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民辦職業培訓學校是社會組織嗎
民辦職業培訓學校首先要取得民政部門(通常是民間組織管理局,二級專局)的民辦非企屬業法人登記證後,然後取得勞動保障或教育部門的辦學許可證,成為學校。民辦職業培訓學校可以由公民個人或社會組織舉辦,所以可以說是個社會組織。
❷ 申辦民辦學校,應具備哪些基本條件符合條件的如何申請
一、申辦民辦學校,應具備的基本條件:
1、舉辦民辦學校的社會組織,應當具有法人資格。
2、舉辦民辦學校的個人,應當具有政治權利和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3、民辦學校應當具備法人條件。
4、設立民辦學校應當符合當地教育發展的需求,具備教育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的條件。
5、民辦學校的設置標准參照同級同類公辦學校的設置標准執行。
二、辦事流程
1、學校名稱預先核准(舉辦盈利性學校向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提出申請,舉辦非盈利性學校向縣民政局提出申請)。
2、向縣教育局提出籌設申請(需所在地中心小學和鄉鎮人民政府簽字蓋章),經審核同意後,下達同意籌設批復文件。籌設期不超過三年。
3、向縣教育局提出正式設立申請,縣教育局組織評估組進行評估,評估合格後辦理辦學許可證。
4、注冊登記(舉辦盈利性學校向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核准登記,舉辦非盈利性學校向縣民政局提出核准登記)。
(2)社會組織能力培訓內容擴展閱讀:
1、申請籌設民辦學校,舉辦者應當向審批機關提交下列材料:
(1)申辦報告,內容應當主要包括:舉辦者、培養目標、辦學規模、辦學層次、辦學形式、辦學條件、內部管理體制、經費籌措與管理使用等;
(2)舉辦者的姓名、住址或者名稱、地址;
(3)資產來源、資金數額及有效證明文件,並載明產權;
(4)屬捐贈性質的校產須提交捐贈協議,載明捐贈人的姓名、所捐資產的數額、用途和管理方法及相關有效證明文件。
2、申請正式設立民辦學校的,舉辦者應當向審批機關提交下列材料:
(1)籌設批准書;
(2)籌設情況報告;
(3)學校章程、首屆學校理事會、董事會或者其他決策機構組成人員名單;
(4)學校資產的有效證明文件;
(5)校長、教師、財會人員的資格證明文件。
具備辦學條件,達到設置標準的,可以直接申請正式設立,並應當提交《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第十三條和第十五條(三)、(四)、(五)項規定的材料。
❸ 有職位兩年基層工作,經濟組織、社會組織包括哪些呢民辦培訓機構,大學獨立院校算不鑒定是要合同么
可以的,這個我很清楚的,但是你函授的可能要吃虧些,如果是國家公務員招考的話影響不是很大,如果是地方的有點問題,畢竟函授的起點太低。
關於2年工作經驗的事情我只能告訴你,你哪怕在家閑著2年也沒人管你的,只要求畢業後2年工作經驗!
2年基礎經驗並不單單是在事業單位或者村幹部經驗!
滿意不?
樓下的這位就知道胡策,算的樓主你可以放心了!不相信你可以到中公去可以看下關於兩年基層工作經驗的相關問題。這個問題很容易找到的。
2年以上基層工作經歷」是指:2007年9月1日前在地市以下(不含副省級城市)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各類中小企業和非公有制單位及農村工作累計2年以上的經歷。參加服務西部計劃和欠發達地區計劃的大學生志願者,參加「三支一扶」的高校畢業生以及自謀職業、個體經營的人員,也可視為具有基層工作經歷。2005年9月以前畢業的,均可視為具有2年工作經歷。
還不錯,希望你採納。
❹ 非公有制組織和社會組織黨員每人50元的培訓經費是哪個文件說的
沒有看到這方面的消息。
按照目前的法規,非公有制組織內部是否能夠成立黨組織和工會,必須獲得該組織的所有人同意。
這就是為什麼中國麥當勞沒有工會和黨組織的原因了。
❺ 職業技術培訓學校是什麼社會組織類型
職業技術培訓學校有的屬於公辦或者民辦,自主盈虧的都是民辦院校,也有人社系統下邊的職業院校也有教育系統的
❻ 社會組織可以直接開展職業培訓嗎
你好,開展培訓必須獲得相關資質許可證件,還得報相關部門審批才可以。直接開展是不可以的
❼ 如何加強社會組織黨組織書記的教育培訓
(一)創新方法途徑,激發黨員參加教育培訓的內在動力1.深化先鋒實踐教育。引導黨員積極投身創先爭優活動,自覺參與黨員關愛幫扶生活困難群眾行動和黨組織服務創新創業行動,使黨員在助推發展、服務群眾中普遍受教育。在農村開展向常德盛同志學習和「雙帶三評」等活動,推廣常德盛「鄉情工作法」。在街道社區開展在職黨員進社區和黨員志願者服務活動,推廣陸仁華「仁愛工作法」。在國有企業開展爭創「四強」黨組織、爭做「四優」共產黨員活動。在機關開展「雙千服務實踐」活動,深化「雙結對」和「三服務」活動。在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開展「服務企業促發展、轉型升級爭先鋒」活動,推廣陳惠芬「融和工作法」。在社會組織開展以「公平正義、誠信服務」為主要內容的「提升公信力」活動。教育、衛生等領域要結合自身行業特點,創新活動載體,引導黨員在主題實踐中接受教育,增強黨性。
2.推進黨員教育培訓項目化管理。在各級黨組織提供各類主題黨課的基礎上,深化與圖書館、教育培訓機構、培訓基地的合作,繼續辦好「先鋒講壇」、「名家進名企」等教育培訓項目。大力整合社會性、區域性公共教育資源,著力搭建以基層黨組織主題黨課為「主課」、社會公共教育為「選學」、網路教育為「輔導」的綜合型黨員教育平台。通過採取菜單式選學、專題輔導、案例分析、知識競賽等方式,增強黨員教育培訓的吸引力。
3.發揮現代信息傳播平台作用。加強農村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和黨員電化教育,充分利用電視、互聯網等大眾傳媒開展黨員教育培訓,大力推進市基層黨建信息平台規范化建設,努力打造成為融黨員教育、管理、監督、服務為一體的黨員教育管理網上平台。辦好《七月陽光》、《陽光周刊》,完善各級黨建網站、網上黨校功能,探索運用在線學習、「紅色簡訊」、手機報等手段,不斷創新黨員教育培訓方式方法。
(二)健全各項制度,構建黨員教育培訓的長效機制1.健全黨員經常性教育制度。堅持以正面教育、自我教育為主,組織黨員積極參加黨內集中教育活動。進一步嚴格黨內組織生活,堅持「三會一課」制度,完善民主評議黨員、談話談心、黨員思想匯報等制度,定期開展黨員黨性分析評議活動。根據黨員不同需求,分期分批開展黨員集中輪訓,扎實開展農村黨員冬訓工作。落實黨校和培訓機構「在幹部培訓中增加廉政教育內容,明確相關課程設置,確保廉政教育課時」的規定,深入開展基層黨員幹部反腐倡廉經常性教育。
2.健全黨員教育培訓考評制度。針對不同單位、不同類型、不同行業黨員特點和實際,探索建立黨員教育培訓積分考核制度,推行《黨員先鋒卡》,對黨員參加組織生活、教育培訓、公開履諾以及先鋒實踐活動等進行登記,實行量化考核,考核結果作為年度民主評議黨員、黨內評比表彰的重要依據,調動黨員參加教育培訓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健全黨員領導幹部講黨課制度。結合領導點評創先爭優工作,各級黨員領導幹部和基層黨組織負責人定期為黨員、入黨積極分子講黨課,圍繞黨員群眾普遍關注的問題,深入淺出地作出解答。組織開展優秀黨課教案評選活動,不斷提高黨課質量和效果。
4.推行黨務工作者資格認證制度。在街道社區、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中積極推行黨務工作者職業資格認證制度,探索開展社區專職工作者職業水平評價制度試點工作,建立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務工作者人才庫。以規模以上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書記為重點,探索推行社會化招聘、契約化管理、專業化培訓、市場化運作模式,逐步建立非公有制企業黨務工作者職業化管理體系。
(三)加強資源整合,提高黨員教育培訓的實際效果1.開發整合黨員教育培訓陣地資源。發揮各級黨校在黨員教育培訓中的主陣地作用,不斷提升建設水平和教學質量。加強黨員服務中心(站)和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站點建設,進一步完善功能,強化服務。依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崑山基地」、蘇州市基層黨員幹部培訓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廉政教育示範基地等,建立一批分工合理、優勢互補、特色鮮明、資源共享的黨員教育培訓示範基地。利用大專院校、科研院所、革命紀念館等各類教育培訓資源,精心培育一批黨員教育培訓示範點。
2.優化整合師資資源。加強各級黨校專職教員隊伍建設,充分發揮他們在黨員教育培訓中的骨幹作用。建立開放式黨員教育培訓師資庫,選聘大專院校教師、領導幹部、優秀基層黨務工作者、先進模範人物、農村「雙帶」標兵等擔任兼職教師,組建黨員教育培訓特邀師資隊伍,鼓勵建立黨員教育培訓志願者師資隊伍。加強對專兼職師資力量的培訓,完善遴選制度,探索實行師資聯聘、動態管理機制,逐步實現優質師資資源共享。
3.積極整合教材資源。在用好上級部門編寫的各類教育培訓材料的基礎上,組織編寫符合蘇州實際、切合黨員需求的教育培訓輔導教材。加強電教片、遠程教育課件等現代教學資源的開發應用,市、縣兩級電教中心分別建立黨員教育培訓課件庫,製作一批黨員教育培訓音像資料。鼓勵各地結合自身實際,編寫具有地方特點、基層黨員群眾喜聞樂見的鄉土教材。基層黨組織可根據黨員多樣化、個性化的學習需要,為黨員推薦學習書目,提供學習材料。
❽ 社會組織職業技術學校培訓用什麼票據
使用的票據應該是稅務機關統一配發的發票
❾ 民辦非企業所屬行業類別是什麼
根據1998年10月25日國務院公布實施的《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規定,民辦非企業單位是指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其他社會力量以及公民個人利用非國有資產舉辦的,從事非營利性社會服務活動的社會組織。
它的一個明顯特徵是:不是由政府或者政府部門舉辦的。
民辦非企業單位是指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其他社會力量以及公民個人利用非國有資產舉辦的,從事非營利性社會服務活動的社會組織。
實際上,民辦非企業單位的特徵在於它的民間性、非營利性、社會性、獨立性和實體性。《勞動法》第二條對民辦非企業單位作為用人單位的主體
什麼是民辦非企業單位?
民辦非企業單位是個新概念。它是於1996年中央和國務院領導針對以往的民辦事業單位這一概念所作出的修正。即:事業單位是國家舉辦的,而民間不應再稱事業單位。
1998年10月,國務院頒布了《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將民辦非企業單位界定為: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其他社會力量以及公民個人利用非國有資產舉辦的,從事非營利性社會服務活動的社會組織。
民辦非企業單位主要分布在哪些領域?
可以說,民辦非企業單位分布在社會各行各業中,每個領域都會產生和存在民辦非企業。但其主流分布在以下行事業中:
(一)教育事業,如民辦幼兒園,民辦小學、中學、學校、學院、大學,民辦專修(進修)學院或學校,民辦培訓(補習)學校或中心等;
(二)衛生事業,如民辦門診部(所)、醫院、民辦康復、保健、衛生、療養院(所)等;
(三)文化事業,如民辦藝術表演團體、文化館(活動中心)、圖書館(室)、博物館(院)、美術館、畫院、名人紀念館、收藏館、藝術研究院(所)等;
(四)科技事業,如民辦科學研究院(所、中心),民辦科技傳播或普及中心、科技服務中心、技術評估所(中心)等;
(五)體育事業,如民辦體育俱樂部,民辦體育場、館、院、社、學校等;
(六)勞動事業,如民辦職業培訓學校或中心,民辦職業介紹所等;
(七)民政事業,如民辦福利院、敬老院、托老所、老年公寓,民辦婚姻介紹所,民辦社區服務中心(站)等;
(八)社會中介服務業,如民辦評估咨詢服務中心(所),民辦信息咨詢調查中心(所),民辦人才交流中心等;
(九)法律服務業;
(9)社會組織能力培訓內容擴展閱讀:
民辦非企業單位是指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其他社會力量以及公民個人,利用非國有資產舉辦的從事非營利性社會服務活動的社會組織。
如各類民辦學校、醫院、文藝團體、科研院所、體育場館、職業培訓中心、福利院、人才交流中心等。
申請條件
(1)經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
(2)有規范的名稱、必要的組織機構;
(3)有與其業務活動相適應的從業人員;
(4)有與其業務活動相適應的合法財產;
(5)有必要的場所。
許可程序
(1)符合條件的申請人向本級民政部門提出申請;
(2)民政部門現場勘察、核查、做出決定;
(3)民政部門向符和法定條件的申請人發放《登記證書》,並在一定時間內進行新聞公告。
許可期限
自收到申請之日起二十個工作日內做出決定;決定後十個工作日內向申請人頒發《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證書》。
提交材料
(1)登記申請書;
(2)業務主管單位的批准文件或許可證;
(3)場地使用權證明;
(4)驗資報告;
(5)擬任負責人的基本情況、身份證明;
(6)章程草案,其中內容包括名稱、住所,宗旨和業務范圍,組織管理制度,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的產生、罷免程序,資產管理和使用原則,章程的修改程序,終止程序和終止後資產的處理,需要由章程規定的其他事項。
❿ 社會組織教育培訓舉辦首場國際高端論壇
根據報道,4月27日,由深圳市社會組織總會、CTEAM大道應對氣候變化企業家聯盟聯合主辦的"全球商業模式創業新趨勢"論壇在深圳雅昌藝術中心順利舉行。在歐洲學術界享譽盛名的巴黎商學院LAURENCELEHMANN-ORTEGA教授作為主講嘉賓出席了論壇,並分享了當前全球化背景下,創業的發展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