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語言(發育遲緩康復訓練、自閉兒童)訓練、感統訓練、身體發育方面的指導師培訓
不知道樓主希望在哪裡工作?
一般每個地級市都會有至少一家這樣的康復機構,幫專助這樣的兒童進屬行訓練。
你如果以後想開這樣的機構,最好先去專業化的機構工作幾年,了解並加以實踐,那樣才會有好的效果,不至於誤人子弟。
B. 如何對語言障礙孩子進行訓練
1、和復孩子快樂地交流。兒童是制希望媽媽懂得他的意思,想從和媽媽交流的想法中獲得語言能力的。媽媽要重視兒童想把這種想法傳達給他人的心情。不知道和媽媽交流之快樂的孩子,語言的發展往往是遲緩的。
2、不要預先領會孩子的話。一般孩子想表達的意思雖然有各種各樣,但很難把自己所想的完全表達出來。這時候,如果媽媽把孩子想說的話都說出來了,孩子就會喪失說話的積極性。孩子正在說話時媽媽要邊隨聲附和邊注意聽,積極帶動孩子快樂地說話,媽媽要恰到好處地接住孩子的話。
3、給孩子各種各樣的體驗。孩子的所見、所聞、所觸摸的各種體驗均可促進孩子語言的發展。媽媽多要帶孩子出去玩,為孩子讀童話和圖畫書。知識和經驗累積越多,語言就更豐富。知道如何去談自己實際看到的、感受到的事情並體會其快樂性,求知的好奇心也得到了發展。
4、和朋友一起充分地玩耍。雖然媽媽對於孩子的什麼話都能回應,但朋友就做不到了,如果不把自己的想法很明確恰當地傳達給對方,對方是無法理解的。孩子們一邊建立和其他人的朋友關系,一百年吸收新的語言和知識。
C. 請問有誰知道訓練特殊兒童注意力的有效方法
運用積極目標的力量:這種方法的含義是什麼?就是當你給自己
設定了一個要自覺版提高自己注意力和權專心能力的目標時,你就會發現,
你在非常短的時間內,集中注意力這種能力有了迅速的發展和變化。外也可以通過跟其它小朋友一起培訓的方式提高孩子注意力,像廣州的嘉誼軒,有開辦關於兒童專注力的課程,也可以去了解下
D. 學習幼兒常見心裡問題及矯正心得體會
俗話說三歲看老,很多孩子長大後的不良習慣,都是由於小時候家長的撫養方式不當造成。因此需要格外注意一些小兒常見的心理問題。 俗話說三歲看老,很多孩子長大後的不良習慣,都是由於小時候家長的撫養方式不當造成。因此需要格外注意一些小兒常見的心理問題。 兒童常見心理問題: 1、 注意力不集中。主要體現在學習方...面,譬如上課、做作業時多動,注意力不集中。自控能力比較差,不聽老師的指揮。 解決方法:對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要讓他們多做旋轉性的運動。很多這類孩子坐過山車、海盜船之類的旋轉性刺激運動都沒太大感覺,從來都轉不暈,這是因為他注意力不集中,先天平衡功能遲鈍,處於那麼暈的環境中也不知道,所以經常上課的時候像無頭蒼蠅,老師都拍桌子了他也不知道。所以這樣的孩子就要讓他多做旋轉運動,轉暈了,腦袋就開竅了。 2、 性格不合群。首先體現為膽小,上了幼兒園不適應,上課不敢發言,經常被打,但又不敢喊人。另一種體現則相反,就是愛打人、撓人、咬人。 解決方法:對於膽子小的孩子,就讓他經常去蹦床,以鍛煉膽量。對於愛打人的小朋友,就要讓他們多練習擠壓式觸覺。打人是因為他有皮膚飢渴症,在尋求一種壓力,因此很多愛打人的孩子,其實在你打他幾下後,他就不打人了,身上舒服了。因此,可以通過游泳運動,讓水的壓力來擠壓他,還可以多給他擁抱。洗完澡以後拿毛巾把他捲起來,卷完後壓他一下,這叫擠壓式觸覺訓練,把他的壓力給他傳進去。 3、 語言問題上有兩個極端,一是到年齡了不說話,譬如兩歲半了還不說話,要不然就是話多,不聽別人的話,自己喋喋不休地說。還有就是抽動症,不停眨眼睛,聳鼻子。 解決方法:這些表現都與身體協調性不夠好有關。身體協調性就是大腦對自己所有肌肉的感覺傳遞進來,然後再指揮他去及時行動。而有這些特徵的孩子需要多訓練身體的協調性。 4、 缺乏責任心:讓孩子叫人,他偏偏不願意叫人。 解決方法:面對這種情況,可以刻意忽略他的存在,故意讓客人不理他,這時候孩子往 往就會著急,他就會主動地叫阿姨好,叔叔好。這是因為孩子也有被關注的需要。這種需要,要讓他體會到,他要是不給別人尊重,別人也不會給他尊重。這份責任感的培養,一定要從小開始賦予他,讓孩子大約從五歲開始承擔家務,選定一個酬勞標准,比方說拖地板給一塊錢,倒垃圾給一毛錢。從六歲開始讓他學會上鬧鍾,上學以後鬧鍾響了,他要負責把大的家叫起來,他要不叫家長就一直躺著,讓他感覺到大家都指望著他叫起床,以此增添他的責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