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在實用期的付局級幹部享受什麼待遇
領導幹部在試用期間,履行所任職務的職責,享受相應的政治和工資待遇。
② 廳級幹部掛職 心得體會 掛職什麼 學什麼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③ 廳級幹部都要去中央黨校學習嗎
是的,一般領導看重的人才都會安排去黨校學習的
④ 副廳級領導幹部應具備哪些能力和知識
黨政正職領導幹部是領導班子的「班長」,對一個地方、一個部門各項事業的發展起著十分關鍵的作用。十七屆四中全會作出的《中共中央關於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對幹部選拔任用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結合學習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的心得體會,本人認為,作為新形勢下的黨政正職領導幹部,除了具備過硬的思想政治素質外,還需具備以下五種能力:
一是思考能力。
二是創新能力。
一名領導幹部如果沒有創意,老是照搬照套,因循守舊,或是「聽口令做動作」,工作就沒有先進性和創造性,其所領導的地方或部門各項事業發展充其量也只能是「不好也不壞」。這樣的幹部如果放在落後地區,要實現科學發展是不大可能的。
三是決策能力。
決策是否切實可行,關鍵在於決策者對某一事物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能力。感性認識與一個人的經歷和知識積累成正比,而理性認識則體現在一個人看問題深不深,透不透。要看領導者決策前是否進行了前期調研和科學論證,是否廣泛聽取了群眾意見,是否對以前的經驗教訓認真進行過總結分析,對未來的預測是否具有科學性、前瞻性,決策是否符合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等客觀實際。只有具備較強決策能力的領導幹部,作出的決策才切實可行,才不至於成為執行不了的一紙空文或搞勞民傷財的工程。
四是執行能力。
衡量一個領導幹部執行能力的標准有兩條,一是對上級決策的貫徹執行和交辦事項的落實能否做到令行禁止、有辦必有果;二是本級領導班子作出的決策部署是否切實可行,抓決策落實的措施是否有力,責任是否落實到位,決策實施過程出現的偏差能否及時糾正,決策的預期目標能否真正實現等。
五是影響能力。
即個人的人格魅力和親和力。有影響力的領導者,能夠通過日常一言一行,潛移默化地影響其所帶領的隊伍,在幹部隊伍中樹立起人格魅力和領導權威,進而獲得下屬及群眾的認可。這樣的領導幹部,其所帶領整個班子和團隊的戰鬥力,所作決策的感召力,以及其對群眾的凝聚力,都是十分強大的,開展工作常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黨性修養是評判一名領導幹部政治素質的重要方面。一個黨性修養差的人,就算其能力很高,也不可能當好一把手。因此,對幹部的選拔任用要嚴格把好政治素質關,重點看其是否對黨忠誠,是否能夠聯系實際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是否樹立了正確的世界觀、權力觀、事業觀、金錢觀,是否真正做到親民為民、干凈幹事。二看經歷。
黨政正職領導幹部是領導班子的核心,是團結帶領整個班子開展工作的決策者和指揮者,必須具備良好的決策能力和駕馭復雜局面的能力。這些能力的培養或形成,不是單純靠書本理論就能獲得的,還需通過日常工作的不斷摸索和長期積累。因此,在考察幹部時,工作經歷尤其是基層工作經歷應作為一項重要條件,把經過多個崗位鍛煉和經驗豐富、作風務實的幹部選拔到正職領導幹部的位置上來。三看實績。
評價幹部的工作實績,應突出量化考核,圍繞各地工作實際,將有關工作目標責任進行量化分解,嚴格進行綜合考核,並將考核結果作為選拔任用黨政正職領導幹部的主要依據。四看口碑。
俗話說「百姓心中有桿秤」。基層幹部和老百姓對一位領導幹部口碑的好壞,是對其素質和能力的綜合評價,也是評判一個領導幹部最直接、最客觀、最有效的標准之一。
⑤ 局級幹部的級別
領導幹部有級別之分。
國家根據公務員職位類別設置公務員職務級別(序列內),局級幹部行政級容別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2005年4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通過)規定,局級幹部分為廳局(地)正職和廳局(地)副職,均為領導職務,廳局級正職為十三級至八級 ,廳局級副職為十五級至十級。
⑥ 局級幹部的劃分
局級幹部分正職和副職
一、廳局(地)正職:
1、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全國政協直屬部委行署室和事業單位的下屬司局室正職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全國政協副部級機關(黨組)副職。
2、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人大、政府、政協的直屬機關和事業單位的正職,
3、副省級城市黨委(副書記,常委)、人大、政府、政協的副職領導人,紀委書記。
4、各地市(設區)黨委、人大、政府、政協的正職,
5、國有副部級企業的副職和正廳級企業正職領導,
6、省署高校黨政正職。
二、廳局(地)副職:
1、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全國政協直屬部委行署室和事業單位的下屬司局室副職,
2、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人大、政府、政協的直屬機關和事業單位的副職,副廳級正職。
3、副省級城市黨委、人大、政府、政協的下屬機關正職,
4、各地市(設區)黨委、人大、政府、政協的副職,紀委書記
5、國有副廳級企業的正職和正廳級企業副職領導,
6、省屬高校黨政副職,大專正職。
局級幹部分局級幹部實職和虛職
國家公務員的職務分為領導職務和非領導職務。 非領導職務是指辦事員、科員、副主任科員、主任科員、副調研員、調研員、副巡視員、巡視員。巡視員的待遇相當於廳局級正職,副巡視員相當於廳局級副職。
擔任局長職務的並非都是局級幹部
國家某某總局的局長是正部級
國家某某局的局長是副部級
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局長是正局級
副省級市的局長是副局級
地級市(自治州、盟、直轄市的區)的局長是正處級
副地級市(直轄市的縣)局長是副處級
縣(縣級市、地級市的區)的局長是正科級
總之,要看任職的局屬於哪一級政府領導。近年來媒體炒作的二十幾歲局長,多為縣級市的局長,實際只相當於科長,並不足為怪。
⑦ 副局級幹部在市委黨校培訓一般多長時間
新提升的副局級以上幹部,現在一般是需要接受三個月的常規培訓。另外主要是看培訓內容,可根據培訓內容,時間上做長短變化。
⑧ 局級幹部的職務級別
公務員復領導職務層次制與級別的對應關系是:
(一)國家級正職:一級;
(二)國家級副職:四級至二級;
(三)省部級正職:八級至四級;
(四)省部級副職:十級至六級;
(五)廳局級正職:十三級至八級;
(六)廳局級副職:十五級至十級;
(七)縣處級正職:十八級至十二級;
(八)縣處級副職:二十級至十四級;
(九)鄉科級正職:二十二級至十六級;
(十)鄉科級副職:二十四級至十七級。
副部級機關內設機構、副省級市機關的司局級正職對應十五級至十級;司局級副職對應十八級至十二級。
綜合管理類公務員非領導職務與級別的對應關系是:
(一)巡視員:十三級至八級;
(二)副巡視員:十五級至十級;
(三)調研員:十八級至十二級;
(四)副調研員:二十級至十四級;
(五)主任科員:二十二級至十六級;
(六)副主任科員:二十四級至十七級;
(七)科員:二十六級至十八級;
(八)辦事員:二十七級至十九級。
副部級機關內設機構、副省級市機關的巡視員對應十五級至十級;副巡視員對應十八級至十二級。
⑨ 我國局級以上的幹部有多少
地級市的局長是正處級幹部。
附錄:
正省級幹部(正部級幹部):
國務院各部委正職幹部(如教育部部長、國家發改委主任)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正職幹部(如江蘇省省長、天津市市長)
部隊正軍職幹部(如江蘇省軍區司令員、12軍軍長)
副省級幹部(副部級幹部):
國務院各部委副職幹部(如公安部副部長、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
國務院部委管理的國家局正職幹部(如國家文物總局局長)
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副職幹部(如安徽省副省長、重慶市副市長)
各副省級市政府正職幹部(如南京市市長)
部隊副軍職幹部(如浙江省警備司令部副司令、31軍副軍長)
正廳級幹部(地市級幹部)
國務院部委各司正職幹部(如教育部社會科學研究與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長)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廳局正職幹部(如河北省交通廳廳長,北京市財政局局長)
各副省級市政府副職幹部(如寧波市副市長)
各地級市政府正職幹部(如無錫市市長)
部隊正師職幹部(如1軍後勤部部長、34師政委)
註:以上為高級幹部
副廳級幹部:
國務院部委各司副職幹部(如人事部人才流動開發司副司長)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廳局副職幹部(如黑龍江省建設廳副廳長、上海市文化局副局長 )
副省級市所屬各局及各區縣政府正職幹部(如南京市教育局局長、江寧區區長)
各地級市政府副職幹部(如蘇州市副市長)
部隊副師職幹部(如35師副政委、179旅旅長)
正處級幹部(縣團級幹部):
國務院部委各司所屬處室正職幹部(如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經濟作物處處長)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廳局所屬處室正職幹部(如江蘇省科技廳農村科技處處長)
副省級市所屬各局及各區縣政府副職幹部(如沈陽市衛生局副局長、浦口區副區長)
地級市所屬各局及各區縣政府正職幹部(如揚州市勞動局局長、濱海縣縣長)
部隊正團職幹部(如105團政委)
副處級幹部:
國務院部委各司所屬處室副職幹部(如農業部獸醫局防疫處副處長)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廳局所屬處室副職幹部(如江蘇省教育廳人事處副處長)
副省級市所屬各局處室及區縣各局正職幹部(如南京市科技局科技成果處處長、玄武區衛生局局長)
地級市所屬各局及各區縣政府副職幹部(如鎮江市民政局副局長、張家港市副市長)
部隊副團職幹部(如105團參謀長)
正科級、副科級,科員略.
註: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醫院等事業單位,其各級幹部參照政府各級幹部待遇,但不具有行政級別,不屬於公務員編制
政府各級幹部如為上一級黨委常委,則其行政級別升一級。如張家港市市長為正處級干
部,若為蘇州市市委常委,則為副廳級幹部按例,高級幹部在60或65歲以後往往調往相應級別的人大、政協擔任領導職務,俗稱「退居二線」
⑩ 什麼是局級幹部
一般局級是指部委的局級,也就是司、局、地、廳、市級別,比正處級大,比副部級小的職務。縣局和各個區(地級市的區)的局為正科級。 局級幹部分正職和副職 一、廳局(地)正職: 1、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全國政協直屬部委行署室和事業單位的下屬司局室正職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全國政協副部級機關(黨組)副職。 2、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人大、政府、政協的直屬機關和事業單位的正職, 3、副省級城市黨委(副書記,常委)、人大、政府、政協的副職領導人,紀委書記。 4、各地市(設區)黨委、人大、政府、政協的正職, 5、國有副部級企業的副職和正廳級企業正職領導, 6、省署高校黨政正職。 二、廳局(地)副職: 1、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全國政協直屬部委行署室和事業單位的下屬司局室副職, 2、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人大、政府、政協的直屬機關和事業單位的副職,副廳級正職。 3、副省級城市黨委、人大、政府、政協的下屬機關正職, 4、各地市(設區)黨委、人大、政府、政協的副職,紀委書記 5、國有副廳級企業的正職和正廳級企業副職領導, 6、省署高校黨政副職,大專正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