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培訓心得體會總結
培訓情況概述,培訓目標完成情況
存在的問題或不足
今後的努力方向
B. 服裝店店長的培訓後總結怎樣寫
根據自己的體會,還有一些自己的經歷,怎麼提升你們的業績,根據這些去寫就可以了。
C. 餐飲培訓店長心得體會
1、維持店內良好的銷售業績;
2、嚴格控制店內的損耗;
3、維持店內專整齊生動的文化陳列;屬
4、合理控制人事成本,保持員工工作的高效率;
5、維持會所良好的顧客服務;
6、加強防火、防盜、防工傷、安全保衛的工作;
7、審核店內預算和支出;
主要工作:
1、全面負責門店管理及運作;
2、制訂門店銷售、毛利計劃,並指導落實;
3、傳達並執行總部的工作計劃;
4、負責與總部及其他相關部門的聯系與溝通;
5、指導各部門的業務工作,努力提高銷售、服務業績;
6、負責門店各部門工作人員的選拔和考評;
7、倡導並督促實行「顧客第下、服務第一」的經營理念,營造熱情、禮貌、整潔、舒適的會所服務環境;
8、嚴格控制人事成本、營運成本,樹立「低成本」的經營觀念。
9、進行嚴格的庫存管理,保證充足的貨品、准確的存貨及訂單的及時發放。
10、督促門店的營銷策劃活動開展;
11、保障營運安全,嚴格清潔、防火、防盜的日常管理和維護;
12、負責全店人員的培訓;
13、負責店內其他日常事務。
輔助工作:
1、指導門店人員在職培訓;
2、協且總部有關化共事務的處理;
3、向總部反饋有關營運的信息。
D. 儲備店長工作心得
店長工作心得
通過店長輪崗,我發現很多店長存在店務工作一人獨攬、不知如何發揮團隊力量的問題。我也是一名店長,這些事情也曾經發生在我的身上。在步一店輪崗半年期,店鋪業績逐步上升,在這里將我積累的經驗拿來和大家一起分享。
記得剛去步一店的時候店鋪業績很不理想,銷售額不穩定。於是我開始尋找是什麼原因讓店鋪的業績上不去?仔細觀察店堂內的貨品陳列、衛生情況,給我的第一感覺是沒有秩序,非常凌亂,沒有達到粉藍終端店鋪形象要求。後來從導購那裡了解到:以前店裡的陳列工作、店務工作都是由店長一個人負責,偶爾導購也會去做陳列,或其它的店務工作,但是每一次都達不到要求,基本上店長都會重新再做,後來導購就不再參與店務與陳列的工作了,只管做好銷售。
於是我發現問題就是出現在這里,不是導購不願意跟著學習參與店鋪工作,而是店長沒有注意到店務與陳列的重要性,沒有掌握好工作方法,以致不能合理安排好工作。我相信這個問題不單單只是步一店存在,其它店鋪應該也是存在的。
發現了問題,就要找到解決的方法。
我的第一步:調整心態
無論何時何地、何情何景,只要進入到工作狀態,就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保持一個樂觀、積極的態度,那麼你周圍的人一定可以感受到你的快樂與積極,從而營造出良好的工作氣氛,帶動你的團隊共同完成目標。
第二步:親自感受與實踐(也是讓大家對你的能力得到充分的信任)
1、陳 列 首先讓大家領悟到陳列是維護終端店鋪形象以及品牌形象的重要工作,好的店鋪陳列可以提高進店率,從而提升銷售業績。
每個星期分別帶一個導購做陳列,從整體的顏色分區到陳列細節的成套搭配,以及貨品擺放的間距。一一講到,並且讓她們參與到其中操做。做得不好的再從中指出,分析原因,並教她們怎樣做才是正確的方法。而且不管她們之前做得好與不好(其實只要你細心觀察,總會發現有進步的地方),在她們參與的同時要有適當的表揚,這樣可以帶動參與的積極性,讓導購有信心才會做到更好。
2、店 務 日常店務特別是帳務、報表方面的,方法也是跟上面一樣,每周給每人分配不同的任務。俗話說得好,「做一件事容易,做好一件事就沒那麼容易」。我們需要付出時間,通過你的帶領、鼓勵與表揚,她們才會更有信心、有激情投入和參與到工作中。
第三:抓好銷售(做續銷)
把公司經常培訓的商品知識與銷售技巧運用到工作中,在顧客對我們的單品感興趣時,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為顧客選擇好適合顧客的服裝並做好搭配,多給自己的銷售工作製造機會,進而促成續銷。大單多了業績就自然的上升了。這些其實都要在陳列上下足功夫,可能也有很多的店鋪是這樣做的,但是仍沒有帶動銷售,我也想把我的做法講講:
1、新款到店後一定要試穿和研究。屬於什麼風格?適合什麼樣的人群?了解衣服的賣點與面料成分等。我是之前在某店輪崗時無意中發現有一名導購把一件04F035的風衣推給了一位特別有女人味的顧客,結果顧客只看了一眼就搖搖頭走了。這說明了什麼呢?我們的導購沒有觀察顧客、沒有了解顧客的需求就盲目推薦,這樣不會引起顧客的興趣,甚至讓顧客反感。那麼如何改善這些日常銷售中存在的問題呢?這就需要在平時的工作中多多積累,多多相互討論、學習,了解貨品,做到在顧客進入店鋪以後可以根據自己的觀察判斷結合現有貨品為顧客提出合理建議。
2、貨品的合理展示。店鋪內所有正掛、側掛、形象牆上所展示的產品一定要做到顏色、款式呼應,內外,上下搭配完美,才會更吸引顧客,也會為你在做推薦時,提供更多的搭配試穿方案。櫥窗也要根據天氣的變化、新款的上市及時更換陳列,每周至少更換一次模特搭配,不能這個款穿在模特身上效果好,就一直穿在上面。櫥窗是店鋪最有吸引力的地方,也是最能體現店鋪形象的窗口,一定要做到常換常新,起到突出店鋪形象、傳遞品牌文化的作用。有了好的店鋪形象,才能讓我們品牌在消費者心目中留下好印象。
3、要有足夠的自信心。我們的導購一定要對自己的產品充滿信心(當然,有信心的前提是一定要了解產品),在銷售中充分利用好,這樣,銷售工作才有了動力。
4、銷售技巧的運用。把握好顧客的心理需要、消費水平,同事之間互相配合。面對形形色色的顧客,在不同的顧客面前做不同的贊美,這些都需要我們在工作之餘多多學習和積累。我們為什麼能把大單越做越多?重在推薦,同時把上面幾點掌握好、運用好,業績上升的空間就會越大!
以上是我在步一粉藍半年的工作中所總結和積累的經驗。我相信肯定還有很多店長比我做得更好,也希望大家拿出更多的寶貴經驗多多交流與學習!共同進步與提升我們的個人能力和店鋪業績。
E. 店長讓我們寫培訓後的心得體會,
每個公司都會經歷這個過程的,哈哈
F. 學習楊大筠《專業店長》後的心得體會
先從哪裡開始呢?首先說說時下比較流行的買店行為吧!
從我了解,一般的買店行為從主體上分,可分為經銷商買店和廠家買店兩種情況,從廠家行為上講,有以下幾種形式:
1、買斷供貨銷售權,就是酒店只能銷售買斷品牌的酒水,這種投入一般比較大,從成本概念上測算很容易賠本,很多酒店也不允許。
但這種形式在紅酒、啤酒操作中使用的比較多。白酒就很少,即使在前兩年酒店消費自帶還不是很嚴重的時候也不多。在濟南做市場的時候,我了解到全興曾經20萬元買斷了姜仔鴨酒店,反正結果不是很好,據當事人講是賠了,只買斷了一年,後來就沒有再買。
不過這種方式具有很強的壟斷性,競爭品牌沒有了,連推廣都不會受到干擾,所以對廠家講,很容易建立起競爭優勢來。但如果買斷品牌不是很知名或影響力不夠的話,也會有很多的麻煩,比如有的客人就會堅決抵制。
但這種買店情況,在啤酒就很好用,因為啤酒消費的品牌集中度比較高,自帶情況比較少,廠家也可以根據店內的消費包裝進行很好的監督,所以效果不錯。青啤當初就是靠大面積買店,在濟南把本地的趵突泉干趴下的。
2、買斷促銷權
這種形式無論是在白酒還是紅酒、黃酒都會經常使用,主要是成本比較低,可以有效的壟斷店內的推廣資源——人員推廣、宣傳推廣、活動推廣等等,能夠使品牌在店內形成推廣的強勢,通過強推帶動銷售,形成銷售的強勢。
實際上,在如今自帶率比較高的情況下,很多企業還是在酒店進行大力的投入,從推廣的角度上講,有一定的意義。我們知道,消費者如果自帶從商店購買的話,在商店的停留時間是很短的,而且很多情況下是指名購買,所以這種情況下,即使廠家在商店裡安排了促銷員、導購員包括激勵店內的人員進行強推,能夠與消費者溝通的時間也是有限的,因此影響也是有限的,而且有的購買者還不是直接的消費者。不比在酒店裡,喝酒的都在,而且從消費者進店到吃完飯,停留的時間一般都不會低於1個小時,而且通常時候是幾個消費者在一起,促銷員或服務員可以有充足的時間向客人推銷,即使最後沒有形成消費,實際上也提高了品牌的影響,所以我們說,正是因為酒店作為消費終端(消費場所)的地位沒有動搖,所以我們才要在能夠見到消費者的地方進行品牌/產品推廣。
所以,如果拋開酒店的銷量考慮,從推廣效能上酒店還是很高的,這也是很多廠家在自帶率比較高的情況下,依然在酒店進行大規模投入的一種考慮。
但實際操作中,我們還要考慮另外一個現實問題:企業能夠買得動終端,但是不見得能賣得動消費者。尤其是現在很多企業採用店外公關的手段,已經提前對一些單位大客戶進行了溝通,這種情況即使你通過酒店對消費者實施影響,效果也可能是微乎其微的。
還有,我們有必要多考慮一下競爭對手。從理論上,我們通過買斷促銷買斷了店內的推廣資源,但不要忘了,企業和酒店合作其實是一種不對等的合作,有時候面對競爭對手的利益誘惑,協議也無法有效的約束酒店的行為,何況還有一些是私下裡的事情,所謂我在明敵在暗,讓你防不勝防——偷著兌盒蓋、偷著給一些管理人員好處、偷著發展暗促、甚至是找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讓競爭對手在店裡名目張膽的做促銷,讓買斷企業也防不勝防。除非你能夠做到和店裡面的上下關系都很好,而且還要盯緊了,說實在,要做到這些確實不容易,加上業務員有時侯還會偷懶、糊弄,最後效果也大打折扣。
而且,即使你買斷了促銷權,你還要繼續大力度投入促銷活動費用、溝通費用,包括促銷人員的費用,從成本上根本就不能核算,所以我們只能將酒店作為一種推廣的平台,投入的權當推廣費,不與銷量掛鉤,心裡還能安慰點。
然後我們再說說經銷商的買店行為:
1、不與銷量掛鉤的買斷供貨。
這種情況是在買店剛剛興起的時候採用的,就是經銷商根據對某個店銷量的評估,通過跟店裡談判,每年以多少錢,買斷店內某一類酒水(可以是紅酒、白酒或啤酒)或所有品類酒水的供貨權。
從某種程度上講,這種做法帶有一定的賭博性質,因為誰都說不定在這一年裡會有什麼情況發生,也許店裡的生意忽然淡了呢?所以,經銷商一般選擇生意比較穩定的酒店進行這種買斷,以減少意外情況發生。
這種情況下,經銷商就可以從各家拼貨,就是各個品牌的貨都供,從上游利用酒店的影響可以拿到比較合理的價格;對酒店來講,因為有協議的約定,還可以按正常甚至是高於正常的價格供貨,這樣就可以有一個很好的利潤回報。
所以,一般這種情況,第一年買店的都是賺的,等別人看著眼熱來湊熱鬧的時候,他就撤了,不買斷了。這種時候往往是酒店的買斷費用被抬上去了,即使後來者利用高費用爭取到了買斷權,但從獲利水平和費用投入上已經很不劃算了,有的甚至是賠錢。
但對於廠家來講,這種買斷行為,只能解決產品進店的問題,很難解決銷量領先的問題,要想銷量領先,還要在店內做工作,但是有時候做工作也會受到買店經銷商的阻力,因為店裡的產品都是他供的,如果你的產品利潤不是最高的話,他肯定不願意你銷得好。
2、與銷量掛鉤的買斷。
其形式就是經銷商根據酒店承諾的銷量,以返利的形式(有現金、貨抵或實物如汽車、酒店常用設備等)或提前或階段性給酒店兌現所謂的「超常」回報,雙方簽訂買斷協議。
這種情況多是全品種買斷,這樣經銷商可以從各品牌產品的利潤中找一個平衡,而且可以把費用控制在自己手裡,不合算的產品或品牌乾脆不供也不允許進店。
還有,如果換成是廠家(單一品牌)的行為,就不叫買斷,叫銷售政策。就是按酒店承諾的銷量,廠家提前或階段性的一次性或階段性給與酒店一個回報。聽說很多徽酒在本地市場就是這樣操作的,有人吹噓這種做法叫酒店的經銷商化。
但實際上這種操作方式存在一些商業盲點的問題,是廠家或經銷商換了一種方式,把其它方面的投入給了酒店了,反正最終結果是大家都要劃算。
這里如果是一種品牌行為的話,需要注意價格的問題,通常情況下,這種行為下產品的合價是低於市場普通價格的,否則店內也不會答應。如果這時候有酒店承諾的銷量太高或完不成既定銷量,很可能導致產品外流,擾亂市場價格,即使有協議的約定,但在廠家和酒店不對等合作的前提下,我們也很難說能夠追究酒店的責任。
還有一種情況叫定製化,不屬於買店行為裡面的,就是廠家聯合大型的連鎖酒店,推出專供產品,這種情況由於省掉了中間經銷商環節,而且也沒有價格的比對,廠家和酒店都可以有一個很好的利潤空間。加上是酒店專賣產品,產品上也帶有酒店的LOGO,從某種程度上是酒店的形象產品,加上利潤的驅動,他們的銷售積極性會非常高。廠家也可以藉助專供產品降低渠道費用,擴大品牌影響,所以我比較看好這種形式。
目前在市場上,我見到茅台在這么做,還有一些非知名的企業和品牌也有嘗試,但效果不是很好。我認為關鍵是缺乏運作,運作好的話,我認為可以作為企業擴張的一種戰略來做,我看好他的前景:
一是因為,隨著餐飲業的競爭,肯定會產生一些餐飲巨頭,他們在餐飲業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有的是地方連鎖化、有的是區域或全國連鎖化。這樣的餐飲企業很多,如小肥羊、小天鵝、順風肥牛、石家莊的燕春集團等等。
二是隨著酒水在餐飲終端競爭的加劇,從費用上大家可能都面臨費用壓力過大的問題,而且投入的效果越來越低,這時候必須思變,定製化就會成為一種思變的產物而大行其道。
當然,如果作為一種擴張戰略來講,定製化就不單是針對酒店了,還有是大型超市、連鎖便利店甚至是一些企事業單位等,如成系統的有電信、銀行、電力等。
但是,如果採用這種戰略,前提是企業必須具有很強的產品開發能力,產品開發質量、速度等都很重要,而且還要能夠解決小批量生產的成本控制問題。
以上是我接觸到的「買店」行為,主要是從合作方式上對酒店的運作做了說明,還有其它常規內容如客情管理、店內推廣等等。
接下來再從客情、推廣、促銷等方面談一下餐飲終端運作,這里談的酒店不包括企業買斷的情況。
一、餐飲店的選點布局和渠道互動
傳統意義上,我們總是向業務人員強調鋪貨率,誠然鋪貨率很關鍵,但是現在做酒水,尤其是新進入的市場,要想提高鋪貨率,前期投入的成本可能太大,而且很多店即使花代價進了,如果不能有效的解決動銷的問題,可以說對市場的啟動效果微乎其微,因此我們在實際運作中提出了一個概念,叫選點布局。這主要是基於以下幾方面考慮:
1、如果大面積進店後,尤其是在比較大的城市市場,一部分店內如果不能及時有效的展開促銷和推廣,實際上對這部分店的進店費用投入等就是一種浪費,為避免浪費,需要我們根據企業推廣能力和市場啟動需要有選擇的進一步分店。
2、如果是一個新品牌,在初期進店的時候進店費用是很高的,甚至可能遭到無條件的拒絕,而且對某個店已經形成事實的進店費標准,即使在產品旺銷之後也很難降下來。
3、當產品在市場上有一定影響的時候,再進入一部分店可以爭取更多的談判砝碼,壓低進店費用,降低營銷成本。
4、酒店之間本身也存在一定的競爭,通過選點布局可以避開酒店之間在某一品牌價格上的競爭,除了有個比較好的銷售價格和利潤回報外,還可以從促銷活動上與其它酒店區分開來,讓酒店形成相對獨特的競爭優勢。
好了,說完了選點布局,我們再談談渠道互動。
我們知道,盡管很多酒水企業可能採取分渠道運作的形式運作市場——流通經理專門負責流通渠道、餐飲經理負責餐飲渠道。但實際上,市場上所有的渠道是一個整體,流通渠道和餐飲渠道之間可以做一個配合和互動。
在目前自帶率比較高的情況下,我們通常會建議廠家餐飲和流通渠道同步運作,這樣就可以相互帶動。
比如,在某一酒店的進店費用比較高或競爭對手比較強勢的情況下,我們可以採取圍而不攻的做法,選擇將酒店周邊的煙酒店進行布局,只要在酒店周邊出現的消費者,都可以感受到我們的品牌,這樣通過逐漸的影響消費者讓酒店感受到品牌的力度,更好的解決進店和店內推廣的問題;如果這家店是競爭對手的買斷店的話,我們考慮在店內競爭的成本太高的話,也可以採取這種方式。
這樣,無論是自帶酒水還是在餐飲店內購買的消費者都可以接觸和感受我們的產品,在渠道中受到品牌推廣的影響。這樣,就做到了渠道之間的互動影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速市場的運作,提高運作效率。
二、關於在餐飲店內的推廣
我們將推廣分為兩種,一種是靜態推廣,主要是通過宣傳物料,如店招、展架、單頁、海報還有一些店內允許的裝飾廣告等。在這里我比較強調業務員一定要重視這些工作,不要覺得這些是對銷售沒有幫助的事情或是不能立竿見影的事情就不予重視。
我們知道,品牌的影響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一遍一遍的提醒可以使品牌慢慢滲透進消費者的心智,刺激消費者嘗試消費或是讓品牌進入消費者的選擇范疇之內,如果做到這些,靜態推廣就算是見效了。
另外一種是動態的推廣,包括廠家業務員對服務員的推廣、服務員和促銷員對消費者的推廣、還有促銷活動的推廣等。
首先我們說業務員對服務員的推廣。在店內,其實我們更多是要依靠服務員進行產品和品牌的推廣,有很多時候我們也會看到,即使已經暢銷的品牌,服務員的推薦說辭還很不到位、對產品的賣點也不是很清楚,主要還是我們的業務員工作不到位,沒有將產品和企業信息進行有效的傳播。
從來不要以為你講一遍服務員已經記住了,其實不是,他們只關心賣酒能得到什麼好處,從來不去想怎麼賣酒,這就需要我們在日常溝通中一遍遍的灌輸,先讓產品和企業信息進入服務員的心智,這樣他才能更好的開展對品牌的推廣,久而久之,這種推廣會成為服務員的一種習慣性行為,那我們就成功佔領了服務員這塊陣地。
其次說一下如何有效利用服務員。我們知道,通常一個規模比較大的酒店有很多服務員,我們不可能一一溝通,這就需要我們找到那些在服務員裡面比較有影響力的或是表現比較出色重點溝通,發展成我們的核心服務員,通過促銷活動的利益誘惑、感情溝通等讓他們為我所用,從而在店內帶動更多的服務員主推我們的產品,這樣我們就形成了推廣的強勢,通過推廣啟動銷售。
針對服務員的促銷形式很多,溝通感情的方式也很多,這里就不再贅述。我重點強調的是針對消費者的促銷活動。也許從活動本身講,我們已經很難找到一個能夠一舉形成轟動的促銷活動了,似乎每個活動消費者都不是很感興趣,效果都不是很好,但是請堅持。有活動可以讓你更多的被關注,可以給服務員和促銷員更多的推薦理由,一段時間下來以後,促銷活動就見效了。
基於這種考慮,就可以把促銷做的經常性花樣翻新,無論是內容還是形式都要變,投入力度不一定大,但關鍵是要堅持。
這樣,通過動態推廣與靜態推廣形成一種配合,可以影響到到消費者。
三、有效的客情管理和溝通
客情管理主要是和餐飲店的。包括與服務員的和酒店管理層的。在對管理層的客情管理中,我認為業務員一定要學會做業務回顧的技能。業務回顧就是對業務進展情況階段性的回顧,包括企業的投入與產出、工作中的得與失以及下一步的業務規劃和展望,同時還可以從酒店方面得到一些有效的銷售建議。
通過做業務回顧,一方面可以樹立業務員的專業形象,另外可以讓餐飲店明白你的工作,從困難上可以爭取更多的理解,同過讓客戶明白我們在他生意中的位置以及企業的投入力度,可以從業務上爭取到更多的支持。
另外,為了更好的回款、更有效的從店內收集到競品信息,和酒店管理層做好溝通是非常必要的,比如樓層經理有是否讓促銷員進包間推銷的權利、吧台管理著店內的銷售數據、庫房有進貨和出貨的權利、財務有結款的作用,這些關系都要處理好。
在這些復雜的客情中,還要注意一些個人關系的處理,總之一個原則就是,你可以不去維護一個人,但千萬不要得罪一個人,否則這個人的破壞作用可能是巨大的。
溝通的另外一面,就是消費者,當我們不能通過餐飲店有效的影響消費者的時候,就可以考慮在店外進行溝通。比如我們曾經給客戶建議選擇在客人進店時間在酒店門口向客人發放溝通卡(通常是贈酒卡),消費者憑溝通卡獲得贈酒,廠家負責隨時送到。其目的無非是為了讓更多消費者進行嘗試消費,擴大產品的影響,效果也不錯。
當然了,關於讓消費者喝到酒的方法還有很多,在這里我也不說太多,只要大家知道,其實對消費者的影響也不一定只有在店裡才能進行就可以了,只要你能找到消費者,讓它看到或嘗到我們的產品就可以了,那就看策劃的功力了。
四、關於工作原則的問題
在很多時候,我們進行選點布局是為了建設核心店,形成核心的帶動作用。通常在一個市場上,競爭對手不可能把每家店都做好,所以在選店的時候,除了要看酒店的規模、影響、生意以及酒水銷量之外,首選的應該是競爭不太激烈的酒店,採用主動出擊的方式進行競爭對手,不要只跟著競爭對手跑,否則就很被動。
請注意,這是業務員經常犯的錯誤,總是找競品銷售好的店做,通常這種店的競爭門檻是很高的,所以我們從投入和產出效益上計算,一定要盡可能的避開競爭對手比較強勢的餐飲店。
做好這部分店也會帶動其它的店,然後我們再去做「難啃」的店,可能更有效果。
另外,在投入方式和內容上,盡可能做到差異化,這樣產品才能更多的被關注,投入才更有效。
當然了,做終端還有很多細節,比如消費者溝通、庫存管理、帳期管理等等,這些是沒有定式的,靈活運用就行了,但是業務員千萬不能只會賣貨不會收錢,那企業可就賠大了。
好了,關於餐飲終端運作,先交流這么多,如果還有不明白的或是我沒有講到的,我們可以進一步探討,希望這篇文章能對奮斗在市場一線的兄弟姐妹們有所幫
G. 做為一名店長,服裝培訓心得該怎樣寫
店長工作心得 通過店長輪崗,我發現很多店長存在店務工作一人獨攬、不知如何發揮團隊力量的問題。我也是一名店長,這些事情也曾經發生在我的身上。在步一店輪崗半年期,店鋪業績逐步上升,在這里將我積累的經驗拿來和大家一起分享。 記得剛去步一店的時候店鋪業績很不理想,銷售額不穩定。於是我開始尋找是什麼原因讓店鋪的業績上不去?仔細觀察店堂內的貨品陳列、衛生情況,給我的第一感覺是沒有秩序,非常凌亂,沒有達到粉藍終端店鋪形象要求。後來從導購那裡了解到:以前店裡的陳列工作、店務工作都是由店長一個人負責,偶爾導購也會去做陳列,或其它的店務工作,但是每一次都達不到要求,基本上店長都會重新再做,後來導購就不再參與店務與陳列的工作了,只管做好銷售。於是我發現問題就是出現在這里,不是導購不願意跟著學習參與店鋪工作,而是店長沒有注意到店務與陳列的重要性,沒有掌握好工作方法,以致不能合理安排好工作。我相信這個問題不單單只是步一店存在,其它店鋪應該也是存在的。發現了問題,就要找到解決的方法。 我的第一步:調整心態 無論何時何地、何情何景,只要進入到工作狀態,就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保持一個樂觀、積極的態度,那麼你周圍的人一定可以感受到你的快樂與積極,從而營造出良好的工作氣氛,帶動你的團隊共同完成目標。 第二步:親自感受與實踐(也是讓大家對你的能力得到充分的信任) 1、陳 列 首先讓大家領悟到陳列是維護終端店鋪形象以及品牌形象的重要工作,好的店鋪陳列可以提高進店率,從而提升銷售業績。 每個星期分別帶一個導購做陳列,從整體的顏色分區到陳列細節的成套搭配,以及貨品擺放的間距。一一講到,並且讓她們參與到其中操做。做得不好的再從中指出,分析原因,並教她們怎樣做才是正確的方法。而且不管她們之前做得好與不好(其實只要你細心觀察,總會發現有進步的地方),在她們參與的同時要有適當的表揚,這樣可以帶動參與的積極性,讓導購有信心才會做到更好。2、店 務 日常店務特別是帳務、報表方面的,方法也是跟上面一樣,每周給每人分配不同的任務。俗話說得好,「做一件事容易,做好一件事就沒那麼容易」。我們需要付出時間,通過你的帶領、鼓勵與表揚,她們才會更有信心、有激情投入和參與到工作中。第三:抓好銷售(做續銷)把公司經常培訓的商品知識與銷售技巧運用到工作中,在顧客對我們的單品感興趣時,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為顧客選擇好適合顧客的服裝並做好搭配,多給自己的銷售工作製造機會,進而促成續銷。大單多了業績就自然的上升了。這些其實都要在陳列上下足功夫,可能也有很多的店鋪是這樣做的,但是仍沒有帶動銷售,我也想把我的做法講講:1、新款到店後一定要試穿和研究。屬於什麼風格?適合什麼樣的人群?了解衣服的賣點與面料成分等。我是之前在某店輪崗時無意中發現有一名導購把一件04F035的風衣推給了一位特別有女人味的顧客,結果顧客只看了一眼就搖搖頭走了。這說明了什麼呢?我們的導購沒有觀察顧客、沒有了解顧客的需求就盲目推薦,這樣不會引起顧客的興趣,甚至讓顧客反感。那麼如何改善這些日常銷售中存在的問題呢?這就需要在平時的工作中多多積累,多多相互討論、學習,了解貨品,做到在顧客進入店鋪以後可以根據自己的觀察判斷結合現有貨品為顧客提出合理建議。2、貨品的合理展示。店鋪內所有正掛、側掛、形象牆上所展示的產品一定要做到顏色、款式呼應,內外,上下搭配完美,才會更吸引顧客,也會為你在做推薦時,提供更多的搭配試穿方案。櫥窗也要根據天氣的變化、新款的上市及時更換陳列,每周至少更換一次模特搭配,不能這個款穿在模特身上效果好,就一直穿在上面。櫥窗是店鋪最有吸引力的地方,也是最能體現店鋪形象的窗口,一定要做到常換常新,起到突出店鋪形象、傳遞品牌文化的作用。有了好的店鋪形象,才能讓我們品牌在消費者心目中留下好印象。3、要有足夠的自信心。我們的導購一定要對自己的產品充滿信心(當然,有信心的前提是一定要了解產品),在銷售中充分利用好,這樣,銷售工作才有了動力。4、銷售技巧的運用。把握好顧客的心理需要、消費水平,同事之間互相配合。面對形形色色的顧客,在不同的顧客面前做不同的贊美,這些都需要我們在工作之餘多多學習和積累。我們為什麼能把大單越做越多?重在推薦,同時把上面幾點掌握好、運用好,業績上升的空間就會越大!以上是我在步一粉藍半年的工作中所總結和積累的經驗。我相信肯定還有很多店長比我做得更好,也希望大家拿出更多的寶貴經驗多多交流與學習!共同進步與提升我們的個人能力和店鋪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