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培養兒童青少年營養知識講座讀後感
《和教師的談話》是前蘇聯心理學家,教育科學博士列.符.贊科夫(1901-1977)的著作。在本書中,作者將其多年實驗研究總結的教學法與教育思想,採用談話的形式,十分新穎。讀完這本書後,給人的總體感覺就像這本書名一樣,像一個普通的教育工作者在和我們交談,交談對學校教學的感悟。輕鬆通俗的話語給我們留下的教學論思想卻是深刻的。
一、贊科夫主張通過系統基礎知識、技能和技巧的教學來大力促進兒童的「一般發展」
贊科夫認為,引導兒童盡早掌握理論知識對兒童的發展起著指導作用。兒童每掌握一個初級的科學要領和原理及其邏輯聯系,心智中就好像「點亮一盞燈,照亮一大片」,由此促進兒童聞一知十,舉一反三的能力的發展;並使得知識的掌握真正成為基本技能、技巧訓練的基礎,使得系統知識的學習融會貫通,在頭腦中形成合乎邏輯的結構。
二、贊科夫主張教學要引導兒童「個性自然的成長」,也就是引導個性自由發展
三、贊科夫始終把發展看做是兒童心理特性內部必然的自身運動,因而他的教學論滲透著兒童是學習的「主體」這一指導思想
培養兒童內在的學習誘因,有賴於改造舊的教學路子。這方面贊科夫提出了許多有益的見解。與此同時,他還強調要教會學生自己「理解學習過程」,實質上就是要教學生學會學習方法和思考方法;要研究兒童的「各種各樣的思維形式」,據以引導他們學會開動腦筋,成為積極學習的主人,從而也才能充分體現出教師的創造性勞動和主導作用。
贊科夫的教學論是一個劃時代的創新,但其中許多基本論點的提出,又不完全是出自他個人或他的學派所獨創,而是有其歷史淵源的。如果我們查閱教育思想史,考查一下諸如研究兒童的發展,確認理論性知識對發展的指導作用,主張個性的「自然的成長」,以及教學過程中教師的創造性勞動與兒童的主體作用等等觀點,可以發現,有的是傳統教學論已經提出過的問題,有的是實用主義教學論曾經片面強調過的問題;但就其整個體系而言,又絕不是舊話重提,而是一個重大發展。他的新體系反映了五十年代和以後在國際上興起的具有共同性的教育思潮,反映了國際上教學論施行根本改革實驗的創造性成果,從而才構成新穎的立論。
當前,教學論和課程論仍只是處在發展中的獨立學科,無論在一國之內或國際之間,學術研究上都呈現出學派林立、百家爭議的熱烈紛雜的局面;人們不應該獨尊一家。即或在蘇聯國內,對贊科夫的新體系迄今也仍然多有異議。這種事實說明,不宜把贊科夫的教學論看成全然不可移易的東西。我認為,在教育理論上可比較的學科和可比較的部分,應打開眼界,重視研究外國,才有利於加快我國教育理論建設。
雖然書中有些問題的提出在今天已不再新鮮,但我想凡是符合教育教學規律的思想觀念是永遠不會落後的。作為一名教師,應該多讀書,多吸取經驗,多實踐,才能與時俱進。一句話:走自己創新之路。
② 發展心理學 兒童與青少年中文版pdf
杳看,分為上下兩冊,因而打包。
滿意採納。
③ 兒童與青少年的工作本質分別是什麼
未成年人犯罪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滿了18周歲到25周歲的青少年犯罪總稱應該為「青少年犯罪」」未成年人是指不滿18周歲的公民。未成年人刑事犯罪是按照我國刑法的規定,只有滿了14周歲才構成刑事犯罪。未成年人犯罪指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因為觸犯了國家法律,應當追究刑事責任,就構成了未成年人犯罪。具體法律語言「未成年人犯罪」的提法比較多。未成年人犯罪實際是指四個年齡段的孩子,未成年人是指14歲、15歲、16歲、17歲,只是這四個年齡段的孩子。如果是青少年犯罪的話,可能從年齡段上來講就會到28歲,不能只限於未成年人不滿18周歲,滿了18周歲到25周歲的青少年犯罪總稱應該為「青少年犯罪」。未成年人和青少年犯罪,應該說未成年人犯罪只佔我國刑事犯罪的10%左右,如果說青少年犯罪,那就多了,因為我們國家的青少年犯罪要佔到70―80%。
未成年人作為一個特殊的弱勢群體,他們的犯罪和成年人犯罪不同表現在:未成年人都是成長中的少年,未成年人主要表現在生理、心理都不成熟,很容易受好的影響,也容易受壞的影響,狀態不穩定。這段的孩子具有很大的可塑性,他很容易受不良因素的影響學壞,但是學壞以後又有可塑性,也有容易改好的一面。
未成年人犯罪和成年人犯罪不僅僅是數量上的不同,主要是說未成年人在法律上講是限制行為能力和無行為能力人。
④ 《發展心理學:兒童與青少年》
你去免費考研論壇看看有沒有
⑤ 兒童與青少年的不同
1、年齡區別
兒童,來指源一個人從1歲至11歲的時期,少年,指11歲至17 歲。
2、生理特徵不同
兒童時期身體沒有充分發育,少年進入了青春期,第二性徵出現。
3、性格特徵不同
兒童單純幼稚,活潑好動,少年時期嚮往異性,精神易迷惘,有沖動性。
4、獨立能力不同
兒童判斷能力較差,特別依賴父母,理解能力差。少年有叛逆的心理,有意識地遠離父母,學習目的較明確。
5、成長所需不同
兒童的運動效率普遍比少年差,換句話說,兒童每公斤體重需要燃燒更多的卡路里要達到與少年相等的速度,兒童可能每公斤體重多需要20 -30%的氧氣。對參加運動的兒童和青少年的碳水化合物(60%)、脂肪(20 -30%)和蛋白質(15%)的攝人建議保持不變。
6、思維方式不同
青少年能夠推論脫離現實的假想問題。少年知道,邏輯規則同樣適合於超越現實的思維。兒童能夠運用邏輯的方法對解決問題的務種可能性一一進行考慮。這一階段的兒童除了具有從務種可能性假設中推出結論的系統外,還能夠同化和綜合務種來源的信息。
⑥ 請問有發展心理學:兒童與青少年 第八版pdf嗎
密碼:3xxm
⑦ <發展心理學 兒童與青少年》 鄒泓 完整知識點整理
這個暫時沒有這個版本的課件,如果有的話,傳給你
⑧ 班主任應該如何引導兒童與青少年學會熱愛和保護大自然的
引導兒童與青少年學會熱愛和保護大自然,我們應該給孩子們看看一些正面的和負面的影響。讓孩子親身體會到我們保護大自然後熱愛大自然帶來的好處,如果我們破壞大自然會給我們帶來什麼後果?
⑨ 兒童和青少年的運動指導
1.兒童、少年的解剖生理特點 (1)中樞神經系統:兒童時期(6-12歲)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過程占優勢。神經過程易泛化,不易集中,並且靈活性大,比較容易養成運動性條件反射。神經細胞工作耐力差,易疲勞,但恢復較快。 (2)心臟血管系統:發育尚未完全,心臟的容積和體積較小,心率較快,血壓較低。 (3)呼吸...系統:呼吸中樞的興奮性較高,呼吸頻率較快。肺容量也較小。對運動負荷反應較激烈,能量消耗多。 (4)運動器官:肌肉組織的增長落後於骨骼系統,肌肉的發育尚不平衡,大肌群發育比小肌群快。骨骼特點為骨化尚未完成,彈性和柔韌性大。 2.兒童、少年體育鍛煉的原則 (1)活動項目應生動有趣,盡量避免單調及靜止性活動,進行以游戲和模仿性質為主的各種基本技能的活動(跑、跳、投、游泳等)。 (2)活動應以短時間速度性練習為主,密度小些,中間休息次數多些。 (3)注意正確姿勢,避免某一肢體長時間負荷較大的動作。 (4)貫徹全面訓練的原則。 3.運動處方舉例 (1)短跑(60米沖刺,按兒童最大能力)20-30分鍾/天,不應持續進行,中間應有5-6次休息,5分鍾/次。每周堅持3-5天。 (2)游泳20-30分鍾/天,以嬉水方式為主,每周3次以上。 (3)游戲摾嫌プ叫〖
⑩ 少年兒童與青少年的區別
兒童,指復一個人從1歲至制11歲的時期,單純幼稚,活潑好動,身體沒有充分發育,判斷能力較差,特別依賴父母,理解能力差。 少年,指11歲至17 歲,進入了青春期,第二性徵出現,嚮往異性,有叛逆的心理,有意識地遠離父母,學習目的較明確,交朋友有了具體的標准。精神易迷惘,有沖動性。 青年,指18歲至35 歲,說明一下,聯合國最近對青年的年齡標准向後延伸。性器官完全發育成熟,精力旺盛,創造力強。判斷能力較強,邏輯推理能力形成。對父母有了感恩意識。願意到社會工作,為人處事的能力進一步加強。有婚戀意識,有責任感,面對壓力能有應對的心理和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