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解軍隊院校從大專畢業士兵中招收本科層次生長幹部學員。生長幹部學員什麼意思
生長幹部學員,就是准備提升為軍官的畢業學員。生長幹部學員包括以下渠道:
軍校畢業的青年學生學員、士兵學員;
軍校招收選拔的飛行專業畢業學員;
軍校或科研單位招收入伍的研究生畢業學員(在職幹部研究生學員除外);
普通高等學校畢業國防生;
接收的普通高等學校(含培養研究生的科研院所)應屆畢業生;
優秀士兵保送入學的畢業學員、優秀大學畢業生士兵和軍隊專業體育單位優秀學員提干對象。
『貳』 生長幹部的問題的分析
部隊生長幹部的工作經驗與大學生幹部的學歷就好象是一對天然的相對面,優劣共存。生長幹部和大學生幹部主要存在著以下幾個方面的不同: 生長幹部是從基層士兵中成長起來的,文化基礎相對不高,平時事務繁瑣,沒有更多的時間、精力進行文化知識方面的充電,導致了文化、軍事理論水平沒有得到相應的提高,科學文化知識沒有納入系統化的軌道。同時,從士兵成長為幹部,一般需要4至5年的時間。因此年齡相對偏大,容易形成固有的思維模式,經驗性的認識比較多,開拓創新意識不強,導致在工作中的想像力與創造力有所局限。這一旦部隊處於加快發展、相對復雜的環境中,創造性解決問題能力比較弱的缺陷就會逐漸顯示出來。
大學生幹部的思維則比較活躍、超前。他們在幾年的學校生活中接受過多門學科的系統學習,也接受了多方面思想的熏陶,工作中善於思索,能及時發現問題、總結規律並能很好地運用規律去解決工作問題,思維比較開闊,分析問題比較透徹,發展的潛力較大。 一是在民主帶兵,尊重戰士方面的不同。官兵之間的感情需要有溝通的渠道,而這個渠道就是我軍的民主制度。在基層工作時,絕大部分大學生幹部與生長幹部都能與戰士做到「五同」(同吃、同住、同操課、同勞動、同娛樂)和「六到位」(出操到位、集合站隊到位、執勤戰備到位、班組活動到位、點名講評到位、查鋪查崗到位)。閑暇時,他們都能主動與戰士一起娛樂,侃大山、聊家常。但是兩者的「出發源」有所不同,生長幹部更側重「與兵打成一片是更便於管理和開展工作」,而大學生幹部更多地認為官兵之間只有職務級別的不同,沒有人格上的差異。他們有事總愛與戰士商量,傾聽戰士意見,虛心向戰士學習請教。他們的民主意識和做法讓戰士在參與部隊建設中有更多的知情權和決策權,更有效地激發了戰士的「主人翁」精神和責任感。
二是用非權力性權威帶兵方面的不同。幹部帶兵的權威有兩種,一種是建立在職務權力基礎上的權威,另一種是建立在良好的品德和人格魅力基礎上的非權力性權威。單純靠職權建立的權威不足以構成威信,而運用良好品行和人格力量,才能形成真正的威信。絕大多數大學生幹部具有建立非權力性權威的基礎條件,他們經過在部隊的「適應期」,又從身邊優秀帶兵幹部成功經驗中汲取了營養,從而形成了自己的帶兵理念,教育多於懲罰,對話多於命令。在日常工作、學習、執勤訓練中,他們常以自己無聲的行動影響著周圍的同志,常常把自己融入到戰士集體之中,不以「當官」的身份凌駕於戰士之上,也不整天扳著臉,官兵關系融洽,戰士佩服和尊重他們,從心裡積極支持他們的工作。而生長幹部易建立權力性權威。誠然,這首先是有利於部隊的教育管理,能做到令行禁止。但當官兵缺少溝通時=容易引起內部矛盾。
三是用知識育人和靠智力帶兵方面的不同。這是新時期對每一個帶兵幹部的普遍要求。隨著消防部隊建設的科技含量越來越高,為大學生幹部發揮自身特長、展示自身價值提供了舞台。他們在教育管理戰士時,不僅懂得政治理論,而且能夠運用管理學、心理學、法學等多種知識帶兵育人,在知識和職能之間建立了橋梁紐帶,能調動戰士強烈的求知慾望。如普法教育,大學生幹部能夠從法理學、法制史到案例分析,深入淺出,像講故事一樣把內容講透,寓教於樂,戰士們聽了還想聽。在業余時間,大學生幹部還給有興趣的戰士上外語、經濟、電腦等課程。這種帶兵方法不僅創造了良好的官兵氛圍,而且在官兵之間增添了一條溝通心靈的文化渠道。對於大學生幹部而言,無論自己的學歷有多高,資歷有多深,無論在任何崗位,只要作為一名幹部尤其是帶兵幹部,都必須了解士兵、尊重士兵、熱愛士兵,要認真向生長幹部學習。這是大學生幹部適應部隊、提高自身素質、不斷進步的重要因素。要想在部隊干好,必須首先讀懂戰士「這本書」。而生長幹部雖然也能就書論書地講出一些道理來,但往往一些深層次問題、本質問題或者是前沿問題講得不深不透,就更談不上趣味性,習慣於用老套路、憑經驗來教育和管理部隊。他們對戰士內心世界和帶有傾向性的問題往往了解得比較少,對深層次的問題把握得不夠准,難以把握住問題的主動權。比如,在講授思想政治教育課時,生長幹部習慣以「我當年就是這樣過來的」的思維,用傳統的方法,往往一個中隊所有戰士的筆記是同一個模式,沒有什麼新的內容,上級規定的內容基本沒有突破。聯系實際時,他們也只限於本單位,最多是本支隊的案例或是上級下發的文件。上級抽查時,戰士連基本的政治教育常識都不太明白;在筆試時,通常也是提前劃重點,死記硬背幾條了事,不注重教育的實際效果。
『叄』 陸軍軍醫大學生長幹部出來是什麼職位
陸軍軍醫大學生長幹部出來,
是連級幹部。
可上學校招生網查看,
也可詢問學校招生辦。
『肆』 什麼是生長幹部學員
畢業後是軍官(幹部)的軍校在校學員
還有一種士官學員,畢業後是士官
『伍』 什麼是生長幹部學員
生長幹部學員說白了就是帶軍籍的軍校學員,還沒有正式工作,是未來的專幹部,即屬國防生和軍校生。根據現役軍官法的規定,社會應征公民入伍後,一般在部隊服現役滿一年,經所在部隊黨組織推薦批准考入部隊院校畢業的學生(一般是二年中專生、三年大專生和四年的本科生,還包括繼續深造的研究生和博士生)和少量直接選拔的優秀班長、士兵直接提升為警官的,就是「生長幹部」。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現役軍官法》的規定,部隊幹部主要來源於兩個部分:一部分是接收地方普通高等院校畢業生,即通稱的「大學生幹部」。另一部分是指社會符合條件的公民應征入伍後一般在部隊服現役滿一年,考入部隊院校畢業的學生和少量直接選拔(即保送入學)的優秀班長、士兵直接提升為幹部的,即通稱的「生長幹部」。隨著全軍幹部隊伍結構改革的不斷調整發展和「科技強警」戰略的持續推進,部隊的「大學生幹部」比例趨多,將近與現有「生長幹部」持平。
『陸』 軍隊院校生長幹部是什麼意思
就是畢業後是幹部(軍官)的學員
與之對應的還有士官學員
『柒』 幹部學員、生長幹部學員和士官學員有什麼區別
幹部學員、生抄長幹部學員和士官學員都可以視為軍校生。三者區別具體參考如下:
1、幹部學員:包括普通幹部學員、生長幹部學員、高乾子弟幹部學員、地方大學定向培養幹部學員(國防生),中(高)級幹部學員(國防大學)等。屬於官,分配後根據專業分為專業幹部和指揮幹部,專業幹部只能提升專業的等級,指揮幹部才能提職位(如師長、軍長等)。
2、生長幹部學員:為幹部學員的其中一種,學習時間較其他類型幹部學員短,相當於地方大學的專升本。但是定向招生(只向部隊)士官或戰士招生。畢業後分配到部隊為軍官。屬於官,一般實習完即為副連級。
3、士官學員:畢業之後分配到部隊只能是士官,以士官身份晉升。屬於兵,並不得再參加競試成為幹部學員。
『捌』 幹部學員,生長幹部學員,士官學員的區別
士官學員:畢業之後分配到部隊只能是士官,以士官身份晉升。屬於兵,並不得再參加競試成為幹部學員。
生長幹部學員:幹部學員的其中一種,學習時間較其他類型幹部學員短,相當於地方大學的專升本。但是定向招生(只向部隊)士官或戰士招生。畢業後分配到部隊為軍官。屬於官,一般實習完即為副連級。
幹部學員:包括普通幹部學員、生長幹部學員、高乾子弟幹部學員、地方大學定向培養幹部學員(國防生),中(高)級幹部學員(國防大學)等。屬於官,分配後根據專業分為專業幹部和指揮幹部,專業幹部只能提升專業的等級,指揮幹部才能提職位(如師長、軍長等)。
純手打,請採納
『玖』 部隊里什麼是生長幹部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現役軍官法》的規定,部隊幹部主要來源於兩個版部分:一部分是接收地權方普通高等院校畢業生,即通稱的「大學生幹部」。另一部分是指社會符合條件的公民應征入伍後一般在部隊服現役滿一年,考入部隊院校畢業的學生和少量直接選拔(即保送入學)的優秀班長、士兵直接提升為幹部的,即通稱的「生長幹部」。
『拾』 生長幹部學員 算不算 軍官或文職
一、戰士 1、士兵:列兵、上等兵 2、士官:下士、中士、上士、四級軍士回長、三級軍士長、二答級軍士長、一級軍士長二、軍官:1、尉官:少尉 中尉 上尉 2、校官:少校 中校 上校 大校 3、將官:少將 中將 上將三、文職幹部四、文工團五、軍樂團六、生長型幹部(軍校學員)七、儀仗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