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考取北大清華國學班條件,需要學會哪些經典。
清華國學班要求:復
人文科學實驗制班(經學)
要求考生受過較系統的蒙學教育,能背誦《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笠翁對韻》、《龍文鞭影》;有較好的經學基礎,能背誦「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以及《周易》、《詩經》中的一種;有初步的文字學基礎,學習過《說文解字》,能用篆書默寫540部首,能簡單講解「六書」
人文科學實驗班(出土文獻)
要求考生熟悉中國古代文史典籍,閱讀過《史記》、《左傳》,及其他先秦文獻;對古文字有濃厚興趣,閱讀過《說文解字》,了解小篆及甲骨文、金文、簡帛等
北大博雅:
綜合素質優秀,符合國家規定條件,參加2016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統一招生考試的高中畢業生。
考生須具備以下條件:
1、志向遠大明確、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2、具有發展潛能、有強烈的好奇心;
3、學業成績突出、基礎學業成績原則上應位居全年級前1%以內(文理科類分列)。
B. 清華大學有哪些學生社團
1、清華大學舞蹈協會
清華大學學生舞蹈協會全稱為「清華大學學生舞蹈愛好者協會」,創立於2004年11月1日,是由清華學生組建的公益性學生社團,旨在發展校園舞蹈文化,豐富同學的課餘生活,為廣大舞蹈愛好者搭建交流學習的平台。
2、清華大學國學社
清華大學國學社,又名清華大學學生國學社,是一個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普及國學知識的學生團體。國學社由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研究生李燕紅、魏旗鵬、李德珺,生命科學學院喬盟聯合發起,於2012年12月21日成立。
3、清華大學學生素食文化協會
清華大學學生素食文化協會,是一個以弘揚素食文化、促進大學生健康生活為己任的公益性學生社團,協會成立於2012年6月18日。
4、清華大學學生致知協會
清華大學學生致知協會,是清華大學以學習思考,開拓智能為中心的一個學生社團,創立於2011年4月24日。
5、清華大學學生綠色協會
清華大學學生綠色協會,成立於1995年4月,是中國最早成立的高校環保組織之一,與此同時,協會的標志性刊物《綠色希望》創刊。
C. 清華大學有哪些與國學研究院有關的景點
清華大抄學與國學研究院有關的景點:
近春園
近春園原是清咸豐皇帝的舊居,又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的原址。近春園的前身是康熙是「熙春園」的中心地帶。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侵入北京,火燒圓明園,近春園內所有房屋被化為灰燼,淪為「荒島」,前後達一百二十餘年。到1979年,荒島才被修復。
近春園景點的核心景觀是被一諾大荷塘包圍的一座島,島上有高低的山丘和樹林掩映,島西南側有一古式長廊,此島通過一座漢白玉拱橋與岸邊相連。
2.水木清華
水木清華是清華園內最引人入勝的一處勝景,地處工字廳後門外。四時變幻的林山,環瓏著一泓秀水,山林之間掩映著兩座玲瓏典雅的古亭,正額「水木清華」四字,庄美挺秀。「水木清華」四字,出自晉人謝混詩:「惠風盪繁囿,白雲屯曾阿,景昃鳴禽集,水木湛清華。」正中朱柱上懸有清道光進士,咸、同、光三代禮部侍郎殷兆鏞撰書的名聯:「檻外山光歷春夏秋冬萬千變幻都非凡境,窗中雲影任東西南北去來澹盪洵是仙居。
D. 清華的國學四大家是何人
陳寅恪、趙元任、王國維、梁啟超。
陳寅恪(1890.7.3-1969.10.7),字鶴壽,江西九江市修水縣義寧客家人,生於湖南長沙,祖籍福建上杭。中國現代最負盛名的集歷史學家、古典文學研究家、語言學家、詩人於一身的百年難見的人物,與葉企孫、潘光旦、梅貽琦一起被列為清華百年歷史上四大哲人。先後任職任教於清華大學、西南聯大、廣西大學、燕京大學、中山大學等。著有《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唐代政治史述論稿》《元白詩箋證稿》《金明館叢稿》《柳如是別傳》《寒柳堂記夢》等。
趙元任(1892.11.3—1982.2.24), 漢族,字宣仲 ,又字宜重 ,原籍江蘇武進(今常州)。清朝著名詩人趙翼(甌北)後人。光緒十八年(1892年)生於天津。現代著名學者、語言學家、音樂家。 趙元任是中國現代語言學先驅,被譽為「中國現代語言學之父」,同時也是中國現代音樂學之先驅,「中國科學社」的創始人之一。趙元任在語言學方面的代表作有:《現代吳語的研究》《中國話的文法》《國語留聲片課本》等。趙元任在音樂方面的代表作有:《教我如何不想她》《海韻》《廈門大學校歌》等 。趙元任翻譯的代表作有《阿麗思漫遊奇境記》。
王國維(1877年12月3日—1927年6月2日),初名國楨,字靜安,亦字伯隅,初號禮堂,晚號觀堂,又號永觀,謚忠愨。漢族,浙江省嘉興市海寧人。王國維是中國近、現代相交時期一位享有國際聲譽的著名學者。王國維早年追求新學,接受資產階級改良主義思想的影響,把西方哲學、美學思想與中國古典哲學、美學相融合,研究哲學與美學,形成了獨特的美學思想體系,繼而攻詞曲戲劇,後又治史學、古文字學、考古學。郭沫若稱他為新史學的開山,不止如此,他平生學無專師,自辟戶牖,成就卓越,貢獻突出,在教育、哲學、文學、戲曲、美學、史學、古文學等方面均有深詣和創新,為中華民族文化寶庫留下了廣博精深的學術遺產。
梁啟超(1873.02.23——1929.01.19),字卓如,一字任甫,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飲冰子、哀時客、中國之新民、自由齋主人。清朝光緒年間舉人,中國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學家、文學家。戊戌變法(百日維新)領袖之一、中國近代維新派代表人物。青年時期和康有為一起倡導變法維新,變法失敗後出逃,在海外推動君主立憲。辛亥革命之後一度入袁世凱政府,擔任司法總長;之後對袁世凱稱帝、張勛復辟等嚴詞抨擊,並加入段祺瑞政府。他倡導新文化運動,支持五四運動。曾倡導文體改良的「詩界革命」和「小說界革命」。其著作合編為《飲冰室合集》。
E. 清華大學國學班
清華大學來工商管理總裁高級研修班,自定期開國學方面的課程,聘請國內著名國學教授,上課內容豐富多彩,生動而不枯燥。常年開班,滾動授課。
學費屬於中低檔。性價比較高!
http://www.qh-mba.cn/qh-mba/glxt_msg.asp?id=304&tle=清華大學工商管理總裁高級研修班
看看是不是對你有幫助!
F. 為了考上清華大學,你做過哪些努力
俗話說的好,一分耕耘,一分收獲,耕耘並非埋頭苦幹,蠻干,而是有計劃的練習與學習,自我反思缺少什麼,就補充什麼。
世上沒有絕對的天才,只有聰明人背後無限的努力。雖然最後,成績出來時,一切就猶如我們常聽見的"刷刷題,考試不難的!!"諸如此類的話語,但這背後無非都藏著努力奮斗的千言萬語。
G. 清華國學四大導師的趙元任
四大導師中的另一位大學者是趙元任。趙元任(1892—1982 2.25)漢族,字宣仲,又字宜重,江蘇武進(今常州)人,生於天津。1910年為游美學務處第2批留學生,入美國康奈爾大學,主修數學,1914年獲理學士學位。1918年獲哈佛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19年任康奈爾大學物理講師。1920年回國任清華學校心理學及物理教授。1921年再入哈佛大學研習語音學,繼而任哈佛大學哲學系講師、中文系教授。1925年6月應聘到清華國學院任導師,指導范圍為「現代方言學」、「中國音韻學」、「普通語言學」等。1929年6月底國學研究院結束後,被中央研究院聘為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兼語言組主任,同時兼任清華中國文學系講師,授「音韻學」等課程。1938年起在美國任教。
1892年11月3日生於天津。父親衡年中過舉人,善吹笛。母親馮萊蓀善詩詞及崑曲。1900年趙元任回到老家常州青果巷,在家塾二中讀書。早年所受民族文化熏陶,對他一生事業有著深刻的影響。趙元任從小就顯露出語言天才,各種方言一學就會。十四歲進常州溪山小學。1907年入南京江南高等學堂預科,成績優異,英語、德語都學得很好,深得美籍英語教師嘉化(D。J.Carve)的喜愛。嘉化常邀趙元任去他家中作客。嘉化夫人善於彈鋼琴和唱歌,趙元任跟嘉化夫人學唱過《可愛的家庭》(Home, Sweet Home)和《離別歌》(AuldLang Syne,亦譯《天長地久》)等歌曲,是為他接受西方音樂之始。 趙元任先生是中國現代語言和現代音樂學先驅。他博學多才,既是數學家,又是物理學家,對哲學也有一定造詣。然而他主要以著名的語言學家蜚聲於世。他從1920年執教清華至1972年在美國加州大學退休,前後從事教育事業52年。中國著名語言學家王力、朱德熙、呂叔湘等都是他的學生,可謂桃李滿天下。「趙先生永遠不會錯」,這是美國語言學界對他充滿信賴的一句崇高評語。
趙元任原籍江蘇常州,1892年生於天津一個書香、官宦之家,著名詩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的作者趙翼(乾隆進士),就是他的六世祖。清末,他的祖父在北方做官。年幼的趙元任隨其家人在北京、保定等地居住期間,從保姆那裡學會了北京話和保定話。5歲時回到家鄉常州,家裡為他請了一位當地的家庭老師,他又學會了用常州方言背誦四書五經。後來,又從大姨媽那兒學會了常熟話,從伯母那兒學會了福州話。
當他15歲考入南京江南高等學堂時,全校270名學生中,只有3名是地道的南京人,他又向這三位南京同學學會了地道的南京話。有一次,他同客人同桌就餐,這些客人恰好來自四面八方,趙元任居然能用8種方言與同桌人交談。聽他的家人說,他從小就喜歡學別人說話,並善於辨別出各地方言和語音特點。
這段家史說明,趙元任幼年就經過多種方言的訓練,開始掌握了學習語言的本領。1910年,他17歲時,由江蘇南京高等學校預科考入清華留美研究生班,在錄取的72名官費生中,他總分名列第二(胡適名列55)。先在康奈爾大學讀數學、物理,後入哈佛攻哲學,繼而又研究語言學。1920年回到祖國,在清華大學任教。當時適逢美國教育家杜威和英國哲學家羅素來中國講學,清華大學派他給羅素當翻譯。他在陪同羅素去湖南長沙途中又學會了講湖南話。由於他口齒清晰,知識淵博,又能用方言翻譯,因而使當時羅素的講學比杜威獲得更好的效果。從此,趙元任的語言天才得到了公認,他自己也決定將語言學作為終身的主要職業。
1925年,清華大學增設「國學研究院」,他與梁啟超、王國維、陳寅恪被聘為導師,他教授《方音學》、《普通語言學》、《中國音韻學》、《中國現代方言》等課程。1929年,他又受聘為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所長兼語言組主任。到1938年,他再度去美國哈佛大學攻讀語言學,經過6年潛心研究,成為名聞世界的語言學家。1945年他被任命為美國語言學會會長,1960年任美國東方學會會長。他先後獲得美國三個大學的名譽博士稱號。 趙老是中國第一位用科學方法作方言和方音調查的學者。他的耳朵能辨別各種細微的語音差別。在二三十年代期間曾親自考察和研究過吳語等近60種方言。
趙元任對方言的研究非他人所能及,他會33種方言。他的治學嚴謹和刻苦,令人嘆為觀止。
1927年春天,趙老在清華大學研究所擔任指導老師時,曾到江、浙兩省專門調查吳語。經常是一天跑兩、三個地方,邊調查邊記錄,找不到旅館就住在農民家裡。一次,他和助手夜間由無錫趕火車去蘇州,只買到硬板椅的四等車票。由於身體太疲乏,上車後躺在長板座上就呼呼地睡著了。等醒來時,滿車漆黑,往外一看,才知道前面幾節車廂已開走,把這節四等車廂甩下了。助手問他怎麼辦?他說:「現在反正也找不到旅館,就在車上睡到天亮吧!」助手見他身體虛弱,勸他每天少搞點調查,他詼諧地說:「搞調查就是要辛苦些,抓緊些,否則咱們不能早點回家呀!將來不是要更費時間,也更辛苦嗎?」
在那次調查吳語的行動中,他不辭勞苦,經鎮江、丹陽、無錫,每站下車,再乘小火輪到宜興、溧陽,又轉回到無錫等地,冒著嚴寒,輾轉往復,深入群眾,多訪廣納,記錄了大量的當地方言。3個月後,回到北京,他把調查的材料寫成一本《現代吳語研究》。在出版此書時,語音符號採用國際音標,印刷廠沒有字模,他和助手就自己用手寫,畫成表格影印,每天工作在10小時以上。這本書出版後,為研究吳語和方言作出極為珍貴的貢獻,趙元任也成為中國方言調查的鼻祖。 趙元任教授對音位學理論、中國音韻學、漢語方言以及漢語語法都有精湛的研究,撰寫和發表過大量有影響的論文和專著,在國內外學者中享有很高聲譽。他在美國除了在大學任教外,又用英文和中文寫下了大量語言學著作:《中國語言詞典》、《中國語入門》、《中國語文法之研究》、《現代吳語研究》、《鍾禪方言記》及《湖北方言報告》等。
1972年,趙老退休後,仍不斷致力著述,寫出《語言學跟符號的系統》、《白話讀物》等書。在他病逝前不久,還構想以同音替代的辦法,把《康熙字典》上1萬多個字合成一本2000字的《通字》,以用於日常行文,可惜未能如願。
趙元任早年曾和語言專家黎錦熙先生致力於推廣普遍話工作,為此他創造了國語羅馬字(注音字母第二式),並灌錄了國語留聲唱片。趙老經歷過「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洗禮,他一貫提倡徹底的白話文。1981年筆者訪問趙老時,他對目前國內人們的口語有這樣的感慨:「現在教育水平高了,人們的說話受廣播、報刊、電視等媒體的影響,出口書面語多,不大愛講白話了。如現在北京人愛說「開始」,不說「起頭兒」;把長外衣不叫「大氅」,而叫「大衣」。連小孩說話也是文縐縐的,人們的日常生活語言顯得缺少生活氣息。」
在他這次回國訪問和探親期間,曾用各種方言和友人、學生進行交談。著名相聲藝術大師侯寶林見到趙老時,兩人興致勃勃地用方言對話,逗得大家捧腹大笑。
中國著名語言學家、社會科學院語言所所長呂叔湘稱贊趙老對中國語言學的貢獻,一是他以現代的語言作為語言學的研究對象,給中國語言學研究開辟了一條新路;二是他給中國語言學的研究事業培養了一支龐大的隊伍。
H. 背誦國學30萬字能保送清華大學嗎
范圍太大,還不如考試來得容易。你若能背出來,那考試肯定沒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