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大學生5年職業生涯規劃(3年在大學怎麼做,畢業後2年怎麼做)
1、職業生涯設計的具體方法
許多職業咨詢機構和心理學專家進行職業咨詢和職業規劃時常常採用的一種方法就是有關5個「W」的思考的模式。從問自己是誰開始,然後順著問下去,共有5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我是誰?」應該對自己進行一次深刻地反思,有一個比較清醒地認識,優點和缺點,都應該一一列出來。
第二個問題「我想干什麼?」是對自己職業發展的一個心理趨向的檢查。每個人在不同階段的興趣和目標並不完全一致,有時甚至是完全對立的。但隨著年齡和經歷的增長而逐漸固定,並最終鎖定自己的終身理想。
第三個問題「我能幹什麼?」則是對自己能力與潛力的全面總結,一個人職業的定位最根本的還要歸結於他的能力,而他職業發展空間的大小則取決於自己的潛力。對於一個人潛力的了解應該從幾個方面著手去認識,如對事的興趣、做事的韌力、臨事的判斷力以及知識結構是否全面、是否及時更新等。
第四個問題「環境支持或允許我干什麼?」這種環境支持在客觀方麵包括本地的各種狀態比如經濟發展、人事政策、企業制度、職業空間等;人為主觀方麵包括同事關系、領導態度、親戚關系等,兩方面的因素應該綜合起來看。
有時我們在職業選擇時常常忽視主觀方面的東西,沒有將一切有利於自己發展的因素調動起來,從而影響了自己的職業切入點。而在國外通過同事、熟人的引進找到工作是最正常也是最容易的。
當然我們應該知道這和一些不正常的「走後門」等歪門邪道有著本質的區別。這種區別就是這里的環境支持是建立在自己的能力之上的。
明晰了前面四個問題,就會從各個問題中找到對實現有關職業目標有利和不利的條件,列出不利條件最少的、自己想做而且又能夠做的職業目標,那麼第五個問題有關「自己最終的職業目標是什麼」自然就有了一個清楚明了的框架。
最後,將自我職業生涯計劃列出來,建立形成個人發展計劃書檔案,通過系統的學習、培訓,實現就業理想目標:選擇一個什麼樣的單位,預測自我在單位內的職務提升步驟,個人如何從低到高逐級而上。
例如從技術員做起,在此基礎上努力熟悉業務領域、提高能力,最終達到技術工程師的理想生涯目標;預測工作范圍的變化情況,不同工作對自己的要求及應對措施;預測可能出現的競爭,如何相處與應對,分析自我提高的可靠途徑;如果發展過程中出現偏差,如果工作不適應或被解聘,如何改變職業方向。
2、根據個人需要和現實變化,不斷調整職業發展目標與計劃。
職場上常說,計劃趕不上變化。對於自己碰到的問題和環境,需要及時調整。
發展規劃,一成不變的發展計劃有時形同虛設。
根據職業方向選擇一個對自己有利的職業和得以實現自我價值的單位,是每個大學生的良好願望,也是實現自我的基礎,但這一步的邁出要相當慎重。就人生第一個職業而言,它往往不僅是一份單純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它會初步使你了解職業、認識社會,一定意義上它是你的職業啟蒙老師。
最後,提醒畢業生們,人生成功的秘密在於機會來臨時,你已經准備好了!機遇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是平等的,千萬別在機遇面前說抱歉!
3、如何落實規劃
制訂好一系列的職業發展規劃後,如何將其最終落實是每個規劃制訂者所必須考慮並面對的一個問題。做一個好的計劃若沒有實施上的細則,就無法保證計劃順利進行。
應對職場紛繁信息和變動選擇的成功法則就是必須建立有效的信息整理、分析和篩選系統,再結合自身競爭力合理規劃職業生涯。這樣才能在職業發展過程中憑借良好的職場敏感度達到職業成功的彼岸。
(1)外企培訓計劃擴展閱讀
理論基礎
1、理性決策理論——源於經濟學的決策論在職業發展方面的應用,認為職業規劃的目的在於培養和增進個體的決策能力或問題解決能力。
2、職業發展理論——是從發展的觀點來探究職業選擇的過程,研究個體職業行為、職業發展階段和職業成熟的職業指導理論。
3、心理發展理論——用心理分析的方法研究職業選擇過程,認為職業選擇的目的在於滿足個人需要、促進個體發展。心理發展理論主張職業 指導應著重「自我功能」的增強,因為如果個人的心理問題獲得解決,那麼包括職業選擇在內的生活問題就會順利完成而不需另行指導。
4、人-職匹配理論——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能力模式和人格特質,而某種個性特質與某些特定的社會職業相關聯。人人都有選擇與其特質相適應的職業的機會,而人的特性是可以用客觀手段加以測量的。職業指導就是要幫助個人尋找與其特性相一致的職業,以達到人與職業的合理匹配。
人-職匹配已成為職業選擇的至理名言。在實施職業指導的國家,人-職匹配理論的咨詢模式一直占據著主流地位。
『貳』 企業(外企)安排員工8小時之外進行培訓,培訓時間算不算加班加班費如何計算請人事大俠給予解答
公司八小時外每個星期一培訓一小時以上不給員工加班費請問合法嗎?
『叄』 會計專業就業前景怎麼樣
會計專業未來的就業方向及未來前景是什麼?會計學專業畢業生一般是到會計師事務所、金融機構、各類企事業單位、政府機關以及有關部門從事會計、財務、審計等實務,也可到高校、研究單位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如果考上注冊會計師可以去會計事務所高就了或者大公司、外企。
會計在企業里是一個核心部門,企業的任何賬務都得經過會計的手。所以可想而知你在企業里永遠不會被邊緣化.但是想要上升,可以考一些相關的證書,比如CPA、ACCA、AICPA等,同時你就需要了解公司的業務與市場做判斷,了解宏觀層面的變化,從微觀處與公司業務結合做針對性的業務建設規劃。
任何一個會計專業剛畢業的學生都是從做帳做起,不是說你剛畢業就能成為財務經理等等,沒那麼快,一步一個腳印。如果你的英文是優勢,可以考慮去四大會計事務所歷練幾年然後再去企業,如果在四大期間能拿下CPA/ACCA等證書那麼可以去的公司就很多了(金融、企業財務、風控、審計等),你的職業路徑會很鮮明,同時你也會很清楚的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小編再送一個2018年考試資料包,可以分享給小夥伴,自提,戳:ACCA資料【新手指南】+內部講義+解析音頻
急速通關計劃 ACCA全球私播課 大學生僱主直通車計劃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沖刺班 其他課程
『肆』 求外企醫葯行業銷售培訓計劃
這個是進公司後考的,一次600銀子,第一次由公司四承擔,但是你不過的話下次就是自己掏錢考了,我在的公司是這樣的,不知道能不能幫到你
『伍』 英語專業已畢業,可以干什麼工作呢
英語專業畢業之後可以做老師、翻譯、外貿或公務員,詳細介紹如下:
1、如果你願意去讀研的話,那麼以後幾乎你想讀什麼就能讀什麼。據我所知,即便是轉專業,也有去學計算機的(我貿大前校長陳准民老師),有去學金融的(我隔壁寢室的哥們),有去學管理學的(我本人),等等等等。至於去讀跟英語相關專業的人,諸如口譯筆譯同傳新聞之類的,那更數不勝數了。如果你對英語不那麼感興趣,而對其他專業很感興趣,你又願意付出努力的話,那麼讀個研,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都是不錯的選擇。如果要讀研的話,本人更推薦去國外讀研,用我老師的話說,學英語的人最好還是出去看看。
c.翻譯公司:去翻譯公司做同傳/口譯/筆譯,前期投入專業要求學歷要求和相應的待遇依次降低。
d.公務員:對於應屆生來說,要考公務員的話就去翻你想考的省市或國家公務員的報考要求好了,應屆生是根據專業報名的,你對應的專業也就那麼幾個崗位能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