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內部培訓師有什麼作用
內部培訓師於企業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培訓費用較低
眾所周知,無論是聘請外部師資力量來企業講課還是把員工送出去培訓,一般按照人數或授課時間來收費,人均受訓費用近千元甚至萬元不等,價格高昂。而充分利用企業內部師資力量的培訓費用要遠遠低於該數字,成本相當低。就培訓的效益來說,若外部培訓和內部培訓的效果相差無幾,那麼利用內部資源進行培訓的投入產出比就要高很多。因此,挖掘和培養自己的內部培訓師資源顯得十分必要。
2、培訓內容更貼近於企業實際
我們經常把外部培訓比喻為「隔靴搔癢」,原因就在於雖然外部培訓資源很豐富,培訓師的授課經驗也很豐富,但由於每家企業在管理體制、文化等方面迥然不同,外部培訓的課程內容往往千篇一律,缺乏針對性和實用性,只能解決普遍問題,不能解決企業的個性問題。很多參加外部培訓的員工有同樣的感受:聽課時覺得課程內容很精彩,感覺很受啟發,但聽完回來在實際工作中卻發現沒辦法應用。而利用內部培訓師進行培訓,由於長期處在企業實際工作環境中,對企業內部的運作情況有著較深入和准確的把握,可以根據企業實際情況進行「量體裁衣」式的培訓,更容易幫助受訓者提出針對性強的解決問題的意見和方案。
3、溝通效果較好,有助於形成學習型組織氛圍
內部培訓師熟悉企業文化、崗位技能要求,清楚學員的需求,同在一家企業,和學員基本認識甚至比較熟悉,更容易和他們進行交流。與外部培訓相比,內部培訓師生之間的這種交流並不局限於培訓課堂,培訓師可以充分利用同事關系在授課之餘給學員提供更多的指導,實現一對一的深度交流,在企業內部搭建更好的溝通平台,從而保證更好的培訓效果。同時,通過內部講師的榜樣示範作用及與學員之間的無隙交流,有助於提高學員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在企業中營造出分享知識、共同進步的氛圍,有利於學習型組織的建設。
4、對培訓過程的管控效果較好
外部培訓往往是將員工送出去或將培訓外包給專門的培訓機構,這也就意味著培訓過程交由員工個人或外部機構管控,企業人力資源部門只能在前期對培訓師資和培訓課程進行篩選,在培訓結束後通過考核培訓者的方式了解培訓的效果,對培訓實施過程沒辦法進行很好的監督和控制。而由內部培訓師對員工進行培訓,則可以在培訓前監督審核培訓師授課內容的開發情況,培訓過程中維持紀律,及時協調培訓師與學員的溝通,培訓結束後可及時對培訓師的授課效果及學員的學習效果進行評估總結,為下一次的培訓提供經驗和教訓。
5、有利於激勵優秀員工,促進其職業生涯的發展
在企業內部挖掘和培養優秀的或有經驗的員工擔任內部講師,實際上就是對企業內部人力資源的充分開發和利用,對於優秀的員工來說,承擔內部講師的任務對其職業生涯無疑是一種新的挑戰和嘗試。通過培訓授課,內部講師可以大大提升個人在演講、表達、控制局面和應對突發事件等方面的綜合實力,而在開發課程過程中,也有利於自身知識和技能的進一步鞏固和拓展,與此同時,授課效果受到學員和企業的肯定也會給其帶來成就感,有利於激勵優秀員工繼續留在企業,攀登其職業生涯的另一個平台。
㈡ 教師需要什麼內容的培訓
中小學教師中能教好書的多,但既能教好書又能做好研究的少,在「上課」「科研」與「寫論文」方面,確實是「做的比說的好,說的又比寫的好」,這是「你知道的」。在一些骨幹教師、教學名師培訓中,教育科研課程是必修模塊,實踐經驗證明,教育科研不是教會的,而是做會的。北碚區教師進修學院在教師的教育科研板塊的培訓中,從課程設置上,採取「激發研究興趣、跟學研究型教師、篩選一個小型課題、做中學習研究方法」的培訓實踐,收到了很好的培訓效果。
一是培訓學員發現、篩選研究問題的方法。學院在教學名師培訓中,以「問題發現單」的方式,從「課程標准、教科書、課堂觀察、專家講座和自我經歷」五方面去發現、篩選研究問題,確定小課題。
二是典型引路。跟研究型教師學研究,如初中數學教學名師培訓班的一個小組,到巴蜀中學跟隨特級教師余志淵學習2周,看余老師如何以教學案例、教學日誌、教學隨筆記錄教學中的困惑,如何巧妙地把教學工作與科研工作結合,如何開展小課題研究等,跟學後的5位學員後來慢慢地都做起了研究。
三是在研究中學習研究方法。課例研究與文獻研究是學院每個長班都必須貫穿始終的。如農村初中語文教師閱讀與寫作專項培訓班,在邊觀課邊講課堂觀察方法、撰寫課例研究報告的基礎上,每組學員以「文本解讀方法」為題,圍繞一篇文章進行解讀,或對整篇文章、或選擇一個點(如結構、手法)、或關注一個片斷,形成研究的「小課題」,結合自身的教學實際開展研究。又如初中數學教學名師培訓班學員、涪陵第十五中學校熊知龍說,自己在當地教書還是有名氣的,抓升學率也是一把好手,但是就怕教育科研。他到了培訓班,跟隨了影子教師,學習了研究方法,覺得自己是可以做研究的,於是,他不知不覺沉浸到了文獻研究中,他結合課例所做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自主學習指導策略研究述評》和《教師該為學生的思維探究提供怎樣的問題支持——「積的乘方」課例研究》,發表於《教育研究與實驗》和《基礎教育論壇(綜合版)》上。還主持了市級課題「主體參與式生命課堂」的子課題「五環六步教學法」的研究,也經常被長江師范學院等邀請授課。訪談中,他笑著說,這一培訓前後的變化,有時,連我自己都不太相信。
㈢ 什麼是培訓師
你好
培訓講師的簡稱,是通過示範、講解、演練等手段達到學員或增進知識,或提高技能,或轉變心態,或養成習慣的學有專長的人員。
培訓師不限於學校里的老師,我們企業的經理主管,只要達到一定的水準,也可以做培訓師;所以,教師不能等同於培訓師,最大的區別是教師通常面對的學生,而培訓師通常面對的是成人。
培訓師與律師、工程師、醫師一樣,在自己專長的方面,給人提供有價值的服務,並獲得相應的報酬。
培訓師的分類
培訓師的分類主要以可執行培訓的時間長短和了解培訓的深度作為劃分。
初級:成為講者,指的是可執行2-4小時的講座、小型的活動,主要的能力是執行,2-4小時的內容不會有太多交互的過程所以只需要把內容熟悉,並且穩定發揮,就可以了,市面上大多的TTT(培訓師的培訓)畢業後主要能達到這個級別。
中級:成為培訓師,指可執行超過10小時的培訓課程,除了執行的能力外,還要對如何應對所培訓的主題有廣泛的深入的了解,並且懂得處理突發狀況,成為培訓師需要的是經驗的積累與專業人士的引導。
滿意請採納
㈣ 培訓師的工作內容
1、在特定、專長領域內不斷學習研究,根據市場需要設定系列培訓課程回;
2、根據不同行答業、公司的培訓需求的不同,有針對性的進行培訓課程的開發和調整;
3、運用各種培訓方法和培訓工具,講授培訓課程,實現培訓目標。
㈤ 培訓講師的工作職責是什麼
1.培訓規劃和計劃:協助培訓經理進行培訓需求調研工作,參與擬定培訓的具體規劃、實施計劃和實施方案,協助進行培訓課程管理,確保培訓計劃符合培訓需求。
2.培訓資源管理:根據企業培訓需求,在培訓經理指導下,收集、評估相關課程、學習資料;開拓並維護合適的學習與培訓渠道,確保培訓資源的豐富性與適用性。
3.培訓授課:了解學員需求,參與培訓授課,編制培訓講義、做好備課工作,豐富課程內容,設計課程結構,做好現場把控,根據課程反饋不斷完善培訓課程。
4.培訓效果總結:做好培訓記錄並跟進培訓後的效果反饋;分析總結培訓工作,提出培訓管理與課程完善合理化建議;對培訓效果進行評估,並提交分析報告。
㈥ 企業培訓師要學習什麼內容啊
21世紀的企業競爭開始轉向高素質人才的競爭,企業每時每刻都是新陳代謝一樣進行人力資源補充,帥選和重組,所以企業培訓師顯得尤為重要,對於一名合格的企業培訓師必須要懂得:人員素質測評,培訓方案的確定,培訓教學的組織,團隊現狀分析,培訓課程的考法,培訓效果的評估,激勵方案確定,人員個性化輔導等等。
㈦ 企業培訓師的培訓內容
1、課程內容:如何制定培訓總體規劃;如何開發培訓項目、課程與教材;如何評價培訓項目與內衡量教師容授課質量;如何進行培訓項目管理;講授現代的培訓技術與手段,提高教學組織與實施的管理水平。以上內容分別以培訓原理、培訓行政管理、培訓項目管理、培訓課程開發、培訓課程主持、培訓師專業發展六大模塊來闡述
2、鑒定項目:理論知識+實務操作(筆試+面試)+錄象(C&G考核用)
㈧ 培訓師講解內容的點題是什麼意思
就是把內容都講完了 再作總結 說出這段內容的目標
㈨ 企業培訓師主要職責是什麼
培訓師是指根據市場發展狀況和企業自身需要,運用現理念和手段,策劃和實回施培答訓項目,並從事培訓咨詢和教學活動的人員。培訓師在目前市場上主要分為兩類:企業培訓師(TTT)和職業培訓師(PTT),他們的主要職責和特徵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