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感染流行性腦膜炎病毒後多久開始發病
最長一天
最短幾個小時就會發作
很嚴重的
『貳』 流行性腦膜炎治療
流行性腦膜炎
流行性腦膜炎是由腦膜炎雙球菌引起的急性傳染病。當健康小兒吸入帶菌的塵埃後病原菌首先侵犯呼吸道粘膜,表現為發熱、咳嗽、流涕等感冒症狀,這時的表現與一般的感冒不易區別。有的小兒在上呼吸道感染時期就被控制了,如不能控制,細菌就進入血液循環,形成菌血症。這時表現為高熱、惡心、嘔吐,皮膚出現瘀點、瘀斑為本病特徵,主要分布於肩、肘、臀等易於受壓的部位。病原菌最終可侵及腦膜,發展成腦膜炎,出現腦膜剌激征和顱內壓增高,如煩躁不安或嗜睡、抽搐、頭痛加劇、嘔吐頻繁、高熱不退,嬰兒則表現為拒乳、兩眼凝視、高聲尖叫、前囟飽滿和腦膜剌激征。暴發型流腦由於腎上腺皮質出血,可出現急性腎上腺皮質功能不全症狀,如嚴重休克、面色蒼白、四肢冰冷、脈搏摸不到、血壓下降或測不出、心率快、心音低鈍、神志昏迷。如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本病治癒率較高。一般死亡病例多為暴發型,短期內死於嚴重休克或腦疝。
普通型病兒若早期採用適當治療可徹底治癒。嬰兒時期症狀常不典型,診斷較為困難,如延誤治療,即使存活,也易發生後遺症。流行性腦膜炎常見的並發症為關節炎、硬腦膜下積液或積膿。後遺症有耳聾、失明、肢體癱瘓、智能及精神改變、腦積水等 。流行性腦膜炎的預防需採取綜合性措施,病人應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早隔離。在流行季節(2-4月)和地區,要警惕流行性腦膜炎的發生,千萬不能只當感冒來處理,以免延誤病情。密切接觸者如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或皮膚有出血點,應按本病治療。在流行地區,應對接觸者進行葯物預防,可用復方磺胺甲基異惡唑,每日每公斤體重50毫克,分2次口服。目前在部分地區採用的A群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多糖菌苗,對本病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流行病學】
本病流行或散發於世界各國,平均年發病率為2.5/10萬,以非洲中部流行地帶為最高。
(一)傳染源 人為本病唯一的傳染源,病原菌存在於帶菌者或病人的鼻咽部。在流行期間人群帶菌率可高達50%,人群帶菌率如超過20%時提示有發生流行的可能。非流行期的帶菌菌群以B群為主,流行期間則A群所佔百分比較高。病後帶菌者約有10%~20%,其排菌時間可達數周至2年。帶菌時間超過3個月以上者,稱慢性帶菌者,所帶多為耐葯菌株,常存在於帶菌者鼻咽部深層淋巴組織內。帶菌者對周圍人群的危險性大於病人。
(二)傳染途徑 病原菌借飛沫直接由空氣傳播。因病原菌在體外的生活力極弱,故通過日常用品間接傳播的機會極少。密切接觸對2歲以下嬰兒的發病有重要意義。無論散發或流行,發病率均隨著冬季來臨而增加,一般從11月份開始上升,至2~4月份為高峰,5月起呼吸病毒感染,均有利於疾病的傳播。日常用品間接傳播機會較少。
(三)人群易感性 本病在新生兒少見,2~3個月以後的嬰兒即有發病者,6個月~2歲嬰兒的發病率最高,以後又逐漸下降。新生兒出生時有來自母體的殺菌抗體,故很少發病,在6~24個月時抗體水平下降至最低點,以後又逐漸增高,至20歲左右達到成人水平,人群的易感性與抗體水平密切相關。各地區由於各年齡組的免疫力不同,而有發病率的差異。大城市發病分散,以2歲以下發病率最高;中小城市則以2~4歲或5~9歲的最高;在偏僻山區,一旦有傳染源介入,常導致暴發流行,15歲以上發病者可占總發病率的一半以上。男女發病率大致相等。平均每隔10年左右有一次流行高峰,這是由於相隔一定時間後人群免疫力下降,新的易感者逐漸積累增加之故。近年來在流行病學上的兩個主要問題,是菌群的變遷和耐磺胺葯菌株的增加。
【臨床表現】
流腦的病情復雜多變,輕重不一,一般可有三種臨床表現,即普通型、暴發型和慢性敗血症型。潛伏期1~7日,一般為2~3日。
(一)普通型 佔全部病人的90%左右,按其發展過程可分為上呼吸道感染期、敗血症期及腦膜炎期三個階段。但臨床各分期之間並無明顯界線。
1.上呼吸道感染期 約為1~2日,大多數病人無症狀,部分病人有咽喉疼痛,鼻咽部粘膜充血及分泌物增多。鼻咽拭子培養可發現病原菌,一般情況下很難確診。
2.敗血症期 患者突然高熱、畏寒、寒戰,伴頭痛、食慾減退及神志淡漠等毒性症狀。幼兒則有啼哭吵鬧,煩躁不安,皮膚感覺過敏及驚厥等。少數病人有關節痛或關節炎。70%的病人皮膚粘膜有瘀點(或瘀斑),見於全身皮膚及粘膜,大小約1~2mm至1cm。病情嚴重者的瘀點、瘀斑可迅速擴大,其中央因血栓形成而發生皮膚大片壞死。約10%病人的唇周等處可見單純皰疹,多發生於病後二日左右。少數病人有脾腫大。多數病人於1~2日內發展為腦膜炎。
3.腦膜炎期 病人高熱及毒血症持續,全身仍有瘀點、瘀斑,但中樞神經系統症狀加重。因顱內壓增高而病人頭痛欲裂、嘔吐頻繁,血壓可增高而脈搏減慢,常有皮膚過敏、怕光、狂躁及驚厥。1~2日後病人進入譫妄昏迷狀態,可出現呼吸或循環衰竭。
嬰兒發作多不典型,除高熱、拒食、煩躁及啼哭不安外,驚厥、腹瀉及咳嗽較成人為多見,而腦膜刺激征可能缺如,前囟未閉者大多突出,對診斷極有幫助,但有時因頻繁嘔吐,失水反可出現前囟下陷。
(二)暴發型 少數病人起病急驟,病情凶險,若不及時搶救,常於24小時內死亡。
1.暴發型敗血症 多見於兒童,但成人病例亦非罕見。以高熱、頭痛、嘔吐開始,中毒症狀嚴重,精神極度萎靡,可有輕重不等的意識障礙,時有驚厥。常於12小時內出現遍及全身的廣泛瘀點、瘀斑,且迅速擴大融合成大片瘀斑伴皮下壞死。循環衰竭是本型的主要表現,面色蒼白、四肢厥冷、唇及指端發紺、脈搏細速、血壓明顯下降、脈壓縮小,不少病人血壓可降至零,尿量減少或無尿。腦膜刺激征大都缺如,腦脊液大多澄清,僅細胞數輕度增加。血及瘀點培養多為陽性,實驗室檢查可證實有DIC存在。血小板減少、白細胞總數在1萬/mm3以下者常提示預後不良。
2.暴發型腦膜腦炎 此型亦多見於兒童。腦實質損害的臨床症狀明顯。患者迅速進入昏迷,驚厥頻繁,推體束征常陽性,兩側反射不等,血壓持續升高,眼底可見視乳頭水腫。部分病人發展為腦疝,天幕裂孔疝為顳葉的鉤回或海馬回疝入天幕裂口所致,能壓迫間腦及動眼神經,致使同側瞳孔擴大,光反應消失,眼球固定或外展,對側肢體輕癱,繼而出現呼吸衰竭。枕骨大孔疝時小腦扁桃體疝入枕骨大孔內,壓迫延髓,此時病人昏迷加深,瞳孔明顯縮小或散大,或忽大忽小,瞳孔邊緣亦不整齊,雙側肢體肌張力增高或強直,上肢多內旋,下肢呈伸展性強直,呼吸不規則,或快、慢、深、淺不等,或呼吸暫停,或為抽泣樣、點頭樣呼吸,成為潮式呼吸,常提示呼吸突將停止。呼吸衰竭出現前病人可有下列預兆:①面色蒼白、嘔吐頻繁、頭痛劇烈、煩躁不安;②突然發生昏迷、驚厥不止、肌張力持續升高;③瞳孔大小不等、明顯縮小或擴大、邊緣不整齊、對光反應遲鈍或消失、眼球固定;④呼吸節律改變;⑤血壓上升。
3.混合型 兼有上述二型的臨床表現,常同時或先後出現,是本病最嚴重的一型。
(三)慢性腦膜炎球菌敗血症 不多見,成年患者較多。病程常遷延數月之久。患者常有間歇性畏冷、寒戰、發熱發作,每次歷時12小時後即緩解,相隔1~4天後再次發作。發作時可出現瘀斑、斑疹、膝腕關節疼痛等。診斷主要依據發熱期的血培養,常需多次檢查才獲陽性。辨點塗片陽性率不高。病程中有時可發展為化膿性腦膜炎或心內膜炎而使病情急劇惡化。
【預防】
(一)早期發現病人,就地隔離治療。
(二)流行期間做好衛生宣傳,應盡量避免大型集會及集體活動,不要攜帶兒童到公共場所,不要攜帶兒童到公共場所,外出應戴口罩。
(三)葯物預防 國內仍採用磺胺葯,密切接觸者可用碘胺嘧啶(SD),成人2g/日,分2次與等量碳酸氫鈉同服,連服3日;小兒每日為100mg/kg。在流腦流行時,凡具有:①發熱伴頭痛;②精神萎靡;③急性咽炎;④皮膚、口腔粘膜出血等四項中二項者,可給予足量全程的磺胺葯治療,能有效地降低發病率和防止流行。國外採用利福平或二甲胺四環素進行預防。利福平每日600mg,連服5日,1~12歲兒童每日劑量為10mg/kg。
(四)菌苗預防 目前國內外廣泛應用A和C兩群莢膜多糖菌苗。經超速離心提純的A群多糖菌苗,保護率為94.9%,免疫後平均抗體滴度增加14.1倍。國內尚有用多糖菌苗作「應急」預防者,若1~2月份的流腦發病率大於10/10萬,或發病率高於上一年同時期時,即可在人群中進行預防接種。
http://www.dzjk.com/jbdq/lxjb/0591316121954436.htm
『叄』 我要了解流行性腦膜炎
流行性腦膜炎是什麼 ?
流行性腦膜炎是由腦膜炎球菌引起的腦膜發炎的疫症。細菌主要經由咳嗽,噴嚏或接吻傳播。常見的病徵包括發高燒、劇烈頭痛、後頸僵硬;亦會有嗜睡、嘔吐、懼光或皮疹等情況出現。此病可引致腦部受損甚至死亡。
怎樣預防流行性腦膜炎?
旅遊人士可接種疫苗作預防。長時間 (三星期以上) 在旱季逗留在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區的人士應接受腦膜炎疫苗注射。前往沙烏地阿拉伯回教聖地朝覲的人士亦須攜帶腦膜炎疫苗注射證明書;證明書必須於抵達當地前十天至三年間發出。
只前往高度流行地區作短期旅遊及公幹,而不需與當地群眾在擠擁地方接接觸的旅遊人士並不需要腦膜炎疫苗注射。
如何治療流行性腦膜炎?
流行性腦膜炎是一種嚴重的傳染病。懷疑染上疾病的人士須立刻接受衛生監察, 或須服食預防性葯物。
家庭治療措施
●隔離48小時
因腦膜炎具有傳染性,在採用常規的抗菌消炎治療的同時,患者應與家人隔離至少48小時。
●卧床休息
如果腦膜炎使你對光敏感,則應將室內光線弄暗,並盡量卧床休息以恢復體力。
●大量補充液體
患者應多喝水,包括果菜汁、清雞湯等優質流體以補充體內的電解質及營養。
●用冷水擦澡
夏天可以用冷水擦澡,以幫助降低體溫。
營養與飲食療法
●飲食應均衡
應多食用低脂肪和高纖維的食物,包括新鮮蔬果(50%生萊)、核果、種子、谷類、酸乳,但不是僅限於這些食品。盡量避免食用糖和加工食品,避免會刺激粘膜分泌的食物:動物性蛋白及其副作用、乳製品(酸乳除外)、鹽、咖啡因、白麵粉製品。
●補充必須營養索
①葡萄糖酸
每日1粒,每日2次。它可以攜帶氧到細胞里,能緩解許多症狀。
②蒜頭精膠囊
每日2粒,用餐時服用。蒜頭能促進免疫功能。
③ 鍺
每天200毫克。增強免疫功能。
④ 維生素A
每天75000IU,5天後降至50000IU,7天後降至25000IU,此後維持此劑量。
維生素A是強力的抗氧化劑和免疫系統促進劑,它可以保護及治療各組織器官的外膜。
⑤總合維生素B及礦物質
用量依照產品指示。它能保護組織及幫助復原。
⑥ 維生素c含生物類黃酮
每天3000~5000毫克,它可以減少感染及幫助清血。
⑦ 葯草茶
發燒時可使用貓薄荷茶,此茶效果不錯。
●危險訊譬
如果你出現下列情況,應及時去看急診,以免貽誤病情。
*高燒。
*嚴重的頭痛。
*嘔吐。
*脖子痛,特別是向前低頭時,感到脖子僵硬。
*皮膚上出現紅色不規則淤點或紫疹。
*懼光。
*嗜睡和妄想。
*嬰兒囪。門突出。
*嬰兒還舍突然爆發尖銳哭叫。
腦膜炎-確診檢查和治療
ING安泰醫療服務處護理師 蔡婉鈴 著
ING安泰人壽醫務總監 陸國城醫師 校閱
檢查與確診
如果有不明原因的發燒、頭痛、脖子僵硬、惡心、嘔吐等情形發生,到醫院就診讓醫師詳細看診後,要確定是否是腦膜炎或腦炎,主要會安排病人做以下檢查:
1.脊椎(腰椎)穿刺:是用細針從第四和第五腰椎之間插入,取得約10-20 C.C.的腦脊隨液去做檢驗,了解是否有發炎現象,並且做細菌或病毒培養以進一步確定引發腦膜炎或腦炎的罪魁禍首是哪一種。
2.腦部電腦斷層掃描:做腦部的電腦斷層掃描可以檢查看出腦部發炎部位和情形,以及可看出是否是因為腦出血、水腫或腫瘤等其他因素而引起頭痛和腦壓升高(導致惡心、嘔吐)的狀況,可先做初步判別;而主要仍需施行脊椎(腰椎)穿刺,做腦脊髓液的化驗,以確認發炎的反應和病原的種類。
治療方法
腦膜炎的治療方式多是住院接受內科治療為主,以下依照常見的腦膜炎種類採取的治療方式進一步說明:
1. 細菌性腦膜炎-
a. 醫師一般會使用抗生素葯物來治療(靜脈滴注、口服);醫師會依據腦脊髓液培養出來的細菌種類不同而給予不同的針對該類細菌的抗生素來殺菌,如果初步還無法分辨細菌確實的種類時,通常會給予廣效性的抗生素治療。
b. 除了適當的抗生素葯物使用外,醫師還會依病人情況給予降低腦壓的葯劑和減低發炎反應的葯物,同時也會針對發燒的症狀給予葯物加以控制。
2. 病毒性腦膜炎-一般病毒性腦膜炎發炎反應和症狀都較輕微,治療的方式主要是針對症狀去做減緩和控制,例如降低腦壓的葯劑、退燒葯、減低發炎反應的葯物等,讓病人的症狀減輕,通常在幾天到一個星期左右症狀就會消失,較少留下後遺症。
回答者:巧克力走迷宮 - 見習魔法師 二級 11-12 11:42
--------------------------------------------------------------------------------
評價已經被關閉 目前有 0 個人評價
好
50% (0) 不好
50% (0)
其他回答 共 3 條
流行性腦膜炎是什麼 ?
流行性腦膜炎是由腦膜炎球菌引起的腦膜發炎的疫症。細菌主要經由咳嗽,噴嚏或接吻傳播。常見的病徵包括發高燒、劇烈頭痛、後頸僵硬;亦會有嗜睡、嘔吐、懼光或皮疹等情況出現。此病可引致腦部受損甚至死亡。
旅遊人士染上流行性腦膜炎的機會有多大 ?
旅遊人士染上流行性腦膜炎的機會通常很小,但在旱季(十二月至五月)於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馬里至衣索比亞的熱帶草原區內,染病機會較高;選擇自助旅遊或需在當地居住或工作的人士也會較易染上。
怎樣預防流行性腦膜炎?
旅遊人士可接種疫苗作預防。長時間 (三星期以上) 在旱季逗留在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區的人士應接受腦膜炎疫苗注射。前往沙烏地阿拉伯回教聖地朝覲的人士亦須攜帶腦膜炎疫苗注射證明書;證明書必須於抵達當地前十天至三年間發出。
只前往高度流行地區作短期旅遊及公幹,而不需與當地群眾在擠擁地方接接觸的旅遊人士並不需要腦膜炎疫苗注射。
如何治療流行性腦膜炎?
流行性腦膜炎是一種嚴重的傳染病。懷疑染上疾病的人士須立刻接受衛生監察, 或須服食預防性葯物。
『肆』 流行性腦膜炎的皮疹有何特點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簡稱流腦)是腦膜炎雙球菌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其臨床表現有三種,即腦膜專炎、急性腦膜屬炎球菌性菌血症及慢性腦膜炎球菌性菌血症,此三種皆有典型的皮膚表現,且常為診斷的重要指征。 (1)腦膜炎及急性菌血症 皮損常為多形性,但主要是瘀點,且常為早期診斷的依據。在發生瘀點之前,可見有一過性細小的紅斑。其瘀點很小,呈污穢色,形狀不規則,中心可稍隆起,可有灰白色小水皰或膿皰。主要發生在四肢或軀干,多不對稱,口腔粘膜常受侵犯。在暴發型者,短期內全身皮膚粘膜可出現廣泛性瘀點瘀斑,數目不斷增厚,迅速融合成片,且可發生壞死,稱為華佛氏綜合征。(2)慢性菌血症 病程可長達數周至數月。反復寒戰、高熱、關節痛。90%以上的病人有皮疹,為紅斑、丘疹、小結節,中心出血,有壓痛。好發於軀幹部、四肢伸側。其他少見皮疹包括瘀斑、瘀點、膿皰和結節紅斑等。(3)其他 偶然見到短暫性風疹樣或猩紅熱樣紅斑、風團、皰疹等。 贊
『伍』 1、簡述流行性腦膜炎、結核性腦膜炎和病毒性腦炎的實驗室腦脊液檢查鑒別
結核性腦膜炎一般表現為,性格改變及其它非特異性症狀。一般起病緩慢,在內原有結核病基礎上,容出現性情改變,如煩躁、易怒、好哭,或精神倦怠、呆滯、嗜睡或睡眼不寧,兩眼凝視,並有低熱結核性腦膜炎-CT片,便秘或不明原因的反復嘔吐。年長兒可自訴頭痛,初可為間歇性,後持續性頭痛。嬰幼兒表現為皺眉、以手擊頭、啼哭等。
『陸』 流行性腦膜炎的症狀有哪些
流行性腦來膜炎是由腦膜炎球菌自引起的腦膜發炎的疫症。細菌主要經由咳嗽,噴嚏或接吻傳播。常見的病徵包括發高燒、劇烈頭痛、後頸僵硬;亦會有嗜睡、嘔吐、懼光或皮疹等情況出現。此病可引致腦部受損甚至死亡。
流行性腦炎的症狀為發高燒、喉嚨痛、頭痛、重影、動作及思想遲緩、日夜巔倒,
緊張症和疲勞 一些急症病人可能進入類似昏迷的狀態
。病人的眼也可能出現不正常的運動、巴金森癥候群、上半身無力、肌肉痛、手震、頸部僵硬和行動變異(如思覺失調)。患者可能會在短至一年後患上腦炎後型巴金森症。
『柒』 流行性腦膜炎(簡稱「流腦」)患者是流腦流行的()A.傳播途徑B.病原體C.易感人群D.傳染
傳染病要想在人群中流行,必須同時具備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這回三個環節,缺少答其中的任何一個環節,傳染病就流行不起來.傳染源是指能夠散播病原體的人或動物;傳播途徑是指病原體離開傳染源到達健康人所經過的途徑;易感人群是指對某種傳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該病的人群.流行性腦膜炎(簡稱「流腦」)患者的體內已經存在了流腦病毒,所以應屬於傳染源.
故選:D
『捌』 流行性乙型腦膜炎有哪些病理變化
流產胎兒腦水腫和脊髓充血,皮下水腫,腦腔和腹腔積液,淋巴結充血,肝和脾有壞死灶,部分胎兒可見到大腦或小腦發育不全。
繁殖母豬子宮黏膜充血、出血,表面有黏稠的分泌物。
『玖』 流行性腦膜炎(簡稱「流腦」)患者是流腦流行的() A.傳播途徑 B.病原體 C.易感人群 D.傳
傳染病要想在人群中流行,必須同時具備傳染源、傳版播途徑、易感人群這三個環節,缺少權其中的任何一個環節,傳染病就流行不起來.傳染源是指能夠散播病原體的人或動物;傳播途徑是指病原體離開傳染源到達健康人所經過的途徑;易感人群是指對某種傳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該病的人群.流行性腦膜炎(簡稱「流腦」)患者的體內已經存在了流腦病毒,所以應屬於傳染源. 故選:D |
『拾』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的介紹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簡稱流腦,是由腦膜炎雙球菌引起的化膿性腦膜炎回。致病菌由鼻咽部侵入血答循環,形成敗血症,最後局限於腦膜及脊髓膜,形成化膿性腦脊髓膜病變。主要臨床表現有發熱,頭痛、嘔吐、皮膚瘀點及頸項強直等腦膜刺激征,腦脊液呈化膿性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