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大學生努力學習為新新中國奏出最強音論文3000字
大學生努力學習為中國新時代奏出最強音
『貳』 跪求一份在中國南方電網的畢業實習報告,3000字一上的.
前言
電力工業是國民經濟發展中最重要的基礎能源產業,是國民經濟的第一基礎產業,是關系國計民生的基礎產業,是世界各國經濟發展戰略中的優先發展重點。作為一種先進的生產力和基礎產業,電力行業對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和社會進步起到重要作用。與社會經濟和社會發展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它不僅是關系國家經濟安全的戰略大問題,而且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社會穩定密切相關。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對電的需求量不斷擴大,電力銷售市場的擴大又刺激了整個電力生產的發展。
據悉1974年建成了第一條330kv輸電線路,由甘肅劉家峽水電站廠到陝西關中地區。1981年建成了第一條500kv輸電線路,由河南姚孟火電廠到武漢。電力系統輸電電壓等級,除西北電網為330/220/110kv外,其他電網都採用500/220/110kv。國內各省電網都已形成220kv網架,華北、東北、華東、華中、南方等電網都已建成500kv大容量輸電線路和跨省聯絡線,並將逐步形成跨大區域互聯的骨幹網路。正在建設中的西北750kv輸電工程,標志著我國電網輸電電壓等級由目前最高的500kv即將升級為750kv,實現歷史性跨越。除超高壓輸電外,1988年建成了從葛州壩到上海南橋的500kv直流輸電線路,全長1080km,輸電容量120*kw,使華中和華東兩大電力系統互聯,形成了跨大區的聯合電力系統。在這些電力建設工程中,超高電壓等級(220kv/330kv/500kv/750kv)變電站自動化系統佔有重要的地位。
一、實習目的
實習的目的是理論聯系實際,增強學生對社會、國情和專業背景的了解;使學生拓寬視野,鞏固和運用所學過的理論知識,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實際工作能力和創新精神;培養勞動觀念,激發學生的敬業、創業精神,增強事業心和責任感;本次實習在學生完成部分專業課程學習後進行,通過本次實習,使學生所學的理論知識得以鞏固和擴大,增加學生的專業實際知識;為將來從事專業技術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礎;進一步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理論知識分析生產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實習內容
①搜集整理變電站主要一、二次設備以及變電站運行方面的相關知識和資料。
②搜集整理500kv變電站特點方面資料。
③將搜集學習到的相關知識與雲田站的實踐相結合,對理論知識進行深化理解,總結收獲
④實地考察雲田500kv變電站的主接線、主要電氣設備(包括主變壓器、主要一次設備、二次設備、進出線情況等)電氣設備布置方式、變電站主要運行控制方式、變電站的通訊方式等,參觀考察過程中要求作好筆記。
⑤。運用所學知識,對生產實際中存在的問題作出一定的分析,進一步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實習過程
雲田變電站介紹
雲田變電站屬於國家電網株洲電業局下設的站點。而株洲電業局是湖南省電力公司直屬大二型供電企業,擔負著株洲市及所轄四縣(市)的供電任務,供電區域面積11420平方公里,供電區域人口357.05萬人。株洲電業局下設株洲縣、醴陵、攸縣、茶陵四個縣級電力局,變電管理所、線路管理所、用電管理所、調度管理所、計量管理所五個專業管理所,雲田500千伏變電站以及高新電業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分(子)公司。全局擁有35千伏及以上變電站45座,合計容量353.875千伏安,所轄雲田500千伏變電站容量達150萬千伏安,已進入全國特大型變電站行列,是湖南省菱形超高壓環網的核心構成之一。目前,全局35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1297.57公里,配電線路5127.58公里,共有高低壓用戶4萬余戶。全局固定資產原值10.47億元,凈值6.84億元。年供電量36.82億千瓦時,最高負荷54萬千瓦,年售電量34.37萬千瓦時。全局現有職工1540人,其中各類專業技術人員387人。全局職工勤奮創業,銳意改革,取得了較好的生產經營業績和良好的發展勢頭,1998年銷售收入達10.92億元,全員勞動生產率87792元/人·年。在深化改革和市場競爭的新形勢下,株洲電業局以「創造兩個效益、培養一流人才」為戰略目標,遵循「發展、改革、管理、效益、服務」十字方針,為株洲地區電網建設譜寫新篇。
電網從歷史發展來看,可以分為四個階段:電廠直配城市網、省區電網、跨省大區電網和跨大區聯合電網.隨著用電量不斷增長,大型水電、火電和核電的建設,地區間電源與負荷的不平衡以及經濟調度的需要,必然要求發展輸電和聯網,電壓等級也隨之逐步提高.從最初較低電壓水平的6-10kv經歷35kv、110kv和220kv,發展到超高壓的330kv、500kv和750kv電網,並且還有繼續上升的趨勢。
現場實習
2007年1月3日我們公共事業專業的全體同學來到了位於株洲的雲田500kv變電站。來到雲田變電站,遠遠地看到有兩路高壓鐵塔線路從遠處通向變電站。一進大門,院里的兩台巨型變壓器映入眼簾。所長對我們進行了安全教育後開始帶領我們參觀幾個重要的場所----如外部變壓設備、高壓間和主控制室等。外部變壓設備分為主變壓設備和備用變壓設備。備用變壓設備在主線路發生故障或設備檢修時啟用,增加工作效率。為了防止發電站出現問題產生停電的事情發生。該變電站採取了雙發電站送電措施。由於來自兩個不同的發電廠通過兩路線路獨立地向變電站供電。正常工作時,變電站使用其中的一路電源,另一路電是在正在使用的線路出現斷電的情況下啟用。外部高壓電進入變電站後,通過隔離開關、電壓互感器,以及電流互感器最後接入變壓器輸入端。ab兩個送電線正常工作時,a線路通過隔離開關接向a變壓器,當a變壓器出現故障時,可將a線路接向b變壓器,也可以由b線路給a變壓器或b變壓器供電,以保證鐵路能夠正常運行。電壓互感器用於對供電電壓進行測量,電流互感器用於對供電電流的測量,兩者配合使用可以計量電度。
變壓器能夠將外面的500kv高壓電轉換為機車所需的110kv的低壓電。由於變壓器的電壓很高,功率又很大,所以變壓器產生的熱量很大,如何降低變壓器的溫度保證其正常工作至關重要。為了降低溫度,每台變壓器上都裝有很多散熱片,當主體溫度超過55攝氏度時,散熱器低部風扇自動啟動,85攝氏度自動跳閘,說明線路發生故障,起溫度保護作用。為了防止線路短路,變壓器的主體中充滿了25#油,在主體上面裝有一個油枕,可隨時向主體中供油,補充消耗。瓦斯計電器用來防止主體內產生的瓦斯氣體過多及時向管理員報警,防止變壓器損壞。
接著,我們又來到了高壓間。高壓間又明確分為輸入端和饋出端。內部設備由許多鐵欄分隔,裡面的好多設備都是進口的,自動送電,跳閘保護,十年都未出故障。在主控制室內,有兩名技術人員隨時監視著主控制設備各儀器儀表的工作狀態,主控制設備體積龐大,功能完善,具有故障顯示,故障分析,自動保護等眾多功能,給管理操作帶來很大便利。當跳閘時,綠燈會閃,同時鈴響,進行報警。當鐵路上線路發生斷路時,可以在主控面板的顯示器上顯出斷電點距變電站的距離,從而為及時維修提供方便。最後我們總覽了整個變電站的結構及工作狀態,對其有了更直觀清晰的了解。
接著我們跟隨所長來到會議室,他給我們講解了雲田變電站的運行過程和一些基本的模式。
一般情況下,電經過輸電線路到達500千伏變電站後,通過變壓器轉化為220千伏等級,輸送到220千伏變電站後,再通過變壓器轉化為110千伏等級,通過110千伏變電站再次降壓,最後通過街頭常見的變壓器轉化為居民用電,此時電壓已經降到了220伏。
再接著來到主控室,其中包括微機監控系統、電力系統通信系統、變電站管理系統。夢山變的主控室有六台計算機組成:視頻視頻監控系統機、故障錄波系統、監控後台2、監控後台1、五防系統,以上的都是由我國電氣業較先進的南瑞集團的產品,可以說都是國內最先進的技術。在主控室里對整個變電站的運行進行監視,通過計算機技術對故障進行預警、分析、排除,控制及安全操作閉鎖,顯示和製表列印,時間順序記錄,事故追憶,信息的遠傳,運行、操作、事故處理指導,人機聯系,運行的技術管理,自診斷、自恢復和自動切換。
而站長向我們介紹到整個主控室每天只有五個人在值班,可以說,區域控制中心的建設實施實現了減人增效、提高操作效率、降低運行維護成本等等方面的經濟效益。從遠期效益和電網發展來看,隨著接入的變電站不斷增多,按照無人值班模式設計的變電站在降低工程投資和運行維護成本以及縮短建設工期方面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將更加顯著。
另外處理事故時必須做到穩(沉著)、准(准確)、敏(迅速),且要根據以下原則採取措施:盡速限制事故發展,消除事故根源,解除對人身、設備安全的威脅;用一切可能的方法保持設備繼續運行,以保證對用戶的供電;盡快對已停電的用戶恢復送電;調整電力系統的運行方式,使其恢復正常運行。事故時和事故後的聯系匯報制度和匯報內容。電力系統的值班調度員領導各變電站值班人員處理系統發生的事故,事故時,發生事故的變電站值班人員應將有關情況及時報告管轄值班調度員、分公司調度、站長。調度員則根據匯報的情況判斷分析,做出事故處理決定,下達命令。值班人員的匯報必須做到及時、全面、准確。誤報和漏報,會對處理事故造成不良後果.緊急情況可先處理後匯報.如果事故時變電站與調度聯系中斷,則值班人員按規程規定處理事故,通訊恢復後應立即將事故情況和處理過程詳細匯報.並應做好事做記錄。
四.實習總結
通過這一次的實習,我了解了變電所電氣設備的構成、了解配電裝置的布置形式及特點,並了解安全凈距的意義。了解控制屏、保護屏的布置情況及主控室的總體布置情。在變電站工作,安全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所以我們牢記「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實習方針,加強《安規》學習,提高安全意識,更是我們的必修課。「變電站安全無小事」已在每個同學的心中打上深深的烙印。在這次實習中,我收益頗多,這些都是無形資產,將伴隨我一生。這次參觀可以看到變電站的管理可以說是軍事化的管理模式。臨走前,我看著一根根的輸電線把電能輸送到千家萬戶,給我們帶來了光明,給我們帶來了征服大自然的力量。此外,我們和站長的談話中也學到了一些在社會上為人處世和工作的經驗,讓我知道怎樣在平凡之中創造出不平凡。
『叄』 幫幫忙!急需一篇3000字內的主題「我與國家電網」的演講稿!謝謝!盡快
好好好
『肆』 勿忘國恥 振興中華學習心得3000字
1915年1月18日,日本公使向中華民國總統袁世凱直接提出二十一條要求專,並要求中國絕對屬保密。1至4月,袁一面命外交部同日本談判,一方面暗中逐步泄露內容,希望獲得英美支持抗衡日本。中國的談判代表多次拒絕要求中的部份內容,迫使日本作出讓步。中國國內亦出現反日情緒。日本則以武力威脅中國。至5月7日,日本政府向中國發出最後通牒,限令於9日前答覆。最終袁世凱政府在5月9日晚上十一時接受二十一條中一至四號的要求。五月九日被全國教育聯合會定為國恥日,稱\「五九國恥\」。
『伍』 求一份《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的學習心得,要原創,1500—3000字,謝謝
我國教育未來十年發展綱要學習心得
今年三月,黨中央、國務院頒布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這是指導未來十年我國教育改革發展的宏偉綱領和行動指南。全國各地興起了學習貫徹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實施《教育規劃綱要》的熱潮。
我通過學習《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深刻認識到黨中央國務院頒布和實施《教育規劃綱要》的重大意義。
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是提高國民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寄託著億萬家庭對美好生活的期盼。當前,我國正處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關鍵時期,處於全面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關鍵階段,黨中央、國務院頒布和實施《教育規劃綱要》,必將推動我國教育事業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加快改革和發展,更好地適應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新要求與人民群眾新期盼,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戰略意義。
第一,頒布實施《教育規劃綱要》,是建設人力資源強國、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迫切需要。
第二,頒布實施《教育規劃綱要》,是提高綜合國力、增強國際競爭力的迫切需要。第三,頒布實施《教育規劃綱要》,是滿足人民群眾新期盼、努力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迫切需要。
第四,實施《教育規劃綱要》,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教育事業科學發展的迫切需要。
通過學習《教育規劃綱要》我也准確理解新世紀新階段教育改革發展的總體要求
《教育規劃綱要》強調,新世紀新階段教育工作要堅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教育事業科學發展,把以人為本、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作為教育改革發展的戰略主題。我們深入學習貫徹《教育規劃綱要》和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重點是要深刻理解中央對教育改革發展的戰略部署和總體要求,始終堅持教育改革發展的指導思想和戰略主題,准確把握教育改革發展的戰略目標,自覺遵循教育改革發展的工作方針。
教育承載著中國未來發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希望。推進教育改革發展,使命崇高、責任重大。實施好《教育規劃綱要》,是全黨全社會和教育系統光榮而艱巨的歷史任務。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創新,推動教育科學發展,為建設人力資源強國而不懈奮斗!
『陸』 幼兒國培總結3000字
一、師德修養方面 因為教育質量的高低,取決於教師素質的高低。良好的師德乃教師最關鍵的素質,讓我明白了幼兒教師素質、師德修養的重要性。幼兒教師的權利比任何教育階段的老師的權利都大,所以其職業道德素質顯得尤為關鍵。蒙台梭利曾說過:「6歲前的孩子是用照相機的原理來學習的,人們的行為像一個個的鏡頭定格在孩子的腦海里,從而達到模仿學習的。」因此,作為幼兒教師一定要從平時的一言一行做起,提高自身的素質,建立良好的師德,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要像李躍兒巴學園里的老師那樣去關愛孩子、教育孩子。 另外,我們還要多看書、多學習,作個「學習型」的教師,不斷豐富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二、教育教學方面 「幼兒園教育給孩子帶來了什麼?」這是授課專家中的一句話。這句話讓我記憶深刻,也讓我認真地反思了自己以往的教育教學。我們以往過於關注孩子的知識、技能的掌握,簡單地認為認認真真上好每一節課,便能搞好教育教學。其實則不然,因為幼兒園真正要給孩子的是良好的行為習慣,良好的規則意識,良好的成長狀態。讓他們成為身體健康、性格陽光、受人歡迎的人;成為堅強勇敢、自我節制、自我管理的人;成為能保持持續的學習興趣,養成好習慣的人。 這些目標的實現單靠課堂教學是完成不了的,必須要做到「一日活動皆教學」,讓幼兒在一日活動中學習,在游戲中學習,正如杜威所說的:教育即生活」。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努力實施「有效教學」,杜絕低效、無效、甚至反效的教學。為此,就要像浙江師范大學王春燕教授所講的那樣來制定適宜的教學目標,「以學定教」,關注幼兒的能力、需要、發展規律、學習特點等,即先備兒童再備教材,還要提出富有挑戰性的任務。課程內容的選擇要遵循目標性、生活性、趣味性、科學性、與周圍環境一致性、直接經驗性、邏輯性的原則。內容要跟著目標走,過程要跟著內容走,提問、操作等要來自於內容。而不能再像以前一樣,先備教材再備兒童,先備內容再備目標。要經常對自己的教育教學展開反思,這不僅有利於教師的專業化發展,也有利於提高我們的教育教學效果。 此外,我們還要把區角活動有效地開展起來,重視幼兒園環境的創設,提供多樣性、復雜性的區角游戲材料,提供高靈活性的材料,讓幼兒有多種玩法,真正發揮幼兒園環境的教育作用。 三、家園共育方面 要實現幼兒園的教育目標,讓幼兒健康、快樂的成長,僅靠幼兒園教育是不夠的,還要藉助家長、社會等的力量。過去,我們習慣於讓家長支持、配合我們的幼兒園工作,而現在我們要認識到:家長對幼教工作不是支持與配合,而是合作、相互支持。所以,我們要重視家長資源的開發。建立以促進幼兒和諧發展為目標的共同願望,建立以尊重為前提的相互認同與接納,建立以平等為基礎的相互合作。林園長還向我們傳授了他們園在家園共育方面的成功經驗。如成立講師團組織內容豐富的講座,通過家長開放日、家長教師、家長助教等形式吸納家長參與幼兒園教育教學,與家長共同記錄孩子的成長,等等。我們要取人之長,補己之短,一定要把家園共育工作做到實處。 總之,我學到了很多很多,找到了自身的差距和不足,我真的很想感謝這次「國培計劃」的組織者,讓我們有這樣的機會來提升自我,不僅拓寬了我的視野,還豐富了我的實踐經驗,更讓我的思想得到了升華,使我對幼兒教育教學有了更新的認識,理清了思路,學到了新的教學理念,更加熱衷於幼兒教育事業。今後,我會更加努力學習,服務於幼兒教育事業,爭取成為一名合格的幼兒老師。
『柒』 急求參觀電廠和國家電網後的一個報告(2500——3000字左右)
我也要寫 - - 所以實在不能在網上這么直通通發布啊。。你有沒有電廠供電或者發電廠電氣部專分的書,,那個可屬以用,然後個人體悟感言可以寫對這些技術的認識,比如說它們都需要使用到的技術,未來的展望當然是各種自動化和智能電網,這個都可以用學到的課程胡謅。。
『捌』 求一份《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的學習心得,要原創,1500—3000字,謝謝
學習貫徹全教會精神和《教育規劃綱要》心得體會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改革開放三十年,我國教育事業經歷了從恢復到跨越的發展,使我國從人口大國轉變為人力資源大國,並開始朝著人力資源強國目標邁進。袁振國教授強調,教育是一個國家發展的基石,教育改革和發展是關系國家和民族未來的大事,也是每個家庭和學生關心的大事。2010年7月3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規劃綱要》在「加強農村教育」、「深化教育教學以及管理體制改革」、「解決各級各類教育中突出問題」、「保證教育投入和健康發展」等四個方面做了深入地闡述。
一、科學地提出了國家義務教育理念和目標。
義務教育是國家依法統一實施、所有適齡兒童少年必須接受的教育,具有強制性、免費性和普及性,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注重品行培養,激發學習興趣,培育健康體魄,養成良好習慣。到2020年,全面提高普及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基本實現區域內均衡發展,確保適齡兒童少年接受良好義務教育。理念的提出為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明確了工作方向和工作任務,指導校長在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兩大核心問題上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在育人為本方面有具體的抓手,就能夠有效組織教師自覺圍繞學生的品行、學習興趣、身體健康和習慣方面做好育人工作,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要求。目標值得期待,實質是解決人民群眾關心的教育熱點難點問題的思考和對辦好優質教育的承諾。教育部部長袁貴仁深入闡釋了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推動教育事業科學發展的「五個必須」,即必須優先發展教育,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必須堅持改革創新,必須促進教育公平,必須重視教育質量。這「五個必須」貫穿於《教育規劃綱要》的全文之中,體現為《教育規劃綱要》的20字工作方針。陳小婭副部長對《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中基礎教育未來十年的發展任務、體制改革、保障措施、相關重大項目和改革試點等方面進行了詳細解讀,並介紹了教育部為落實《教育規劃綱要》所研究制定的配套政策文件和與基礎教育相關的國家標准及制度設計。她強調,基礎教育工作量大、面廣、戰線長、重點多,要貫徹落實《教育規劃綱要》,就要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扎實推進基礎教育的改革與發展。要提高教育質量,轉變人才培養模式,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深化課程改革,加強課程教材建設,進一步從制度上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負擔過重問題。進一步加強學前教育發展,堅持普惠性和公益性,遵循教育規律,防止幼兒教育小學化,滿足群眾多樣化需求。
二、科學地提出了把教師隊伍建設擺在突出位置的保障措施。
在保障措施部分明確提出,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有好的教師,才有好的教育。保障教師地位,維護教師權益,提高教師待遇,使教師成為受人尊重的職業。嚴格教師資質,提升教師素質,努力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倡導教育家辦學。創造有利條件,鼓勵教師和校長在實踐中大膽探索,創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形成教學特色和辦學風格,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備教育家。溫總理在十一屆三次人大會上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指出,只有一流的教育才能培養一流的人才、才能建設一流的國家。那麼一流的教育如何實現呢?我認為教師是實現一流教育的真正主體,其地位值得突出。只有一流的教師,才能辦出一流的學校,才能建設一流的教育。孫霄兵強調要進一步強化教育改革發展的保障措施。特別是繼續增加教育投入,逐步提高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到2012年達到4%。要完善體制和政策,不斷擴大社會資源對教育的投入。健全教師管理制度,改善教師地位待遇,提高教師素質,倡導教育家辦學,鼓勵優秀人才長期從教、終身從教、到艱苦貧困地區從教,努力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楊銀付指出教師是素質教育的最終實踐者,「要培養一支德才兼備的教師隊伍,造就一批傑出的教育家。」
三、科學地提出了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業負擔的發展任務。
《教育規劃綱要》指出「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是教育改革發展的戰略主題,素質教育的實施要以德育為先、能力為重,堅持全面發展。素質教育的「一個第一」是要以學生的健康為第一;「三個基礎」是要以學生的身心健康、走向社會、終身學習為基礎;「三個重點」是指要以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素質教育呼喚主體精神,學校的教育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促進每個學生主動地、生動活潑地發展」。在發展任務部分明確提出,過重的課業負擔嚴重損害青少年身心健康,危害民族未來。通過減輕課業負擔,保證學生生動活潑學習、健康快樂成長。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政府、學校、家庭、社會必須共同努力,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把減負落實到中小學教育全過程,率先實現小學生減負。我認為義務教育學校要切實貫徹國家教育方針,踐行義務教育理念,學校要自覺克制功利,家長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社會要有一定的包容心。
四、科學地提出了政校分開管辦分離的學校制度。
在建設現代學校制度方面,明確提出推進政校分開管辦分離。適應中國國情和時代要求,建設依法辦學、自主管理、民主監督、社會參與的現代學校制度,構建政府、學校、社會之間新型關系。適應國家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要求,明確政府管理的許可權和職責,明確各級各類學校辦學的權利和責任,形成不同辦學模式,避免千校一面。完善學校目標管理和績效管理機制。健全校務公開制度,接受師生員工和社會的監督。探索建立符合學校特點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逐步取消實際存在的行政級別和行政化管理模式.政校分開管辦分離的學校制度的實質就是落實和擴大學校辦學自主權,這是引導和鼓勵學校自主整合資源、輕裝上陣,努力辦出品牌,打造特色,真正辦出優質教育,讓人民滿意,避免因循守舊,千校一面,降低教育教學質量。在去行政化方面的措施,我覺得越快越好。學校就是一個培養人的地方,重在思考如何培養人,不在於什麼行政級別,更不要強化行政管理,應突出教育家治校。校長不應該是官員,切實減少官本位思想,所管理的人都是知識分子,少用行政命令,多用理念引領。少用政治強制,多用依法治校。
五、科學地提出更新人才培養觀念和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更新人才培養觀念。深化教育體制改革,關鍵是更新教育觀念,核心是改革人才培養體制,目的是提高人才培養水平。樹立全面發展觀念,努力造就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樹立人人成才觀念,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成長成才。樹立多樣化人才觀念,尊重個人選擇,鼓勵個性發展,不拘一格培養人才。樹立終身學習觀念,為持續發展奠定基礎。樹立系統培養觀念,推進大中小學有機銜接,教學、科研、實踐緊密結合,學校、家庭、社會密切配合,加強學校之間、校企之間、學校與科研機構之間合作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種聯合培養方式,形成體系開放、機制靈活、渠道互通、選擇多樣的人才培養體制。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遵循教育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創新教育教學方法,探索多種培養方式,形成各類人才輩出、拔尖創新人才不斷涌現的局面。注重學思結合。倡導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教學,幫助學生學會學習。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營造獨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環境。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的要求,推進課程改革,加強教材建設,建立健全教材質量監管制度。深入研究、確定不同教育階段學生必須掌握的核心內容,形成更新教學內容的機制。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作用,促進優質教學資源共享。注重知行統一。堅持教育教學與生產勞動、社會實踐相結合。開發實踐課程和活動課程,增強學生科學實驗、生產實習和技能實訓的成效。充分利用社會教育資源,開展各種課外、校外活動。加強中小學校外活動場所建設。加強學生社團組織指導,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志願服務和公益事業。注重因材施教。關注學生不同特點和個性差異,發展每一個學生的優勢潛能。推進分層教學、走班制、學分制、導師制等教學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學習困難學生的幫助機制。改進優異學生培養方式,在跳級、轉學、轉換專業以及選修高一學段課程等方面給予支持和指導。健全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選拔方式,改進中學生升學推薦辦法,創新研究生培養方法。探索高中、高等學校拔尖學生培養模式。觀念實質是對教育理念的具體描述,就是要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陽光、健康、大氣、積極向上的人才。模式實質就是教育教學環節所需嚴格遵守的規律,教育教學的方式方法的指導。
六、科學提出加快教育信息化進程。
加快教育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信息技術對教育發展具有革命性影響,必須予以高度重視。把教育信息化納入國家信息化發展整體戰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網路。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蓋城鄉各級各類學校的數字化教育服務體系,促進教育內容、教學手段和方法現代化。充分利用優質資源和先進技術,創新運行機制和管理模式,整合現有資源,構建先進、高效、實用的數字化教育基礎設施。加快終端設施普及,推進數字化校園建設,實現多種方式接入互聯網。重點加強農村學校信息基礎建設,縮小城鄉數字化差距。加快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中國教育衛星寬頻傳輸網升級換代。制定教育信息化基本標准,促進信息系統互聯互通。加強優質教育資源開發與應用。加強網路教學資源庫建設。引進國際優質數字化教學資源。開發網路學習課程。建立數字圖書館和虛擬實驗室。建立開放靈活的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台,促進優質教育資源普及共享。創新網路教學模式,開展高質量高水平遠程學歷教育。繼續推進農村中小學遠程教育,使農村和邊遠地區師生能夠享受優質教育資源。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現代化的基本條件,是適應社會發展和需要的基本教育方式,也是人才培養模式的重要創新環節。
七、科學地提出教育公平和區域內教育均衡
把促進公平作為國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權利,關鍵是機會公平,重點是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扶持困難群體,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資源,向農村地區、邊遠貧困地區和民族地區傾斜,加快縮小教育差距。教育公平的主要責任在政府,全社會要共同促進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石,是國家民主政治建設關鍵因素,促進教育公平是國家教育基本教育政策。關於區域內教育均衡的提法比較符合中國的國情,具體操作辦法也較符合實際。
『玖』 求一篇論文「學習祖國的傳統文化一點體會」,1500~3000字 最好是自己的心得與體會~~謝謝拉~~
物極必反,事物發展到極端以後必然轉向另外一個極端。中國文化由衰到盛,再由盛到衰,也是必然的兩個極端發展過程。「文化大革命」是對傳統文化的最徹底的清掃,中國傳統文化衰到了極點,也預示著傳統文化轉機的到來,預示著傳統文化重新興盛的開始。所以我們要及時認識傳統文化,走進傳統文化,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所謂走進傳統文化,就是要棄惡從善、改邪歸正、超凡脫俗、離苦得樂,轉愚痴為智慧、轉糊塗為明白、轉煩惱為快樂、轉空虛為充實、轉黑暗為光明、轉凡夫為聖賢、轉小人為君子、轉無賴為豪傑、轉生死為涅槃,。
學習傳統文化的意義:
學習好比吃飯,吃飯的真正目的是為了健康,學習的真正目的是為了智慧;但是有幾人是為了健康而吃飯?同樣,又有幾人是為了智慧而學習?所以,做人一定要有正確的人生態度,要有人格和主見,要特立獨行,切不可隨波逐流。一個民族和國家也同樣要有自己的傳統文化,這是獨立和發展的基礎。健康和智慧也僅是生命的基礎,在此基礎上還要進一步認識、改造、完善生命。
英國科學家李約瑟從上世紀三十年代開始在研究中國古代科技時提出了著名的李約瑟難題:為什麼古代中國人發明了指南針、火葯、造紙術和印刷術,工業革命卻沒有發端於中國?我國著名的科學家錢學森晚年也多次提出了「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的人才」的質問。
任何一個國家民族,在學校教育的背後都有一套傳統的文化思想作底蘊,教育就像是一棵大樹,而經過千百年積累起來的傳統文化思想就像是大地上的土壤,在這個良好的文化體系基礎上,才能夠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宗教教育等,才能構建起良好的教育體系,保證人生的健康發展。
大地:不能吃、不能穿、不能住,但是一切能吃、能穿、能住的東西都是來自於大地。大地承載一切,生長一切,接受一切,轉臟為凈、轉臭為香、轉丑為美,為萬物之基礎,無為而無所不為,無能而無所不能。一個人要健康地成長,將來有所作為,首先要建立起寬廣的胸懷及髙遠的志向,具備成長和作為的基礎與能力,守本分、能承擔、肯付出、有德行、有智慧,這要靠文化而不是知識或技術來培養。傳統文化就像大地一樣,其作用就在於他能夠培養人類發展的基礎和能力-福德智慧,使你無所不能。文化不是科技、藝術、宗教,但是一切真正的科技、藝術、宗教都必以文化為基礎,才能健康地發展。
中國的教育、文學、藝術、科技、政治、經濟都是伴隨著文化的發展而發展,文化是他們背後的真正推動力。中國傳統文化的沒落是導致教育、科技、文學、藝術及政治、經濟等落後的根本所在。所以,在中國歷史上真正重視、標榜的是文化方面的人才,而書法、繪畫、雕刻、建築、文學、科技等方面的人才都落在其次,甚至根本就不見經傳。因為只要文化不滅,文明就會自然延續下去。國家最需要的、最有用的也是文化方面的人才。
傳統文化的沒落,從儒家文化的發展就表現得很明顯。孔子-六經-五經-四書-朱注四書-白話四書-現代註解四書,到最後有很多地方已經完全偏離了孔子的本意。文化的核心變化為:道德、仁義、禮法,沒有文化時就變成法制了,越來越偏離於自然的法則,人為的東西越來越多。人們的志向也隨著文化的變化而改變:道-德-道德-道理-真理-理想-夢想-妄想,越來越脫離自然、根本和實際。我們現在要認識文化的本貌、理解其真意、繼承正統,彌補文化的缺失,從根本上提高科技與文藝的發展動力,從根本上提升經濟與政治的管理素質。避免盲目崇拜或者任意褻瀆,這都是文化沒落的表現。在中國文化史上,聖賢人的地位要高於父母的,中國文化提倡要孝敬父母,同時更要恭敬聖賢,父母給了我們生命,而聖賢給了我們慧命,慧命比生命更重要,更有價值。禮拜父母是天經地義的,禮拜聖賢也同樣是無可厚非的行為。當然,最重要的是本質上的恭敬,而不是形式,否則必然適得其反。 後人太重視形式,並且發展到極端,本質上卻越來越欠恭敬,結果導致了另一個極端的開始,也自然導致了文化的由盛到衰。
1、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文化的才是永恆的
所謂文化內涵,是他具有民族性,或者說具有世界性,因為文化所表達的是人的本性、共性,是永恆的、相通的。)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多少代人集體智慧的結晶;是中華祖先留傳給後代子孫最珍貴的遺產;是中華民族貢獻給全人類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中國傳統文化是我們中華民族後代子孫開啟智慧的鑰匙。只有我們中國人更有能力和條件,把自己的文化全面的繼承下來並發揚光大。我們只有首先把自己的民族文化傳承下來,擁有了一定的智慧,然後再把他貢獻給全人類,才有能力、有資格去接受其他民族的優秀文化。
四大文明古國現在僅剩中國文化,中國文化是集古今中外之大成,是人類文明的精華,能拯救中華民族,也能拯救世界。
2、中華祖先承傳文化、智慧的法寶
(1)漢 字:六書造字,充滿智慧的符號—表達智慧(智慧不易表達-書不盡言言不盡意、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不可思議);
(2)文言文: 語言與文字分開,永久不改變—承傳智慧;
(3)孝 道:道德之本,文化之源,教育之始—開啟智慧。
所以,中華傳統文化是開啟智慧的鑰匙。這是中國傳統文化最根本的成就、高度智慧的成就。現代人迷失了傳統,因而對傳統文化產生了誤解,從而輕視、否定、大肆辱罵傳統,辱罵祖宗。
3、傳統文化能立大志:
做人的志向要高,所謂頂天立地,這是真正的人。人本位天地之間,而不是名利之間、財色之間。要有天空一樣的心量、大地一樣的胸懷,更有心包太虛、量周沙界的更崇高的思想境界,離開傳統文化這種志向是立不起來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宋張載)
同時,又要求做人的姿態要低,要謙虛、謹慎、忍辱,離開傳統文化是難以擺正這種心態的。(孔融讓梨、大舜至孝、藺相如顧全大局廉頗負荊請罪-美德)
傳統文化能讓我們真正做到高處著眼,低處起步。
3、承傳中華傳統文化,實現中外文化的正常交流
有來有往才叫交流,正常的交流一定要建立在平等的基礎上。所謂平等是要有相同的能力,有相同的智慧德行等基本人文素質。要有辨別和選擇的能力,辨別是非好壞真假;要有接受和防禦的能力,能夠把好的東西接受過來,把壞的東西抵制住,同時把我們好的東西輸送出去,實現中西文化的互相補充和完善,共同推動人類文明的整體進步。中國的傳統文化和西方的科技文化,就是中西文化的精華,可以互相彌補。通過交流實現:古代文化現代化,西方文化中國化,中西文化全球化; 古為今用,西為中用,造福世界。閉關鎖國、排斥一切或全盤西化、一邊倒的涌進、毫無選擇的吸收都是不可取的,後果將無法挽回。(同性戀、艾滋病、明明德)
4、中國傳統文化能夠真正建立起中華民族的脊樑
民族的血統加民族的精神等於民族的脊樑,有脊樑的民族才能屹立於世界之林:民族精神來源於民族文化,繼承民族文化才能形成民族思想,只有具備中華民族傳統思想的人才可能具有中華民族的精神,才算是真正的中國人,我們首先做好人、做好中國人,然後才可能被世界認可。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一個沒有文化根基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沒有自己的文化,一個民族就不會有凝聚力,始終像一盤散沙。沒有自己的文化,一 個民族就不會有創造力,只會跟在外國人屁股後面模仿。沒有自己的文化,一個民族就不會有自信心,也不可能得到外人的尊重。
5、文化不是知識,德不是才,福德智慧不是才能技藝
文化不同於知識,文化的作用和目的是開啟智慧、積累德行(有文化就是有智慧、有福德),知識是培養才能、技藝。
有德有才是精品,有德無才是成品,無德無才是廢品,無德有才是毒品;
才德全盡謂之聖人,才德兼亡謂之愚人,德勝才謂之君子,才勝德謂之小人-司馬光《資治通鑒》
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無才培養使用,有才無德限制錄用,無德無才堅決不用-牛根生先生
德比才更重要。
6、傳統文化是連接古今及未來的紐帶
博古通今,承先啟後,繼往開來-博古才能通今,承先才能啟後,繼往才能開來。所謂博古、承先、繼往就是指承傳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能夠保證社會和民族綿延不絕、自強不息、持續發展;傳統文化能夠保證民族頂天立地、信心堅定、獨立自主。所以,傳統文化能夠建立起自信、自強、自立的人生和民族。
所以說,中國文化存則中國興,中國文化絕則中國亡。
中國文化要在保證根本穩定的基礎上,不斷吸收新的養分,添枝加葉,不斷發展和完善,與時俱進,歷久彌新,做到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而不能把幾千年積累的經驗和智慧全部推翻,那就等於把大樹連根撥起,或摧殘百花,然後再去重新建立-是極其愚蠢和沖動的行為(文革教訓)。文化的建立是千秋大業,需要多少代人的實踐探索和積累(文化如一棵大樹,多少年才長得枝繁葉茂,古木參天)。但是,真理是永恆的,是絕對的,最終重新得到的結論也必然與古人不謀而和,因為人的真心本性不變,古人已和盤托出-世間好語佛說盡。
7、生命的真正意義、最高價值、最終目標
古人講道:悟道、修道、得道、弘道;
後人講真理:發現真理、追求真理、落實真理、弘揚真理;
具體講就是為了生命:認識生命、改造生命、完善生命,並最終去幫助一切生命認識、改造、完善生命。
完善生命:包括真善美慧(假惡丑痴)四個方面,要分別靠科學證明、藝術展示、宗教落實、文化開啟。有智慧才能認識生命,進而改造、完善生命。
真假、善惡、美醜靠智慧辨別,而智慧要靠文化開啟,文化是科學、藝術和宗教的基礎。真正的科學家、宗教家、藝術家同時也必須是文化人,必須有智慧,具有辨別真假、善惡、美醜的能力才能把科學、藝術、宗教搞好。
文化講道,承傳真理-求生命之慧;宗教行道,落實真理-求生命之善;科學證道,證明真理-求生命之真;藝術示道,展示真理-求生命之美。經濟是人對物的管理,政治是人對事的管理。所謂以人為本就是靠人管理為人服務,做好人,有智慧,才能管好事和物,所以文化教育也是經濟和政治的基礎。
真理就是生命的真相;中國文化中宗教為佛教專門術語,即自證為宗、化他名教 。
承傳生命之慧-落實生命之善-證明生命之真-展示生命之美:認識、改造、完善生命
一切生活都是為了生命;不應該為了生活而忽視生命(貧);更不應該為了生活享受而殘害生命(富);站在生命的高度看問題才能真正解決問題;生命有層次的差別-(有提升的空間、有墮落的餘地);生命的意義在於不斷提升生命的層次(孝敬愛仁慈悲)。
我們要認識傳統文化、學習傳統文化、落實傳統文化,做一個有道德、有智慧、有能力、有信心、有素質的真正中國人。要先學做人,再學做事,才能成事;要先學文化,再學知識,然後才能靈活掌握並正當應用技術。
生命高於一切。為完善、保護生命而犧牲生命值得,為生活而犧牲生命不值得。
『拾』 關於愛國的3000字簡考
關於愛國的演講稿3000字【一】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每當嘹亮的國歌奏響,作為中華民族的兒女,我們誰人會不心中澎湃、內心振奮……時間曾凝聚在1949年10月1日:有一位偉人,他站在天安門上,注視著五星紅旗冉冉升起,他向著華夏民族、向著全世界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政府成立了。」在那一剎那,全國上下沸騰了,全國人民記住了這一歷史的歡慶時刻。是的,中國人民站起來了!通過他們的勤勞、勇敢、堅強、智慧,中國一步步走向繁榮、昌盛、強大。
在即將到來的新中國60華誕之際,我們來回顧祖國所經歷的那些風風雨雨吧,在黨的帶領下,我們的祖國——被西方人成為東方睡獅、東方蒼龍,終於蘇醒了,這個強盛偉大的生命——萬里長城是它的動脈,長江黃河是它奔騰的血液,鮮艷的五星紅旗是它那顆跳動的心臟,她將發出令世人為之震顫的最強音,她將帶領她的人民走在世界的前列。
滔滔長江水,滾滾黃河流,巍峨泰山,茫茫昆侖,山峰連綿……這些靈山秀水都屬於我們偉大的祖國,祖國的山壯麗,祖國的水秀逸,祖國的胸懷無比廣闊。我們都是炎黃子孫,都華夏得兒女,都是龍的傳人。我們的幸福來自祖國,只有國家富裕強大,才能使我們幸福的生活之花用放光芒,中國的歷史告訴我們,沒有祖國,何來幸福?落後就要挨打。只有我們團結起來,才可以使祖國強盛。祖國在我心中,也在大家心中。正如這些親切的話兒:「生我者父母,養我者祖國。」「國家國家,有國才有家。」我們先回顧新中國成立的這67年。這67年,56個民族相融以沫;這67年來,我們的祖國的發展,如一匹千里馬,一日千里,日新月異。
正是我們13億人民的共同努力,正是這13億人民都把祖國裝進了心中,才會擁有一個現代化的中國,一個充滿和平的中國,一個繁榮昌盛的中國!望著胸前的紅領巾,我感到了肩上的重擔,望著高高懸掛著的五星紅旗,我感到了無比的驕傲與自豪!向為了革命而犧牲的烈士們致敬,是他們用鮮血換來了一個全新的中國!正如禮贊祖國的歌所唱:「五星紅旗,你是我的驕傲,五星紅旗,我為你自豪,為你歡呼,我為你祝福,你的名字,比我生命更重要……」
中國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是我們中華民族最偉大的財富。我們沿著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沿著黃河與長江的源頭,漂流而下,從《詩經》中「坎坎代擅」的江邊,到《史記》「金戈鐵馬」的楚河漢界;從酈道元的《水經注》,到蘇東坡的《大江東去》,我看青藏高原脈動的祖國;看黃土高坡起伏的祖國;看煙花蒼茫,千帆競發,百舸爭流的祖國;看群峰騰躍,平原賓士,長河揚鞭的祖國。在爬滿甲骨文的鍾鼎之上,讀祖國童年的靈性;在布滿烽火的長城之上,讀祖國青春的豪放;在綴滿詩歌與科學的大地之上,讀祖國壯年的成熟……
我實不願說,但我不能不看到祖國曾經的孱弱,它們灼痛了我的眼睛:在圓明園燒焦的廢墟之上,我看祖國是一灘血;在鄧世昌勇猛的「致遠艦」上,我看到的祖國是一團火、灰燼中的斷壁殘垣……
是啊,我們不能忘記那——幾代人的恥辱,幾代人的苦難,忘不了封建時代「閉關鎖國」的愚昧無知,當侵略者侵入北京城,中國徹底的腐敗,成為殖民地,中國人民被踩在腳下,成為人見人欺的「東亞病夫」……我們更無法忘記如噩夢般悲慘的南京大屠殺,每當腦海中浮現30萬同胞血淋淋的屍骨,我都心如刀絞、淚如雨下。
我痛恨懦弱無能的清政府所乾的那些賣國求榮的勾當,給老百姓、給民族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和恥辱;我痛恨貪圖享樂的慈禧太後,自私的挪用公款給自己修建圓明園,卻對人間疾苦視而不見,置天下的百姓於不顧,貪婪的使用手中的權利盡情享受。我們更忘不了上海公園門口豎起的「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標志。中華人民飽受的欺辱,我們一時真是數不盡啊!
但我的祖國沒有沉沒,在亞細亞的東部,用寬厚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將炎黃子孫攬於懷中,用茅草和土磚修復殘缺的歲月,用野菜和稀粥喂養飢餓的生活。中山先生,在黑夜裡開始探索、規劃治國方略;毛澤東,在貧瘠的土地上,支撐民族的血肉與骨骼;鄧小平,把飽經滄桑的瞳仁放大,指引多災多難的祖國,從世紀的風雨中神奇地走過,並引導她走向世界的前列!
是啊,那南湖上的一隻小船改變了這一切,中華兒女從此站起來了,他們是用血、淚、汗,甚至是生命的代價換來了今天的這一切,正是他們的大公無私、崇高理想、高尚的心,才把一窮二白的中國建設成了繁榮富強的中國,才把「一盤散沙」的中國改變成了今天的「東方巨龍」的中國,為了國家的富強,民族的希望,他們付出了一切。
面對這有血有肉的歷史,我們還能無動於衷嗎?我們能讓先烈無辜的死去嗎?錢學森放棄了美國優越的條件,一聽說新中國成立後的消息,便毫不猶豫的放棄了本該屬於他的一切,回到祖國,為建設祖國操勞。袁隆平日以繼夜的研究雜交水稻,解決了我國糧食短缺的問題。鄧小平身為國家領導,卻無絲毫怠慢,苦心策劃,日理萬機,一直奮斗到他生命中的最後一刻,他開創出中國改革開放的新時代,自此,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她開始了真正走向世界的第一步。
如今,我們再次沿著黃河與長江的源頭,漂流而下,過壺口,闖關東,走三峽,奔大海。在河西走廊,華北平原,我們看到的是:祖國的富饒與遼闊,看祖國千里馬般日夜兼程的超越;在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看到祖國崇高與巍峨,看到祖國繁榮的霓虹燈日夜閃爍,燦若銀河……
這67年裡,中國這個擁有13億人口的文明古國成為了一個和諧的大家庭。1998年,南方特大洪水,淹沒了許多樓房,淹沒了許多人民,卻淹不滅中華兒女的愛心;XX年年年底,當春節來臨之際,一場突如其來的雪災,阻礙了人們回家的道路,卻阻礙不了中華兒女救災的決心;XX年年5月,里氏高達8。0級的汶川大地震一度牽動了世界各地的心,地震震倒了一座座樓房,震碎了一顆顆逝世者家人的心,卻震不倒中華兒女突破重重困難的熱情。
我相信,再大的困難除以13億,會變成小小的煩惱,再小的幫助乘以13億,會變成大大的扶持。炎黃子孫會手挽手,心連心,克服一切困難!
這67年裡,中國的航天事業迅速發展,中國在歷史上刻下了輝煌的一頁。XX年,神舟五號發射成功,楊利偉叔叔實現了中華民族的千年飛天夢;XX年年,中國的首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飛上太空,到月球上去拜訪嫦娥和玉兔;同樣是XX年年,神舟七號升空,翟志剛成為中國歷史上首位進行太空行走的宇航員。
中國的科技技術蒸蒸日上,為發展中的中國做出了巨大貢獻!XX年北京奧運會、殘奧會的成功舉辦,圓了中國人民的百年夢想,運動健兒們用自己高超的體育技能和頑強拼搏的精神,創造了金牌世界第一,昔日的東亞病夫成了東方巨人。
盛世年華,喜浪千疊。回首這六十七年,恥辱和不幸已經成為過去,中華民族迎來了一個又一個新的輝煌;我們偉大的祖國正發生著巨大的變化,滄桑的歲月已留痕,繁榮的盛事正俱興。胸懷祖國,放眼世界,我是多麼自豪和驕傲!祖國,每次聽到唱給您的國歌,我都心靈震顫、精神振奮;祖國,每次默念您,我的眼裡總被抑制不住的淚水充盈,在心裡默默祝福給我黃皮膚、黑眼睛;給我智慧與膽識的祖國:萬歲!祖國,您在我心中,在我們大家心中,在中華兒女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