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接待禮儀有哪些
接待禮儀有:
一是確定迎送規格。通常遵循身份相當的原則,即主要迎送人與主賓身份相當,當不可能完全對等時,可靈活變通,由職位相當的人或由副職出面。其他迎送人員不宜過多。
二是掌握到達和離開的時間。准確掌握來賓到達和離開的時間,及早通知全體迎送人員和有關單位。如有變化,應及時通知有關人員。迎接人員應提前到達迎接地點,不能太早,更不能太遲,甚至遲到。送行人員則應在客人離開之前到達送行地點。
三是適時獻上鮮花。迎接普通來賓,一般不需要獻花。迎接十分重要的來賓,可以獻花。所獻之花要用鮮花,並保持花束整潔、鮮艷。忌用菊花、杜鵑花、石竹花、黃色花朵。獻花的時間,通常由兒童或女青年在參加迎送的主要領導與主賓握手之後將花獻上。可以只獻給主賓,也可向所有來賓分別獻花。
四是不同的客人按不同的方式迎接。對大批客人的迎接,可事先准備特定的標志,讓客人從遠處即可看清;對首次前來,又不認識的客人,應主動打聽,並自我介紹;而對比較熟悉的客人,則不必介紹,僅向前握手,互致問候即可。
五是留下一定時間。客人抵達住處後,不要馬上安排活動,要給對方留下一定的時間,然後再安排活動。
拓展:
禮儀是人類為維系社會正常生活而要求人們共同遵守的最起碼的道德規范,它是人們在長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漸形成,並且以風俗、習慣和傳統等方式固定下來。
Ⅱ 辦公室接待禮儀和工作內容分別是什麼
(一)迎賓禮節。迎賓禮儀是辦公室日常接待的重要工作。正確的迎賓工作,除了熱情和真誠,禮儀常識必不可少。迎來送往,是日常接待工作的主要方面。
1.辦公室日常迎賓。秘書在辦公室接待來訪的客人,既有預先約定的,也有臨時無約的「不速之客」。不管是有約的還是無約的,秘書都應熱情地以禮相待。
當來賓若是熟悉且依約前來的,秘書可親切地與其握手並禮貌地將其引到事先安排好的會談地點。對首次到訪的來賓,不管有約無約,秘書都應誠懇地進行自我介紹,然後或確認或恭敬而禮貌地詢問來賓身份,並與其握手致意,必要時可與來賓禮貌地交換名片。對有約的、重要的,或是遠道而來的來賓,為了表示鄭重、尊敬和熱情、友好,主人(多數是秘書)應提前到達預先約定的地點或本單位的大門口、辦公樓下恭候來賓。當來賓乘坐的車輛駛近時,應面帶微笑,揮手招呼致意,以示「我們在此已經恭候多時了,歡迎您的光臨」之意。
2.辦公室之外迎賓。有時,秘書必須陪同或代表領導到機場、碼頭、車站等交通場所迎接來賓,或在接待活動地迎接來賓,這相對於辦公室日常迎接來說,程序更為復雜些,禮儀禮節要求也更為講究。迎賓時,主人應提前到達迎接地點。來賓到達後,主人應上前熱情地招呼、問候,然後或自我介紹,或互相介紹,或交換名片。如果與來賓是初次見面,秘書可事先准備好寫有如「歡迎XX公司XX先生一行」之類醒目文字的接站牌。
對重要的來賓,可在交通場所或特定的地方舉行一定的歡迎儀式。必要時,要安排迎賓線,即在迎賓時,為了表示隆重,同時也便於主客雙方相互致意,主方人員列隊迎接來賓。迎賓線可安排在門內,也可安排在門外,但一定要面向來賓方向。迎賓線的迎接人員要按職務的高低排列,排列方式可是「一字式」或「雁字式」。
歡迎重要來賓時,有時還要安排送花。送花時,一般宜選擇代表「友誼、喜悅、歡迎」花語的花卉,如玫瑰、蘭花、紫羅蘭等。如果是接待外賓,送花時,一定要尊重來賓所在國對花的禁忌風俗。一般來說,以紅色花系或紫色花系為佳,忌用黃色花卉和菊花、杜鵑花、石竹花。來賓所在國的國花一般都會受歡迎。在數目上,西方人送花一般是單數,但不能送13朵。
(二)送賓禮節。俗話說:「出迎三步,身送七步。」這是迎送客人的最基本禮節。送別客人時,秘書應根據實際情況,將客人送至辦公室(或接待室)門口,或送至電梯口,或送至單位的大門口等,與客人握手道別,必要時還要為客人打開車門。送別時一定要注意的是,不管送到哪裡,都要面帶微笑,揮手目送客人遠去。握手道別時,主人一般不宜先伸手,以免給人造成「逐客」的誤會。
重要的訪問應當舉行一定的歡送儀式,歡送儀式可在交通場所或特定的地方舉行。必要時,要安排送賓線,即在送賓時,為了表示隆重,同時也便於主客雙方相互話別,主方人員列隊送別來賓。送賓線的人數及安排與迎賓類似。同時,有時還可安排送花。送別時,可用芍葯花、胭脂花等,也可加楊柳、杉枝表示祝福和惜別,同迎接時送花一樣,也要注意有關的禁忌。
Ⅲ 服務禮儀的接待禮儀
根據來客的情況和本單位的情況,接待可以採取三種不同的規格:如果是上級領導派一般工作人員前來口授意見或兄弟單位領導派人商談要事,或下級因重要事宜來訪,應盡量採取高規格接待,陪同人員的職務比客人高;遇到上級領導來本地了解情況、老幹部或上級領導路過本地,或是外地學習參觀團前來等,往往只要安排好食宿或調查研究的對象就行,本地領導出面陪坐一次就行了,陪同任務主要由有關工作人員去完成;實際當中,最普遍的還是對等對待,也就是陪同人員和客人職務、級別基本一樣。
客人要離開時,要提前預訂好返程車、船、機票。在客人事務結束後離開時,可根椐情況安排一個小型送別會。安排好送客車輛,如有必要還應安排單位領導為客人送行。 對來訪者,接待人員要起身握手相迎,對上級、長者、客戶來訪,應起身上前迎候。對於同事、員工、除第一次見面外,可以不起身。
如果來訪者是預先約定好的重要客人,則應根據來訪者的地位、身份等確定相應的接待規格和程序。在辦公室接待一般的來訪者,談話時應注意少說多聽,最好不要隔著辦公桌和來人說話。對來訪者反映的問題,要作簡短的記錄。
如果自己有事暫不能接待來訪者,應安排秘書或其他人員接待客人,切不可冷落了來訪者。
應盡量讓來訪者把話說完,認真傾聽他的敘述。對來訪者的意見和觀點不要輕率表態,應思考後再作答復。對一時不能作答的,要約定一個時間再聯系。
正在接待來訪者時,有電話打來或有新的來訪者,應盡量讓秘書或別人接待,以避免接待被中斷。如果要結束接待,可以婉言提出借口,比如「實在對不起,我還要參加一個會。這次就先談到這兒吧」等,也可用起身的身體語言告訴對方就此結束談話。 首先要清楚客人的身份、人數、來意和大致停留時間,還要清楚到達時間及所乘交通工具的情況,安排有關人員和車輛前往接站,並安排食宿。
來賓下車後,接站人員要熱情迎上前,並致簡短的歡迎詞,然後請客人上車。客人住下後,要和客人根據其具體來訪意圖商議安排好活動日程。同時,還要根據單位領導的意見通知有關領導人來賓館或飯店看望客人。接待人員要事先安排好會見場所和陪同人員,並向該領導人介紹客人的情況。在客人訪問期間,可以適當安排游覽當地風景點的活動。 接待外賓,要事先了解清楚客人的身份(包括職務、年齡、抵達時間、所在國的宗教信仰等),然後派出和外賓身份相當的人員前往指定地點迎接。
見面後,翻譯要先向對方介紹我方主要人員的姓名、職務。然後與對方行握手禮。握手時主人應先向客人伸手,輕握對方的手,雙目注視對方,面帶微笑。
和外賓會見,應該至少提前半天預約,不要「給對方一個驚喜」。約見時間定好後,盡量不要改變。如有特殊情況而無法參加,可以在徵得外賓同意的前提下,由身份較低的人出面會談。
會見時,外賓居右,我方人員居左。第一主賓在我方主談人員右側第一個位置,第二主賓在第一主賓的右側,其他陪同人員就可隨便就坐。翻譯人員一般安排在我方主談人的右側,也可在其後面。
會談時如果要用長桌,以門口方向為准,面朝門的一面為上方,背門的一方是下方。讓外賓坐在上方。我方主談人和主賓分別坐在自己一方的中間。
談話時要注意態度和藹、自然大方。說話聲音要適中,不要用過多的手勢。要注意傾聽對方發言,不要左顧右盼,或隨時打斷對方談話。不能在會談過程中打哈欠、看錶等。談話內容應事先准備充分,確定好談話范圍,不要隨便答復自己不知道的事情,或者自己沒把握、未經領導批準的問題。注意不要談論對方年齡、收入等私事。對於對方沒聽明白的問題,應通過翻譯解釋清楚。
要根據外賓不同的生活習慣,妥善安排好食宿事宜,並根據他們的活動日程,具體組織承辦或者安排到有關單位會談、參觀、訪問等。在外賓參觀訪問某單位時,該單位應照常繼續工作。
送客時,可以在送別會上向外賓贈送一些適合他們風俗習慣的禮物,禮物的選用不要太貴重。然後,派身份和外賓相當的人員前往送行地點。當外賓乘坐的交通工具開動時,送行人員要揮手致意。在機場,一般要等飛機離地起飛後才能離開。如果有外國工作人員同時送行,離開時要和對方告別,並讓他們車輛先行。 陪客人走路,一般要請客人走在自己右邊。主陪人員要和客人並排走,不能落在後面;其他陪同人員就應走在客人和主陪人員身後。在走廊里,應走在客人左前方幾步。轉彎、上樓梯時,要回頭以手示意,有禮貌地說聲「這邊請」。乘電梯時,如果有司機,要請客人先進;沒有司機,應自己先進,然後讓客人進。到達時要讓客人先出。到達接待室或領導辦公室時,要對客人說「這里就是」或「這里是×××辦公室」。如果是領導辦公室,要先敲門,得到允許時再進。門如果是向外開的,應該請客人先進去;向里開的,自己先進去,按住門,再請客人進。
上車時要請客人先上,打開車門,並用手示意,等客人坐穩後再上。一般應請客人坐在後排座的右側,自己坐在左側。如果客人有領導陪同,就請領導人坐在客人左側,自己坐在前排司機的旁邊。如果客人或領導已經坐好,就不必再要求按這個順序調換。在客人進座後,不要從同一車門隨後而入,而應該關好門後從另一側車門進座。下車時,自己先下,為領導或客人打開車門,請他們下車。
當客人和領導見面時要進行介紹。介紹時一般先把年紀較輕、身份較低的人介紹給年紀較大、身份較高的,把男士介紹給女士。內容包括被介紹人的姓名、所在單位和職務。 乘坐車輛,特別是轎車,座次的安排很有講究。為轎車具體進行排座時,必須注意不同數量座位的轎車,排位方法各不相同。同一種轎車上,駕車者的身份不同,排座也不一樣。位在轎車前排的副駕駛座,在由專職司機駕車時,一般被稱為「隨員座」,它是屬於陪同、秘書、翻譯或是警衛人員的專座。參加社會性質的活動時,讓婦女或兒童坐在那個位置,就不合適了。
1)雙排五座轎車
這種轎車在國內最為普遍。當主人親自駕車時,其座次從高到低依次是:副駕駛座、後排右座、後排左座、後排中座。當是專職司機駕車時,座次由高到低是:後排右座、後排左座、後排中座、副駕駛座。
2)三排七座轎車
當主人駕駛時:副駕駛座、後排右座、後排左座、後排中座、中排右座、中排左座。當專職司機駕駛駕駛時:後排右座、後排左座、後排中座、中排右座、中排左座、副駕駛座。
3)三排九座轎車
當主人駕駛時:前排右座、前排中座、中排右座、中排中座、中排左座、後排右座、後排中座、後排左座。有專職司機時,依次為:中排右座、中排中座、中排左座、後排右座、後排中座、後排左座、前排右座、前排中座。
4)多排座轎車
我們所講的多排座轎車是特指四排或四排座以上的轎車,不管是誰駕車,座次都是由前而後,自右而左,依距離前門遠近排定。
5)吉普車的座次。吉普車幾乎都是四座車,不管由誰駕駛,吉普車上座次由尊至卑依次是:副駕駛座,後排右座,後排左座。
6)乘坐轎車時,應請尊長、女士、來賓上座,這是給予對方的一種禮遇。但也不要忘了要尊重客人本人的意願和選擇。上下轎車時,可以請尊長、女士、來賓先上車,後下車。
7)在火車上,則是朝前方、靠窗的位置是最上席。如果是三人座,最外的座位是次上席,中間的是末席。如果是二人座,當然是里上外下了。不過,三人座時,如果尊者是一對夫婦,而你們仨又是三人座時,就不必非得是里上外次中下的順序,硬要在中間作「燈泡」。
Ⅳ 辦公室接待禮儀和工作內容
男士職場著裝職場女性著裝六忌言談禮儀禮貌 態度要誠懇、親切;聲音大小要適宜,語調要平和沉穩;尊重他人。 用語 敬語,表示尊敬和禮貌的詞語。談話姿勢:談話的姿勢往往反映出一個人的性格、修養和文明素質。所以,交談時,首先雙方要互相正視、互相傾聽、不能東張西望、看書看報、面帶倦容、哈欠連天。否則,會給人心不在焉、傲慢無理等不禮貌的印象。 儀態舉止站姿:站立是人最基本的姿勢,是一種靜態的美。 坐姿:坐,也是一種靜態造型。端莊優美的坐,會給人以文雅、穩重、自然大方的美感。走姿:行走是人生活中的主要動作,走姿是一種動態的美。 ……見面禮儀握手禮:握手是一種溝通思想、交流感情、增進友誼的重要方式。鞠躬禮:鞠躬,意即彎身行禮,是對他人敬佩的一種禮節方式。…… 職場禮儀職場禮儀的基本點非常簡單。首先,要弄清職場禮儀與社交禮儀的差別。職場禮儀沒有性別之分。比如,為女士開門這樣的「紳士風度」在工作場合是不必要的,這樣做甚至有可能冒犯了對方。請記住:工作場所,男女平等。其次,將體諒和尊重別人當做自己的指導原則。盡管這是顯而易見的,但在工作場所卻常常被忽視了。 電子禮儀電子郵件成為後續傳真和行動電話在最為快捷的聯系載體,不僅為我們的生活,更為我們的工作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在今天的許多公司里,電子郵件充斥著笑話、垃圾郵件和私人便條,與工作相關的內容反而不多。請記住,電子郵件是職業信件的一種,而職業信件中是沒有不嚴肅的內容的。 傳真禮儀電話 接聽的禮儀 電話鈴響起三聲前拿起電話機首先自報公司名部門名、自己名,再詢問對方來電的意圖等。電話溝通時要認真理解對方意圖,並對對方的談話作必要的重復和記錄,以示對對方的積極反饋。應備有電話記錄本,重要的電話應做記錄,及時告之當事人處理來電。電話內容講完,應等對方結束談話,應以「再見」等為禮貌結束語。待對方放下話筒之後,自己再輕輕放下,以示對對方的尊敬。重要商務電話注意握手禮儀 握手是人與人的身體接觸,能夠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當與某人握手感覺不舒服時,我們常常會聯想到那個人消極的性格特徵。強有力的握手、眼睛直視對方將會搭起積極交流的平台。Lady ~~請注意:為了避免在介紹時發生誤會,在與人打招呼時最好先伸出手。記住,在工作場所男女是平等的。接待禮儀拜訪禮儀 拜訪前應電話約定時間要守時守約講究敲門的藝術主人不讓座不能隨便坐下 談話的語氣、時間的控制起身告辭需有禮名片交換的禮儀遞名片 雙手將自己名片呈出,並把文字正方,向著對方。一邊遞交時一邊清楚說出自己的姓名。接名片 應雙手去接,拿到手後,要立即觀閱,正確記住對方姓名後,將名片收起。如遇對方未留電話,應禮貌詢問。交談的「熱情三#+到」1、 眼到——眼睛注視對方,且要平視,表示尊重。2、 口到——講話內容要切合對方實際情況,明確表達心中所思,且須做到接待三聲,准確把握對方的話題傾向,作出合 理反應。3、 意到——講話時意思明確,態度平和、友善,意會他人言中之意,反應迅速、准確。宴會禮儀~西餐篇餐巾應鋪在膝上。 進餐時身體要坐正,不可過於向前傾斜,也不要把兩臂橫放在桌上,以免碰撞旁邊的客人。 在女士拿起她的勺子或叉子以前,男士不得食用任何一道菜。使用刀叉時,應右手拿刀,左手拿叉。中途放下刀叉,應將刀叉呈「八」字形分別放在盤子上。如果把刀叉放在一起,表示用餐完畢。 宴會禮儀~中餐篇筷子語言請用筷--用膳時,主人為表示盛情,一般可說"請用筷"等筵語。直筷--筵席中暫時停餐,可以把筷子直擱在碟子或者調羹上。橫筷--將筷子橫擱在碟子上,那是表示酒足飯飽不再進膳了。 道歉禮儀 真誠地道歉就好,不必太動感情。表達出你的歉意,繼續進行工作。請記住將你所犯的錯誤當成件大事只會擴大它的破壞作用,使得接受道歉的人更加不舒服。 公司員工禮儀規范公司內應有的禮儀
Ⅳ 接待禮儀
接待是指個人或單位以主人的身份招待有關人員,以達到某種目的的社會交往方式。在接客、待客、送客的過程中,接待者都要講究一定的禮儀規范,每個環節都要有一定的要求。
接待和拜訪一樣,同樣可以起到增進聯系、提高工作效率,交流感情、溝通信息的作用,同樣是個人和單位經常運用的社會交往方式。
接待的類型
按照不同的標准劃分,接待有不同的類型。一般來說,有如下方面:
(1)以接待對象為標准劃分
①公務接待。是為完成上下級之間、平行機關之間的公務活動而進行的接待。
②商務接待。是針對一定的商務目的而進行的接待活動。
③上訪接待。是指政府部門對上訪群眾的接待。
④消費接待。是指在消費活動中進行的接待。
⑤朋友接待。是指朋友之間為增進友誼、加強聯系而進行的接待。
⑥外賓接待。是指在外事活動中的接待工作。
(2)以接待場所為標准劃分
①室內接待。是指機關團體的工作人員在自己的辦公室、接待室對各種來訪者的接待。
②室外接待。是指對來訪者到達時的迎接、逗留期間的陪訪及送行時的接待。
雖然接待的類型不同,但是其講究的禮儀、遵循的原則應大致相同。
接待的原則
無論是單位還是個人在接待來訪者時,都希望客人能乘興而來,滿意而歸。為達到這一目的,在接待過程中一定要遵循平等、熱情、禮貌、友善的原則。
在社會交往活動中,不論單位大小、級別高低,不論朋友遠近、地位異同,都應一視同仁、以禮相待、熱情友善。這樣才能贏得來訪者的尊敬和愛戴,達到溝通信息、交流感情、廣交朋友的目的。
接待的准備
「禮尚往來」是一種古老的傳統美德。既有拜訪,就有接待。拜訪要講究禮儀,接待當然也要講究禮儀。就接待的准備而言,應注意如下方面:
(1)全面考慮,周到安排
①時間。作為接待者,無論是因公接待還是接待朋友,都要記清來訪者的日期和具體時間。要在來訪者到達之前,做好各方面的准備工作。如果來訪者事先沒有通知,不期而至,接待者無論工作多麼繁忙,也要立即停止,熱情待客。
②場所。接待場所即我們通常說的會客室。在客人到達前要根據具體情況,把會客室精心收拾一番,擺放一些鮮花。一般情況下應先打掃衛生,適當准備一些香煙、水果、飲料、茶具等。如果是商業或其他公務會談,還應准備一些文具用品和可能用上的相關資料,以便使用和查詢。總之,會客室的布置應本著整潔、美觀、方便的原則。
③接站。來訪者到來之前,要了解客人是乘坐什麼交通工具而來。如果是帶車來訪,那麼就在自家門口做好准備即可;如果是乘汽車、火車、飛機、輪船而來,就應做好接站的准備。接站時如單位有車應帶車前往車站、碼頭或機場候客,同時還要准備一塊接客牌,上面寫上「迎接×××代表團」或「迎接××x同志」或「××接待處」等字樣。迎接時要舉起接客牌,以便客人辨認。妥善做好這些工作,能給客人以熱情、周到的感覺,不至於因環境不熟、交通不便給客人帶來困難和麻煩。
④食宿。安排食宿,首先要了解客人的生活習慣;其次要盡力而為,不鋪張浪費。
⑤規格。接待的規格要根據客人的具體情況進行安排,不可過高,也不可過低,同時要根據不同的規格,安排主要接待人員。這些工作都要在客人到來之前做好,否則客人來時就會造成沒人照應的尷尬場面。
⑥服飾儀表。美的儀表是美的心靈的體現,美的儀表是對社會和他人的尊重。如果一個人的服飾不符合一定場合的要求,就會引起誤會。接待者對自己的服飾、儀表要做恰當的准備,不可隨隨便便。特別是夏季更應注意,不要穿背心、褲頭、拖鞋接待客人。古今中外,人們都把主人儀表整潔與否同尊重客人與否直接聯系起來。
⑦致詞。歡迎詞是迎接客人時使用的問候語言,一般情況下不需作出書面准備,但見到客人時要說「歡迎您的到來」、「歡迎您指導工作」、「歡迎光臨」之類的話。對於一些隆重的接待,則要准備一些簡短的書面歡迎詞。
另外,一般在重要的公務接待中,還要准備一些歡迎標語,以示對來訪者的尊敬。
(2)了解客人,心中有數
作為接待者必須對來訪者的情況有詳盡的了解,才能做到心中有數,搞好接待工作。要了解客人主要是弄清來訪的目的、性別、人數、職務級別,是否有夫婦同行等情況。
客人來訪都是有目的的,通過了解客人的目的,以便有的放矢地做好會談准備;通過了解客人的人數、性別和是否有夫婦同行等具體情況,便於安排交通工具和住宿,以防准備不足,造成接待不周;對職務級別的了解則便於主人作出相應規格的接待。
接待的規格
(1)對等接待。是指陪同人員與客人的職務、級別等身份大體一致的接待,這在接待工作中是最常見的,一般來講,來的客人是什麼級別,本單位也應派什麼級別的同志陪同;在家庭中則是誰的朋友誰接待。單位領導或家庭中其他人只做禮節性的看望即可。
(2)高規格接待。是指陪客比來客職務高的接待。作出這類接待安排主要出於以下幾種情況的考慮:一是上級領導機關派工作人員來檢查工作情況,傳達口頭指示;二是平行機關派工作人員來商談重要事宜;三是下級機關有重要事情請示;四是知名人物來訪談或是先進人物來作報告。總的來說,之所以要高規格接待是由於重要的事情和重要的人物須有關負責人直接出面。
(3)低規格接待。是指陪客比來客職務低的接待,這也是一種常見的接待方法。比如:上級領導來調查研究、視察工作,來客目的是參觀學習等,都可作低規格接待處理。但在這,種接待中要特別注意熱情、禮貌。
迎客禮儀
迎客是接待中的重要禮儀之一。它不僅顯示出主人的熱情,更能給來客以春風般的愉快感受。一般來說,其禮節規范有如下方面:
(1)會面
「出迎三步,身送七步」,這是我國迎送客人的傳統禮儀。接待客人的禮儀要從平凡的舉止中自然地流露出來,這樣才能顯示出主人的真誠。客人在約定的時間按時到達,主人應提前去迎接。如果是在家庭中接待朋友,最好是夫婦一同出門迎接客人的到來。見到客人,主人應熱情地打招呼,主動伸出手相握,以示歡迎,同時要說「您路上辛苦了」、「歡迎光臨」、「您好」等寒暄語。如客人提有重物應主動接過來,但不要幫著拿客人的手提包或公文包。對長者或身體不太好的客人應上前攙扶,以示關心。
(2)乘車
上車時,接待者應為客人打開車門,由右邊上車,然後自己再從車後繞到左邊上車。車內的座位,後排的位置應當讓尊長坐(後排二人座,右邊為尊;三人座中間為尊,右邊次之,左邊再次),晚輩或地位較低者,坐在司機旁邊的座位。如果是主人親自開車,則應把司機旁邊的位置讓給尊長,其餘的人坐在後排。在車上主人應主動與客人交談,同時還可以把本地的風土人情、旅遊景點介紹給客人。車到地點後,接待者應先下車,為客人打開車門,請客人下車。
(3)入室
下車後,陪客者應走在客人的左邊,或者走在主陪人員與客人的後面。到會客室門口時,主陪人員或陪客者應打開門,讓客人先進,並將室內最佳的位置讓給客人。同時,還要按照禮儀把客人介紹給在場的有關人員。
對來訪客人,無論職位高低、是否熟悉,都應一視同仁,熱情相迎,親切招呼。如接待現場有家人、親朋好友或同事,也應一一給予介紹,以表現出友好的氣氛。如果客人突然造訪,也要盡快整理一下房間、辦公室或書桌,並對客人表示歉意。
待客禮儀
良好的待客之禮,體現出主人的熱情和殷勤。它既使客人感到親切、自然、有面子,也會使自己顯得有禮、有情、有光彩。
(1)讓座與介紹
如果是長者、上級或平輩,應請其坐上座,主人坐在一旁陪同;如果是晚輩或下屬則請隨便坐。
如果客人是第一次來訪,應該給家人介紹一下,並互致問候。然後沏茶、遞煙或拿出水果、小吃等招待客人。如果請客人吃東西,應問客人是否要洗手;如果請客人吃西瓜,應准備好放瓜子、瓜皮的盤子和毛巾。
(2)敬茶
在家庭待客中,為客人敬茶是待客的重要內容。待客坐定,應盡量在客人視線之內把茶杯洗凈。即使是平時備用的潔凈茶杯,也要再用開水燙洗一下,使客人覺得你很注意講衛生,避免因茶杯不潔而不願飲用的尷尬局面。
要用開水泡茶,如沒有開水,應立即燒煮少量以應急需,並要對客人打聲招呼,請稍等片刻。開水沏茶,有利溢出茶香,同時茶葉沉底後有利飲用。切忌用溫開水泡茶,使茶葉浮集杯口,而妨礙交談,也會使客人不願飲用。
茶杯要輕放,不要莽撞,以免茶水潑灑出來,弄得茶幾上濕漉漉的,即使是連抹帶揩,也會影響敬客氣氛;如果潑在客人身上,就更加難堪。
端茶也是應注意的禮節,應雙手給客人端茶。對有杯耳的杯子,通常是用一隻手抓住杯耳,另一隻手托住杯底,把茶水送給客人,隨之說聲「請您用茶」或「請喝茶」。切忌用五指捏住杯口邊緣往客人面前送,這樣敬茶既不衛生,也禮貌。
斟茶動作要輕,要緩和。同時注意不要一次性斟得太滿,而形成一沖四溢。如涼茶較多,應倒去一些再斟上。斟茶應適時,客人談興正濃時,莫頻頻斟茶。客人停留時間較長時,茶水過淡,要重新添加茶葉沖泡,重泡時最好用同一種茶葉,不要隨意更換品種。
(3)敬煙
如果前來你處拜訪的客人,有吸煙的嗜好,應以煙敬之。敬煙時,把煙盒打開,用手彈出幾支,再請客人抽煙。客人不吸煙不可勉強。
(4)談話
談話是待客過程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是關繫到接待是否成功的重要一環。首先,談話要緊扣主題。拜訪者和接待者雙方的會談是有目的的,因此談話要圍繞主題,不要偏離主題。如果是朋友之間的交流,要找雙方都感興趣的事情談,不要只談自己的事情或自己關心的問題,不顧對方是否願聽或冷落對方。其次,要注意談話的態度和語氣。談話時要尊重他人,不要惡語傷人,不要強詞奪理,語氣要溫和適中,不要以勢壓人。第三,會談時要認真聽別人講話,不要東張西望地表現出不耐煩的表情,應適時地以點頭或微笑做出反應,不要隨便插話。要等別人談完後再談自己的看法和觀點,不可只聽不談,否則,也是對別人不尊重的一種表現。第四,談話時要注意坐的姿勢。第五,不要頻繁看錶、打呵欠,以免對方誤解你在逐客。
(5)陪訪
陪訪是接待過程中一種常見的禮儀。在陪同客人參觀、訪問、游覽時,要注意以下幾方面:首先,要在接待計劃中事先安排,提前熟悉情況,以便向客人做詳細的介紹。其次,要遵守時間,衣冠整潔,安排好交通事宜。再次,陪同時要熱情、主動、掌握分寸。
也許有些來訪者並不是主人所歡迎的對象,但就禮儀或美德而言,來者都是客,主人不能根據自己的好惡而不逐客令,而必須採取一些合手禮貌的做法。否則,不僅對方怨恨,自己也會丟失道義和身份。
送客禮儀
送客是接待的最後一個環節,如果處理不好將影響到整個接待工作的效果。送客禮節,重在送出一份友情。具體說來有:
(1)婉言相留
無論是接待什麼樣的客人,當客人准備告辭時,一般應婉言相留,這雖是客套辭令,但也必不可少。
客人告辭時,並在客人起身後再起身。最好叫家中成員一起送客出門。分手時應充滿熱情地招呼客人「慢走」、「走好」、「再見」、「歡迎再來」、「常聯系」,等等。
(2)送客有道
如果將客人送至門口,應在客人的身影完全消失後再返回。否則,當客人走完一段路再回頭致意時,發現主人已經不在,心裡會有些不是滋味。另外,送客返身進屋後,應將房門輕輕關上,不要使其發出聲響。那種在客人剛出門的時候就「砰」地關門的做法是極不禮貌的,並且很有可能因此而「砰」掉客人來訪期間培養起來的所有情感。
到車站、碼頭或機場送客時,不要表現得心神不寧,以使客人誤解你在催他趕快離開。送客到機場,最好等客人通過安檢後再返回。因為也許有些物品不讓帶上飛機而需要你保管。
如果客人「比較堅決」地謝絕主人相送,則可遵客人意思,不必「強行送客」。
Ⅵ 展會期間,會務接待的具體流程及禮儀
上海艾肯展覽:抄
1、熟襲知展會期間各個主要流程的安排,及時掌握相關會議變動等情況,以便提供咨詢。
2、掌握賓客人數、報到和入住的時間、房間、電話、就餐安排以及會後離開的時間。
3、根據承辦單位的要求、標准,對參與接待的保障人員進行動員和禮節禮貌專項培訓。
4、對賓客及時提醒安全注意事項,提醒參加展會時間、地點、人員、內容等相關事項。
5、著裝大方、語言得體,增強服務意識,提高服務質量,參與接待的場所保持干凈整潔。
Ⅶ 會務接待基本禮儀常識有哪些
1、 會前檢查 會議開始前對准備工作進行一次全面、詳細的檢查,有考慮不周或不落實的要及時補救。如音響、文件等是否都准備齊全。保證准備工作萬無一失。 2、 簽到 設一簽字台,配有1-2名工作人員,如果是接待檔次比較高的可派禮儀小姐。簽字台應配有毛筆和鋼筆及簽到簿。向客人遞鋼筆時,應脫下筆套,筆尖對著自己,雙手遞上。如果是毛筆則應蘸好墨汁再遞上。如需要發放資料,應禮貌地雙手遞上。對來賓的合作表示感謝。隨後,將胸花插在來賓的西服胸袋或西服領上的插花眼上。 3、 引座 簽到後,會議接待人員應有禮貌地將顧客引入會場就座。 4、 接待 顧客坐下後,接待人員應到茶水,熱情向顧客解答各種問題,滿足各種要求,提供盡可能周到的服務。 四、會議進行中的服務禮儀 1、倒茶 服務人員注意觀察每位顧客,以便及時為其添茶倒水。倒水時動作輕盈、快捷、規范。杯蓋的內口不能接觸桌面,手指不能印在杯口上,不能發生杯蓋碰撞的聲音。一般是左手拿開杯蓋,右手持茶壺,將水準確倒入杯中,不能讓茶水濺到桌面上或顧客身上。杯子放在顧客桌上的右上面。如果操作不慎,出了差錯,應不動聲色地盡快處理,不能驚動其他人。不能慌慌張張,來回奔跑,將顧客的注意力引到自己身上,否則,這將是極大的工作失誤。 2、其他服務 會議按擬定的程序進行,應緊湊,不要出現冷場的局面。這就要求工作人員嚴陣以待,做好各項准備工作。為使會場上的活動有條不紊,必要時應將有關人員組織起來進行模擬訓練,避免會場上出現混亂。 如果顧客有電話或有人要相告要事,服務人員應走到他身邊,輕聲轉告或用紙條傳遞通知,避免無關人員頻繁走動和耳語,分散顧客注意力。 3、做好會後服務的准備工作 會議進行之中,就要為會後服務做好准備。各個部門的接待人員都應提前守侯在崗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