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禮儀講座的心得體會
通過聽某某教授的講座之後,我更深一步地感受到教師的高尚人格它們不僅應當反映在內在的精神境界上,而且更加應當體現在外在的言談舉止上。
教師文明的言談舉止對學生思想品質的形成起著修正作用。教師是教人怎樣做人的人,首先自己就必須知道怎樣做人。教師以身作則,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養出言行一致的人。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是教師內在素養的外在體現,都會給學生以潛移默化的作用影響,而學生也正是通過這一點來了解教師的思想,"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師注重修養,注意言行,處處給學生做出表率,言教輔以身教,身教重於言教,學生受到影響,其不良的行為和習慣受到約束,得到修正。
具體說來,教師的禮儀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的內容: 一、儀表。主要包括衣著發式,修飾打扮等,是教師展現在學生面前的外部形態。日常工作中,我對自身的著裝及修飾等方面還是比較注重的。首先是發型,我幾乎從不披散著,一貫梳成馬尾辮,簡潔而利落。其次是衣著,我總會保持得又干凈又整齊,衣服上沒有較為明顯的污漬,隔兩三天便會及時更換清洗;另外,服裝的式樣也能做到樸素大方,協調得體。 二、舉止。它包括坐立行的姿勢,以及表情動作行為習慣等。它是教師與學生交往中的「人體信號」。這要求是表現出良好的教養和振奮的神態,要與教育教學過程密切配合,發揮出最佳的輔助作用。在我看來,教師注重了自己的著裝,但在坐立行方面卻做出一些不得體的行為,也是非常難看的。 三、語言。這是教師在教育活動中使用的最主要的手段。教師的語言要規范純潔,准確鮮明,生動幽默,要善於運用語言的力量啟動學生求知的慾望,撥動學生上進的心弦,把知識真理和美好的感情送進學生的心田。教師的語言還要情理結合。要讓學生知曉做人的基本道理,讓學生在思想上認同以後再加以行為上的引導,使他們在思想、行為上不斷積累加強自己的人格素質。 四、禮儀。主要是指教師在與人交往時所表現出來的文明禮貌行為的總和。教師要通過文明的禮儀表現出應有的風度,反映出對他人應有的尊重,從而不但給學生以良好影響,同時也促進全社會團結互助,平等友愛,共同前進的新型人際關系的形成。
總之,從事了教師職業,就意味著我們的整個人生航程將面臨著一種人格上的挑戰。我們必須鼓足勇氣,義無返顧的朝著人格發展的新高度不斷攀登.每一位人民教師都應加強自身修養,不斷學習,提高思想認識和道德覺悟,平時嚴格要求自己,以良好的師德形象為學生樹立一個表率,為創建和諧社會貢獻一份力量。
2. 勵志講座聽後感 主要講一些對學生的學習總結 以及感想和打算一類的 2000字
展望未來我們該如何做,如何挑起社會託付給我們的重任呢?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我已開始思考這個問題。特別是當我越來越深刻地了解到我們國家與發達國家的差距,而同時又一再地看到而今官場昭然依存的腐敗現象的時候,我心中的壓力感和使命感就越來越重。我怕我們這群人走上工作崗位後會不自覺地沿襲那可怕的腐敗風氣,以致沉迷於最低級的趣味中浪費寶貴的時間,進而錯失良機。是的,再經歷了今年5月8 日那次事件後,我看到了千千萬萬同齡人的滿腔熱血和無限的愛國熱情,我由此聯想到「五四」聯想到我們永遠為之驕傲的一代人,我無比的激動,然而我卻仍然擔心太多的人只是趨之若騖,只是隨波逐流。或許我有點兒杞人憂天了,但近些時候,我確一再地感到,我們這群大學生,決不能腐敗,要很好地擔負起社會的重任。我們應該首先清楚低認識國際,國內的形勢,認識到社會里存在的弊病,力爭以一身正氣,以無限的緊迫感隨時准備投入到社會的改革浪潮中。且讓我們來認清一下社會的弊病,即官場的腐敗。有關專家這樣形容中國,說中國時一個龐大的「關系網」,我想只要稍稍有點社會知識的人都會明白這網是如何織成的。是的,那種不與法庭「結緣」的小額賄賂在中國一天不知道要發生多少。「一點小意思」差不多已變成人們的口頭禪。而對於大型的賄賂事件,相信大家業已聯想道近幾年來因涉嫌此類案件而被革職的高級官員,還有諸如公款吃喝等一系列司空見慣的問題。然而,隨著年齡的漸長,我發現最嚴重的問題大概還不在於此,基層的官場問題棗大概主要是由文化素質引起的棗更駭人,由此而導致的是發展的近乎停滯,腐之朽也!我輕眼看到許許多多基層幹部,特別是村幹部,他們由於文化素質低,上任後,只求太平,或者只求自己發點兒小財,而不懂甚至不去考慮如何帶領村民去致富。故而所謂科技興農對太多的農民來說還很遙遠。他們基本上仍在「靠天吃飯」。也是因而有了當前許多人的疾呼,「基層需要大學生,大學生應該到基層」,那麼試問,我們作為被疾呼的對象該做何感想呢?九八年瘋狂肆虐的洪水,相信億萬中國人尤其是我們這群熱血青年依然歷歷在目吧!應該肯定地說,這場災難再次考驗了中國軍民。亦可毫不羞澀地說,中國軍民是偉大的軍民。但我們亦還是要問:為什麼我們沒有做到「防患於未然」,許多年久失修,保障能力差的堤壩為什麼在事發之前未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為什麼呢?我們應該好好想亦想,所有這些問題是很嚴重的問題,許多在職官員為了保持自己地位的穩固,或者為了力求少惹麻煩,對於身邊存在的重要隱患棗那些國家還未強調的一定要辦的事情棗視若無睹。可見腐敗之風何等隱匿,何其嚴重。是的,中國建國時間還太短,更何況又在摸索著一條新的社會主義道路,故而難免太多弊病。那麼作為大學生,作為下世紀的接班人,我們該如何看待這些問題呢?我們是否還要重蹈覆轍?接著,讓我們看一下國際的形勢。近些年來,一些妄想爭霸全球的國家,對中國的突飛猛進十分不滿,他們絞盡腦汁實行各種各樣的顛覆活動,可以說不讓一個可乘之機漏網。甚至公然採取冒犯我國主權的卑劣手段,他們目的只有一個棗搞跨中國,不讓我們這個前途無量的社會主義國家在他們眼皮底下茁壯成長。是的,我們不能答應,堅決不能答應,但我們必須認識到:別人敢欺我們,就說明我們自身有許多弱點,或許是致命的。我們而今經濟還遠遠稱不上發達,科學技術還遠遠不及先進。但更重要的是,我們公民身上有一些可怕的弱點。我們常說,中國人不是好欺負的,我們不能容忍別人在我們頭上拉屎,但首先我們要亮出自己的王牌,拿出驚人的成績來,讓「 過往行人」看看,我們也很厲害,但更重要的是,我們無論如何不能搬起石頭扎自己的腳,不能腐敗。還有上面提到的我們自身的弱點,主要指的是一些傳統文化造成的影響。鄧小平這位先哲早就強調了教育的重要性,是的,我們要最終的發展,歸根結底要靠下一代,要靠教育。細心的學生早已發現,中國當前的教育體制以及教學條件都不十分完善。考分制壓彎了每個中國學生發育未全的腰。但更值得我們深思的我想應該是傳統文化帶給中國孩子的弱點。國際奧林匹克賽(諸如數學、物理)上中國學生抱回了一大堆獎牌,幾乎沒有不拿獎牌回來的學生,然而中國的孩子卻有致命的弱點:創新能力差,膽子小。而相比之下,一些發達國家的孩子卻有讓我們自愧弗如的兩大優點:實踐能力強,敢於大膽地提問題,這無形中也意味著他們的創新能力較強。不記得在哪兒看過一篇中國留學生的文章,說是:一個有名的專家要來講 課,臨上課時外國學生爭先恐後搶坐前排的座位,以便更好的回答問題或向專家請教,而中國的學生卻不約而同遠遠地坐在後面,生怕答錯問題而丟面子。課上,外國學生踴躍地闡述自己的見解,而中國的學生卻只是躲在後面「充當」聽眾,或者也只是為自己的祛懦發發感慨而已。面子,面子,一個面子不知害苦了多少中國人。腿一步講,或許說,處於社會中人不得不顧全面子,但作為學生,所謂「不恥下問」,又要顧及什麼面子呢?應該說,「愛面子」作為一個觀念問題是不易改變的,但我們又怎麼能看著別人撕破臉皮拚命學習,而自己坐以待斃呢?我們應該取人之長,超脫自我,趕超別人。同時當然針對教育制度問題,我們亦應該多想想,如何在21世紀,自己當家作主的世紀,為下一代營造一個好的教學環境,制定出一套合理的教育模式。這也是極端重要,極端基礎的問題,故而,我們應當把它放在首位。說了這么多,最終還要回溯到一個很現實的問題上,那就是:我們該如何面對就業問題,對「基層需要大學生,大學生應到基層去」我們該怎麼看。當然,我們絕大部分的大學生,畢業後希望能在大都市,大公司找個工作,夢想一個既干凈、舒適,又幽雅,還要現代氣息濃點兒的工作環境。卻不知亦從來不曾想過:中國是個農業大國,農業是我們的命根子,而中國當今,素質最低的是農民,最需要科學的是農民,最需要合理完善的管理的還是基層。老實說,就我自身而言,至今亦無法接受十多年寒窗換來的竟是走進小山村默默「耕耘」,可能一輩子都搞不出什麼名堂。然而我們應當實事求是,要知道,社會需要我們這樣做。更何況,大家都往大城市跑,終究那裡的人才會飽和,而我們終究有一部分人要重新選擇。誠然,大家都希望自己能過得舒適點兒,都希望自己一下子就能聲明顯赫,但畢竟這對大多數人來說只能想想而已,更何況,既然我們都聲稱自己是愛國者,卻為什麼不為祖國分憂,到社會最需要我們的地方?最後,讓我們瞻望一下未來,21世紀將主要是「知識經濟」的時代。應該說,當今, 少數幾個發達國家已悄悄叩開了「知識經濟」的大門,那麼面對發達國家業已步入知識經濟時代而我們還停留在「實現四個現代化」的步伐中的時候,我們這群大學生該作何感想呢?不久前,對矽谷發展史的初步了解使我大為吃驚,一個不足北京海淀區大的矽谷95年工業生產總值竟比中國95年度的財政總收入還多。相信大家該知道這主要是因為矽谷實行知識經濟,實行大學科研與工業發展一體化。老實說,這讓我深深驚嘆知識經濟的威力之大,平生第一次那麼強烈地感到中國經濟水平與發達國家,與美國差距之遠,感到中國大學生與外國大學生差距之遠。當然中國大學生不比別人笨,當然我們國家當前的一些客觀條件決定了現在還無法提供給我們足夠優厚的條件,但我們作為社會中素質較高的人,應該放眼國際,大膽借鑒別人的經驗,大膽發揮自己的魄力,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力,以求最大可能地推進社會的發展,以致不落於「知識經濟」的步伐。社會的擔子無疑是沉重的,要把它做得最好誠然是特別特別困難的。有社會發展自身提出的挑戰,更多的是國際社會特別是某些國家虎視眈眈的挑戰。在21世紀即將到來的時刻,在即將投入社會的時刻,我們應該思考些什麼,更重要的是做些什麼呢?不要再一遍遍說所謂「我愛祖國,我最恨賣國賊」的僅僅只是充滿激情的空話,不要再沉迷於太多夢想的朦朧的無憂無慮的大學生活,不要再為追不上女友而發愁,亦不要為男友的花心而惱怒,拿出點才幹來,讓父母放心,讓祖國放心,讓國際為之震驚。記住:在不久的將來走向社會的時候,拿出自己最有意義的決定,投入到祖國最需要我們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