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一本好書會讓你精神煥發
讀《治校之道》有感
工作需要,閱讀了大量管理書籍。其中的一本《治校之道》印象頗深。該書系陶繼新所著。陶先生現任山東教育報刊社總編輯、編審,中國教育報記者,他曾榮獲《中國教育報·讀書周刊》2005年度十大推動讀書人物。
《治校之道》共記述了全國知名學校20位校長的成功之道,全書分六大部分來寫的,每個部分都有一個分類的主題:第一部分為「思想引領教育行動」,第二部分為「文化促進學校發展」,第三部分為「智慧成就非凡事業」,第四部分為「和諧構築人文環境」,第五部分為「個性凸顯突出特色」,第六部分為「奮爭抵達特殊境界」。拿到一本好書,我常常喜歡「一口氣」讀完。上等的書,「一口氣」讀完之後,還要細細品味。《治校之道》我已品味過好幾次了,可見該書對於我來說是很有用的了。
之前,雖然參加過一些培訓,明白了校長的基本職責。然讀過此書之後,才感覺到要做好一個校長是非常不易的,因為校長不同於一般的行政領導,在某種程度上,校長決定著所在學校的命運。作為一種特殊角色,校長肩負的歷史使命,就是要對師生進行精神引領與思想指導。師生現實的生命成長,決定著他們未來的發展,所以,所有優秀的校長,都在為教師與學生快速的生命成長而努力。一個校長思想水平的高下,決定了所在學校整體教育發展的水平。
細細品味《治校之道》之後,20位優秀校長的鮮活形象便一一浮現在了腦海中:
追求卓越的胡美山校長
以人為本、鑄造民族之魂的李升勇校長
受命於危難之際、學品與人品均為楷模的朱建華校長
引領師生生命發展、被稱為教育戰線常青樹的楊一青校長
創新教育理論的探索者趙福慶校長
以教育批判和文化建設取勝的高萬祥校長
善於調動學校內在動力的金孜紅校長
全面啟動學生心理自信系統、創造安丘四中高考神話的韓忠玉校長
道之以德、齊之以禮的盧志文校長
用智慧經營教育的韓珍德校長
用真情在師生成長之路上抒寫人本情懷的夏建娟校長
擁有快樂心境和人文情調的崔秀梅校長
能讓教師擁有職業幸福感的周奎齊校長
以助教師發展一臂之力為樂的煙文英校長
有著深深教育情結的侯溪萍校長
具有濃郁民族情結的馬志平校長
有著創意治校之道的張萍校長
有些「另類」思維與特殊行動的鄭傑校長
獨樹一幟、鍾情「腳印文化」的於春祥校長
還有那位我仰慕已久的杜郞口中學的崔其升校長
這些校長雖未曾謀面,但個個都成了我的良師益友,每當自己在管理過程中遇到困難,他們都會「伸」出熱情的「手」來相助,因此困難再多也能得到解決。
當然,此書讀後,留給自己的更多的是對教育管理的啟示:
一是校長定要做有道德的校長。「萬事德為先」,「品德高於能力,性格大於才幹」,校長「德才兼備」是學校獲得成功的金鑰匙。有德之校長才具備人格魅力,有德之校長才有可能帶出一流的團隊,打造出一流的教學質量。盧志文校長所帶領的翔宇團隊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翔宇人的為人准則、教育理念、奮爭精神,都源自於盧校長那深深的教育情結。
二是校長定要做有思想的校長。一個富有思想的校長,可以使一所前途無望的學校煥發出活力與生機;而一個沒有思想的校長,則可以將一所原本很好的學校經營得江河日下。在某種意義上來說,一個沒有思想的校長不管如何兢兢業業,也不是一個合格的管理者。有著厚重思想積淀的校長,才有可能辦出有深厚文化積淀的學校來。
三是校長定要重視校園文化建設。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竟爭,學校與學校的竟爭,人與人的竟爭,歸根到底都是文化的竟爭。可以說,校園文化建設的發展,也就是學校品牌的發展。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文化建設是學校發展魂之所系。真正的品牌學校,既要有外顯文化的高雅格調,也要有內隱文化的深厚積淀。一個智慧的校長,一定會在校園文化發展上做足功夫。
四是學校定要構築和諧的人文環境。「和為貴」是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和諧的人文環境是教師快樂工作的基礎。一所學校如果讓矛盾與斗爭成為主基調時,所謂的發展就將成為一紙空談。構建科學的評價體系,從師生幸福生存的視角去思考和處理問題,將教師的發展作為學校的生命線等,都是構築和諧人文環境的必備條件。
感謝作者陶先生的辛勤創作,同時,更要感謝書中所記載的20位校長,因為他們用自己的青春和熱血譜寫出了教育生命的華章。這20位校長的名字,已經列入了我的好友名單,這份名單,不是記在紙上,而是牢牢記在心裡。
生命因讀書而精彩,成長路上有書相伴其樂無窮。
㈡ 鄭傑寫的給校長的建議
沒看到內容是怎麼寫的,沒法評論,把建議發出來看看,寫的怎麼樣?是關於哪方面的建議,看看對學生有益處嗎?得是對學校來說是正能量的東西是最好的!
㈢ 鄭傑為何不當校長了
老了
㈣ 誰知道另類校長鄭傑的博客地址
http://www.910cn.cn/oblog313/user1/zhengjie/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