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生物實驗實訓總結
學年在校行政、教務處的領導下,在總務處的配合下,完成了實驗室制定的各項工作。為任課老師和學生提供了良好的服務。充分發揮了實驗室在新課程中的重要作用。下面簡單總結幾點: 一.政治思想方面: 堅決擁護黨的教育方針政策,忠誠黨的教育事業,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認真學習,努力工作,不斷提高自己。
二.實驗教學方面能夠根據教研組教學工作計劃,制訂學期實驗室工作計劃,按時做好實驗教學的准備工作,協助任課教師做好演示實驗、學生實驗,確保實驗教學的成功和質量。做好器材的准備、添換、損壞後的賠償和實驗後器材的清洗、安放、保管工作。認真學習學科 「課程標准" 和教材,刻苦鑽研業務,參與實驗教學改革,努力提高自身業務素質,積極配合學校的素質教育,進行多方位的實驗室開放工作。尤其是寒、暑假期間定期開放,為學生提供指導和幫助,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並培養學生科學動手的能力。三.實驗管理方面
我校生物實驗室有健全的規章制度,嚴格執行實驗室各項規章制度,並全部上牆。我校生物實驗室有統一的台帳,並作好詳細的記錄。學期開始有實驗計劃,平時有每周工作安排、實驗通知單、各類實驗記錄、開放記錄,結束有總結。加強了實驗管理工作的完善性和科學性,促進了教師、學生對實驗的重視程度。 能認真做好儀器和葯品的管理工作。保管好實驗儀器和設備, 對易損易耗物品加強管理和及時報損報批。根據教學不斷變化的要求,能夠及時徵求生物組教師的意見,提出適量訂購儀器、葯品和設備的方案,並報領導批准。並及時拆箱清點驗收、調來的儀器、葯品,登帳入庫,並確保科學存放,規范使用。 我能做好安全衛生工作,認真做好防火、防盜工作,及時制止一切違反操作規程、損壞儀器、浪費葯品的不良行為。
⑵ 生物學習心得
1 生物學習心得
通過對初中生物新課程標准和有關專業書籍的學習,聽取名師的新課改經驗傳授,以及和課任老師的交流,使我對新課改有了新的認識,認識到新課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下面就新課程,談幾點看法:
一、內容體繫上的改變
根據改革的要求,新的課程內容拋棄了以往追求科學的系統性和完整性的知識體系。它以學生的發展和社會的需要為出發點,綜合考慮生物科學發展的現狀和未來趨勢,根據生命科學的本質,重新組合內容,構建全新的體系。
二、行為動詞的改變
生物課程中對以往表示不同認知層次的了解、理解、掌握,以及技能目標運用和使用等也已約定俗成的慣用術語,並不一概排斥,而是兼用並蓄,以及通用過重新界定,來提高其可測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
三、能力要求上的改變
高中生物的《課標》在能力方面提出了三個方面的要求:第一,能夠正確地使用一般的實驗器具,掌握採集和處理實驗材料、進行實驗的操作、生物繪圖等技能;第二,能夠運用多媒體搜集生物學信息,學會鑒別、選擇、運用和分享信息;第三,發展探究能力。
四、教學觀念上的改變
傳統的教學,往往把學生當成一個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老師教學生多少知識,幾乎就要求學生掌握多少。學生所學的知識是死知識,學生掌握的技能是沒有創新的技能。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改變「滿堂灌」、「一言堂」的授課方式,教師的教學地位不再是教學的主角。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才是學習的主角,學生才是教學的主體。傳統教學方式把教師作為教學過程中的主角,忽視學生的地位。生物學科是一個實驗科學,這就要求在學科教學中,創設各種問題情景,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式的教學方式進行學習。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選擇地對學生進行目的教學。不要忽視學生創造性地學習,不要限制學生思維的發展,不要忽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閃光的地方。高中生物的教學中有很多設計實驗的題目,教師不要包辦,要讓學生大膽去設計,大膽開拓自己的思想。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對每位學生的設計思路進行分析比較,找出不足之處,進行改正,教師在整個的學習過程中,是一個指導者,是一個輔導者。
素質教育要培養學生主體精神、參與意識、獨立思考和創造才能。教師在設計課堂教學時,必須依據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認識規律,在每一個環節上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給學生創造參與的機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每一個學生的才能。要讓學生在教師的啟發誘導下積極思考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獨立進行觀察分析或實驗操作,並能在信息交流中大膽發表自己的意見。
五、評價方式上的改變
在傳統教學中,人們關於評價的理念存在一些誤區。這些誤區表現在:把評價的過程和學習過程割裂開來,將評價看作是學生學習的終結;把評價的方法簡單等同於考試和測驗;把評價的目的和功能簡化為選拔和等級評定;把評價的主體窄化為教師或行政部門肥學生排除在評價主體之外。
掌握科學的記憶方法
記憶是學習中最重要的學習手段。首先要有來年搞好的記憶習慣。不論是哪門學科都有背誦的任務,要求背誦的必須背誦,以形成習慣。再就是根據遺忘規律去記憶,即即使的重現,勤復習、多復習。當天的內容當天復習,本周的功課周復習,一月還有小復習,考前再做總復習,這樣學習才記憶牢固,才能取得最佳學習效果。
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四:
及時做好筆記與作業
記性好不如爛比頭。記筆記是一種良好的聽課習慣,好筆記不是全記,不是漏記,不能只聽不記,更不能只記不聽。可以記在課本上、教學內容附近,這樣記錄的內容不易丟失,又易和教學內容相聯系,既實用,又利於今後復習。布置作業的目的是鞏固學習的知識。多數學生為了完成任務,不復習就急於做作業,這不利於知識的鞏固。做作業前首先閱讀一遍課本內容,和老師講課的內容對照一下,看一看是否一致。這樣做等於及時地復習了一遍,3然後再做作業,既快速又能保證作業質量,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
2
生物新課標學習心得
推薦新課標用高度概括的語言,表述了生物學的基礎性重要性。生物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生物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生物課程的內容要滿足社會和學生雙方面的需要,生物課程應具有開放性,課程的評價應能促進科學素養的形成與發展的基本理念。
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生物教師?首先要認真學習新課標,深刻領會其中的精神實質,更新科學教學理念。生物課的教學要注重初中學生與生俱來的對周圍世界的探究興趣和需要,強調用符合初中生年齡特點的方式學習科學,要注意把對學生「學」的關注轉向對學生周圍世界的關注。要進行科學探究方面的訓練,了解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原理、方法、要點,認識科學探究的性質及在科學中的核心作用等。同時還要補充必要的生物基礎知識,生物教師必須具有堅實而廣泛的基礎知識,必須了解主要生物學基本事實、理解其基本概念,知曉和弄懂某些輔助性的實驗知識和理論知識。此外,科學教師還要對基礎內容、學習方法、教學方法、學生情況等各個方面都有所了解,並把這些知識應用於生物教學。初中生物教師必須具有指導那些基於學生所提問題而進行的探究活動所需要的種種技能,必須參與研究和改進教學、評價和課程設置等的新方法和新途徑。自覺參加各種教學實踐,在實踐中鍛煉、提高自己。教學工作是很復雜的,需要不斷學習、不斷總結和思考。教學的新知識、新技能和新策略有多種來源,可以來源於研究,來源於新教材新手段,來源於對先進教學法的報道,來源於同事,來源於專家,來源於對教學的自我總結,來源於對學生的課堂學習情況的思考,等等。所以教師的教學實踐過程也是教師教學水平不斷提高的過程,只有不斷參加和經歷各種教學實踐活動,才能把自己錘煉成一個合格的科學教師。
「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所以,教師只有通過不斷學習,不斷實踐,不斷思考和總結,才能提高自己的科學教學水平
⑶ 急求一篇關於「生物學習心得」的作文
1 生物學習心得
通過對初中生物新課程標准和有關專業書籍的學習,聽取名師的新課改經驗傳授,以及和課任老師的交流,使我對新課改有了新的認識,認識到新課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下面就新課程,談幾點看法:
一、內容體繫上的改變
根據改革的要求,新的課程內容拋棄了以往追求科學的系統性和完整性的知識體系。它以學生的發展和社會的需要為出發點,綜合考慮生物科學發展的現狀和未來趨勢,根據生命科學的本質,重新組合內容,構建全新的體系。
二、行為動詞的改變
生物課程中對以往表示不同認知層次的了解、理解、掌握,以及技能目標運用和使用等也已約定俗成的慣用術語,並不一概排斥,而是兼用並蓄,以及通用過重新界定,來提高其可測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
三、能力要求上的改變
高中生物的《課標》在能力方面提出了三個方面的要求:第一,能夠正確地使用一般的實驗器具,掌握採集和處理實驗材料、進行實驗的操作、生物繪圖等技能;第二,能夠運用多媒體搜集生物學信息,學會鑒別、選擇、運用和分享信息;第三,發展探究能力。
四、教學觀念上的改變
傳統的教學,往往把學生當成一個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老師教學生多少知識,幾乎就要求學生掌握多少。學生所學的知識是死知識,學生掌握的技能是沒有創新的技能。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改變「滿堂灌」、「一言堂」的授課方式,教師的教學地位不再是教學的主角。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才是學習的主角,學生才是教學的主體。傳統教學方式把教師作為教學過程中的主角,忽視學生的地位。生物學科是一個實驗科學,這就要求在學科教學中,創設各種問題情景,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式的教學方式進行學習。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選擇地對學生進行目的教學。不要忽視學生創造性地學習,不要限制學生思維的發展,不要忽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閃光的地方。高中生物的教學中有很多設計實驗的題目,教師不要包辦,要讓學生大膽去設計,大膽開拓自己的思想。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對每位學生的設計思路進行分析比較,找出不足之處,進行改正,教師在整個的學習過程中,是一個指導者,是一個輔導者。
素質教育要培養學生主體精神、參與意識、獨立思考和創造才能。教師在設計課堂教學時,必須依據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認識規律,在每一個環節上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給學生創造參與的機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每一個學生的才能。要讓學生在教師的啟發誘導下積極思考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獨立進行觀察分析或實驗操作,並能在信息交流中大膽發表自己的意見。
五、評價方式上的改變
在傳統教學中,人們關於評價的理念存在一些誤區。這些誤區表現在:把評價的過程和學習過程割裂開來,將評價看作是學生學習的終結;把評價的方法簡單等同於考試和測驗;把評價的目的和功能簡化為選拔和等級評定;把評價的主體窄化為教師或行政部門肥學生排除在評價主體之外。
掌握科學的記憶方法
記憶是學習中最重要的學習手段。首先要有來年搞好的記憶習慣。不論是哪門學科都有背誦的任務,要求背誦的必須背誦,以形成習慣。再就是根據遺忘規律去記憶,即即使的重現,勤復習、多復習。當天的內容當天復習,本周的功課周復習,一月還有小復習,考前再做總復習,這樣學習才記憶牢固,才能取得最佳學習效果。
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四:
及時做好筆記與作業
記性好不如爛比頭。記筆記是一種良好的聽課習慣,好筆記不是全記,不是漏記,不能只聽不記,更不能只記不聽。可以記在課本上、教學內容附近,這樣記錄的內容不易丟失,又易和教學內容相聯系,既實用,又利於今後復習。布置作業的目的是鞏固學習的知識。多數學生為了完成任務,不復習就急於做作業,這不利於知識的鞏固。做作業前首先閱讀一遍課本內容,和老師講課的內容對照一下,看一看是否一致。這樣做等於及時地復習了一遍,3然後再做作業,既快速又能保證作業質量,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
2
生物新課標學習心得
推薦新課標用高度概括的語言,表述了生物學的基礎性重要性。生物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生物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生物課程的內容要滿足社會和學生雙方面的需要,生物課程應具有開放性,課程的評價應能促進科學素養的形成與發展的基本理念。
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生物教師?首先要認真學習新課標,深刻領會其中的精神實質,更新科學教學理念。生物課的教學要注重初中學生與生俱來的對周圍世界的探究興趣和需要,強調用符合初中生年齡特點的方式學習科學,要注意把對學生「學」的關注轉向對學生周圍世界的關注。要進行科學探究方面的訓練,了解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原理、方法、要點,認識科學探究的性質及在科學中的核心作用等。同時還要補充必要的生物基礎知識,生物教師必須具有堅實而廣泛的基礎知識,必須了解主要生物學基本事實、理解其基本概念,知曉和弄懂某些輔助性的實驗知識和理論知識。此外,科學教師還要對基礎內容、學習方法、教學方法、學生情況等各個方面都有所了解,並把這些知識應用於生物教學。初中生物教師必須具有指導那些基於學生所提問題而進行的探究活動所需要的種種技能,必須參與研究和改進教學、評價和課程設置等的新方法和新途徑。自覺參加各種教學實踐,在實踐中鍛煉、提高自己。教學工作是很復雜的,需要不斷學習、不斷總結和思考。教學的新知識、新技能和新策略有多種來源,可以來源於研究,來源於新教材新手段,來源於對先進教學法的報道,來源於同事,來源於專家,來源於對教學的自我總結,來源於對學生的課堂學習情況的思考,等等。所以教師的教學實踐過程也是教師教學水平不斷提高的過程,只有不斷參加和經歷各種教學實踐活動,才能把自己錘煉成一個合格的科學教師。
「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所以,教師只有通過不斷學習,不斷實踐,不斷思考和總結,才能提高自己的科學教學水平。
⑷ 學生物的心得體會怎麼寫
奮發讀遍解剖圖
生物學很變態
⑸ 學習生物的感受1500字
首先要有來年搞好的記憶習慣,勤復習,發揮每一個學生的才能,發展探究能力、進行實驗的操作,獨立進行觀察分析或實驗操作。它以學生的發展和社會的需要為出發點,和老師講課的內容對照一下。三。再就是根據遺忘規律去記憶,解決問題,能夠運用多媒體搜集生物學信息;把評價的主體窄化為教師或行政部門肥學生排除在評價主體之外。這樣做等於及時地復習了一遍,這不利於知識的鞏固。可以記在課本上。這些誤區表現在、能力要求上的改變高中生物的《課標》在能力方面提出了三個方面的要求,以及和課任老師的交流,不是漏記,不復習就急於做作業,新的課程內容拋棄了以往追求科學的系統性和完整性的知識體系,創設各種問題情景;第三、「一言堂」的授課方式,以及技能目標運用和使用等也已約定俗成的慣用術語。二,即即使的重現,以及通用過重新界定。當天的內容當天復習。四,教師不要包辦,根據生命科學的本質:把評價的過程和學習過程割裂開來,教師的教學地位不再是教學的主角,學生才是教學的主體,不能只聽不記,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記筆記是一種良好的聽課習慣,使我對新課改有了新的認識;把評價的目的和功能簡化為選拔和等級評定通過對初中生物新課程標准和有關專業書籍的學習。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對每位學生的設計思路進行分析比較:第一,下面就新課程,引導學生自主,談幾點看法。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四,學會鑒別、理解、獨立思考和創造才能,是一個指導者,綜合考慮生物科學發展的現狀和未來趨勢,教師在整個的學習過程中;把評價的方法簡單等同於考試和測驗,才能取得最佳學習效果,不要忽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閃光的地方,這樣學習才記憶牢固。五:一,這就要求在學科教學中,又利於今後復習。教師在設計課堂教學時,進行改正,這樣記錄的內容不易丟失,本周的功課周復習、評價方式上的改變在傳統教學中,在每一個環節上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內容附近,構建全新的體系。在學習過程中,來提高其可測性,好筆記不是全記,聽取名師的新課改經驗傳授,教師要有選擇地對學生進行目的教學、選擇,要改變「滿堂灌」,看一看是否一致。不要忽視學生創造性地學習,學生掌握的技能是沒有創新的技能。做作業前首先閱讀一遍課本內容,能夠正確地使用一般的實驗器具。多數學生為了完成任務,忽視學生的地位:及時做好筆記與作業記性好不如爛比頭,人們關於評價的理念存在一些誤區、多復習,將評價看作是學生學習的終結。掌握科學的記憶方法記憶是學習中最重要的學習手段,必須依據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認識規律,學生才是學習的主角,大膽開拓自己的思想、運用和分享信息。布置作業的目的是鞏固學習的知識。不論是哪門學科都有背誦的任務,掌握採集和處理實驗材料,是一個輔導者。傳統教學方式把教師作為教學過程中的主角,找出不足之處,既實用,既快速又能保證作業質量,不要限制學生思維的發展、內容體繫上的改變根據改革的要求。要讓學生在教師的啟發誘導下積極思考並提出問題,更不能只記不聽,認識到新課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給學生創造參與的機會。老師教學生多少知識、參與意識。在教學過程中,而是兼用並蓄,考前再做總復習,重新組合內容,幾乎就要求學生掌握多少,一月還有小復習、教學觀念上的改變傳統的教學,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行為動詞的改變生物課程中對以往表示不同認知層次的了解,要讓學生大膽去設計。學生所學的知識是死知識,3然後再做作業、掌握。素質教育要培養學生主體精神、生物繪圖等技能,並能在信息交流中大膽發表自己的意見。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求背誦的必須背誦,並不一概排斥,又易和教學內容相聯系、可比性和可操作性。生物學科是一個實驗科學;第二、探究,往往把學生當成一個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以形成習慣、合作式的教學方式進行學習。高中生物的教學中有很多設計實驗的題目
⑹ 如何提高學生學習生物科學的興趣(心得)
提高初中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興趣是學生養成好學的最好的動力來源,就初中學生的生理、情感特點而言,興趣能夠激發他們學習的熱情,同時還可能成為學生以後學習道路上的前進動力。作為初中生物教師,就應該注意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能把學生的興趣轉化為樂趣,再把樂趣轉化為志趣,最終促使學生積極、主動、愉快地學習生物學知識。以下,我將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和在培訓學習的聽課、交流、研討過程的感受成果,做一個提高認識、創新匯報。簡單談談提高初中學生學習生物學的方法,希望和同行共同探討,不斷進步。一、聯系學生生活,提高學習興趣 對於初中學生來說,好動的情緒,如果不加以控制,沒有很好的學習引導,這對學生的學習將受到影響,那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生的日常生活有很大的關系。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是需要,如何發現和培養學生的學習需要,作為生物教師,我們可以利用生物學科的優勢特點,進行引導興趣生成,使學生認識到生物課的知識在當前的學習和今後的實踐運用中具有重大影響意義,學生學習生物學科的興趣自然就上來了。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維護好這種學習興趣,在完成課堂教學任務之後,經常開展一些有意義的課外活動,如利用電視、錄像、電化教學等手段使學生眼界開闊,和學生們談生物與生活,生物與工業、農業的關系,有必要和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組織學生參加社會生活實踐,組織學生到農田進行土壤的酸鹼度實地調查、測試,以及對學校的綠化進行綜合評價,通過田間、校園等實驗調查,使學生親身感知豐富多彩的生物世界是多麼的精彩和奧秘,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目前,社會上就有許多人在飼養各種動物,可以指導學生進行小動物的飼養嘗試,同時要求學生關注有關問題,如:動物的名稱叫什麼?它喜歡吃什麼?在什麼環境下生活?它們生活過程有什麼特點?一些動物為什麼不能捕捉?一些動物為什麼要保護起來?等,促進學生思考和找到學習答案,學生學習的勁頭就上來了。二、加強實驗教學,引導興趣形成。生物學科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做好實驗課的教學,利用好實驗的各種教學手段,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科學的興趣,還可以鞏固課堂知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會加強。初中生物實驗,一般分為教師演示實驗和學生分組實驗、以及課外小實驗。實驗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分析和判斷能力的形成和提高,起到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科學的興趣。再有,生物科學實驗能夠活躍課堂氣氛,學生學習興趣大增長。如:生物科學演示實驗,要讓學生觀察到實驗過程和結果,很能吸引學生的眼球,留給學生的印象就會深刻。也可以適當改變課本中規定的實驗,增加現象明顯、趣味性強的實驗,以便達到更好預期效果。在分組實驗課中,盡可能多的指導學生動手操作機會,或者也可以將演示實驗改為學生的分組實驗,以便增加學生實驗動手機會,在學生的動手實驗中,學生自然就增長了知識。要提醒學生注意的是,初中學生在做實驗的時候,部分的學生會把實驗操作課當作「玩」來對待,所以要很好地指導學生對看到的現象給予分析和思考,對實驗完畢後,要布置完成相應的實驗作業。三、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從小學進入初中學習的學生,對待學習問題,多是憑自己的喜好來進行學習活動。因此,要想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喜歡學習生物科學這一門課程,我想,就要從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著手,這是至關重要的。具有良好、親切和諧的師生關系,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很有幫助。學生常常是從喜歡上一個教師開始,進而才喜歡該老師所教學的課程。學生從喜歡老師,到對老師所教的學科感興趣,這對於學生學業成績自然會提高很快,而且對於初中學生來說,在身心健康的成長和發展方面都有好處。作為教師,要教書更要育人。老師要了解學生的個性特點、生活習慣、心理素質等因素,做到愛護學生,關心學生的學習與生活,切實能幫助他們解決一些實際的困難,並以朋友般的信任和誠懇態度去感化學生,讓學生喜歡你。對於心理發育還不成熟的初中學生,還要做好長期堅持和學生進行情感溝通的思想工作準備,只有這樣,才能做到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知根知底,隨時發現學生學習、生活中的問題,才能及時得以解決。在新課程的教育教學過程中,老師還要注意向學生經常提醒:學校班級所進行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等教學手段,其目的就是讓學生在學校各班級里,進行各種學業的學習培訓和鍛煉;老師給於學生的評價,要從學生的學習、發展方向出發,不求每個學生都能成「才」,但求每個學生都有進步成「人」。 總之,教師是教學過程的主導,學生是學習過程的主體。要比較全面地了解學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讓學生喜歡你,對老師的課程教學感興趣,不斷提高學生學習生物科學的興趣,這樣,才能使我們的教育教學,從培養學生學科素質的提高,到培養學生全面發展奠定基礎。
⑺ 如何加強生物實驗和技能教學
【摘要】加強生物實驗規則和技能的教學生物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許多生物現象只有通過實驗才能得到解釋,各種生物體的結構必須通過實驗才能觀察清楚,生物學的理論也是人們通過實驗總結出來的。所以實驗教學在生物教學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關鍵詞】教學;如何強化;規則和技能
How
to strengthen biological experiment teaching rules and skills
You
Damin
【Abstract】To strengthen the teaching of biological experiment rules and
skills of biology is a based on the experiment of natural science, many
biological phenomena can be explained only by experiments, all kinds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organism must be observed clearly, through experiment the
biology theory are summed up through the experiment. So the experiment teaching
occupies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biology teaching.
【Key
words】Teaching; How to strengthen; Rules and
skills
加強生物實驗規則和技能的教學生物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許多生物現象只有通過實驗才能得到解釋,各種生物體的結構必須通過實驗才能觀察清楚,生物學的理論也是人們通過實驗總結出來的。所以實驗教學在生物教學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由於歷史等原因,我國的生物實驗教學起步較晚,以致重知低能現象至今天仍相當嚴重。隨著教育的改革,在新編的生物教學大綱中,注重了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原則,教材內容突出了實驗內容多,實驗形式多,實驗要求多的特點。這樣,學生動手參加實驗的次數機會多了。當然,如果教師不注意對學生進行實驗規則和技能的教育,不精心設計好實驗的內容、步驟和項目,學生不明白實驗目的、要求和要注意的事項,則不僅效果不好,甚至會出現實驗秩序亂,自然無法達到應有的實驗目的。在生物實驗教學中,為使每個實驗達到教學大綱的要求,必須加大生物實驗的教學大綱的要求,必須加大生物實驗教學的力度,強化實驗規則和技能。我的做法和體會是:
1
首先要加強組織紀律教育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實驗室守則和實驗規則是上好實驗課的保證,為了培養良好的實驗習慣,使實驗順利進行,必須向學生強調遵守實驗室守則和實驗規則的重要性。並要向學生講清通理,反復教育,使學生明白並自覺遵守,保證實驗室內環境安靜。要求學生不到下課時間,不準擅自離開實驗室。如本人實驗完畢或有事要離開,須報教師。總之,要養成有組織、有紀律的實驗習慣和良好作風。
2
預習好實驗內容,明確實驗過程
只有讓每個學生弄清了每個實驗的內容、操作步驟、注意事項、實驗目的和每個實驗的全過程,這樣學生才能做到心中有數,進入實驗室才能有條不紊地進行實驗操作。同時對於難度較大的實驗,教師要事先進。行實驗難點和要點的講解,以使學生掌握要領,使實驗達到預期目的。如製作臨時裝片,練習使用顯微鏡,教師可事先在課外興趣小組活動時培養好骨幹,再由這些骨幹學生去輔導帶動其他同學做好實驗,在練習使用顯微鏡時,就要特別強調並使用方法和操作要領。如順時針調節粗調節輪時,使鏡筒緩慢向下,這時頭應向左側偏下,眼光與裝片在同一水平面,眼要特別注意物鏡下降的位置,當物鏡靠近裝片時停止。這時用左眼從目鏡觀察,同時右眼也要睜開,用右手逆時針方向轉動調節輪,使鏡筒慢慢上升,直到對准焦點,看清物像為止。再轉動細准焦螺旋,來回調節,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千萬不能違反操作規程,下降鏡筒時,一定要從旁註視物鏡,防止物鏡碰到蓋玻上,損壞玻片標本和物鏡。教師也可以用兩台顯微鏡示範,一台是已經對好光了的,另一台則是已找到標本清晰圖像的,讓學生觀察後做模仿。
3
要有實事求是和富於探索的科學態度
要求學生在做實驗的同時,一定要做好記錄,如果一個實驗小組兩人,則一人做實驗,一人記錄,下一次實驗互相對調。實驗繪圖要求學生實事求是是照看到的實際畫、在實驗課中完成。
4
要關心愛護教學儀器,節省實驗材料
在做每個實驗前後,要求學生一定要養成洗手的習慣,以免實驗時沾污實驗儀器和試劑、樣品、標本,從而引起實驗誤差,同時還要求學生不應做與本實驗無關的動作,以免損壞實驗儀器,甚至發生意外事故。要節約實驗材料,如在製作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只要取一張洋蔥表皮就夠了,不必取大塊,另外如擦鏡紙、吸水紙、大頭針和各種試劑等也要節約使用。嚴禁將教學器具如鑷子、放大鏡、剪子等帶出實驗室。同時為保證實驗用品、材料、食品不丟失,在實驗前分發給每個小組一份實驗儀器、材料登記表,要求學生在實驗前後核實,並填寫本節課的實驗名稱、日期、班級和組別等,最後要簽名,以示清點核實無誤並承擔責任。實踐證明,在實驗中對學生進行愛護關心儀器和經常節約實驗材料教育,有助於培養學生愛護公共財產,艱苦奮斗,自力更生的精神,有利於調動學生上好實驗課的積極性。
5
做好實驗小結,啟發學生自我評價
實驗結束前,用3-4分鍾時間讓一些實驗認真、觀察細致、操作熟練、清楚實驗步驟和實驗目的、正確掌握了實驗技能、並實驗成功的同學簡單談談收獲、體會。也可由教師或者同學給予肯定評價和鼓勵。反之,一些實驗做的不好的同學或看不到實驗結果的同學可談談失敗原因和要吸取的教訓。如有的同學也可能是因為怕麻煩、怕臟、怕腥味等原因而不願意做實驗,以至實驗效果不好或無結果,為此教師也要幫助其克服怕麻煩、怕臟、怕腥味的嬌慣心理,自覺做好實驗。最終要使學生懂得生物學是一門實驗科學,實驗、觀察、標本的採集和製作等在生物學教學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