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心得總結 > 空乘培訓心得體會總結

空乘培訓心得體會總結

發布時間:2020-12-02 00:39:45

培訓心得體會總結

任何的培xun都只是領你入門,有些好的培xun還能學到東西,也有很坑的。學到的東西後面要自己在工作去實踐,去不斷的復習之前的知識。

Ⅱ 急急 乘務員心得體會

當然我做乘務員不是為了錢。做臨時乘務員之前,我想我是把自己想得太高尚了:為了看一看外面的世界,為了體驗另一種生活,拿點社會經驗。到頭來,我只發現,無論什麼社會,永遠是人民大眾被剝削;我也發現,隱忍和爭取的重要性。
第一趟車,是最輕松的時候,當然也是最天真的時候。一切比我想像中簡單,我還勤快地一個小時掃一次地。車長說什麼要求,還樂意聽進去。我原以為,人應該做好本分工作(我現在還是這樣認為),只要是盡力了便起碼對得起自己。不過很大多數時候都不是這樣。無論你怎樣努力,有些人就是不放在眼裡,就好像你掃了三四次地了,有些人還是不聽勸告,不停地扔垃圾。耶穌說,人家刮你一巴掌,你要把另一邊臉也送上去讓人家再刮;孔子說,以德報怨。還有上層說:「隨臟隨掃」。我想,我不如站在他旁邊大聲說:「大家像這位同志這樣,將垃圾丟在地上吧,我隨i臟隨掃,多謝合作。」當然這是個很荒謬的假想。我想說的是,為什麼上級制定的規則如此不切實際,讓人不得不違抗?而更奇怪的是,上層制定待命人員的待命時間卻不是工時。既然公司有這樣的規定要待命,也就是說這是工作內容的一部分,為什麼不算工時呢?既然不算工時,也就不是工作的一部分,那就沒必要遵守,可為什麼要下死命令一定要在候車間候車呢?我不知道這是中心的問題還是公司的問題,我也不知道我的那段時間誰負責;而我認為那是段很長的時間,人生不能這樣白白浪費而毫無回報,不是嘛?
第二趟車,也是時間最長的一趟,起碼七天。我們試過在廣州城外待了4小時不能進站,結果我們沒有下車就直接放客。可是我們卻沒有晚點費。時間表上表明大概兩點到,也就是說,我們兩點鍾就下班了;而我們卻沒有下班。who pay my leisure time? No one! 感覺上那段時間我們就好像人間蒸發似的。我不想知道鐵道部的列車調度有多麼復雜以致於我們晚點如此之久,我只是想了解是誰定的規則在白白浪費我的時間。起碼那些人應該學過富蘭克林說過「浪費時間等於慢性自殺」吧。晚點的影響是很大的,首先我們在車上,要好好休息是很困難的。經常熬夜的人應該清楚,一個人若休息不好,火氣就會上來,會感到疲憊;試問一個疲憊火氣大的人如何提供良好的服務質量呢?這是一個惡性循環。當然了,不熬夜的人哪裡會知道這些。不過我知道的是還有人連跑了十三天還很自豪,我很佩服;不過我想,若上層人員能隨這位同志連續工作十三天的話,我想我會平靜很多。這七天,讓我知道中國還有很多人,不知道被剝削,不知道什麼權利是自己作為一個社會人所應有的;很多人知道而不敢爭取;很多人爭取卻被嗤之以鼻或者被打壓。真奇怪中國人均收入竟有一萬美元,而我所見者幾乎沒有。難道我周圍的,火車上的,我們的車長和正式員工不是chinese?再者,我聽說在我們的社會是以按勞分配為主,多種分配製度相結合為原則。既然這樣,從時間來說是他們比我們乾的時間還少,可是收入上幾千上萬,可想而知他們的其它貢獻比我們多很多啊。
第三次車因為是剛過完年,比較少人。可是我卻遇上讓我十分驚恐的事——務工者爭先恐後上車。說是「爭先恐後」這個褒義詞是因為我可不想得罪他們,聽車長說他們那可是武術之鄉哦,頂呱呱滴。站站台時看到有人舉著車廂牌在帶隊,我以為這是很好的組織。可是一到上車,大家都瘋了,不理婦孺小孩老人,反正壯者勝。幾十號人擠著窄窄的車門,巴不得車門再大點再大點。望了一下站台(我還有時間望?當然啦,反正他們不用我幫忙,除了不停用嘴大聲叫:「大家不要擠啊,注意小孩子。」,除了眼睛望著被擠著上車的小孩替他們擔心外,除了用手高舉圓順牌外,我還是挺閑的。反正對比他們,我覺得那一刻我很閑。),我發現人海其實是很恐怖的一件事,尤其是當大家盲目向前沖的時候。最近聽說哪個中學初一小朋友下樓踩si人的事,我想大概就是這種情況。後來上車才發現,九節車廂裝一千二左右的人是很寬松的。我想如果他們事先知道這個數字,他們也許不會這么不顧一切地瘋狂。不過我想,對他們說了也沒什麼意思,就好像我不停很有禮貌地宣傳要注意車廂衛生,不要亂扔垃圾,禁止在車廂內吸煙等,有許多人還是置若罔聞。當然,說了總比沒說好。可是我想這些成年人為什麼會做出初中學生的行為呢?我忽然想到廉價勞動力這個詞。這些就是廉價勞動力。以前無認知時看到誰誰誰向外資說中國有富餘的廉價勞動力時覺得這是件好事,起碼人多力量大。可今天我認為這是我們的一種悲哀。讓純朴變為無知,這樣的人很無奈,這樣的民族也很危險。當有些人拉著子女找貴族學校時,還有大批人提著他們的小孩到廣州讀寫麻雀民辦私立學校;當有人喝杯茶看報紙守個夜就拿三倍工錢時,我們就擠在乘務間打哈欠,偷偷睡覺還怕挨批浪費時間,還在琢磨晚點費有沒有(當然沒有啦)、一趟車算多少天(當然少算啦)。務工者的無奈在於他們無法爭,我們的無奈在於我們打著華農的名牌出去,誰又為我們爭了多少呢?沒辦法,我們也只是廉價勞動力。回來時看到稀稀落落的每個村落都有個「幸福之家」,我想,人民大眾,自得其樂也是一種福氣了。
如果說前三趟波瀾不驚的話,那麼最後一趟真的為我的乘務員之旅畫上一個精彩的句號了。從回來說如無意外不用再跑,到有意外,再到再有意外。I think, oh, my God, it's really a miracle world。從新中國一成立,大家都說我們不能被別人牽著鼻子走,於是我們有了兩彈一星,走改革開放,香港澳門回歸。而今天,我們被牽著鼻子走。有人說小趟算兩天,好吧,有人幫我們答應了;有人說兩小趟之間沒有晚點費,又好吧,又有人幫我們答應了;有人說,你們休息吧,應該不用跑了,可是要待命哦,好吧,我們乖乖去休息;又有人說,你們今天就要出車啦,今天?好吧,我們出車就是了;最後有人說,這趟車票銷售不好,你們回去吧,好吧,我們在火車站等了四個小時回去吧。我們可是跟著黨的方針「為人民服務」走的啊。當初聽誰說要讓每一位外來務工者過年能回家;原來只是過年回家而已。回來就算啦,反正車票銷售不好就不開啦。記得哪位負責人說,這趟車可能超員很厲害的!原來做負責人的都喜歡誤導我們的弱小群眾,原來不經考證的也能信口開河。我不知道這是不是某個環節的溝通問題,又或者根本沒有溝通。不過我還真沒試過坐車到火車站吃一碗「餃子拉麵」就回來了。有些東西試過一次就算了,下次?never, ever。It's funny that 不知哪來的一趟車,It's funny that 華農有個勤工助學中心是華農的,卻不是廣鐵的。
毛主席說過,對戰友要如春天般溫暖,對待敵人要如秋風掃落葉。對,我堅決支持!我們有我所見過的最好的最負責的比我們睡的還少的鄧車長和李車長,有最好的最直爽的最敬佩毛主席的潘師傅,有最和藹善良的乘務員大哥大姐大伯阿姨們。還有陳宇應該記得的那個老是微笑的姐姐。人有時真的應該隨遇而安,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們能成為一個快樂的團體,是我們所有組員的自豪。人總是應該往好的方面看,苦的東西諸如在連老乘務員都未試過的站台露宿等過了就應該忘記。我希望如我所想,我所接觸的L19組的老員工們是廣鐵公司的形象代表,我所接觸的好的負責人是勤工助學中心的形象代表,我所表現出來的符合華南農業大學的學子身份。

員工培訓心得體會範文

員工培訓心得指將培訓的過程通過實踐反思學習內容並記錄下來的文字,近似於經驗總結,簡略寫出自己培訓的內容,然後寫出自己的意見和感想。

正文:

文化,是企業的靈魂,是一個企業能夠傲立商海的根本所在。培訓了文化的澆灌,企業便像無源之水,是無法長久的。幹部培訓心得文化發展至今天,大家已普遍認識到,它的實質就是企業所有成員共有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

企業幹部培訓心得建設的真正功效在於以優秀的文化教化人、轉化人。中國的海爾集團、邯鄲鋼鐵公司、美國微軟公司、日本培訓心得公司等等。

他們創造出的奇跡和成功的企業質量培訓方案無不告訴我:企業文化是企業發展的不朽之柱,文化建設有著潛在的凝聚力量,它不僅僅能給企業帶來一種企業,而且能激發員工的自豪感和責任感,培育企業心得精神,為我們員工作導向,從而提高企業的整體效益。

下面我從三個方面對如何宣講東方公司企業文化來談談個人的心得體會。

一、 淺談對培訓企業理念的理解。

作為公司的員工,我們每一位員工都應該秉承公司的優良文化傳統,牢記 「誠信、業績、創新」是我們企業和員工共同的價值取向,發展是我們的第一培訓心得,具有強大核心的競爭力的國際一流公司是我們共同的目標。

誠信文化是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幹部,企業無信不旺,社會無信不穩,因此,誠信是企業理念的基石。誠信:誠,就是忠誠、老實;信,就是守信用、重信譽。誠信作為企業核心價值培訓大家網尤為重要,它是我們的傳統美德,繼承和發揚這一美德,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具有特殊而現實的意義。

公司提倡「讓用戶滿意,以共贏謀求可持續發展」經營理念,提倡「靠前服務,超前服務,超值服務」的服務理念,其意義是何等重要。

身為東方公司一名社區領導幹部,在日常管理中宣貫培訓大家網企業理念,積極開展操作技能培訓、企業服務規范、服務禮儀培訓、完善各項管理制度、建立質量體系等等,使員工盡快熟練本崗位規范的操作,具有精神飽滿的工作面貌投入工作。

將企業文化理念滲透到經營工作、管理工作和服務工作中;貫穿於工作要求、工作標准、工作考核中,把企業理念作為我們的行動指南,是我義不容辭的工作職責,一切以用戶為重,為用戶所想,為社區居民提供最滿意的服務。

二、對於企業文化建設方面的措施。

在公司快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時期,企業文化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提高認識、加強領導,開拓創新、與時俱進、努力開創企業文化建設的新局面。

要提高認識,統一思想,切實把企業文化建設列入管理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企業文化建設是企業全部工作的重要組織部分,認真抓緊抓好至關重要。在工作中定期組織基層領導幹部和員工加強對企業文化建設理論的學習研究,掌握企業文化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內容。

增強對企業文化建設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及時研究解決企業文化建設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把握好企業文化建設方向,堅持用社會主義的先進文化佔領文化陣地,不斷推進企業文化建設。

Ⅳ 培訓心得體會怎麼寫

心得體會怎麼寫 1、什麼是「心得體會" 在參與社會生活與社會實踐中,人們往往會產生有關某項工作的許多感受和體會,這些感受和體會不一定經過嚴密的分析和思考,可能只是對這項工作的感性認識和簡單的理論分析。

用文字的形式把這些感受和體會表達出來,就是「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是一種日常應用文體,屬於議論文的范疇。一般篇幅可長可短,結構比較簡單。 2、心得體會怎麼寫?

心得體會的基本格式大致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 I、標題 心得體會的標題可以採用以下幾種形式: 1)、在XX活動(或XX工作)中的心得體會 2)、關於XX活動(或XX工作)心得體會(或心得) 3)、心得體會 如果文章的內容比較豐富,篇幅較長,也可以採用雙行標題的形式,大標題用一句精練的語言總結自己的主要心得,小標題是「在XX活動(或X X工作)中的心得體會」,例如: 從小處著眼,推陳出新 ——參加班組長培訓的心得 II、正文 這是心得體會的中心部分 (1)開頭 簡述所參加的工作(或活動)的基本情況,包括參加活動的原因、時間、地點、所從事的具體工作的過程及結果。
(2)主體 由於心得體會比較多地傾向於個人的主觀感受和體會,而人的認識往往有一個逐漸發展和演變的過程,因此,在心得體會的主體部分的結構安排上,常常以作者對客觀事物的主觀感受和認識發展、情感變化為中心線索,組織材料,安排層次。具體的安排方

法主要有兩種:並列式結構和遞進式結構。 A.從不同角度將自己的感受和體會總結成幾個不同的方面,分別加以介紹,層次之間是並列關系。即: 體會(一) 體會(二) 體會(三) ………. 在每一部分內部,可以採用先從理論上總述,再列舉事實加以證明的方法,使文章有理有據,不流於空談。 B.遞進式結構比較適合於表現前後思想的變化過程,尤其是針對以前曾有錯誤認識,經過活動(或工作)有所改變的情況。 在層次安排上,遞進式結構應先簡述以前的錯誤認識,再敘述參加活動的原因、時間、地點、簡單經過,然後集中筆墨介紹經過活動所產生的新的認識和感受,重點放在過去的錯誤與今天的認識之間的反差,以此證明活動的重要意義。 (3)結尾 心得體會的結尾一般可以再次總結並深化主題,也可以提出未來繼續努力的方向,也可以自然結尾,不專門作結。 (4)署名 心得體會一般應在文章結尾的右下方寫上姓名,也可以
在文章標題下署名,寫作日期放在文章最後。

3
、寫作心得體會應注意的問題

(1)
避免混同心得體會和總結的界限。一般來說,總結是單位或個
人在一項工作、一個題結束以後對該工作、該問題所做的全面回顧、
分析和研究,
力求在一項工作結束後找出有關該工作的經驗教訓,

出規律性的認識,
用以指導今後的工作,
它注重認識的客觀性、
全面
性、
系統性和深刻性。
在表現手法上,
在簡單敘述事實的基礎上較多
的採用分析、推理、議論的方式,注重語言的嚴謹和簡潔。

心得體會相對來說比較注重在工作、
學習、
生活以及其他各個方
面的主觀認識和感受,
往往緊抓一兩點,
充分調動和運用敘述、
描寫、
議論和說明甚至抒情的表達方式,
在敘述工作經歷的同時,
著重介紹
自己在工作中的體會和感受。
它追求感受的生動性和獨特性,
而不追
求其是否全面和嚴謹,甚至在有些情況下,可以「只論一點,不計其
余」


(2)
實事求是,不虛誇,不作假,不無病呻吟。心得體會應是在實
際工作和活動中真實感受的反映,
不能扭捏作態,
故作高深,
更不能
虛假浮誇,造成內容的失實。

(3)
語言簡潔,生動。心得體會在運用簡潔的語言進行敘述、議論
的基礎上,
可以適當地採用描寫、
抒情及各種修辭手法,
以增強文章
的感染力。

Ⅳ 跪求空中乘務培訓總結

對旅客懷一份感激之情
——訪中國國際航空公司客艙服務部總經理梁富華

梁富華,1973年1月入伍成為民航空中乘務員,至今整整30年。從風華正茂的學生到中國骨乾的航空公司的乘務隊伍的最高管理者,梁富華沒有經歷曲折,她說她的故事是平淡的,然而,她的溢於言表的對乘務工作的熱愛、對旅客的真摯情感卻比曲折的經歷更具有感染力。

70年代初的乘務員

1973年,民航北京管理局進行了中國民航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招飛,從北京、天津、上海共招收空中乘務員116名,其中從天津招收了20人,梁富華便是其中一名。

當時的民航北京管理局由空軍管轄,招飛工作都由當地武裝部主持,選拔對象是由學校推薦的應屆高中畢業生中的佼佼者。梁富華就讀於天津市第五中學,擔任本年級連長和團幹部(學校實行部隊化管理,每年級編為一個連),是學校品學兼優的尖子。當時招飛有一定的保密性,學生們只知道是在招兵。70年代初期,我國還沒有恢復高考,入伍是應屆畢業生最好的出路之一。經過審查、面試、體檢,梁富華成為該校唯一拿到通知書的學生。

1973年1月29日,春節前,滿懷著興奮和期待,梁富華和一起被選中的其他19名同伴從天津乘大客車來到北京。到了駐地——民航北京管理局一總隊她們才知道自己要上藍天當空中乘務員。

在老一輩乘務員的率領下,這些新兵接受了一個多月的培訓,包括走操、政治業務學習、機上服務等。用現在培訓乘務員的標准衡量,無論從硬體還是內容都是無法相提並論的。但這批孩子的高素質和激情使她們的工作和生活充實而快樂。每天早晨她們爭著打掃衛生,除了平均每周兩次的航班任務,更多的時候她們坐在小馬紮上以床為桌在4人一間的宿舍學習。

當時嚴格的管理給梁富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乘務員不能自己隨便外出,一天三頓飯都是排著隊去食堂,連進城也是排著隊集體去坐公共汽車;乘務隊有著嚴格的作息時間。

梁富華介紹說,雖然70年代初期的航班不多,但從地面的准備到空中服務都是由乘務員完成的。出差前一天,當班乘務員到供應室檢查機上配備的「服務箱」,裡面有毛巾、茶杯、糖、香煙。然後領一隻桶、一個掃把,到停機坪接上水,自己爬到飛機上打掃衛生、擦桌子、換椅套、清理衛生間。在空中飛行時,起飛後送茶水,想吸煙的旅客可以得到一盒5支裝的香煙,降落前送糖果,一般是沒有餐食的。

30年間的變化

從1973年到2003年這30年是中國民航變化最大的時期,民航從空軍的一個特殊部門發展到國民經濟的一個重要行業,空中乘務員的角色定位、服務理念、服裝服飾也發生了巨大變化。

梁富華回憶說,70年代初的飛機一般只有十幾到二十多個座位,旅客基本上都是政府官員、機要人員,素質很高。在人們觀念里,客機只是一種從此地到彼地的交通工具,強調它的運輸功能。在乘客眼裡乘務員與他們是平等的,只是社會分工不同,而從事不同的工作。很多時候,乘客主動幫助乘務員的工作。當時的機艙門非常沉重,乘務員關門十分吃力,常有乘客前來幫忙;遇到乘務員在空中出現不適,乘客便來照顧乘務員。「服務」一詞在那個時代包含於為人民服務的廣義概念里,在乘務員的培訓、工作中並沒有強調服務的意識,但客艙的氣氛卻十分融洽。

70年代末開始,隨著國家的改革開放,民航旅客構成也發生了變化,乘飛機不需要單位介紹信,沒有了級別限制,經濟發展帶來了越來越多的商務旅客。同時,全社會對服務行業的服務態度也展開了討論。新形勢要求民航與國外先進的航空公司看齊,不但要保證旅行的安全、舒適,還要使旅客享受到優質的服務,從乘務人員的微笑、儀表、服飾中得到精神的愉悅。

乘務員服裝的演變與民航業的發展是相適應的。梁富華剛剛當乘務員時著軍便裝,國際航班開通不久,每人配發一套深藍色毛料冬裝和一套灰色夏裝,女服是上海流行的方領直腰寬松式上衣和普通西褲、圓頭方口黑皮鞋。穿上新衣服,梁富華和夥伴們都非常興奮,紛紛到照相館拍照留念,照相館還將她們著裝的照片擺進櫥窗。但這套服裝並不成功,梁富華介紹說,外國旅客常常批評乘務員的服裝沒有腰身,不能展現女性的美,顏色顯得很沉重。

70年代末,中國民航機組又經歷一次換裝,冬裝統一為深藍色斜紋毛料西裝,夏裝為毛凡爾丁西裝,男裝的顏色冬夏相同,女裝的顏色鮮艷一些,同時配有航徽,另有毛領活里的藍毛料大衣,黑皮鞋、出差包。

1988年,中國國際航空公司正式成立,乘務員換上了那套著名的由皮爾·卡丹設計的服裝。說起這次換裝,梁富華等第一批試穿的姑娘還鬧了個笑話。剛拿到衣服,她們不知道怎樣穿,好不容易把身上裝扮整齊,帽子又分不清前後了,最後姑娘們把徽章別在寬的一面,戴在前面。中國國際航空公司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成立招待會,皮爾·卡丹先生看著這群漂亮姑娘,總覺得什麼地方不對勁,端詳片刻,他走上前把乘務員的帽子轉了半圈,退後再看看,才滿意地點了點頭,不用說姑娘們把帽子戴反了。

說到這段往事,梁富華的話題自然轉到了今年1月1日的換裝。她說乘務員的服裝代表了航空公司的、民族的外在形象,有一項針對客艙服務的調查顯示,旅客對乘務員服裝的關注程度是比較高的,有些常坐飛機的旅客表示對乘務員一套服裝多年不變感到厭倦。為了這次按時換裝,客艙服務部組織人員加班加點,做了大量准備工作。

美麗的外貌、合體漂亮的服裝與濃淡適中的化妝相配合才能展示乘務員整體的美。梁富華剛參加工作時不化妝,乘務員們都是「素麵朝天」。隨著國際航線的開通,乘務員面前打開了一個多彩的世界,她們學著外國乘務員的樣子自發地做一些簡單的化妝,以後乘務員必須化妝成為一項規定。梁富華介紹說,為了配合這次換裝,客艙服務部專門請軍藝的專家對乘務員進行培訓,指導乘務員根據兩套不同顏色的服裝做規范的化妝,改善了以前化妝不精細的問題。很多旅客馬上注意到了這個變化,對乘務員諧調、自然的化妝,統一整齊的美表示贊揚。

細心誠心感激情

30年的客艙服務工作經歷,使梁富華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對乘務工作和旅客抱有深厚的感情。她以細心的工作為旅客解難,以一顆誠心化解旅客的不滿。

1974年,在一次從舊金山回北京的航班上,一位旅客就餐時吃得太急,被食品卡住了喉嚨。梁富華巡視時發現他的神情異樣,便向他身邊的同伴詢問,他的同伴並沒有在意。梁富華看到這位旅客的臉色越來越差,就同其他乘務員一起將他扶到乘務員休息的座位上。這時,旅客失去了知覺,梁富華意識到可能是食物窒息所致,使勁拍他的後背,終於一塊鴨子肉從他嘴裡吐了出來,旅客得救了。

梁富華說,乘務工作看上去只是簡單的端水送飯,但卻與安全問題密切相關,如起降的時候、途中顛簸,以及特殊旅客,如果不注意細心觀察,乘客也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傷害。她常用這個例子提醒年輕乘務員在工作中要細心。

同樣,在面對有不滿意見的旅客時,梁富華以一顆誠心做耐心的解釋工作。

80年代初的一個夏季,梁富華執行的從北京至東京的航班因故障在上海機場延誤,由於飛機的空調系統失靈,機艙內悶熱異常。一位日本老人非常憤怒,大聲的吵鬧起來,梁富華將老人請到寬敞的地方,遞上毛巾給老人擦汗,一邊為他扇扇子,一邊用日語向他解釋、安撫,梁富華的誠懇感動了老人,他主動回到了自己的座位。

梁富華說,雖然這只是件小事,但服務質量的提高是從對這些小事的總結、感悟中得來的。乘務員要善於根據當時的環境、旅客的情緒、旅客的需求,恰當地運用語言技巧妥善處理問題。反之,如果不能站在旅客的角度去理解客人,話說得很直很粗,同樣的事情,就會造成客人的不滿。

在客艙服務的管理工作方面,梁富華也積累了大量的理論和實踐經驗。

民航為提高客艙服務質量,經常選派優秀的乘務人員去培訓和到國外航空公司學習。梁富華是被選派次數最多的:1974年,接受由北京大學教授主講的為期6個月俄語培訓;1976年到天津學習英語;1980年赴日本全日空航空公司接受基礎服務培訓;1991年赴日航近1年學習客艙服務管理。梁富華把學到的國外航空公司的先進管理方法,結合國航的實際,應用到工作中,如處理旅客投訴、完善規章制度等。

多年來,她與旅客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她說:「每當走進客艙看到旅客,我都感到親切和高興,好象每一個旅客都是我們國航請來的客人。我熱愛這個工作,也包含著對旅客的熱愛,我對旅客抱有感激之情。」為了這份熱愛,梁富華付出的不僅僅是工作的辛勞。1982年,梁富華將剛剛出生3個月的兒子送到天津母親家,自己回到客艙服務的崗位。這一送就是5年,她常常幾個月才能見到兒子一面,當她微笑著面對旅客時,只能將這份思念藏在心底。

她說,很多老乘務員都對旅客抱有誠摯的感情,達到這個境界的人,她一定能為旅客提供熱情的服務。作為客艙服務部的總經理,梁富華說,要將如何教育新乘務員以發自內心的真誠對待旅客,象對待自己的親戚朋友那樣把服務做得盡善盡美作為一個課題來研究和總結。

Ⅵ 航空服務禮儀結課感想800字

要提高我們服務質量,首先應注重我們的服務語言、服務技巧的培訓和提高,應該帶給客人一個良好的印象和感受.而要使顧客有好的印象及感覺,在整個服務過程中就要求我們服務員立足自我,注重細節,從小事做起,用心、用感情服務,體現票務全心全意為顧客服務的誠信.急客人之所急,解客人之所需,認真對待客人每個細小要求,滿足客人合理需要,真正體現」顧客至上」的服務宗旨與理念,為賓客提供無差錯服務,不斷改進,不斷提高服務質量,來實現百分之百的賓客滿足,讓客人對我們票務的服務滿意,獲得賓至如歸之感
要提高賓客滿意度,我們在提高服務質量的同時,首先要知道顧客的期望和需要,這就要我們用心去了解和接近我們的顧客,從我們的服務意識上側面對其了解,為我們的服務提供有力的依據,也便於我們給顧客提供更多的個性化和超值服務,使我們在提供整個服務過程中給他們一個意外驚喜,令他們覺得物有所值,最主要是在精神上讓他們得到最大滿足,值得他們再次消費.通過我們專業形象與細心周到的服務,讓顧客感覺到有如歸之溫馨,這就無形中提升了我們票務的良好形象.
最後,讓我們順安達的員工以優質的服務去贏得客人滿意,同時也讓票務在經濟和社會上贏得雙重的效益。

閱讀全文

與空乘培訓心得體會總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辦春考培訓學校 瀏覽:734
九江船員培訓中心 瀏覽:5
台州繪墨藝術培訓有限公司 瀏覽:207
非科級後備幹部集中培訓總結 瀏覽:419
東北舞蹈藝考培訓機構 瀏覽:427
民營企業家培訓班結業式 瀏覽:59
2017入黨培訓內容 瀏覽:828
順德駕駛員培訓中心 瀏覽:125
姜堰市三水培訓中心網站 瀏覽:263
電動汽車維修培訓視頻 瀏覽:737
機關黨務幹部培訓內容 瀏覽:423
企業培訓為自己工作心得體會 瀏覽:512
線上培訓工作 瀏覽:303
泉州舞蹈培訓招聘 瀏覽:709
禮儀培訓三年計劃書 瀏覽:926
稅務學校培訓個人總結 瀏覽:508
專業技術人才初聘培訓小結 瀏覽:980
是實驗室設備安全培訓 瀏覽:54
北京砂鍋米線培訓學校 瀏覽:127
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意見建議 瀏覽: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