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面點師年終總結怎麼寫
面點師總結首先應該感謝的是領導給予我們這次機會,其次總結自己工作中的不足,以及自己在工作中的經驗分享給自己的同事,具體的可以寫寫在工作中面點樣式的創新,還可以把顧客對新品的喜愛與評價反映出來。
最後給來年的自己制定一個詳細的計劃,即將打算怎麼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來年又會根據客人的愛好出哪些新品,畢竟這是飯店領導最關注的問題,也是吸引老顧客的關鍵所在。
忙碌而充實的2018年已經過去,回顧在莫總監、林廚、等領導的關心指導下,在每各兄弟部門的幫助和支持下,面點受到賓客及酒店領導的好評,在此我非常謝謝總監和在坐的每一個同事。 總結面點房在2018年的工作如下:
1、九月是我開始負責面點房,同時在九月我也給面點房培訓了vip各吃點綴和裝盤,同時也在三天之後來了一個比賽,這樣能讓大家在相互比較中,有一種壓力促進自己的上進心,比賽為了公平也邀請了我們的林大廚參與,比賽結果還真的不錯,第一名是陳傑獎分鼓勵,第二名是楊紅麗,總體來說大家做得都非常好,通過這中游戲規則大家無形中已經很好的提升。
2、每月在我們大家的努力下,創新點心都能受到賓客的好評,還有在11月份為了合理利用松花粉,面點房同時也做了一道松花草莓果,也是客人非常喜歡吃得。
3、早餐出品,包子的形狀小口感不好,玉米硬,還有油條口感不好,還有保溫不夠及時,已經在日常工作中不斷的改進和調整。
4、在工作中用了速動的小籠包子,還有海參包不夠大,吊爐燒餅不夠厚也沒有打開一個口有利於客人使用,不過在總監不斷的督導和指導下,我們也在不斷的改進和調整,最後也受到了賓客的好評。
5、出品的時候檯面衛生做的不夠好不夠及時,還有冰箱衛生在以後還待加強。
新的一年,我要做好主管的助手,帶領本班組人員按質按量完成上級交辦的各項任務。 其次加強冰箱和工作檯面衛生管理 ,對特殊客人及vip客人多關注出品和留樣 。
② 學習面點製作的心得八百字
1鮮肉包
製法:1.將麵粉加入水,酵母,泡打粉,白糖和勻,和面機揉和成面團備用。2.將醒好的面團搓成條下成面劑,分別用手壓成圓皮,包入鮮肉餡心,捏成包花收口成型,上籠蒸熟即成。
2小籠包
製法:1.將麵粉加入水,酵母,泡打粉,白糖和勻,和面機揉和成面團備用。2.將醒好的面團搓成條下成小面劑,分別用手壓成圓皮,包入鮮肉或醬肉餡心,捏成包花收口成型,上籠蒸熟即成。
3糖包
製法:1.將麵粉加入水,酵母,泡打粉,白糖和勻,和面機揉和成面團備用。2.將醒好的面團搓成條下成面劑,分別用手壓成圓皮,包入糖餡心,捏成包花收口成型,上籠蒸熟即成。
4豆沙包
製法:1.將麵粉加入水,酵母,泡打粉,白糖和勻,和面機揉和成面團備用。2.將醒好的面團搓成條下成面劑,分別用手壓成圓皮,包入豆沙餡心,捏成包花收口成型,上籠蒸熟即成。
5菜包
製法:1.將麵粉加入水,酵母,泡打粉,白糖和勻,和面機揉和成面團備用。2.將醒好的面團搓成條下成面劑,分別用手壓成圓皮,包入菜餡心,捏成包花收口成型,上籠蒸熟即成。
6煎包
製法:1.將麵粉加入水,酵母,泡打粉,白糖和勻,和面機揉和成面團備用。2.將醒好的面團搓成條下成面劑,分別用手壓成圓皮,包入餡心,捏成包花收口成型,包子底面蘸上熟芝麻上籠蒸熟。3.平鍋放入少許油,油溫燒至三四成放入蒸熟的包子煎制底面成金黃色起鍋即成。
7.中式漢堡
製法:1.將麵粉加入水,酵母,泡打粉,白糖和勻,和面機揉和成面團備用。2.將面團搓成條下成面劑,分別用手壓成圓型,面層粘上白芝麻上籠蒸熟。3.油鍋放入少許油,油溫燒至八成炸成金黃色。4.橫向切成2/3刀口,夾入生菜,煎蛋,火腿片即成。
9.葉兒粑
製法:1.將糯米粉加適量清水和勻,芭蕉葉用開水燙軟,改成小塊備用。2.糯米面團分成小面劑,分別包入餡心,微搓成長圓形,包入抹油的芭蕉葉里。3.將包好的生葉兒粑立放於蒸鍋內,用大火蒸熟即成。
10.壽桃
製法:1.將麵粉加入水,酵母,泡打粉,白糖和勻,和面機揉和成面團備用。2.將醒好的面團搓成條下成面劑,分別用手壓成圓皮,包入餡心,搓成桃子型,桃子兩邊用剪刀夾出壽桃的葉子,刷上食用色素,上籠蒸熟即成。
11.椰香糯米糍
製法:1.將糯米粉加白糖適量清水和勻,揉成團備用。2.糯米團分成小劑,分別包入糖餡心,搓成青果型,上籠蒸熟。3.將椰茸與白糖和勻,糯米糍裹上椰茸即成。
14.夾心小饅頭(小)
製法:1.將麵粉加入水,酵母,泡打粉,白糖和勻,和面機揉和成面團備用。2.將醒好的面團用擀麵杖擀成大麵皮,豆沙搓成長條型放於麵皮上,麵皮回裹成長條型,用刀切成小面劑,上籠蒸熟即成。
15.玉米夾心饅頭(小)
製法:1.將麵粉加入水,酵母,泡打粉,白糖和勻,和面機揉和成面團備用。2.將醒好的面團用擀麵杖擀成大麵皮,玉米粉加香精揉和成面團搓成長條型放於麵皮上,麵皮回裹成長條型,用刀切成小面劑,上籠蒸熟即成。
16.鍋巴豆沙饅頭
製法:1.將麵粉加入水,酵母,泡打粉,白糖和勻,和面機揉和成面團備用。2.將醒好的面團搓成條下成面劑,分別用手壓成圓皮,包入豆沙餡心,收口成型,饅頭底面蘸上熟芝麻上籠蒸熟。3.平鍋放入少許油,油溫燒至三四成放入蒸熟的饅頭煎制底面成金黃色起鍋即成。
17.大饅頭
製法:1.將麵粉加入水,酵母,泡打粉,白糖和勻,和面機揉和成面團備用。2.將醒好的面團搓成條,用刀切成型,上籠蒸熟即成。
18.小饅頭
製法:1.將麵粉加入水,酵母,泡打粉,白糖和勻,和面機揉和成面團備用。2.將醒好的面團搓成條,用刀切成型,上籠蒸熟即成。
19.玉米饅頭(大)
製法:1.將麵粉,玉米粉及香精加入水,酵母,泡打粉,白糖和勻,和面機揉和成面團備用。2.將醒好的面團搓成條,用刀切成型,上籠蒸熟即成。
20.玉米饅頭(小)
製法:1.將麵粉,玉米粉及香精加入水,酵母,泡打粉,白糖和勻,和面機揉和成面團備用。2.將醒好的面團搓成條,用刀切成型,上籠蒸熟即成。
21.大花捲
製法:1.將麵粉加入水,酵母,泡打粉和勻,和面機揉和成面團備用。2.將醒好的面團搓成圓柱型,壓扁,用擀麵杖擀成2厘米厚的長方形大麵皮,抹上油捲成筒,搓長條刀切成大面段。3.將每劑持兩端約伸,兩面卷絞後交合成花捲胚,上籠蒸熟即成。
22.小花捲
製法:1.將麵粉加入水,酵母,泡打粉和勻,和面機揉和成面團備用。2.將醒好的面團搓成圓柱型,壓扁,用擀麵杖擀成2厘米厚的長方形大麵皮,抹上油捲成筒,搓長條刀切成小面段。3.將每劑持兩端約伸,兩面卷絞後交合成花捲胚,上籠蒸熟即成。
23.黑米饅頭
製法:1.將麵粉,黑米粉加入水,酵母,泡打粉,白糖和勻,和面機揉和成面團備用。2.將醒好的面團搓成條,用刀切成型,上籠蒸熟即成。
24.蕎麥饅頭
製法:1.將麵粉,蕎麥粉加入水,酵母,泡打粉,白糖和勻,和面機揉和成面團備用。2.將醒好的面團搓成條,用刀切成型,上籠蒸熟即成。
25.玉米窩窩頭
製法:1.將糯米粉,玉米粉及香精加入水,酵母,泡打粉,白糖和勻,和面機揉和成面團備用。2.將醒好的面團搓成條,下成面劑,搓成中空的圓形上籠蒸熟即成。
27.農村土麥粑
製法:1.將麵粉,加入水,酵母,泡打粉,白糖,紅糖水,焦糖和勻,和面機揉和成面團備用。2.將面團放入模具,將桔餅塊放在面團上,醒好上籠蒸熟即成。
28.三色饅頭
製法:1.將麵粉與(玉米粉,黑米粉)及香精分別加入水,酵母,泡打粉,白糖和勻成黑,白,黃三色面團,和面機揉和成面團備用。2.將醒好的面團分別搓成圓柱型,壓扁,用擀麵杖擀成2厘米厚的長方形大麵皮,三色面團重疊擺放後捲成筒搓成條用刀切成型,上籠蒸熟即成。
29.鍋巴饅頭
製法:1.將麵粉加入水,酵母,泡打粉,白糖和勻,和面機揉和成面團備用。2.將醒好的面團搓成條下成面劑,收口成圓型上籠蒸熟。3.平鍋放入少許油,油溫燒至四五成放入蒸熟的饅頭煎制底面成金黃色起鍋即成。
30.果醬花捲(包點)
製法:1.將麵粉加入水,酵母,泡打粉和勻,和面機揉和成面團備用。2.將醒好的面團搓成圓柱型,壓扁,用擀麵杖擀成2厘米厚的長方形大麵皮,抹上油及果醬捲成筒,搓長條刀切成大面段。3.將每劑持兩端約伸,兩面卷絞後交合成花捲胚,上籠蒸熟即成。
31.開花饅頭
製法:1.將麵粉加入水,酵母,泡打粉,白糖和勻,和面機揉和成面團備用。2.將醒好的面團搓成條,用刀切成型面劑,揉成圓形,在圓形用刀切成十字型上籠蒸熟即成。
34.雞蛋糯米卷
製法:1.將麵粉加入水,酵母,泡打粉,鹽,味精,雞蛋和成面漿。2.將面漿放入煎餅鍋攤圓煎熟,再放入雞蛋液煎香,起鍋用刀對剖,捲入糯米餡成圓條型,切成梭子塊即成。
35.千層餅
製法:1.將麵粉加入水,酵母,泡打粉,鹽,味精,白糖少許和成面團。2.將面團搓成圓型,壓扁,用擀麵杖擀成2厘米厚的長方形大麵皮,再抹上油撒上椒鹽,蔥花。3.折成幾層再團成圓形,用擀麵杖擀成2厘米厚的圓方形大麵皮,煎餅鍋內加少許油放入圓方形大麵皮再撒上少許油,煎熟改刀即成。
36.雞蛋卷
製法:1.將麵粉加入水,酵母,泡打粉,鹽,味精,雞蛋和成面漿。2.將面漿放入煎餅鍋攤圓煎熟,再放入雞蛋液煎香,起鍋用刀十字對剖,捲成圓條型,撒上蔥花即成。
38.糯米餅
製法:1.將糯米粉加少許白糖適量清水和勻,揉成團備用。2.糯米團搓成條分成小劑,分別包入豆沙餡心,搓成圓型,沾上白芝麻,壓成圓餅型。3.鍋內放入少許油煎餅鍋煎成金黃色即成。
39.肉餅
製法:1.將麵粉加入水,酵母,泡打粉適量和勻,和面機揉和成面團備用。2.將醒好的面團搓成條下成面劑,分別用手壓成圓皮,包入肉餡心,捏收口壓扁成型。3.平鍋放入少許油,油溫燒至三四成放入肉餅胚煎制底面成金黃色起鍋即成。
40.菜餅
製法:1.將麵粉加入水,酵母,泡打粉適量和勻,和面機揉和成面團備用。2.將醒好的面團搓成條下成面劑,分別用手壓成圓皮,包入菜餡心,捏收口壓扁成型。3.平鍋放入少許油,油溫燒至三四成放入肉餅胚煎制底面成金黃色起鍋即成。
41.上海小批薩
製法:1.將麵粉加入水,酵母,泡打粉適量和勻,和面機揉和成面團備用。2.將醒好的面團搓成條下成面劑,分別用手壓成圓皮,包入肉餡心,捏收口壓扁成型。3.平鍋放入少許油,油溫燒至三四成放入雞蛋液再將肉餅放在雞蛋液上煎熟撒上蔥花即成。
43.鍋魁
製法:1.將麵粉加入水,酵母,白糖適量和勻,和面機揉和成面團備用。2.將醒好的面團搓成條下成面劑,分別用手揉後,用很少一點面沾化油包入面劑內,呈圓團,壓扁,用擀麵杖擀成圓餅,成鍋魁生胚。3.將爐子燒至七成熱,抹熟油後,把生胚放上,用手來回轉動,烙至皮硬,微起芝麻點,再放入爐內烘烤,翻面再烤,全熟即成。
46.玉米餅
製法:1.將糯米粉,玉米粉及香精加入水,酵母,泡打粉,白糖和勻,和面機揉和成面團備用。2.將醒好的面團搓成條下成面劑,搓成圓餅型。3.平鍋放入少許油,油溫燒至三四成放入玉米餅胚煎制兩面成金黃色起鍋即成。
47.紅苕餅
製法:1.將紅苕蒸熟壓蓉,與糯米粉,白糖揉和成面團備用。2.將面團搓成條下成面劑,搓成圓餅型。3.鍋內放入油,油溫燒至五六成放入紅苕餅胚炸製成金黃色起鍋即成。
50.馬拉糕
製法:1.將麵粉,木蘇粉加入水,酵母,焦糖,小蘇打,泡打粉,白糖和勻入盆成稀糊狀醒10分鍾,再和勻備用。2.用隔板將蒸籠隔成兩部分,一大一小,將細紗布鋪於屜上大的一面,再把攪勻的面漿倒入籠內,醒10-15分鍾上籠蒸熟後翻出切成型即成。
54.蕎麥發糕
製法:1.將麵粉,蕎麥粉加入水,酵母,泡打粉,白糖和勻成稀糊狀備用。2.待麵糊起魚眼大泡時。3.用隔板將蒸籠隔成兩部分,一大一小,將細紗布鋪於屜上大的一面,再把攪勻的面漿倒入籠內上籠蒸熟後翻出切成型即成。
55.果醬發糕
製法:1.將麵粉加入水,酵母,泡打粉,白糖和勻成稀糊狀備用。2.待麵糊起魚眼大泡時。3.用隔板將蒸籠隔成兩部分,一大一小,將細紗布鋪於屜上大的一面,再把攪勻的面漿倒入籠內上籠蒸熟後,翻出刷上果醬切成型即成。
③ 幫忙寫一篇關於農民創業培訓的工作總結
範文:
2010年第二期常德市青年農民創業培訓工作總結
向成干
根據2010年常德市農民教育培訓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德市農民教育辦公室《關於舉辦我市青年農民創業人才培訓班的通知》文件要求,常德職業技術學院在開展第二次青年農民創業培訓時,認真總結了第一次培訓工作的經驗,結合本次培訓要求開展工作,圓滿完成了本次培訓任務。現總結如下:
一、計劃執行情況
一是按學員要求結合實際調整培訓時間。進入年終,參加培訓學員工作繁忙,根據學員要求和實際情況,本次採取白天與晚上授課相結合方式。既保證學員授課時間,又沒有因臨時學習計劃的改變而影響授課質量和效果。二是適度調整授課內容,提高學員學習熱情,滿足學員需求。本次培訓授課內容是由農辦根據國家農民創業培訓內容確定的。在授課時,授課教師根據學員要求和參訓學員結構,適度調整了授課內容,使授課內容更加充實、更加具有針對性和實用性,受到學員普片歡迎。學員對授課教師給予了較高評價。
二、創造性地開展培訓工作
1、編制詳實的創業培訓資料
為了使培訓工作達到預期目標,在第一次青年農民創業培訓講義基礎上,授課老師結合國家有關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的政策,考慮農民的實際情況和學習興趣,重新編寫了《常德市青年農民創業人才培訓資料》,內容更加充實、更加完整、更加實用。該資料在實際使用中,受到了參訓學員的高度評價,為培訓工作的順利完成,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2、科學設置培訓內容,激發學員的學習熱情
讓農民從炕頭、地頭邁進桌頭,是一個難題,讓他們安心地坐下來學習,更是一個難題。為此,我們在授課時依據農民的特點,在趣味式教學、樂趣式教學、啟發式教學上下功夫。在集中培訓期間突出抓好「聽」、「議」、「動」三項工作。在前一次培訓基礎上,使互動教學更加具有吸引力。
「聽」。就是組織學員集中聽老師講課。授課教師認真學習了國家有關農村的政策和法規的要求,以編寫的教材為基礎,以把復雜問題簡單化、定義問題趣味化、枯燥問題樂趣化為授課原則,採取豐富多彩的教學方式,把學員的人和心都留在課堂上。如向成干老師在講解如何提高創業自信心時,就以「秀才趕考」故事融入到教學中,讓每個學員在笑聲中了解自信心重要性。陳桂平老師在講課時風趣幽默,極大地調動了學員積極性,劉軍棋老師能夠結合常德本地情況授課、既幽默又有針對性。教師授課深入淺出,深受學員歡迎。
「議」。就是授課完後給學員一個交流的平台,有興趣的學員可以說出自己目前創業情況及打算。展示自我,增進學員之間的了解,為以後交流、溝通提供更多信息。如桃源的敬友勇、武陵區印惠英等幾位學員就談了自己的創業和創業計劃。這種交流既給學員提供了交流平台,也為學員展示自己提供了舞台,深受學員歡迎。
「動」。就是採取互動教學的方式活躍培訓內容。在培訓過程中,讓學員根據老師提問回答一些問題。如:為了激發學員創業激情向成干老師舉例猴子摘香蕉的故事,為了增強學員對管理的認識舉了和尚分粥的故事,劉軍棋、陳桂林老師在授課中也穿插了許多故事,通過學員參與,鍛煉和提高了學員的表述能力、思維能力。從故事中、娛樂中深刻領會管理重要性。
總之,在集中培訓過程階段,我們充分地考慮了廣大農民朋友的接受能力,通過大量的事實佐證,向廣大的農民朋友展示一個道理:只要努力,就完全可以創辦屬於自己的企業;完全可以通過自主創業讓自己和自己的家人過上富裕的日子。
三、參加培訓學生的表現和社會效果分析
本次參加培訓的學員比上一次人數多,年齡結構更復雜。有90年代出生的也有60年代出生的。思維方式、對知識的需求等都不一樣。在交談中得知,很多學員不是主動報名參訓、而是「被參訓」的。這部份學員是抱著完成任務的態度來的。但我們為了讓每個學員來有所成、學有所獲,利用課余時間我們去學員房間與他們進行了廣泛接觸與交流,聽取他們意見與建議。鼓勵他們去聽課,當他們坐下來認真聽課以後,懷疑的態度消失了,學習的熱情上來了。從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大家改變了原先態度,都說培訓真的很有用,這樣的培訓要多辦,以後他們一定主動參加。
在與學員交流溝通中也碰到了許多熟悉的面孔,他們都參加了第一次創業培訓如安鄉的王俊、桃源敬友勇等。問他們為什麼還參加,他們都認為這種培訓開拓了思維、拓展了視野、改變了觀念,非常值得。雖然,耽擱了時間,但收獲更大、更劃算,對以後把企業做大做強更有用。
由於端正了學習態度,明確了學習目的,學員們聽課認真、積極性更高、互動更多。下課了還圍繞老師問問題、互相探討。很多學員都說,時間雖短,但通過培訓改變了很多固有觀點,創業的激情更高了,自信心更強了,爭取想辦法早點創業,通過創業自己致富,也帶動相親近鄰致富。
四、創業培訓給我們的啟迪
1、在廣大的農村和農民中間,很多農民朋友都有創業的想法和原始沖動。只要加以培訓引導,加以呵護、挖掘和扶持,他們就會奮力拚搏,成就事業。參加培訓的學員,有的很年輕、學歷高、思想新,如:臨澧的劉立,本科畢業,1986年出生,安鄉王俊,大學生村官,也是80後,石門向軍,本科畢業88年出生等等,這樣例子很多;有的有了自己的實體企業,如桃源的莫茂林,就有一個傢具廠,;桃源敬友勇,創辦了生態漁業已有一定規模;桃源黃俊超從職業技術學院畢業就開始創業,目前承包了山林搞綜合養殖業,還有很多朋友准備創業。
2、以培訓促創業,以創業帶就業。通過創業培訓,可以使農村的勞動力轉移再由體能型就業向技能型就業轉變的基礎上,實現向創業型就業的方向邁進。
3、通過鼓勵農民創辦和經營企業,可以實現農產品的就地深加工。
4、如何加強政府、學校與農民創業交流與溝通,是值得深思的問題。在培訓中,許多學員都有一個願望,就是希望政府多深入基層了解創業者需求,開展切合實際的培訓,希望有專業技能、專業知識的教師做企業的技術顧問、管理顧問。
五、存在的主要問題
在創業培訓實施過程中,我們積累了一些好的經驗和做法,如根據農民需要靈活應用他們易於接受的教學方式、注重理論教學與技術指導、編寫通俗實用的資料,同時也發現了一些值得關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由於學員的文化基礎與專業知識存在較大差距,給授課帶來較大困難;學員對講故事等比較有興趣,對有參考價值的專業知識認識不夠。
二是個別區縣對此項工作重視程度不夠,組織工作不力,給培訓工作帶來一定的難度。
六、建議
1、在培訓學員選擇上,應該有一個標准,讓參與培訓的學員的情況基本一致,這樣更能保證培訓效果。讓想學習的朋友參加。
2、加強培訓學員組織工作,確保參培學員數量和質量。
3、政府提供更好的創業平台,在資金、技術、政策上給予更多支持。
4、加強學校、主辦單位和農民朋友的溝通,在講義編寫、課件准備等方面更能滿足學員需要。
5、在鼓勵銀行貸款適當向有創業意識的農民傾斜的同時,建議在扶貧資金中安排一定的資金作為創業基金,通過周轉使用,解決創業者創業初期遇到的資金問題。
5、政府搭台,讓經驗豐富的教師參與農民創業,為他們提供經營管理、銷售、技術指導。
④ 如何加強農村勞動力的職業技能培訓
能給他們帶來經濟收益的肯定都願意培訓。
⑤ 學習面點的心得體會
多用心。
多交流。
多思考。
多鍛煉。
多總結。
冷水面團
又稱死面,也就是沒經過發酵的面。
就是在麵粉內加入適當比例的冷水,依照個人需要揉成各種不同質感的面團。
冷水面適合做煮、烙、煎、炸等食物,如水餃、面條、鍋貼等。應用最多的就是各種面條。
冷水面一般加水量在30%--50%,調好的面團醒15—20分鍾後可以直接使用。
冷水面還可以調制出軟硬不同的麵糊,做春卷皮、面魚等。
材料:麵粉300克、水150克。
麵粉倒入盆內,可以加一小勺鹽,慢慢淋入冷水。
用筷子拌勻。
用手揉成面團。
蓋上保鮮膜,放置20分鍾待醒,揉光滑即可。
發面面團
發面的目的是使面團膨脹、使麵筋軟化,獲得特殊的風味並便於成型。
發面要藉助酵母達到使面團松軟的發酵效果。如製作麵包、饅頭、包子等都需要發面。
發酵時,面團發酵到原體積的2—3倍即可,從和面到發酵成功一般需要2—3個小時,當然這不是絕對的,要根據環境溫度以及麵粉的多少來決定。
材料:麵粉500克、水250克、酵母10克
酵母加入溫水稀釋酵母。
將稀釋後的酵母水慢慢倒入麵粉中,切記不要一次性加足水。
用筷子攪成雪花狀,如果需要稍微軟的面團,可以再適當多點水。
揉成面團、等待發酵,蓋上保險膜放置於溫暖處大概3個小時左右,體積會膨脹到原來的2--3倍,表面會出現小孔。
用稍微多的時間揉面團至光滑即可。
(因為發酵以後面團內部會有很多孔,所以這個步驟要用比較多的時間和功夫去揉面團,爭取把面團里的孔揉到消失,就會是一團很光滑的面坯了,蒸出的成品也漂亮,此時的體積會和沒發酵前差不多大小了。)
燙面。
所謂燙面,簡單一點理解就是用很燙的水和的面。
燙面面團的筋性和加水溫度有關,加入沸水的比例越大,和成的面團就越軟,而成品越硬。
半燙面面團是沖入沸水後快速攪勻,再立刻沖入冷水揉成的面團。
適合做蒸餃、煎包、燒賣等。
全燙面面團所加的水全部為沸水。適合做蝦餃等蒸品,不適合煎、烤、烙。
材料:麵粉300克、沸水150克、冷水50克。
將麵粉放入盆中,沖入沸水,用筷子快速攪成雪花狀。
再加入冷水(如果只加開水面團會變硬,冷水太多則達不到效果,除了開水和冷水外,有時製作燙面時還要加一點油脂,以增加口感上的滋潤和香酥感),用筷子攪拌均勻,並揉成光滑、不粘手的面團,蓋上保鮮膜,醒20—30分鍾即可。
⑥ 如何搞好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授課提綱
一、壓縮勞動力的供給,維護和擴大耕地面積,這是緩解農村剩餘勞動力就業矛盾的一項長遠的戰略性措施。二、廣開生產門路,拓展就業空間,開辟多渠道的轉移途徑,這是目前我國農村剩餘勞動力的主要出路。三、加強宏觀調控,指導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合理流動。 四、大力發展農村教育事業,提高農村勞動者的素質。加快農村城鎮化進程,促進農村剩餘勞動力向城鎮轉移。農村人口不斷減少,城市人口不斷增加,第一產業的勞動力不斷減少,第二、三產業的勞動力不斷增加,這是經濟發展的普遍規律。因此,農村剩餘勞動力向城市轉移是客觀的、必然的。首先,要加快小城鎮建設步伐,使農村勞動力更快地向小城鎮轉移。發展小城鎮不僅是我國現代化的必由之路,而且是今後農村勞動力轉移的最重要的場所。改革開放二十幾年來,小城鎮累計吸納了3000多萬農村勞動力就業。城鎮建設的發展,其吸收農村剩餘勞動力的潛力是很大的,因為小城鎮有其自身的優勢:一是投資少。據有關資料反應,大中城市每吸納一個勞動力就業要投資12000元,而小城鎮只要4000元。二是小城鎮更接近於農村,農民離土不離鄉,既可降低轉移過程中的成本和風險,也可充分利用現有的農村工業的資源優勢,這種方式的轉移更符合我國的國情。其次,要穩妥地、有序地向大中城市轉移。我國的大中城市,經濟實力雄厚,吸收農村剩餘勞動力的物質條件優於農村。而且目前城市第三產業有些活城裡人不願干,隨著今後經濟發展,產業結構調整,城市第三產業還要大力發展,其發展潛力還是很大的,因此,在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的多種途徑中,大中城市這條渠道也不能完全堵死。第三,要大力發展對外勞務輸出。即在遵守我國及輸出國法律的前提下,多形式、多途徑、多層次、多方面實現勞務輸出,以減輕國內的就業壓力。統籌兼顧農村富餘勞動力就業問題。對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要實現兩個轉變,一是實現由管理到服務的轉變。取消各種限制農民進入城市就業的歧視性政策,加強信息服務和職業培訓,引導農村富餘勞動力向城市合理、有序流動。二是實現由大城市到小城鎮的轉變。在引導農村富餘勞動力到大城市就業的同時,要通過發展農村經濟,調整農業結構,加快建設小城鎮,發展鄉鎮企業和服務業等,促進農村富餘勞動力在小城鎮實現就業。 積極推進城鎮化建設,加快農村剩餘勞動力多渠道轉移,擴大農民就業和增收空間。
多年的實踐證明,把大量的農村剩餘勞動力拴在土地上,農民難以富裕起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必須減少農民,要繁榮農村必須推進城鎮化。因此,必須盡快打破城鄉分割的二元格局,加快城鎮化步伐,使更多的農村勞動力向非農產業、鄉鎮企業、小城鎮和城市轉移,逐步減少農民,增加農民的就業機會,增加農村人均資源佔有量,實現工業與農業、城市與鄉村發展的良性互動。一要加快推進城鎮化進程,以縣城和具有發展潛力的中心建制鎮為重點,健全小城鎮的居住服務、公共服務和社區服務功能,增強小城鎮吸納勞動力就業的能力,正確引導鄉鎮企業向城鎮集聚、農村勞動力向城鎮有序流動和到城鎮就業,注重發揮小城鎮帶動經濟發展的功能;二是以農產品加工、儲藏、運輸等農村服務業為重點,大力發展二、三產業,實現農民就地轉移;三要組織農民進城務工經商,建立健全保障農民利益的法律法規體系,如防止拖欠工資,改善勞動環境,保障農工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取消所有歧視性和限制政策。在長期內,要竭盡全力搞好農村教育事業,一則要大力加強農村基礎教育,使更多的農民子弟盡快通過高考升學實現高層次的轉移;二則通過職業教育培養更多社會急需的合格的技工型人才,為實現農村勞動力第二層次轉移創造良好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