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心得總結 > 培訓徒手心肺復甦的心得

培訓徒手心肺復甦的心得

發布時間:2021-01-21 14:03:41

Ⅰ 徒手心肺復甦的動作要領是什麼

按照當復前最新的2015版指南,制心肺復甦的流程為CAB,當發現有人無意識倒地後立即輕拍其雙肩檢查並在其雙耳邊大聲呼喊檢查意識情況,若無意識檢查是否有呼吸(一聽二看三感覺),10秒內無呼吸檢出立即開始心肺復甦(周圍無人先呼救,周圍有人請求呼救)。
第一步為胸外按壓,以掌根接觸胸骨下段按壓,手臂垂直胸壁用力,按壓深度至少5厘米不超過6厘米,頻率100次/分~120次/分,共按壓三十次。
後開放氣道,以壓額抬頜法開放氣道,必要時清理氣道異物,為人工呼吸准備。
口對口人工呼吸,捏住患者鼻子,在保持開放氣道動作的前提下以自己的口包住患者的口吹氣一秒,吹氣前普通吸氣即可。吹氣後放開捏鼻的手,讓氣體自然呼出。一共吹氣兩次。
以如上30:2的按壓通氣比例反復進行操作,直至急救人員到達或患者出現自主循環體征。
其中的要點主要是注意胸外按壓的技術,手臂垂直,掌根接觸,按壓的頻率和深度等,必要時需要進行一定的訓練。

Ⅱ 徒手心肺復甦術的目的

1.保持呼吸道通暢。
2.建立有效的人工呼吸,人工循環, 迅速有效地恢復生命器官的血液供應和供氧。

Ⅲ 單人徒手心肺復甦的流程

(一)判斷意識

1.達到患者身邊,且搶救位置正確

2.所作動作及姿勢標准並符合規定

3.大聲呼喊「喂,醒醒,你怎麼了?」並拍打患者雙肩,要求聲音洪亮,清晰

(二).觀察呼吸

1.動作標准,明確:數數的同時,雙眼觀察患者口面部至胸部,並把右手掌放於患者胸骨劍突的上方懸空定格,觀察患者呼吸情況

2.計數聲音洪亮,清晰;大聲計數「一千零一、一千零二……..一千零五」

(三).啟動應急系統

1.大聲口述「患者無反應,無自主呼吸,准備搶救」

2.大聲口述「准備搶救物品」

(四)判斷循環

1.用食指與中指快速觸摸患者頸動脈,動作標准,手法規范

2.計數聲音洪亮,清晰;大聲計數「一千零一、一千零二……..一千零七」

3.大聲口述「患者頸動脈搏動消失,准備進行胸外心臟按壓」

(六).復甦體位

1.大聲口述「將患者去枕置於硬質平面上,呈標准仰卧位,理順身體,保持身體平直,無扭曲」

2.大聲口述「解開上衣,松開腰帶,充分暴露胸部」

(七)胸外按壓

1.按壓定位:採用定位手法進行定位:兩側乳頭連線之中點

2.進行胸外心臟按壓,一共30次,自第25次開始大聲口述「25、26、27、28、29、30」(注意按壓部位正確2;按壓手勢正確2;按壓姿勢正確2;按壓頻率正確2;按壓深度正確2;按壓應持續不斷2.)

(八).開放氣道

1.操作規范,動作輕柔,體現人文關懷

2.球囊面罩充氣適度

3.檢查清理口腔,將患者頭部轉向一側。大聲口述「並用紗布清除患者口鼻內的異物、分泌物、假牙等」

4.大聲口述「用雙手抬頦法手法打開氣道,保持呼吸道通暢」

(九)人工呼吸

1.使用E-C手法固定球囊、面罩

2.球囊通氣2次,無漏氣

3.每次緩慢通氣1秒鍾,並緊盯患者胸部,看到胸廓起伏為人工呼吸有效指標

4.兩次通氣應在5秒鍾內完成

(十)電擊除顫

大聲口述「除顫儀准備到位,准備除顫」。

1.開機:大聲口述「打開除顫儀並調至監護位」,選擇旋鈕正確

2.連接:用紗布擦拭乾凈患者胸前部皮膚,並保持干凈,電極板放置位置正確

3.視圖:(1)觀察分析除顫儀屏幕波形

(2)仔細觀察除顫儀示波3秒鍾

(3)大聲口述「室顫,准備除顫」

4.選擇能量(1)大聲口述「將功能鍵旋鈕調至除顫位(默認非同步)」

(2)大聲口述「選擇除顫能量:單向波360J或雙向波200J」

5.塗抹導電膏(1)雙手各持一電極手柄1

(2)盡量把導電膏塗抹均勻,嚴禁用電極板相互塗抹。

6.除顫位置確認(1)正確放置電極手柄位置

(2)用力按壓手柄,使電極板與患者皮膚接觸良好,無縫隙

7.充電(1)按下手柄上的充電按鈕,大聲口述「除顫儀開始充電」

(2)雙眼緊盯除顫儀屏幕

8.放電(1)緊盯除顫儀屏幕:除顫儀充電完畢,發出警報

(2)大聲口述「充電完畢,大家離開,開始除顫」

(3)雙手大拇指同時按壓放電按鈕,完成一次除顫,此時電極板必須在能量釋放完畢後才能從患者胸前移開,並緊盯除顫儀屏幕

(4)緊盯除顫儀屏幕,大聲口述「除顫完畢,患者仍為室顫,繼續進行胸外心臟按壓」

連續操作5個周期CPR(具體評分細則同前)

(十一)評估CPR效果:快速評估CPR效果,主要判斷患者呼吸及頸動脈搏動,用時不超過10秒鍾

1.用左手食指與中指快速觸摸患者頸動脈,並大聲計數「一千零一、一千零二……..一千零七」

2.數數的同時,雙眼觀察患者口面部至胸部,並把右手掌放於患者胸骨劍突的上方懸空定格,觀察患者呼吸情況

3.大聲口述「患者仍無呼吸及頸動脈搏動,繼續進行胸外按壓」

再行5個周期的30:2的胸外按壓(具體評分細則同前)

4.再次評估,大聲口述「患者自主呼吸及頸動脈搏動恢復,心肺復甦成功,准備轉送醫院」

5.起身並舉手示意「報告,成人單人徒手心肺復甦操作完畢」

Ⅳ 單身徒手心肺復甦術的實訓內容

單人心肺復甦的實訓內容一般無過就是在模擬人上進行胸外心臟按壓、開放氣專道(壓額抬頜法)屬、口對口人工呼吸三種基本操作技術的教學和訓練,必要時可能還會對你們進行考核。當然如果是AHA提供的培訓可能還會有關於自動體外除顫儀使用的教學內容,具體的還是需要屆時再向培訓機構詢問。

Ⅳ 單人徒手心肺復甦的操作流程是什麼

  1. 操作者體位:跪或站式,緊靠患者右側,操作者右腿對應患者腰部,左腿對應患者右肩。

  2. 定位:胸骨中、下段1/3交界處,雙乳頭連線中點即為按壓區。操作者右手中指從左乳頭連到右乳頭不動,操作者左手掌根放到患者雙乳頭連線中點,左手中指對應患者左乳頭,右手掌根再放到左手背上。

  3. 雙手掌根重疊,指指交叉,右手四指彎曲,不要用力向下壓左手四指,操作者左手前掌和手指不觸及患者胸壁,手臂與胸骨垂直。

  4. 兩肘伸直,藉助身體的重量垂直向下按壓,不是肩部或腕部用力,避免突然式沖擊動作,使胸骨下陷5-6cm,按壓時一定要朝向患者面部,觀察患者呼吸和面色有無改善。

  5. 迅速放鬆,使胸骨復原,掌根不離開胸壁,但不能有力。

  6. 按壓有效,頻率100-120次/min。30次/15—18秒,不能忽快忽慢,保證每次按壓胸廓回彈,不因任何原因停止按壓10s以上。每次按壓到27時報數:27、28、29、30。

Ⅵ 請簡述徒手心肺復甦的方法.步驟和要點

1判斷患者意識,用視覺、聽覺、感覺判斷患者呼吸並觸摸患者頸動脈搏動,確定心臟是否驟停。
2立即呼救,求助他人幫忙。
3將病人置於硬板床或地面上,患者頭、頸、軀干無扭曲,上肢放置身體兩側,解開衣扣松解褲帶。
4開放氣道,頭偏向一側,頭偏到45-60度之間,看口腔,頭部復位後,壓額抬頦法開放氣道。
5清除口鼻腔分泌物,取出活動性假牙。
6口對口人工呼吸:右手托起下頜,拇指輕翻口唇,左手捏住病人鼻孔,施救者深吸一口氣後,吹氣於病人口內,直至胸廓隆起時止,吹氣停止後,松開鼻孔再將頭轉向一側,深吸氣,再次吹氣於病人口內。(每次潮氣量約700-1000ml,)。
7檢查有無頸動脈搏動及循環跡象。
8胸外心臟按壓,胸骨切跡上兩指或胸骨中、下1/3交界處。手法:以一手掌根部置於患者胸骨中、下1/3交界處,手指翹起不接觸胸壁,另一手掌根置於此手的手背上,手臂與胸骨垂直,雙肩正對雙手。按壓: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壓約5cm,然後迅速放鬆,解除壓力,使胸骨自然復位,放鬆時手掌根不要離開胸壁,壓力均勻,按壓頻率100次/分。
9胸外按壓與人工呼吸比例為30:2(如此反復進行5次)。
10復查呼吸、頸動脈搏動及循環跡象(不少於5秒)。
11如未恢復,繼續施救,直至呼吸心跳恢復或醫生診斷臨床死亡停止搶救。

Ⅶ 如何按步驟開展徒手心肺復甦技術

首先評估:

  1. 確認環境是否安全。

2.事發現場,排除障礙物。

3.判斷病人無反應且沒有呼吸或不能正常呼吸。

4.判斷病人無頸動脈搏動。

5.評估病人體位,置病人於復甦體位。

護士:著裝整齊,沉著穩重,動作迅速。

環境:置病人於安全環境,便於操作。

體位:平卧位。

Ⅷ 一個人怎麼樣實施徒手心肺復甦

在實施心肺復甦前抄需要先確認患者是否發生心臟驟停,對於非專業人員而言,應輕拍患者雙肩並呼喊患者檢查是否有意識,並注意是否存在任何自主的身體運動,若無意識且無運動則檢查是否有呼吸,檢查時以按額抬頜法開放氣道,用耳聽是否有呼吸音,用臉感受是否有氣流呼出,用眼看是否有胸廓起伏。若沒有呼吸則進行30次胸外按壓,按壓部位為兩乳頭連線中點,頻率100次/分鍾。後再開放氣道進行兩次人工呼吸,後再行30次胸外按壓,如此反復,直至專業急救人員到達。
另外說一下,在緊急情況下,即使是沒有受過心肺復甦培訓的非專業人員也可以實施心肺復甦,急救中心的調度員可通過電話現場指導呼救者進行搶救。若不做任何處理只是等待專業人員到來,那麼很有可能患者會因缺氧時間過長而最終無法成功復甦;所以最關鍵的是及時實施心肺復甦。
回答僅供參考

Ⅸ 徒手心肺復甦的注意事項

復甦過程為3期:初期復甦即現場搶救,最為緊迫,主要是就地進行人工呼吸和心臟按壓,一支持基礎的生命活動.2期是葯物及器械的復甦,3期是腦復甦和復甦後的處理.
A在判斷病人無呼吸和大動脈搏動及呼之無反映後,首要將病人平放在地上(保證身下是硬的板子或床,最好在地上)解開衣服檢查頸椎有無損傷後開放氣道,嘴裡有異物,義齒者頭偏向一側用兩手指取出.
B摸靠近自己這一側的頸動脈,默數1001 1002 1003 1004 1005後無搏動者,(左手放在患者前額,右手食指中指拖住下顎, 大拇指放在下嘴唇邊同時左手向下壓,右手往上抬,開放氣道)這一動作是同時做的,然後捏住鼻子用大拇指搬開嘴,向嘴裡連吹2口氣後放開鼻子合龍嘴,耳朵感受鼻子里出的氣,眼睛看胸闊的起伏,有起伏表示有效.
C人工循環,兩乳頭連線中點為按壓點,一手掌根部放在按壓點上,另一手壓在前一手上,按壓時手始終是直的不得有一點彎曲,一上身重力垂直下壓.胸骨下限4~5厘米,不可用力過度造成胸骨短列(老年人例外,因為骨頭太脆了),然後放鬆,但掌不可離開按壓部位.開始按壓:在按壓點壓30次 壓1 壓2~~~~壓10 11 12 13~~~~30照人工呼吸連吹2口氣,循環5次,按壓頻率每分鍾100到120次再次檢查摸靠近自己這一側的頸動脈,默數1001 1002 1003 1004 1005無搏動繼續5個循環,有搏動檢查散大瞳孔有無縮小,肢端皮膚是否恢復正常不在冷而蒼白,有無自主呼吸,脈搏在60次以上,意識恢復等.發現次類病人先打120後在進行徒手心肺復甦,爭取時間.

注意:1.身下保正是硬的,最好是在地上;
2.先解開衣服,必須先檢查頸椎有無損傷;
3.吹氣後只有胸闊有起伏才能保證吹氣有效;
4.手臂必須是直的,否則達不到力量;手不可離開按壓點;
5.按壓與吹氣比例是30:2
6.復甦操作不可間斷,組織好人力,並積極准備2期復甦.

Ⅹ 單人徒手心肺復甦設計思路

?我不知你知的設計思路是什麼意思?我們目前臨床上所用的心肺復甦流程(不管回是成人,兒童答,新生兒,雙人或是單人),都是來源於美國心臟協會心肺復甦與心血管急救指南中的建議。可以說,世界上絕大部分國家的復甦流程都會按照這一指南的變化更新而發生改變。而這一指南的制定則是每五年復甦學領域的一次大型會議中各國復甦學研究者結合之前五年最新研究成果和上一份指南的應用情況進行探討和重修修訂得出的新建議。所以說我們的心肺復甦操作流程要發生改變,產生影響的無非兩個因素:臨床應用結果和復甦學實驗研究

閱讀全文

與培訓徒手心肺復甦的心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辦春考培訓學校 瀏覽:734
九江船員培訓中心 瀏覽:5
台州繪墨藝術培訓有限公司 瀏覽:207
非科級後備幹部集中培訓總結 瀏覽:419
東北舞蹈藝考培訓機構 瀏覽:427
民營企業家培訓班結業式 瀏覽:59
2017入黨培訓內容 瀏覽:828
順德駕駛員培訓中心 瀏覽:125
姜堰市三水培訓中心網站 瀏覽:263
電動汽車維修培訓視頻 瀏覽:737
機關黨務幹部培訓內容 瀏覽:423
企業培訓為自己工作心得體會 瀏覽:512
線上培訓工作 瀏覽:303
泉州舞蹈培訓招聘 瀏覽:709
禮儀培訓三年計劃書 瀏覽:926
稅務學校培訓個人總結 瀏覽:508
專業技術人才初聘培訓小結 瀏覽:980
是實驗室設備安全培訓 瀏覽:54
北京砂鍋米線培訓學校 瀏覽:127
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意見建議 瀏覽: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