黨員質量的重要措施。 黨組織對發展對象進行入黨前的集中培訓,主要是進行黨的基本路線和鄧小平理論教育,進行黨的基本知識教育,使他們懂得黨的性質、宗旨、目標和現階段黨的任務;明確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應如何學習、工作和生活,怎樣做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集中培訓,也是黨組織進一步考察發展對象的一個重要方面。
Ⅲ 入黨積極分子與發展對象的培養有什麼實質的區別
入黨積極分子與發展對象的培養,在總的目的上是一致的。二者的區別主要表現在:
1. 對入黨積極分子主要以平時的經常性教育為主,包括學習黨的基本知識、參加一定的黨內活動和社會工作,以及接受各種形式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等;對發展對象要進行入黨前短期集中培訓,主要學習《中國共產黨章程》、《關於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則》、中央組織部編寫的《入黨教材》等。
2. 對入黨積極分子經常性教育的形式和方法比較靈活多樣,黨委、總支部、支部和黨小組都可以組織;對發展對象的短期集中培訓主要由基層黨委負責組織。
3. 入黨積極分子被列為發展對象後,黨組織應當對他們提出更加嚴格要求,要繼續給他們分配適當的社會工作,讓他們在實踐中加強鍛煉、在關鍵時刻接受考驗,促使他們自覺地用黨員標准規范自己的言行。
確定入黨積極分子為發展對象,一般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一)一般應經過黨組織一年以上的培養、教育和考察。培養、教育和考察的時間不到一年,除個別表現特別突出者外,一般不宜過早確定為發展對象。
(二)規定的教育內容基本完成。《中國共產黨發展黨員工作細則(試行)》規定,黨組織要對要求入黨的積極分子進行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知識等內容的教育。未進行上述內容教育,對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知識不了解或知之甚少的,不能確定為發展對象。
(三)基本具備黨員條件。確定入黨積極分子為發展對象,必須符合《黨章》規定的黨員條件。對先進性不明顯、群眾威信不高、不具備黨員條件的,不能確定為發展對象。
Ⅳ 發展對象集中培訓內容
發展對象集中培訓的一種內容是大家都知道的,不是所有的內容都比較喜歡的
Ⅳ 為什麼要對發展對象進行入黨前的短期集中培訓
原因:中共中央組織部在關於逐步建立積極分子入黨前短期集中培訓制度的通知和《細則》中規定,對准備發展入黨的積極分子,沒經過培訓的,除個別特殊情況外,不能發展入黨。
這是為了貫徹從嚴治黨的精神,認真落實「堅持標准,保證質量,改善結構,慎重發展」的方針,嚴把「入口」關,確保發展新黨員質量。
在改革開放中加強黨的建設,一方面要將那些真正具有共產主義信念,擁護黨的綱領,忠實履行黨員義務,在生產、工作等方面做出突出成績的優秀分子吸收到黨內來;一方面又要防止異己分子和新的「先天不足」的不合格分子混入黨的隊伍。
黨組織對發展對象進行入黨前集中培訓,既是對他們的入黨動機、政治覺悟、思想覺悟和本職工作表現進一步考察,也為發展對象提供了一次系統地學習提高的機會。
在集中培訓中,不僅要使發展對象懂得我們黨是一個什麼樣的黨,而且要使他們知道共產黨員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以及怎樣努力成為這樣的人。從而使發展對象確立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終身的信念。
(5)發展對象集中培訓什麼內容擴展閱讀:
對發展對象進行入黨前短期集中培訓,應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1、黨組織首先摸清培訓對象的情況:在進行培訓前,黨組織要釆用召開調查會、座談會和查閱發展對象考察記錄等方法,了解發展對象的基本情況和思想狀況,以使培訓更有針對性,做到有的放矢。
2、確定培訓內容:組織發展對象主要學習黨章、《關於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則》等文件和中央組織部組織編寫的《入黨教材》等,使發展對象對黨的性質、綱領、宗旨、組織原則和紀律、黨員的義務和權利等有深入的了解,幫助他們進一步端正入黨動機,不斷堅定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終身的信念。
3、要採取靈活多樣的形式:在培訓進度和內容安排上,對基礎不同的發展對象提出不同的要求。對文化素質較高、自學能力較強的發展對象,可採取自學和討論交流相結合的方式;對文化素質相對偏低的發展對象,可採取集中授課和個別輔導相結合的方式;
有條件的地方,還可以請一些優秀共產黨員、老勞模等先進模範人物作報告,用身邊的先進模範人物的事跡激勵和教育培訓對象。需要強調的是,不管採取哪種方式,短期集中培訓一定要把發展對象集中起來進行學習,不能用分散的自學代替集中培訓。
4、注意培訓效果:培訓結束時,要求培訓對象聯系思想實際,做好個人總結。同時,可組織必要的考試或考核,檢查培訓對象的學習效果。黨組織要跟蹤考察培訓對象的表現,了解他們培訓前後的變化。
要把學習成績和培訓期間的表現作為考察發展對象是否具備入黨條件的重要內容之一,但不能簡單地「唯分取人」。對參加短期集中培訓考核合格但一年之內未被接收為預備黨員的發展對象,黨組織吸收其入黨前,應組織他們重新參加短期集中培訓並考核。
Ⅵ 發展對象錯過集中培訓怎麼辦
那你要跟你們那領導協商看你這種錯過了集中培訓的機會以後還有什麼方法彌補?如果對你的影響很大的話那麼你就要抓緊辦這件事情了。
Ⅶ 黨員發展對象,培訓時間一般不少於幾天
黨員發展對象,培來訓時間一般不少自於三天。未經培訓的,除個別特殊情況外,不能發展入黨。
根據《中國共產黨發展黨員工作細則》第十七條 基層黨委或縣級黨委組織部門應當對發展對象進行短期集中培訓。培訓時間一般不少於三天(或不少於二十四個學時)。培訓時主要學習黨章、《關於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則》等文件。
中央組織部組織編寫的《入黨教材》,可以作為學習輔導材料。未經培訓的,除個別特殊情況外,不能發展入黨。
(7)發展對象集中培訓什麼內容擴展閱讀:
《中國共產黨發展黨員工作細則》第十一條 黨支部每半年對入黨積極分子進行一次考察。基層黨委每年對入黨積極分子隊伍狀況作一次分析。針對存在的問題,採取改進措施。
第十二條 入黨積極分子工作、學習所在單位(居住地)發生變動,應當及時報告原單位(居住地)黨組織。原單位(居住地)黨組織應當及時將培養教育等有關材料轉交現單位(居住地)黨組織。現單位(居住地)黨組織應當對有關材料進行認真審查,並接續做好培養教育工作。培養教育時間可連續計算。
Ⅷ 黨員發展對象,培訓時間一般不少於幾天
三天或二十四個學時。
遞交入黨申請書:申請人要明確申請入黨的資格,鄭重庄嚴地向黨組織遞交一份規范的入黨申請書。主持人(單位)申請人。
與申請人談話:黨支部接到申請人的申請書,要專門安排 進行談話。談話人要做好准備,嚴肅認真地教育申請人端正入黨動機,自覺接受和爭取黨組織的培養、教育和考察,經受黨組織的考驗。主持人(單位)黨支部書記或委員。
初步培養教育和考察:黨支部、黨小組對申請人進行初步培養、教育和考察,幫助申請人以實際行動爭取入黨。主持人(單位)黨支部黨小組。
討論推薦重點培養對象:各黨小組討論推薦重點培養對象,並將小組意見如實上報黨支部。主持人(單位)黨小組。
Ⅸ 入黨積極分子考察表發展對象的培訓情況如何填寫
入黨積極分子考察表發展對象的培訓情況主要寫出對入黨積極分子的培養目標,已經現如今對入黨積極分子的培訓程度和進度即可。
入黨積極分子,主要是指那些已經向黨組織正式提出入黨申請,經黨小組(共青團員經團組織)推薦、支部委員會或支部大會研究確定作為發展對象進行有計劃培養的人員。
確定入黨積極分子的基本步驟是:
提交申請;黨支部推薦;支部與申請人談話;黨員與非黨員投票;召開支部會從申請人中確定積極分子,並報批上級黨委;黨委批准確定,正式進入考察期並填寫《入黨積極分子考察登記表》,考察期為一年。
(9)發展對象集中培訓什麼內容擴展閱讀:
黨組織對入黨積極分子的教育要求:
1、黨組織要通過宣傳黨的政治主張和深入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黨外群眾對黨的認識,不斷擴大要求入黨的積極分子隊伍。
2、黨組織要對要求入黨的積極分子進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基本理論的教育,黨的基本知識和黨的基本路線的教育,以及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教育,懂得黨員的義務和權利,幫助他們端正入黨動機,確立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終身的信念。
3、黨組織要指定1至2名正式黨員做要求入黨的積極分子的培養聯系人,並採取吸收他們聽黨課、參加黨內有關活動,給他們分配一定的社會工作,以及定期培訓等方法,對他們進行培養和教育。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入黨積極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