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基層社保工作和鄉鎮文化站利弊比較
社保是一個專業性,技術性,政策性很強的工作,做下去就能熟能生巧,版成為相對的鐵飯碗。權鎮文化站沒有專業性,也沒有什麼標准,領導認可就可以了,不知道怎樣才算做得好,因為沒有技術含量,很容易做,萬一有哪位領導的朋友親戚想做你的工作,很容易就搶掉你的飯碗了。
❷ 基層文化站日常工作管理及開放使用
基層文化站日常工作管理
1、根據上級業務部門和鄉黨委、政府的指示精神,結合我版鄉實際,制定我鄉文化工作計劃,經領導審核批准,組織實施;2、發揮廣播、有線電視等媒體的作用及時向廣大群眾宣傳當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健康的文藝節目;3、緊緊圍繞鄉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有針對性地開展科普教育活動和群眾性的文化體育活動;4、做好文化服務站圖書資料的統計、借閱、保管及體育器材的登記管理工作;5、做好廣播、有線電視實施的維護保養工作,維護傳播器材的正常運行;6、根據鄉黨委、政府安排,結合鄉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有針對性地舉辦專題節目,負責自辦節目的內容搜集、編輯、整理、權播音工作。
❸ 基層社保工作和鄉鎮文化站工作哪個好
基層社保是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廷申單位,人社部門是現今熱門,社會各行業回人的進出(含公務答員)都要經這個部門,全社會的生養死葬都是這個部門管,很熱很有權也很穩定,缺點是具體工作事物多而雜,做不完的是事,累死人;文化站是個閑缺,一個鄉鎮幾萬人一個工作人員還會玩死掉,僅僅是因為他是D的「喉舌」怎麼搞都不得廢。
❹ 如何發揮鄉鎮綜合文化站在基層文化建設中的作用
如何發揮鄉鎮(街道)文化站在基層文化建設中的作用
文化站是鄉鎮推動文化建設的樞紐和橋梁,因此,鄉鎮文化站一定要通過文明的、健康的、新穎的文化活動吸引農村居民,抵制當前出現的消極現象。新時代下,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生活也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文化站一定要充分發揮職能,健全各類文化設施,積極開展各項文化活動,將先進、健康的思想傳遞給農村居民。文化站是開展文化活動的重要場所和載體,是建設基層文化的基礎。
1 提高思想認識
基層文化建設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基礎,是宣傳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陣地。因此,相關部門一定要加強對文化工作的管理,重視基層文化建設的發展進程,對文化工作的開展情況進行分析和調查,對其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要及時解決和給予幫助。要將文化工作當成文明建設的重要部分進行規范管理,落實文化站的建設和發展工作,將文化站納入政府財政預算,在思想上給予高度重視。
2 完善文化設施
文化站的主要職能就是引導群眾學習文化知識、開展文化活動,培養群眾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其具備公共性質和服務性質。作為群眾學習文化的主要陣地,
其文化設施一定要充分完善,例如電子閱覽室,要滿足群眾對文化信息的需求,對電腦進行科學的維護和管理,使其成為群眾享受文化的重要場所。圖書室是提高群眾認識、開闊視野、增長知識的重要場所,因此,一定要保證有足夠的報刊和新書來滿足不同年齡群眾的需求,例如針對兒童的漫畫圖冊、童話故事、針對老人的健康報刊、針對婦女的家居雜志以及烹飪書刊等。同時,還要完善體育設施,例如乒乓球桌、籃球場等,滿足群眾對體育健身的需要。多功能活動室是文化站的核心,是文化站文藝演出、排練節目、宣傳活動、舉辦展覽以及培訓班的主要場所,如果多功能活動室缺失或者破損,那就不能發揮文化站的功能。筆者積極向鎮黨委、政府申請,取得領導支持,鎮財政投入資金30萬元,添置了演出音響等一大批文藝器材,建成了386㎡的標准化多功能活動室。
3 發揮站長職能
完善文化設施是確保文化站的硬體條件,管理好文化站則需要一名業務能力和責任心強的站長。文化站站長是基層文化建設的引路人,發揮著帶頭的作用,因此,站長一定要具備良好的管理意識,把握好文化站發展的大方向,並且要對多個領域有一定的涉及,在平時的工作和生活中不斷完善自己,進而間接的提高文化站的建設水平,不能做面子工程,要深入到群眾中。筆者作為一名文化站站長,工作踏實,實事求是,凡事迎難而上,勇挑重擔,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工作敬業,以信取人、辦事公道、優質服務、奉獻愛心,踏踏實實做好每一件事,在全鎮干群中,樹立了良好的形象,贏得了廣泛好評。
4 開展文體活動
文體活動是發揮文化站功能的主要體現,是基層群眾是否參與到文化建設中的關鍵。文化站一定要利用現有資源,引導和組織群眾開展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群眾與幹部都參與其中,將文化站發展成休閑娛樂、道德宣傳的主要陣地,在豐富群眾精神生活的同時,也要提高群眾的體質水平,使文化站成為基層文化建設的前沿陣地,起到文化富民、文化樂民以及文化育民的關鍵作用。筆者所在的文化站每年開展圖書借閱、球類、廣場文藝演出、書畫作品展覽等文體活動。特別是自2010年至2014年每年舉辦的一屆「金北鎮農民讀書節」更是把「學習偉人周恩來、踐行五德作表率」貫穿其中,讓人們學習偉人精神,領略偉人的人格魅力。在今年8月份舉辦的金北鎮第四屆農民讀書節中,氣氛濃烈、參與廣泛,共收到讀者徵文26篇,有16篇獲獎,有6名農家書屋管理員受到表彰。目前,全鎮10個村﹙居﹚都建成了標准化農家書屋,每年都開展不同形式的讀書競賽活動。此外,今年文廣站申報的市級非遺項目獲得通過,在全國鄉鎮綜合文化站評估定級中被評為三級站。
5 加強人才建設
當前是信息的時代,是人才的社會,人才對文化站有序、合理、科學的發揮功能具有決定性作用。但是當前,我國鄉鎮文化站的工作人員普遍素質較低,人才建設亟需加強。我國鄉鎮文化站的很多工作人員都是在70年代左右從事這項工作,年齡偏大、思想落後、知識面比較窄、專業知識匱乏、文化程度不高,文化站的人才隊伍整體素質較低,缺乏符合當前文化工作的現代人才。針對這種情況,鄉鎮文化站一定要做好人才隊伍建設工作,運用激勵以及評價等機制,調動現有人員的工作主動性和工作熱情。同時,還要積極引進相關人才,向社會進行公開招聘,制定嚴格的服務年限,不斷解放思想,引入競爭和獎勵機制,鼓勵工作人員對文化活動進行創新和改進,提高文化站在群眾中的影響力,發掘更好的服務項目和文化產品。
❺ 文化站的基本建設標准
一、規模標抄准
2006年,啟動的「十一五」全國文化站建設規劃的要求,根據文化站性質、功能和工作任務,綜合考慮全國鄉鎮的經濟發展狀況、覆蓋人口數以及文化站主要功能等因素,確定的新建和改擴建文化站項目建設規模應不低於300平方米,並以此作為確定中央補助投資的依據。在實際建設過程中,各地可根據當地的經濟實力和發展需要,對具體項目規模作相應調整,超出300平方米部分中央不再補助投資。原則上文化站不得建設在政府辦公場所內。
二、功能布局
文化站基本功能空間應當包括:
1、多功能活動廳:主要用於開展小型演出、文藝排練、游藝等活動。
2、書刊閱覽室:主要用於圖書、報刊的借閱。
3、培訓教室:主要用於舉辦各類文化藝術培訓和農村實用科技知識培訓。
4、信息資源共享服務室:可以作為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的微機室。
5、管理用房:鄉鎮綜合文化站工作人員用房。
此外,有條件的地方還可適當建設室外活動場地、宣傳欄、黑板報等配套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