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心得總結 > 美國醫師專科培訓總結

美國醫師專科培訓總結

發布時間:2021-01-18 23:30:25

A. 關於學醫到美國深造

首先,如果國內抄讀臨床,想去美國當醫生的話,就只有考usmle,然後match,最後參加住院醫師培訓一條路。你在國內拿到臨床本科文憑,就是美國所謂的MD了,不需要再繼續讀,除非轉去做基礎。
當然,這個過程非常難,中國每年也就那寥寥幾人能夠做到,比如說中山大學醫學院,幾十年間平均每年三四個吧,近些年非常火的。
如果去美國直接讀醫學院,希望不大。第一,他們只收本科畢業生,不收高中生,第二,這是美國最好的專業之一,基本沒有留學生名額,第三,學費高昂,四年二三十萬美金,沒有獎學金。

B. 美國讀醫的學制

美國排名最高的10所醫學院:(在北美只有可以培養臨床醫生的才叫醫學院,專門培養基礎醫學研究人員的叫研究生院,臨床醫生同時也可以做研究,不過基礎醫學研究生卻沒有資格做醫生)

1.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2. Harvard University
3.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4. 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
5.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 Francisco
6. Duke University
7. Stanford University
8.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9. Yale University
10. Columbia University

美國和加拿大醫生的培養模式:四年普通大學本科 + 四年醫學院 MD + 3到8年的臨床實習住院培訓 == 11 ~16年。由於是特殊的高標准專業,美國和加拿大的大多數臨床醫學院根本不考慮外國學生,而且學費昂貴並且不提供獎學金,以美國的臨床醫學院為例:光學費就是16~22萬美元,加上保險費和生活費就更多了。沒有經濟實力實在難以負擔,即使本國公民都大多數是靠聯邦貸款才能應付高昂學費。

原則上來講,美國和加拿大都承認中國5年制的醫學院學士學歷,中國的醫學院畢業生可以有資格參加美國和加拿大的臨床醫生執照考試,但可惜絕大部分中國的醫學院畢業生無法通過這個資格考試,或者通過筆試後但在住院醫生計劃中無法和美國加拿大的本國醫學院畢業生競爭,這既和文化和制度有關,但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國醫學院的培養質量問題。但即使如此,仍然有少數中國的醫學院畢業生拿到了美國和加拿大的行醫資格,但他們付出的努力和汗水是其他人無法比擬的。

和中國醫學院不同,你一般必須至少先有一個本科學士學位才能有資格申請加拿大和美國的醫學院。在美國和加拿大,任何一個醫學院的入門要求都比其他專業的博士專業難進。特別是加拿大醫學院是世界上最難進的。你第一個本科學士成績一定要好(GPA 最少最少必須是3.7,就是至少A-),而且完成生物,化學,物理和HUMANITY 等大學課程,大學本科的course load至少有兩年是 5 門課 / 學期,就是說 course load 太少的本科學士一般沒有資格申請醫學院!!成績只是一個方面而已,課外的愛好活動和長期做義工的經歷非常非常重要,對申請人的社會經歷,文化語言以及性格要求很高。最後面試的一關是我覺得最難應付的!!哦還有你必須高分通過醫學院專門的入學考試 MCAT。

醫學院一般是4年制,4年讀完考過初級執照後開始做實習-住院醫生,這個實習期間的工資很低(大概4萬/年),也是繁忙得讓人抓狂的時期。如果你只想當家庭保健醫生,實習-住院2-3年就可以了,如果想當專科醫生,必須實習-住院至少5年,實習住院期間必須好過最後的醫學執照,其中神經外科和整形外科必須實習-住院8年. 這樣你就不難理解為什麽想當醫生的過程是一個拼腦力,體力和毅力的漫長過程。和中國相比,在北美當醫生要嚴格得多,但正因如此,醫生的收入特別是社會地位都是很高的,光工資來講,家庭醫生平均年薪18萬,外科醫生幾十萬甚至上100萬。

由於醫生的高標准和高地位,北美本地的優秀學生擠破頭地嚮往醫學院,競爭處於白熱化狀態。非土生土長的申請人在文化語言和各種軟實力上處於明顯劣勢,而這些軟實力正是醫學院非常看重的素質。

中國的很多醫生到加拿大後進不了臨床醫學院,沒辦法只好改成讀MSC,PHD,但都只能在實驗室從事基礎醫學研究,不能算是醫學院的醫學生,他們回到中國可能會說自己是醫學博士,但那並不是這么回事,實際上他們的收入和地位和醫生相差很大。

C. 在美國,如何成為一名醫生

首先只有全日制統招臨床醫學專業的大專或本科的文憑才能參加執業醫師資專格考試,既然你想做醫生的屬話也就干臨床,首先面臨的就是考醫師的問題,但是國家對這塊要求極為苛刻,成教和自考以及其它形勢的文憑都不能參加考試,不懂的話你可以追問!

D. 美國醫學生

首先完成一個本科學位,且學習成績優秀,GPA=3.5以上(相當於百分制的85分),課外活動也要求內優秀,還要有有分量容的人物的推薦信.在眾多申請者中脫穎而出。各門成績都很好。國外的本科教育是沒有醫學專業的,很簡單的道理,醫師是社會的精英階層,他們畢業出來就是博士,所以都是doctor,只有擁有醫學博士學位那才是醫生。這個是對他們學歷的尊重,不要把doctor就當成了醫生。從學校培養出來的是全科醫生,需要申請在教學醫院實習,實習、輪轉,還有一系列的考試。通過考試成為住院醫師以後逐步培養成專科住院醫,晉升主治,比例有限。所以國外的醫院主治醫師未必有國內多。

E. 美國醫生 專科培養幾年 收入多少

差別很大,實習期(醫學院畢業後)從兩年(家庭醫生)到7年(手術師)不等。收入也從十幾萬美元一年到七八十萬美元一年不同。你問哪個專業啊。這個差別太大了。

F. US 美國執業醫師

board 就是指美國醫師委員會medical board,每個州都有自己的medical board,專門負責管理醫師執照的發放和醫師執業管理。考board,就是指參加USMLE醫師資格考試,一共3步,step I, step II, step III。考完頭兩個步就能參加match 然後進住院醫program。考完第三步以及做完一定年數的住院醫,根據不同州的不同規定,就能取得醫師執照開始執業。

match 就是指住院醫申請人與各醫院住院醫生program之間的配對。一般申請人自己會根據自己的興趣把他想去的program排序,而program也會根據他們的興趣把他們面試過感興趣的申請人排序,然後電腦就根據這兩個序列,在全國的database里進行配對 match。

願意給外國學生發J1或者H1B簽證的program並不是很多,當Program看到你連綠卡都沒有,很有可能你做完住院醫就回母國了,他們也不會你太感興趣,因為他們不想用美國的錢來培養你。所以最好還是先通過其他渠道,譬如在實驗室里做然後發文章取得綠卡以後,再開始做住院醫比較保險。退一步,就算你聯繫到program可以sponsor你的J簽證,等你做完住院醫還是面臨綠卡的問題,而通過醫生身份一般不太可能取得綠卡,醫院一般不會給醫生sponsor綠卡。而且要記住一點,美國什麼人都缺,就是不缺醫生。

G. 我是醫生,出國進修一直是我的夢想,尤其是美國,有人知道怎樣辦理醫生美國進修嗎

你找專門辦理這些的公司資訊吧,他們會告訴你,如果你付手續費他們會幫你把一切需要的資料准備好,省心省力。不過去在美國學醫很難的

H. 關於美國醫師執照考試的語言問題

美國USMLE的step I,II,III都有專門的美國發行的復習資料,建議你准備期間放棄中文教材內和中文思維容方式,全心投入USMLE的step I,II的資料,在美國想考USMLE的外國醫生很多,你可以和本地的考試申請人組成study group,互相激勵幫助,也可以到美國的當地醫學院旁聽。不過提醒你一句,中國到美國的絕大部分醫學畢業生考不過USMLE,只有很少部分能通過,即使通過筆試後在clinical match的時候會淘汰掉一部分;所以建議你做好應付困難的准備,好好努力,Good luck。

I. 美國醫師的社會地位。

樓上的如果不懂就不要亂說!!!美國和加拿大的醫生社會地位很高,臨床醫生的學位(Doctor of Medicine, Doctor of Osteopathic Medicine) 是要求最高最難得到的學位,比Lawyer和牙醫的學位更難拿到,相對來講其他專業的碩士博士比較容易一些。

加拿大和美國醫生的培養模式:四年普通大學本科 + 四年醫學院 MD + 3到8年的臨床實習住院培訓 == 11 ~16年。加拿大和美國醫學院根本沒有本科這個說法,也沒有本碩連讀的說法,醫學院學生和研究生的要求根本不一樣,研究生的入學要求和學習壓力和醫學院學生根本無法相比。

和中國醫學院不同,你一般必須至少先有一個本科學士學位才能有資格申請加拿大和美國的醫學院。任何一個醫學院的入門要求都比其他專業的博士專業難進。你第一個本科學士成績一定要好(GPA 最少必須是3.6,就是至少A-),成績只是一個方面而已,課外的愛好活動和長期做義工的經歷非常非常重要,對申請人的社會經歷,文化語言以及性格要求很高。最後面試的一關是我覺得最難應付的!!還有你必須高分通過醫學院專門的入學考試 MCAT。

醫學院一般是4年制,4年讀完考過初級行醫執照後開始做實習-住院醫生(不能獨立行醫),這個實習期間的工資很低(大概4萬/年),也是繁忙得讓人抓狂的時期。如果你只想當家庭保健醫生,實習-住院2-3年就可以了,如果想當專科醫生,必須實習-住院至少5年,實習住院期間必須好過最後的醫學執照,其中神經外科和整形外科必須實習-住院8年. 這樣你就不難理解為什麽想當醫生的過程是一個拼腦力,體力和毅力的漫長過程。和中國相比,在北美當醫生要嚴格得多,但正因如此,醫生的收入特別是社會地位都是很高的(家庭醫生平均年薪18萬,外科醫生幾十萬不等,高的可達100萬以上)。

加拿大和美國的醫學院對申請人的第一個本科專業沒有任何限制(實際上還大力鼓勵來自不同專業背景的申請人),但是不管什麼專業,在申請醫學院以前你都必須完成: 生物,無機化學,有機化學,物理,英語文學,和一門其他humanity的大學一年級水平的課程,有些醫學院還要求完成一年級的心理學和二年級生物化學課程。醫學院的入學競爭處於白熱化狀態,不是各個方面都優秀的大學生基本沒有希望。美國加拿大的對醫生這個職業要求極高,要求醫學院申請人聰明,成熟,有社會責任感,有同情心,社交能力強,以幫助人為樂。這樣就不難理解為什麽會要求先讀四年其他專業的本科,最好大學畢業後能有幾年工作經驗以後在入讀醫學院了。

由於醫生的高標准和高地位,北美本地的優秀學生擠破頭地嚮往醫學院,競爭處於白熱化狀態。非土生土長的申請人在文化語言和各種軟實力上處於明顯劣勢,而這些軟實力正是醫學院非常看重的素質。

相對來講,英國和澳大利亞的醫學院比美國和加拿大好進,而且不要求先讀一個大學本科,所以有很多在美國和加拿大被淘汰的申請人都到英國和澳大利亞的醫學院就讀(學費當然比美國還高),但是讀完後很可能回不到北美行醫,因為北美的醫學會對北美以外畢業的醫生取得行醫執照的限製得很嚴,所以有不少北美以外畢業的醫生淪落得只好在北美當計程車司機,餐館服務員,工廠工人等以維持生計。

閱讀全文

與美國醫師專科培訓總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辦春考培訓學校 瀏覽:734
九江船員培訓中心 瀏覽:5
台州繪墨藝術培訓有限公司 瀏覽:207
非科級後備幹部集中培訓總結 瀏覽:419
東北舞蹈藝考培訓機構 瀏覽:427
民營企業家培訓班結業式 瀏覽:59
2017入黨培訓內容 瀏覽:828
順德駕駛員培訓中心 瀏覽:125
姜堰市三水培訓中心網站 瀏覽:263
電動汽車維修培訓視頻 瀏覽:737
機關黨務幹部培訓內容 瀏覽:423
企業培訓為自己工作心得體會 瀏覽:512
線上培訓工作 瀏覽:303
泉州舞蹈培訓招聘 瀏覽:709
禮儀培訓三年計劃書 瀏覽:926
稅務學校培訓個人總結 瀏覽:508
專業技術人才初聘培訓小結 瀏覽:980
是實驗室設備安全培訓 瀏覽:54
北京砂鍋米線培訓學校 瀏覽:127
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意見建議 瀏覽: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