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1新農合工作總結
個人工作總結一般包括幾部分,這是大綱,供參考:
1、開頭,即概述部分回
2、主要工作內容,即答幹了什麼
3、學習中存在即發現的問題
4、原因分析
5、針對問題的建議改進措施
6、下一步學習、工作計劃
7、對以上幾個部分做簡單總結
2. 新農合作醫療07年上半年工作總結(急)
四會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2007年度
上半年工作總結
我市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十分重視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把建立和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作為提高農民健康水平,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執政為民,構建和諧社會,維護農村穩定的「民心工程」來抓。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障制度的建立,為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起到了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我市農民因疾病帶來的經濟負擔,「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狀況得到有效緩解。我們的主要做法有如下幾方面:
一、宣傳到位、突出重點、農民參合覆蓋率大幅提高。
2007年度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宣傳發動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各鎮(街道)的共同努力下,全市有229332人參加合作醫療,覆蓋率達87.06%,比2006年的參合人數158081人,覆蓋率58.52%,增加了71251人和提高了28.54個百分點,均高於省、肇慶市覆蓋率的平均水平。其中,參合覆蓋率達90%以上有城中、龍甫、大沙、東城、羅源、逕口鎮(街道)。其餘的鎮(街道)與去年同比覆蓋率增長均超出30%以上,實現了歷史性突破。
我市市委、市人大、市政府高度重視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宣傳發動工作,多次召開了全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會議,研究部署開展工作。在工作中能取得顯著成效,主要有如下特點:一是領導重視、認識到位、目標明確。市政府曾國歡市長親自動員、親自抓工作落實,要求各級領導要創新宣傳方式和創新工作方法突出「抓早、抓大、抓快」,抓早即早動員、早行動、爭取主動;抓大即重點抓農業人口大鎮,促進全市覆蓋率大幅度提高;抓快即加快進度、加快發展,爭取早日完成和超額完成農民參合覆蓋率目標任務。二是宣傳發動突出深度和廣度。深入村寨、農戶廣泛宣傳、反復發動,有些農戶甚至是三番四次上門做工作,重點宣傳新農合的意義和農民得到的實惠,增強吸引力,2007年度參合農民住院報銷封頂線由原來的6000元提高到15000元。三是層層落實工作責任制,增強工作責任感和緊迫感。發揚連續作戰的精神,發揮村委會和村民小組長的作用,開好「兩小會」即村民小組長和戶主會。四是實行一天一通報的工作措施,合醫辦每天根據全市的進展情況發布進度和簡報,總結推廣先進,提出存在問題,改進工作方法,激勵鎮與鎮、村委與村委之間形成互相追趕力爭上游的態勢。五是加強督導工作。在開展工作的關鍵時刻,市分管合醫工作的李明端副市長、市衛生局譚金榮局長帶領工作組到全市各鎮(街道)開展督查指導工作。市衛生局也分成四個工作組,由局領導帶隊分赴各鎮、村,加強聯系溝通,確保目標任務按時完成。
二、資金到位、規范管理、運行良好。
在全面完成參合目標任務後,核准參合人數,籌收資金及時匯入市財政合醫專賬,實行統一管理。為強化合作醫療資金的監督管理,市合作醫療基金堅持實行收支分離、管用分開、和封閉運行的管理制度。我市農村合作醫療資金全部存入國有商業銀行,建立合醫財政專戶,專戶資金的劃撥或支付由市級合作醫療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審批;鎮級農村合作醫療基金的支付由鎮合作醫療領導小組領導審批,在鎮財政所或財政結算中心的鎮農村合作醫療資金支出專戶支付。各級農村合作醫療經辦機構的工作經費由同級政府安排,專款專用。1至6月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資金籌收共688萬元,其中:省財政劃撥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扶持資金343.99萬元,農民個人出資343.99萬元,合作醫療資金的及時到位,確保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有序運行。
三、政策到位、補償及時、參合農民真正受惠。
2007年,我市提高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報銷比例和封頂線,參合農民住院報銷補償封頂線由去年的6000元提高到15000元,增幅達到150%。1至5月份,有參合農民3279人次患病住院。住院總費用為1707.68萬元,人均醫療費用為5207.9元,農民住院報銷補償金額為504.58萬元,人均為1539元。獲得醫療救助134人,人均救助1146元。其中:參合農民在縣級以上醫院住院有1079人次,佔住院總人數的32.91%;縣級醫院住院有1617人次,佔住院總數49.31%;在鎮級醫院住院有583人,佔住院總數的17.78%。報銷補償達到15000元封頂線的有24人,金額達36萬元。參合農民受惠的感人事例隨處可見,如羅源鎮石寨村委沙美村的低保戶江成軒,今年74歲,與妻子、老母親三人共同生活,無勞動力,終身無生育子女,平時靠領取低保金和侄兒的資助生活。近年因患膽結石和膽囊炎,在四會人民醫院、清遠市人民醫院等地住院和門診治療,當時家中傾囊而出才籌集到1萬多元,鎮合醫辦也曾為他辦理報銷補償過3次共3000多元。由於經濟有限,病情反反復復,病症得不到徹底治療。得知2007年度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報銷補償規定補償最高上限為15000元,憂愁的臉容露出了一絲喜色。今年1月5日,經侄兒多方籌措資金在廣州南方醫院住院手術治療,這次住院共用去44848元。鎮合醫辦及時按規定為其報銷了13454.4元,並根據其家庭實際情況報市合醫辦申請大病救助2000元,當他從市合醫辦人員手中接過大病救助金2000元時,熱淚盈眶激動地說:「如果沒有合作醫療,我的病都不知拖到什麼時候,黨和政府真是關心我們百姓的生活啊!」江成軒老人表示:在今後要更加積極地發動鄰里鄉親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用自身經歷宣傳發動群眾參合,自已也要慢慢調理身體,舒心地享受晚年生活。又如黃田鎮燕莨大啤頭村44歲的李志紅,因患腦出血到南方醫科大學就診,住了一個多月醫院。本來家庭就較困難的李志紅一下子花掉了60000多元醫療費。錢都是東借西湊借回來的,巨額的醫療費用使李志紅一籌莫展。鎮合醫辦領導從村幹部口中得知李的情況後,第一時間以最快的速度給李辦理了報銷補償,市、鎮合醫辦根據他的實際情況及時給予了醫療救助。並親自將2000元的救助金送到李志紅的手上。李志紅因患重病,只能卧在床上休養,也不能行走。當他接過救助金時,他感動地流下了眼淚,他說:「感謝黨和政府對我的關心,我會盡快養好身體回報社會的。我這輩子沒機會回報社會,我會叫我的子女努力讀書,好好報答好心人,好好回報社會。」 再如家住四會城中街道鐵場伍村的伍阿姨,今年年初在田地工作突然暈倒,被村民送到醫院,得知是體內有個腫瘤,需要馬上做手術,家人馬上把昏迷狀態的伍阿姨送到廣東省人民醫院進行手術治療,這次住院花了近8萬元,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讓伍阿姨得到15000元的報銷額及拿到2000元的醫療救助金。伍阿姨感動地說:「參加合作醫療不僅有報銷,而且出院一兩天就能夠拿到報銷補償,參加合作醫療確實好」。
四、思想認識到位、人員落實、新農合全市實行信息化管理。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信息化管理是提高工作效率、加快信息傳輸,加強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運作的管理和監督的重要手段,是當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我市在推進新農合信息管理建設中,剛開始時也遇到了一些阻力和困難,一些鎮(街道)總是強調資金緊缺,沒有熟悉電腦操作人員等。針對以上存在問題,我局安排一名副局長分管專責這項工作,狠抓工作落實。各鎮(街道)也充分認識做好信息化建設工作的重要性,堅決克服當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普遍存在的重宣傳發動、輕日常管理,尤其是不重視信息化管理的傾向。同時,我們經常組織有關人員和業務骨幹下去檢查落實和技術輔導,重點糾正信息化工作不落實,工作責任心不強和管理措施不到位的現象。並且要求合作醫療信息化網路管理平台建立後,要穩定系統操作人員,如要更換操作人員,必須待接手的人員熟練系統操作技能後才能更換。目
前,全市合作醫療已實行信息化管理,各鎮(街道)合作醫療信息員相對落實,在日常工作的管理中,全程以信息化手段處理參合人員資料儲存、報銷補償、數據統計與數據傳輸等業務工作。今年四月,肇慶市還在我市召開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總結暨推進信息化建設和管理現場會議,對我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信息化管理工作給予充分肯定。
下半年,我們將著力抓好如下幾項工作:
一、要把建立完善新農合制度作為實施「便民廉醫工程」的一項重要工作扎實推進。
二、加快新農合信息化建設和管理步伐,進一步鞏固和完善信息化建設,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全程以信息化手段處理參合人員資料儲存、報銷補償、數據統計與數據傳輸等業務工作。。
三、總結經驗,大力推進新農合即時補償工作。從2007年7月1日起,在定點醫療機構即時辦理合作醫療補償,要全面抓好這項工作的開展,以方便參合農民群眾。
四、加強對定點醫療機構的監管,規范醫療服務行為,讓農民得到適宜、價廉、質優的醫療服務。
五、加強基金運行管理,不斷規范監管措施,健全基金管理制度,形成有效的監管機制,確保基金安全運行。
六、要形成科學規范的補償方案,明年,參加新農合實行分檔制,分檔籌資、分檔補償。A檔:農民每年只交15元,報銷封頂15000元;B檔:每年只交30元(以村委會為單位籌資),報銷封頂可達3萬元。同時,要做好新農合醫療救助工作,對參合的特困戶和「五保「人員以及參合農民住院醫療報銷後,仍有較大困難的實行醫療救助,使農民真正得到合作醫療的實惠,把我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推上新水平。
四會市衛生局合醫辦
2007年7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