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利用信息技術翻轉美術欣賞課堂
美術與信息技術學科之間存在諸多聯系,在信息時代,計算機、網路是美術創作和美術學習的重要工具。因此,美術與信息技術整合教學將會是美術教學的新趨勢,是現代美術教學的新形式。
一、
美術與信息技術存在極為密切的聯系,整合具有必然性。
美術是一門視覺藝術,它運用繪畫、雕塑等平面或立體的表現形式將信息傳遞給觀眾。同樣,信息技術是通過聲音、文字、圖形、圖像立體地表現信息,它們在呈現信息的方式上都以展示形象為主。
在現代美術中,電腦美術作為美術領域的新成員,有著極為強勁的發展勢頭。小學信息技術與小學美術教材中,有很多學習內容是相互關聯的。以下表所列內容為例,我們可以看出,從三年級開始,美術教材中加強了對電腦美術這種新型表現形式的的學習力度,反映出美術課程和信息技術緊密聯系,也就是說美術課程中的有些學習內容已經和信息技術被強制整合了。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成為了美術教學手段中新穎、適用又強大的技術支持力量。在美術教學中除了電腦美術這一整合形式,是否還可以就美術教學的各種課業類型分別進行整合呢?為此我對美術「欣賞*評述」領域課程進行了一些教學嘗試。
一、
利用網路說及信息資源,解決學習資源匱乏矛盾。
「欣賞*評述」是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准(實驗稿)》(以下簡稱《課程標准》)中提出的四個學習領域之一。「欣賞*評述」領域是指學生對自然美和美術作品等視覺世界進行欣賞和評述,逐步形成審美趣味和提高美術欣賞能力。《課程標准》指出:「欣賞*評述」學習領域的教學,應注重學生的積極參與,努力激發學生的主體精神,克服以往以教師講述為主的弊端,積極探索教學方式的多樣化。」傳統的欣賞教學,學生不知道怎樣欣賞,更不知道怎樣評述。之所以會如此,其主要原因是學生缺乏學習資源,除了聽教師介紹之外,幾乎沒有其他的信息來源。目前小學美術中的欣賞部分佔很大的比例,繪畫、雕塑、建築、民間藝術、兒童美術、卡通形象等,幾乎涵蓋了所有美術領域,教學中最讓教師為難的仍是缺乏資源。
利用網路資源學生能夠找到許多和課程相關的資料。在上課前,把這部分任務提前進行布置,學生在網路、谷歌等搜索網站上籌集資料的同時,也對即將學習的內容有了簡單的了解。這樣做最大的效益就是,能夠使課堂教學進一步深化,從更深的層次上挖掘欣賞的內容的內涵。
二、利用信息技術手段,豐富課堂教學形式,開展合作式學習
合作學習是一種先進的教育理念,而不僅僅是一種學習組織形式,在中國傳統教育中,學生似乎更善於競爭而不善於合作,所以創設合作學習的環境對於開展合作學習顯得尤為重要。
在美術教室里,我們配備了多媒體教學設備,課堂上充分發揮這些設備讓學生成為課堂的真正的主人。在欣賞《圓明園》時,讓學習小組的每個成員分頭搜集某一方面的資料,如圓明園的歷史、圓明園最著名的建築、圓明園的相關故事……然後綜合資源,讓學生製作成PPT。學生通過討論幻燈片的製作方案,製成幻燈片後再與其他小組交流學習成果。達到了合作學習的訓練目的。
三、信息技術有助於學生發揮課堂的主體作用。
傳統的課堂模式,是以老師教、學生學為主,在教學時教師總是不敢放手把課堂交給學生。利用信息技術,通過學生課前的准備和老師的輔助設計教學過程,學生在課上要講解什麼,要講解那些內容,教師基本上做到了心中有數。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自然可以放心地將課堂交給學生們作主。學生則通過這樣的課堂在設計、講解等方面勒擔了鍛煉。更在語言表達、邏輯思維、推理推導等綜合能力得到了提高。學生也更加喜歡這樣的美術課。
總之,美術和信息技術的整合解決了學習資源匱乏的矛盾,而且激發了學生主動參與的熱情。在信息技術環境下,學生只要掌握了IE網路瀏覽器的使用方法和使用搜索引擎查找資料的方法就能夠自主學習。
美術與信息技術的整合使個性化學習成為可能。基於信息技術平台的學習可以滿足學生個別學習的要求,學生可按照各自的學習速度開展學習,主動利用網路資源和計算機軟體搜集、處理信息,主動構建知識體系。合理的運用信息技術能很好的、更加直觀的體現出美術與生活密切的聯系,更好的展現藝術的無窮魅力!在欣賞教學中,利用信息技術鞥夠使學生得到多方位的提高於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