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求一篇學習陶藝的心得體會
前一陣子學校組織「勞技」活動,我,成了陶藝專業的小小班長。
說實話,陶藝專業不是我想報的,只因為對其他專業都不了解,所以任由老師分配了。不是說「隨遇而安」嗎?抱著這樣的心態,我走進了陶藝教室。
製作陶藝有三種方法:徒手捏製法、泥板成型法和泥條盤築法。教室後面的隔架上,綜合了這三種方法製作的工藝品,或大、或小、或粗獷、或別致……皆十分惹人注目。再看錄像上的演示,似乎並不難。然而,直到自己實際操作時,才感到——太難!
一塊形容不出確切顏色的泥,不是干硬就是軟若泥漿。看著這泥塊,我實在想不出還有比「張飛穿針」更恰當的比喻了。我無從下手,我無比郁悶。一天下來,三種製作方法倒是有所領略,但是看看自己的作品,就只有自慚形穢的份兒。創意、造型根本談不上,「作品」那歪七扭八的模樣已令我嘆息不已。My god!什麼時候才能做出一件「表面光滑、軟硬適中、厚薄均勻、布局合理、別致新穎、無裂紋、無氣泡、無雜質」的陶藝作品啊!還不如讓我寫7篇不少於1000字的文章外加3首詩來得容易。
怎麼辦?這個專業可是要考試的,若是連「班長」都不達標,還怎麼起模範帶頭作用啊?再看看那裹著厚厚泥漿的雙手、三件辨不出模樣的「作品」,外加n個不像樣子的泥團,我仰面向天,欲哭無淚。唉……
第二天,我雖然仍是下手笨拙,還弄臟了校服,但有了昨天失敗的經驗,漸漸的手變得順了,老師又教了一些門道,我開始留戀這充溢著陶泥氣息的教室和雙手滿是泥漿的感覺。再端詳自己的「新作」,雖然還顯粗劣,但比昨天已有了不小的進步。畢竟在這之前,自己對陶藝品還一竅不通呢!學藝兩天,對這門手藝有了初步的認識,至少我已經突破了對陶藝的「恐懼」,進而邁出可喜的一步了。
其實,只要用心,即便是普通的泥土,也可以聞到它蘊含的清香啊!
⑵ 陶藝的實訓總結怎麼寫
陶藝實踐課已經結束了,通過這次實踐活動,我在理論和實踐方面都開始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它是中國傳統古老文化,對於陶藝作品而言,理論方面、技法和創造力都非常重要。只可惜時間有些倉促。我非常喜歡這次的陶藝綜合實踐活動,因為它讓我學到了許多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而這些知識都是很重要的,處處留心皆學問!
很幸運當代陶藝藝術家何躍先生給我們指導此次的陶藝課程,當我們來到何老師的陶藝工作室,覺得會有一種震撼,原來陶藝可以是這樣,這樣的神奇。眼前的這一幕幕不由激起了對陶藝濃厚的興趣,最質朴的陶土,經歷陶冶塑造,就成為了藝術,這又是怎樣一個陶的升華歷程?
在這個陶藝製作中,我覺得無論是泥雕盤還是拉坯,都需要耐心,這個很重要。其次,是要動腦思考,把握好感覺。因為曉得做陶藝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手感,手感好才能做出好東西。把握手感靠的是理解,要動腦思考,要充分地了解泥巴的特性和規律,只有這樣才能讓手跟泥巴融為一體,才能做出好的東西。當然,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每節課所做的工作有所不同,感觸和樂趣也有所不同。
第一次進入陶藝工作室有點興奮,但也擔心自己什麼都不知道,而不能做出什麼東西來。剛開始,何老師花了一段較長的時間介紹了具體製作過程及規定,之後,我們便正式地開始了陶藝製作課。
第一節課是拉坯,在我的印象里就是用拉胚機把泥做成瓶瓶罐罐,是最為簡單的,何老師為我們首先做起了示範,包括如何揉泥土、如何在轉盤上進行拉坯等等,從中學到不少。將泥胚放在拉胚機轉盤的中央;然後啟動機器,用手把泥按成泥餅,在把泥拉上來,在按,重復這樣的動作;接著,把右手大拇指垂直插進泥的中央,讓後慢慢的往上拉,拉成陶罐的形狀;最後左手和右手呈一個剪刀型,把陶罐給擠出來,一個陶罐的型就做好了。看著一塊泥在何老師的手中神奇而輕松地變成了一件藝術品,我也心裡癢癢了,恨不得立刻就動手做一件。領了泥土之後,開始在老師要求之下先揉泥土,之後就開始正式的製作過程。看著簡單但事實上卻相差很遠。我把泥土用力地甩在拉坯機的圓盤面的中心,按照老師教的方法,我慢慢地靠近泥土,卻好像感覺這塊泥土在甩我是的,我不能控制它。好在我持著心平氣和的心態,最後,我能較好地控制這塊土,慢慢地捏出了我所要做的東西的形狀,雖然不太美觀,但看到自己做出來的自認為的藝術品還是很開心。最大的感受就是要心平氣和,靜下心來做拉坯作品。我想到了一位西方哲學家的一句話:人人都是藝術家!
中間兩次課何老師幫我們聯系了陶廠去實習,那裡的師傅用的是最傳統的工藝,最傳統最原始的手法。用一根木棍旋轉地面上大大的磨盤來拉坯,每次傳動到停止的時間,是剛好拉出一件陶藝品的時間,好神奇!不過轉動磨盤的時候也很費力。第二次去陶廠便是修坯了,我們大家坐在室外,用自己純手工的製作工具細心開始了雕雕刻刻、做機理、挖洞等等。這些文案機理應該說都是在下面經過了認真的搜索資料,選出的自己最喜歡最滿意的方案了吧。雖然那天天很冷,但是每個人都很認真地做著自己手裡的陶罐,希望在自己的精雕細琢下都能成為簡藝術品吧,第二次在一起吃午飯泡麵也是那麼的香,覺得那時的笑也很值得回味。
最後又回陶藝室做了手捏和盤條。手捏就是跟小時候玩橡皮泥一樣,把泥巴捏成一個造型,盤條比較容易,就是把泥巴就是把泥巴揉成一小段小段的長條,然後再將這些長條一圈圈盤起來作為一個器皿的側壁,當然下面也要墊一片薄泥作為底部,泥巴粘度不夠時,還需要用泥漿粘等等。因為我要做一個由盤條構成的看似器皿的東西。這幾個很細的長條,我花了一點時間去揉它,讓它均勻點,長條從頭至尾都是一樣的厚度。這之前,我做好了一個底部,這是用來支撐盤條做成的東西。這個底部,我做成了橢圓形,厚度不薄不厚,也接近老師所說的那個厚度。隨之,我拿出之前做好的底部,再拿出一張小片的報紙,我將底部放在這上面,然後,我將第一根盤條放在中間圍成圓形狀,接著放第二根、第三根、第四根一直到第十根,終於完成了,最後擺放在一起做的手捏的可愛的毛毛蟲和洋娃娃,覺得很有成就感,還捏了些帶花邊的蒸餃之類的,覺得很好看,很開心。
總的來說,我覺得從陶藝製作課上收獲很多,也感悟到一些事情,尤其是做任何事情都要心靜,不能太急躁,否則往往會欲速則不達。回憶起創作和收獲的那份快樂和滿足,就會很開心和激動不已。感謝此次指導我學習的何老師,犧牲自己的創作時間來為我們指導,作為一個大四畢業班的學生對於能修這門課程深感榮幸,此次陶藝製作課是我大學以來最快樂的公選課經歷!
⑶ 求一篇美術學習心得 200字左右
通過這次的培訓,使我受益匪淺,以下是我的一些培訓心得體會。
興趣是學習美術的基本動力,在課堂上應該充分發揮美術教學的特有魅力,努力使課程內容呈現形勢和教學方式都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將這種興趣轉化成持久的情感態度。同時將美術課程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緊密聯系在一起,強調知識和技能在幫助學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領悟美術的獨特價值,用真心真情去教美術。在教學中,教師要有好奇心,專業精神,同時要注重師生互動,肢體語言和優美語言互相結合,充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還有嚴格按照美術新課程標准,在新課改理念的指導下,精心組織、准備,上最有效的課。在教書過程中特別注重育人教育,要做到既教書又育人。
在教學中,盡可能讓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學習,教學以學生為主體,通過欣賞、體驗感受、探索、總結、想像、創作、評價的過程,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感受美術作品的美,使學生的創作慾望倍增。盡可能給學生創造一個寬松的學習空間,使整節課沉浸在藝術的氛圍中。同時,要突出美術學科的特點,學生運用多種形式,設計出精美、主題豐富的作品。新教材的編寫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思想,是把活動作為顯線,而知識作為隱線。 在美術教學中,注重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發展為本,培養他們的人文精神和審美能力,為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進他們全面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在美術課上,要有美術元素在裡面,情感態度價值觀也要自然體現。不光要教學生技巧,還要教他們思維。 在上欣賞課時,不僅要學會欣賞,還要學會評述。要讓學生多使用美術語言,尤其是欣賞評述課中,讓他們把自己的感覺說出來。總之,合作的精神,解決問題的能力,搜集素材的能力,創造力的培養在美術課中很重要。
教學中強調綜合性評價的激勵功能,在評價方式上以自評、互評為主,結合老師的評價,是評價進一步民主化、多樣化,充分體現了評價的多元功能,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樂趣。在教學之餘,還要注重教師自身發展進步,積極參加課內外聽評課、教研活動及專業培訓。多向老教師學習教學經驗,努力提高自身素養。
通過本次培訓,在今後工作中,我將會不斷學習,多體會感受所學的知識,並用於實踐中,全面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為學生提供更好更優質的服務。
⑷ 求一篇關於美術培訓方面心得的文章
這個暑來假開始了,但是暑假好像又自沒有開始一樣,因為我們還要正常的進行上班學習「暑期培訓活動」。我們美術也不例外,最近幾年素質教育抓的緊,我們美術也成了眾人關注的一個熱點了。說實話,「培訓」真是不情願啊,誰都會利用暑假來安排上自己的一些事情來干,我也不例外,可是這個暑假時間就少得可憐,我只有來麻煩自己的父母來照顧孩子了。 培訓的前兩天我是在學校進行的,我們都很認真的准備著到縣里發言情況。到了第三天,聽了周局長的講話後,我又忽然覺醒一般,自己該充充電了。工作五年了,自己只是為了工作而工作,並沒有真正為了這份事業了工作呀。 參考: http://www.027wk.com/public/about.php?part=faq&id=47
⑸ 陶藝製作感想
【感想】:
學習陶藝製作能切身感受到藝術的魅力。
真正的可以讓自己從心裡靜下來,去專心的做一件事情。
手指的觸感能感受到文化的實質。
自己製作陶藝會從心底有滿足感,樂趣十分的多。
⑹ 學習美術的心得體會400字作文
他們的前途一片輝煌燦爛,他們努力得像那在風雨中高大的花兒。
兇猛的風暴垂打著他們那稚嫩的芽兒,也吹動了他們那還沒長高的莖。
而他們的「根」陳穩而堅定。緊貼著哺育他們的一切。默默的,似乎從來沒爆發過。
但是:
看——————
把本領拿出來,投入了,沉浸了,忘記了!幾十個多才多藝的少年;如同幾十朵在風雨中努力而堅強的花兒,在你面前從未低頭,激勵一樣,是鼓舞的腳步;批評一樣,是進步的流蘇;勝利一樣,是成功的風姿。
這藝術,使冰冷的世界變得火熱,使疲倦的人們變得更有精神。
使人想起:陽光是如此的燦爛;
使人想起:一切具有靈性生命的存在;
使人想起:藝術中內心的情感美好!
好一個藝術班!
幾十種樂器發出相同的聲音;碰撞著未來,碰撞著成功,碰撞著快樂。
叮當當的堅定之心;叮當當不認輸的行動;叮當當的努力堅持,叮當當的全面發展……
好一個藝術班!
少年們的手,胳膊有力地回擊著,努力地回擊著,倔強地回擊著,他們征服了你,感動了你,信任了你;使你更有信心,使你更加拼搏,奮斗,堅持。
好一個藝術班!
每一個手勢都充滿了激情,每一個手勢都帶來了希望,每一個手勢都是汗水的結晶,每一個手勢都使人不得不沉浸在快樂中,使人流連忘返!
好一段樂曲,好一句音符!
愈來愈強,形成了堅持不懈的性格!
愈來愈強,形成了沉浸而奮斗中的思緒!
愈來愈強,快樂和辛苦,明白和迷糊,追求和放棄,都融入在這樣的藝術中,願望,希望,期望,盼望,渴望,凝望,成了光亮;音樂,成了光明!
但是,當他突然停止的那一剎那;世界變得出奇的空盪,以致人無法覺得意義的存在。
簡直就像在另一個星球,流盪,空虛……
而耳邊響起了更加輝煌的音樂,更加富有情感的藝術,更加迷人的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