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心得總結 > 豬場後備豬培訓心得

豬場後備豬培訓心得

發布時間:2021-01-17 09:06:47

A. 誰能幫我寫一篇關於豬場實習的總結

你看看這個對你有幫助嗎 下載的好累啊:.實習時間 X年X月X日—X年X月X日,共X多天。 2.實習地點 豬場3.實習內容 熟悉豬場各個生產環節,完成畢業課題實驗,參與豬場的日常豬病常規防治和飼養管理工作。4.實習成果 (1)共完成了1份實習報告。(2)完成了畢業課題實驗。(3)學到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內容,提升了自己實踐水平。X年X月X日在老師的領導下,我滿是期待的來到了國有金光農場向陽豬場,開始了為期40天的畢業課題實踐和生產實習,我們將和那裡的員工一起工作、生活和交流。剛到豬場的時候,感覺很陌生,覺得這就是現代化的豬場啦!心裡有點緊張,心想我能夠做好這次生產實習嗎?接待我們的吳廠長是一個很親切的人。當我得知廠長的年齡我們一樣的時候,距離一下子就拉近了很多。第一天先安排自己的住宿和生活,然後學習進場前的一些規定!以及聽廠長說一下現代養豬的一些狀況!初來乍到,一切到不熟悉,需要我們認真地學習和虛心的討教。進場前先要隔離3天,豬場萬年不變規律。可惜我們隔離2天,就進去啦!廠里提供工作服,自帶的工作服不得用,還真嚴格!第一天進場,通過嚴格的消毒,具體是先去淋浴,後換工作服、換鞋、噴霧消毒、走「S」型走道、洗手消毒,進場人員隨帶的各種物品不得帶入豬場(手機除外)。所有進出場的人員都要做好簽到和離場的登記記錄。同時進出每棟豬舍道要消毒鞋子。通過廠長的介紹我們花了一個多小時,終於把這個豬場的各個情況有了個大概的了解。根據種豬場的養殖程序,這豬場分為配種舍、分娩舍、保育舍、育成舍和公豬舍。其中妊娠舍、保育舍、公豬舍各有一組人負責,育肥舍、分娩舍由兩組人負責,實行的是聯產計酬責任制。同舍對比,多勞多得。由於畢業課題實驗的需要我和另一個同學被分配到分娩舍進行實習工作,並且進行課題實驗,分娩舍的主管獸醫廖阿姨負責指導我。剛到分娩舍,我對母豬和仔豬的養殖技術的了解僅僅局限與書本上,實踐方面還有所欠缺,實踐能力還有待提高。第一次進場的時候,剛好碰到他們進行仔豬轉欄,由於具體不知道如何操作,我就負責抽葯水,師傅們打針速度真的很快,我都差點抽不過來。這里豬場仔豬轉欄的時候都注射氨苄西林鈉,目的是防應激!下午我們就按照畢業課題實驗設計,選好了母豬開始了可也課題實驗和生產實習!由於中途沒有和員工們溝通,到9月1號我們實驗被迫重做!雖然只有7天時間跟著廖阿姨,但是我在她那裡學到了很多。為後來能夠順利完成實驗奠定了很好的基礎。通過自己在豬場里的所見所聞以及和豬場員工的認真溝通和交流以及認真向員工前輩們學習,在9月3號的時候我們重新開始了畢業課題實驗和生產實習,這次是04級的黃師姐帶我們實習並一同完成畢業課題實驗的!一開始,我們在母豬和仔豬的日常飼養管理方面還無從下手。比如一天要喂多少料、分幾次喂,發病母豬如何醫治、特別是仔豬拉稀等許多問題一下子擺在了我面前。後來通過飼養員和師姐的親手和耐心的示教,我才逐漸了解和掌握飼養和管理分娩舍的技術。分娩舍的飼養管理重中之重的工作主要是豬舍的環境衛生和仔豬的保溫工作,每天早上7:30進場,首先是飼喂母豬,產前三天逐漸減料,產仔當天不喂料,以後每天增加0.5公斤,4天後喂兩餐(觀察母豬的剩料,不夠填料剩料少加,每天喂6斤左右)。同時觀察母豬的進食情況和精神狀態,出現情況及時報告主管獸醫並且自己動手幫忙解決問題。由於產床是定位欄,餵食母豬的時候一定要把母豬趕站起來,以防母豬產後癱瘓。這點據我觀察蠻重要。在母豬產前我們做好了准備,安裝好保溫燈、墊布、毛巾、碘酊等各種葯品和器械。產前用高錳酸鉀溶液洗干凈母豬的外陰部、乳房,同時搞好產床衛生,提供干凈衛生的分娩環境。就等著小豬的出生啦。 由於整棟豬舍是我們做課題的實驗豬,所以整個分娩舍的生產環節,大部分工作都是我們自己動手參與(飼養員和黃師姐負責指導),從趕妊娠母豬上產房到仔豬的出欄,都是我們包辦!這是第一次正規的豬場,以前沒見過母豬分娩,所以當我第一次看見小豬生下來的時候,有點高興,又有點緊張。我們先把小豬身上的粘液擦乾凈。然後拔出臍帶,報小豬放到保溫箱後,過幾分鍾後,斷臍帶,上消毒水!就這樣我們接產一窩一窩的小豬。當母豬分娩第一頭仔豬後,就給母豬靜脈注射葡萄糖和抗生素以及催產素。據主管獸醫介紹這里每個季度輪換一次抗生素。當時,我們也遇到了母豬難產需要助產的情況,其中吳場長為我們演示啦!助產的全過程。遇到這種情況後的母豬,都要馬上注射抗生素。在這實習期仔豬的拉稀是比較難解決的問題。24小時內我們就完成了稱重、斷牙、斷尾(其中斷尾由專人負責並且記錄好產子數目);第2天和第10天的時候我們就對仔豬進行補鐵。並且按照公司制定的免疫程序進行免疫。出生後的仔豬根據產期相近、仔豬大小和母豬的有效乳頭數的多少做好拼窩,弱小的仔豬拼給乳汁足的母豬。我們做實習的時候是9月多,天氣多變,要求注意了仔豬的保溫工作也特別注意了,但是仔豬的拉稀還是隨天氣的變化而發生了(關於治療一般我們都是灌服為主,打針為輔,當時我們用的灌服葯是環丙沙星,打針則是青黴素)。小豬比較愛跑,當剛出生2-3天小豬吃完奶之後,一般愛睡在保溫箱外面(9月天氣有時候比較熱),這時就要把小豬趕回保溫箱防止感冒,就這樣直到它們學會自己跑回去為止!還有一個比較麻煩的問題就是仔豬的固定乳頭工作,確保每頭仔豬能吃上初乳,前三天我們把仔豬關在保溫間內,定時放出(沒一小時一次),定時哺乳,人工輔助固定乳頭。當整棟仔豬都達到7日齡的時候進行了公豬的去勢。7日齡仔豬開始教料誘食,加料的時候少量勤添,保持飼料的新鮮。有時還會強行教料!一直到仔豬達到21日齡後我們就斷奶,並於斷奶後2天轉入保育舍,斷奶時4公斤以下的豬定為不合格小豬。一般都會被廠長敲死!平時上班,先喂豬,後認真觀察豬群的情況,時常得注意保持豬舍環境的清潔衛生,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清除豬糞。起初我認為鏟豬糞是一項很累、很讓人煩心的工作,後來我才懂得鏟豬糞其實是很重要並且是非常有必要的。通過清除豬糞可以使豬舍清潔,又可以預防疾病的發生(特別是仔豬拉稀)。天氣炎熱,可以採用高壓水槍進行沖欄。既可以清洗豬舍,又可以降溫,以防中暑。但是天氣潮濕和寒冷的時候,是絕對不能沖的。另外,按照公司的規定定期對豬舍及其周邊環境進行消毒,還要按照疫苗免疫注射計劃按時對豬進行疫苗注射,遇到突發情況,一時還無法解決,及時請示廠長,廠長組織進行解決。每天上班要認真負責地做好每一項工作,保證豬群健康地生長。一直到我們的仔豬轉上保育舍,宣告我們的實驗圓滿成工。此時生產實習時間已經用去了30多天,在最後的幾天了我去了配種舍和保育舍。因為時間比較短,這兩個地方的生產環節並沒有全部參加,其中在配種舍,動手操作了配種的過程,以及趕公豬去試情等。保育舍的話,一直跟著比我年齡還小的小朱主管,觀察保育豬的情況,發現病豬及時給葯並且要合理用葯。平時勤於觀察,培養觀察能力,同時我還記錄了常用葯有何用途,針對何種病。根據發病豬的病情,必要時進行隔離觀察,並對其進行針對性的治療。偶爾去看死豬的解剖!存在問題:1:和場里員工交流和溝通不到位,人際交往的能力不夠,導致實驗必須重做。2:產房的活比較繁瑣,不能適應工作的強度,在豬場的工作是辛苦和勞累的,還有很多活沒有做到位。 3:發現豬場管理挺混亂,但是因為實踐經驗的缺乏,並不能及時發現問題的所在。改進建議: 1:加強自己的交際能力,學好於做人處事的方法,多虛心向員工們學習。我覺的去到每一個新的地方都要快速地融入集體中,才能更好地開展工作!2:勤快一點,細心一點,多動手,多思考。秉著認真負責的態度去完成計劃好的事情!3:我的體會之一「是書到用時方恨少」。從對豬的飼養到豬病的防治,都需要扎實理論知識的支撐。所以要學好基礎知識,認真觀察和研究,遇到問題要多問,刨根文帝深入調查。比如我們幾乎天天去拉死豬(母豬),大部分是不知道什麼原因死去。還有有時候居然一組人養的仔豬,居然少了幾十頭。有些員工在報表的時候居然作假!公司有明確的操作規范,並沒有認真完全去執行!我覺得廠里缺乏嚴格的監管制度!:心得體會:在這40多天的生產實習中,感觸比較多的是理論和實際結合啦。增強了自己的動手能力!另外,重要的是在和場里員工交流的過程中,提高了人際交往的能力,全面接觸社會。我們在實習中初步地了解豬場的經營管理理念及其技術,在學到專業知識之餘,也拓展了自己的其他方面的知識。真是難忘的生產實習!

B. 豬場如何挑選後備母豬

1、二元後備母豬的外形挑選:我們到種豬場去,人是不能直接進去挑選,是到展示館外面,飼養人員會按照你要求的體重把豬趕出來讓你隔著玻璃挑選,我們一般要求他們趕50-60公斤重的小母豬來挑選,體重小了,發育還沒有定型,體重大的估計是別人挑剩的(自己預定的除外)。

我們一般要挑選的母豬乳房應發育良好、排列整齊、勻稱、左右間隔適當,有效乳頭數量不能少於6對,無假乳頭、癟乳頭或瞎乳頭等,要求臀部寬、平、長,微傾斜;陰戶發育良好,外形正常,大而明顯。

2、系譜的查驗:選擇具有完整的系譜和性能測定記錄、符合本品種外貌特徵、耳號清晰、系譜清楚、檔案記錄齊全,無國家規定的一、二類傳染病的母豬。所選種豬必須經檢測無豬瘟、慢性萎縮性鼻炎等病症。

3、生產性能與胴體性能:後備母豬的父母應生產能力強、生長速度快、抗逆性好、飼料轉化率高。同窩仔豬胴體性狀好,整齊度高,個體差異小。初生重在1.5公斤以上,28日斷奶體重達8公斤,70日齡體重達30公斤,且膘情適中。

C. 豬場配種 工作總結

很好抄寫
一年中總的生產襲成績
發情率,配種率,產多少死胎,木乃伊,爛胎,公豬的調教,精液情況
母豬淘汰率,母豬疾病方面的的控制,治療
及後備母豬方面的
然後對上面的問題進行分析研究
為什麼這個高,那個低,是什麼原因,寫出自己的看法
最後來個未來一年的展望

D. 豬場配種員工作總結

很好寫
一年中總的生產成績
發情率,配種率,產多少死胎,木乃伊,爛胎,公豬專的調教,精液情屬況
母豬淘汰率,母豬疾病方面的的控制,治療
及後備母豬方面的
然後對上面的問題進行分析研究
為什麼這個高,那個低,是什麼原因,寫出自己的看法
最後來個未來一年的展望

E. 豬場實習生如何在短時間學到更多內容

我之前實習是三個月的,實習到最後覺得時間不夠用。 總的來說:先學配種專,產房,然後再去公豬線屬看公豬的飼養管理,中間穿插學習豬的整個流程的飼養管理以及整體情況。、豬場的消毒措施,免疫措施等等。 其中,在配種房的時候,注意如何查情的情況,後備母豬的管理,刺激發情等情況,以及如何配種。 在產房的時候,注意母豬的管理,接產,以及仔豬的管理,免疫情況,從產房轉爛之前該做的工作。 =============這是我實習後的感受,看看有沒有用。

F. 後備母豬對豬場來說重要嗎

是的,後備母豬對豬場來說是十分重要的。
一般大型養豬場都是有後備母豬的。
這樣可以增加抗風險的能力。
但會增加成本,不適合小型養豬場。

G. 我在養豬場實習,要寫一份實習心得體會,不知道怎麼寫!

一、實習內容

我在20xx年xx月xx日至20xx年xx月xx日在xx養豬場實習。主要實習內容是豬各階段的飼料管理和疾病防治。在實習期間配種舍,產房,保育舍和育肥舍的工作都進行的嘗試,從不同階段豬的私聊喂養、打針喂葯都進行了學習,對豬的生產過程有了初步的了解。在實習期間有了頗多收獲

二、收獲與體會

有句話叫「紙上得來終覺淺,須知此事要躬行。」在短暫實習過程中,我深深感覺到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的膚淺和在實際應用的專業知識的匱乏。剛開始的一段時間里,對一些工作感到無從下手,茫然不知所措。在學校總以為自己學得不錯,一旦接觸生產實際中,才知道自己知道的是多麼的少,過時才真正領悟到「學無止盡」的含義。也許這不是我一個人的感覺而已。不過有一點是明確的,就是畜牧獸醫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需要理論的指導,但畜牧獸醫的發展是在實踐中來完成的。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這一個月短暫而又充實的實習,我認為對我走向社會起到了一個橋梁的作用,過度的作用。向他人虛心求教,遵守組織紀律和單位規章制度,與人文明交往等一些做人的基本原則都要在實際生活中認真貫徹,好的習慣也要在實際生活中不斷培養。這一段時間所學到的知識和經驗大多來自技術員和飼養員的指導。這次實習也讓我深刻了解到,在工作中和同事保持良好關系的重要性。做事先做人,如何與人相處是現代社會做人的一個最基本的問題。對人——一個即將步入社會的人來說,需要學習的東西很多,他們就是最好的老師。正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我們可以向他們學習很多知識、道理。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我們實習或工作的環境可能惡劣,在惡劣的環境中,與其沉溺在痛苦與失敗中,倒不如思考一下那些人生的經驗對自己產生何種助益。如果你能將人生的逆境轉為重振生命的契機,那麼你就會像那些堅強的鹼蓬一樣,成為逆境挫折中的受益者,而非受害者。人生何處無風景,關鍵看是否能保持良好的心境;守住樂觀的心境。閱盡人間春色。
學習的最終目的是面向群眾,服務大眾,服務社會。我們應當把自己培養成為一個具備一定基本理論知識,技術應用能力強,素質高的專業技能人才。將來在社會上起到重要作用

純手打,望採納!!!

H. 大型養豬場如何做一名合格飼養員演講稿

農戶養羊長期處於分散經營狀態,養殖戶飼養管理水平參差不齊,絕大部分養殖戶仍然採用傳統型和粗放方式喂養,以致羔羊凍死、餓死、病死等非正常死亡現象時有發生,嚴重地影響了羔羊的成活率。只有了解影響羔羊成活率的主要原因,並結合農戶養羊的實際提出相應的改進方法,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

一、影響羔羊成活率的主要原因
(一)補奶隨意性大,羔羊長期處於半飢餓狀態 農戶養羊中常見的是母羊產後體質弱,補料催奶不及時;母羊初產或母羊配種年齡過早,乳房發育不良;母羊產後得病未能及時得到治療;部分高產母羊一胎產羔過多以及忽視對羔羊的喂養和管理等等,導致羔羊補奶隨意性大,羔羊長期處於半飢餓狀態,體質弱,一旦染病或遇天氣突變,極易導致羔羊凍餓死亡。
(二)羔羊與成年羊混牧混圈,導致意外事故增多 部分農戶由於圈舍條件的限制,沒有設立獨立的羔羊圈,甚至母羊產羔也在大圈中進行,深秋、冬季和早春寒冷季節產羔時缺少必要的防寒保暖設備和保溫措施;沒有組織單獨的羔羊群,僅能初步適應訓練放牧的羔羊亦隨大群遠牧,結果導致成年羊和羔羊兩者都不能兼顧;給哺乳母羊和羔羊補喂的飼草和精料被其他羊分搶,擁擠、衛生狀況惡化、低溫潮濕、遠牧過度等,無一不影響和威脅臨產母羊、哺乳母羊和低齡羔羊的健康乃至生命。
(三)補草補料不及時,導致羔羊掉膘 隨著羔羊體重的增加,生長速度的增快,羔羊生長發育所需營養物質即會逐漸增加,有些羔羊還處於斷奶期,僅靠單純的放牧採食遠遠滿足不了羔羊生長發育的需要,如養殖戶飼草飼料貯備不足,補草補料不及時,羔羊長期吃不飽,即會導致羔羊普遍掉膘。
(四)防疫不到位,致使疾病流行 適宜的防疫制度是預防羔羊發病的重要手段。有些養殖戶錯誤地認為某種疫病在本地沒有流行,防與不防無所謂,有些養殖戶甚至怕麻煩,圖省事,不按防疫規程給羔羊進行防疫注射,以致對某種疫苗漏注現象時有發生。更有個別防疫觀念淡薄的養殖戶,甚至長期不給羔羊防疫注射,給某些疾病流行帶來了可乘之機,加之條件的限制,在某些疫病流行期間,沒有採取嚴格的隔離措施,以致疾病傳播范圍擴大,波及羔羊而影響羔羊的成活率。
(五)保暖防潮條件欠佳 有些養殖戶缺乏管理經驗,保暖防潮衛生條件欠佳,特別是冬春寒冷季節和下雪下雨天氣,羊舍和運動場內糞尿橫溢,羔羊長時間生活於潮濕、寒冷的環境中,飲水、草料缺乏必要的衛生保障,長此下去,勢必給羔羊的健康帶來隱患。
二、提高羔羊成活率的方法
(一)抓哺乳,確保羔羊正常生長發育 羔羊出生後,首先應盡早使其吃足初乳;其次,對初產母羊或乳房發育不良的母羊,在母羊產前或產後除加強喂養外,可採用乳房溫敷和乳房按摩的方法促進乳房發育。
(二)抓補料,促進羔羊增膘保膘 從半月齡左右,羔羊每天放牧回舍後,應適當補喂優質青飼料,並搭配一定的精飼料,其精料配方組成為玉米40%、豆餅或麻餅23%、優質草粉25%、麩皮8%、骨粉2%、食鹽1%、微量元素添加劑1%。其精料的補喂量應根據羔羊的日齡及體質狀況而定,一般半月齡左右每天補喂50--80克,1--2月齡每天補喂100--150克,2--3月齡每天補喂200克,3--4月齡每天補喂250--300克,4--6月齡每天補喂300--500克,每天早晚各補喂1次。
(三)抓管理,減少羔羊發生意外事故 放牧的羔羊應單獨組群放牧,逐步由近到遠訓練羔羊放牧採食能力,並結合哺乳,舍內補飼。為羔羊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羊舍和運動場要經常保持清潔乾燥,並定期消毒滅菌,遇陰天、雪雨天氣,對羊舍和運動場要勤換墊草,並勤灑干土、生石灰或草木灰吸濕防潮。進入冬春季節,要及時維修好羊舍,門窗用草簾或塑料薄膜遮掩,堵塞隙縫,做到羊舍不漏水、不潮濕,四壁不進賊風。如給羔羊捨生火取暖,要預留好排氣孔,謹防煙塵危害羔羊健康,當羊外出放牧後,要及時將羊舍門窗打開通風換氣,清除舍內墊草、糞便和飼料殘渣,並將墊草曬干以備日後再用。
(四)防疾病,減少疾病對羔羊的危害 羔羊的抵抗能力弱,怕冷、怕潮濕,容易發生疾病和感染體內外寄生蟲病。因此應建立整套的科學防疫制度。一般羔羊15--20天皮下注射羊快疫、羊腸毒血症、羊猝疽三聯菌苗或羊梭菌病多聯乾粉滅菌苗,30天左右皮下注射五號病疫苗,40天左右皮下注射羊痘雞胚弱毒疫苗,50天左右肌肉注射山羊傳染性胸膜肺炎氫氧化鋁活苗,60天左右口腔粘膜內注射口瘡弱毒細胞凍干菌,70天左右背部皮下注射羊鏈球菌氫氧化鋁菌苗,80天左右唇粘膜注射羊傳染性膿皰皮炎活疫苗,90天左右皮內注射第Ⅱ號炭疽菌苗。2月齡斷奶後可用廣譜、高效、低毒的丙硫苯咪唑(或與伊維菌素合用)按8--15毫克/公斤體重進行首次驅蟲。此後,每季度預防性驅蟲1次,體外寄生蟲病可用O.05%雙甲咪唑葯液給予葯浴,給羊只葯浴可定期或不定期地進行。

I. 在豬場上班希望接受哪些方面的培訓

在豬場上班希望接受哪些方面的培訓? 答:工商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心理學

閱讀全文

與豬場後備豬培訓心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辦春考培訓學校 瀏覽:734
九江船員培訓中心 瀏覽:5
台州繪墨藝術培訓有限公司 瀏覽:207
非科級後備幹部集中培訓總結 瀏覽:419
東北舞蹈藝考培訓機構 瀏覽:427
民營企業家培訓班結業式 瀏覽:59
2017入黨培訓內容 瀏覽:828
順德駕駛員培訓中心 瀏覽:125
姜堰市三水培訓中心網站 瀏覽:263
電動汽車維修培訓視頻 瀏覽:737
機關黨務幹部培訓內容 瀏覽:423
企業培訓為自己工作心得體會 瀏覽:512
線上培訓工作 瀏覽:303
泉州舞蹈培訓招聘 瀏覽:709
禮儀培訓三年計劃書 瀏覽:926
稅務學校培訓個人總結 瀏覽:508
專業技術人才初聘培訓小結 瀏覽:980
是實驗室設備安全培訓 瀏覽:54
北京砂鍋米線培訓學校 瀏覽:127
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意見建議 瀏覽: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