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線上培訓平台有哪些
線上培訓平台,分兩種,一是K12教育版塊,一是企業培訓版塊,我來說明的是企業培訓版塊。專
企業培訓線上平台,屬2000年後國外傳入國內的培訓理念和工具,從以前的電腦端到現在的移動端,其中的培訓機構還是比較多的,最早算是時代光華,大量課程包放光碟、放硬碟、放區域網,最後放在線上形成平台,然後加入培訓的各種功能,支持企業培訓工作。
後來,就有比較多的玩家了,詳細可以查看@培訓雜志後面機構名錄,有拿風投做線上培訓平台的,比如雲學堂,也有企業自己內部做得好外賣的,比如平安「知鳥」,還有做線上平台課件的,比如「網龍」,還有就是直播平台,比如「微吼」。
當然,整個企業培訓版塊玩家的成熟度,或者IP化、資本市場化,都比K12教育版塊要差很多。這個,可以查看一些報告中的產業圖譜和數據。
最後,本人是2008年開始接觸企業培訓行業,也是一直在做線上培訓平台業務合作和實施,希望可以多多交流,助力線上培訓平台業務更加成熟,從信息化管理走向內容IP化運營。加油!
B. 考執業醫師需要什麼樣的條件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相關規定,內容如下:
第九條 具有下列條件之一的,可以參加執業醫師資格考試:
(一)具有高等學校醫學專業本科以上學歷,在執業醫師指導下,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試用期滿一年的;
(二)取得執業助理醫師執業證書後,具有高等學校醫學專科學歷,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工作滿二年;具有中等專業學校醫學專業學歷,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工作滿五年的。
醫師資格考試報名資格規定:
十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受理醫師資格考試報名:
1、衛生職業高中畢業生;
2、基礎醫學類、法醫學類、護理學類、輔助醫療類、醫學技術類等相關醫學類和葯學類、醫學管理類畢業生;
3、醫學專業畢業,但教學大綱和專業培養方向或畢業證書註明為非醫學方向的;
4、醫學專業畢業,但教學大綱和專業培養方向或學位證書證明學位是非醫學的;
5、非現役軍人持軍隊醫療、預防、保健機構出具的試用期證明報考或在軍隊報名參加醫師資格考試的;
6、現役軍人持地方醫療、預防、保健機構出具的試用期證明報告的;
7、持《專業證書》或《學業證書》報名參加醫師資格考試的;
8、1999年1月1日以後入學的衛生職工中等專業學校的學生畢業後報考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的。
《醫師資格考試報名資格規定(2014版)》自2014年3月18日公布施行,依據此規定「學歷審核」內容如下:
學歷的有效證明是指國家承認的畢業證書。基礎醫學類、法醫學類、護理(學)類、醫學技術類、葯學類、中葯學類等醫學相關專業,其學歷不作為報考醫師資格的學歷依據。
(一)研究生學歷
1.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在符合條件的醫療、預防、保健機構進行臨床實踐,至當次醫學綜合筆試時累計實踐時間滿1年的,以符合條件的本科學歷和專業,於在學期間報考臨床類別醫師資格。
臨床醫學、眼視光醫學長學制學生在學期間已完成1年臨床畢業實習和1年以上臨床實踐的,以本科學歷報考臨床類別醫師資格。
2.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學歷,作為報考臨床類別醫師資格的學歷依據。 在研究生畢業當年以研究生學歷報考者,須在當年8月31日前提交研究生畢業證書,並提供學位證書等材料,證明是專業學位研究生學歷,方可參加醫學綜合筆試。
3.2014年12月31日以前入學的臨床醫學專業的學術學位(原「科學學位」)研究生,具有相當於大學本科1年的臨床畢業實習和1年以上的臨床實踐的,該研究生學歷和學科作為報考臨床類別醫師資格的依據。在研究生畢業當年報考者,須在當年8月31日前提交研究生畢業證書,方可參加醫學綜合筆試。
2015年1月1日以後入學的學術學位研究生,其研究生學歷不作為報考各類別醫師資格的學歷依據。
4.臨床醫學(護理學)學術學位研究生學歷,或臨床醫學(護理領域)專業學位研究生學歷,不作為報考各類別醫師資格的學歷依據。
(二)本科學歷
1. 五年及以上學制臨床醫學、麻醉學、精神醫學、醫學影像學、放射醫學、眼視光醫學(「眼視光學」僅限溫州醫科大學2012年12月31日以前入學)、醫學檢驗(僅限2012年12月31日以前入學)、婦幼保健醫學(僅限2014年12月31日以前入學)專業本科學歷,作為報考臨床類別執業醫師資格考試的學歷依據。
2.2009年12月31日以前入學、符合本款規定的醫學專業本科學歷加註醫學專業方向的,應以學歷專業報考;2010年1月1日以後入學的,醫學專業本科學歷加註醫學專業方向的,該學歷不作為報考醫師資格的學歷依據,經國家教育行政部門批準的除外。
3.專升本醫學本科畢業生,2015年9月1日以後升入本科的,其專業必須與專科專業相同或相近,其本科學歷方可作為報考醫師資格的學歷依據。
(三)高職(專科)學歷
1.2005年1月1日以後入學的經教育部同意設置的臨床醫學類專業畢業生,其專科學歷作為報考醫師資格的學歷依據。
2004年12月31日以前入學的經省級教育、衛生行政部門(中醫葯管理部門)批准設置的醫學類專業(參照同期本科專業名稱)畢業生,其專科學歷作為報考醫師資格的學歷依據。
2.經省級以上教育、衛生行政部門同意舉辦的初中起點5年制醫學專業 2013年12月31日以前入學的畢業生,其專科學歷作為報考醫師資格的學歷依據。取得資格後限定在鄉村兩級醫療機構執業滿5年後,方可申請將執業地點變 更至縣級醫療機構。2014年1月1日以後入學的初中起點5年制醫學專業畢業生,其專科學歷不能作為報考醫師資格的學歷依據。
3.2009年12月31日前入學的,符合本款規定的醫學專業專科學歷加註醫學專業方向的,應以學歷專業報考;2010年1月1日以後入學的,醫學專業專科學歷加註醫學專業方向的,該學歷不作為報考醫師資格的學歷依據,經國家教育行政部門批準的除外。
(四)中職(中專)學歷
1.2010年9月1日以後入學經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衛生計生行政部門(中醫葯管理部門)同意設置並報教育部備案的農村醫學專業畢業生,其中職(中專)學歷作為報考臨床類別執業助理醫師資格的學歷依據。農村醫學專業畢業生考取執業助理醫師資格後,限定到村衛生室執業,確有需要的可到鄉鎮衛生院執業。
2.2000年9月25日至2010年12月31日期間入學的中等職業學校(中等專業學校)衛生保健專業畢業生,其中職(中專)學歷作為報考臨床類別執業助理醫師資格的學歷依據。衛生保健專業畢業生取得資格後,限定到村衛生室執業,確有需要的可到鄉鎮衛生院執業。
2011年1月1日以後入學的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除農村醫學專業外,其他專業的中職(中專)學歷不作為報考臨床類別執業助理醫師資格的學歷依據。
3.2001年8月31日以前入學的中等職業學校(中等專業學校)社區醫學、預防醫學、婦幼衛生、醫學影像診斷、口腔醫學專業畢業生,其中職(中專)學歷作為報考相應類別執業助理醫師資格的學歷依據。
2001年9月1日以後入學的上述專業畢業生,其中職(中專)學歷不作為報考醫師資格的學歷依據。
4.衛生職業高中學歷不作為報考醫師資格的學歷依據。
5.1999年1月1日以後入學的衛生職工中等專業學校學歷不作為報考醫師資格的學歷依據。
(五)成人教育學歷
1.2002年10月31日以前入學的成人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各類高等學校遠程教育的醫學類專業畢業生,該學歷作為報考相應類別的醫師資格的學歷依據。 2002年11月1日以後入學的上述畢業生,如其入學前已通過醫師資格考試取得執業助理醫師資格,且所學專業與取得醫師資格類別一致的,可以以成人教育學歷報考執業醫師資格。除上述情形外,2002年11月1日以後入學的成人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各類高等學校遠程教育的醫學類專業畢業生,其成人高等教育學歷不作為報考醫師資格的學歷依據。
2.2001年8月31日以前入學的成人中專醫學類專業畢業生,其成人中專學歷作為報考醫師資格的學歷依據。
2001年9月1日以後入學的成人中專醫學類專業畢業生,其成人中專學歷不作為報考醫師資格的學歷依據。
C. 簡述我國社區護理工作內容有哪些
社區護理是將公共衛生學及護理學的知識與技能結合,藉助有組織的社會力量以社區為基礎,人群為服務對象,對個人、家庭及社區提供服務。社區護理的工作范圍、社區護士的職責角色對社區護士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社區護士不僅僅要具備一般護士所應具備的護理基本能力,而且還要必備以下七種能力:
①人際交往、溝通能力——社區護理工作既需要其合作者的支持、協助,又需要其護理對象的理解、配合:社區護士的主要合作者包括社區衛生服務站的其他衛生工作人員,如全科醫師,以及社區的管理者,如街道、居委會的工作人員;社區護理的對象則是社區的全體居民,如病人、家屬、健康人群。面對這些具有不同的年齡、家庭、文化及社會背景的合作者和護理對象,社區護士必須具有社會學、心理學及人際溝通技巧方面的知識,從而才能更好地開展工作;
②綜合護理能力——綜合護理能力主要包括各專科護理技能及中西醫結合的護理技能。根據社區護理的定義及社區護士的主要職責,社區護士即是全科護士,將面對各種病人和殘障者,如外科術後的病人、腦卒中恢復期的病人、精神病病人或臨終病人等等。在工作中,就不免要應用到內科、外科、神經科、精神科、中醫科以及老年和康復等方面的護理技能。因此,社區護士必須具備各專科護理技能及中西醫結合的護理技能,才能滿足社區人群的需求;
③獨立判斷、解決問題能力——社區護士不同於醫院護士,常常處於獨立工作狀態。在醫院,護士遇到問題往往可以與其他護士、護士長或醫生研究解決;但在社區,社區護士將獨立地進行各種護理操作、獨立地運用護理程序、獨立地開展健康教育、獨立地進行咨詢或指導。此外,無論是社區的服務站還是病人的家裡,其護理條件及設備與醫療機構均有差距,這就要求社區護士具備較高的解決問題或應變的能力。因此,獨立判斷、解決問題或應變能力對於社區護理人員非常重要;
④預見能力——預見能力主要應用於預防性的服務,而預防性服務是社區護士的主要職責之一。社區護士有責任向病人或殘疾人、家庭及健康人群提供預防性指導和服務。在醫院,臨床護士主要運用順向思維,即針對已發生的問題,找出解決的方法並實施;而在社區,社區護士不僅要運用順向思維,還要運用逆向思維,即在問題發生之前,找出可能導致問題發生的潛在因素,從而提前採取措施,避免或減少問題的發生。在護理病人或殘疾人時,社區護士應有能力預見治療、護理中可出現的變化以提前採取措施;對於病人或殘疾人的家庭,社區護士應有能力預見到疾病和殘疾將給家庭帶來的直接與間接影響,如在健康上、經濟上、心理上的影響;對於醫學教育網原 創社區的健康人群,社區護士也應有能力預見到可能將會發生的健康問題。因此,預見能力也是社區護士所應必備的;
⑤組織、管理能力——社區護士一方面要向社區居民提供直接的護理服務,另一方面還要調動社區的一切積極因素,充分利用社區的各種資源大力開展各種形式的健康促進活動。社區護士有時要負責人員、物資和各種活動的安排,有時要組織本社區有同類興趣或問題的機構人員學習,如老人院中服務員的培訓或餐廳人員消毒餐具的指導,這些均需要一定的組織、管理能力;
⑥調研、科研能力——社區護士不僅擔負著向社區居民提供社區護理服務的職責,同時也肩負著發展社區護理、完善護理學科的重任。因此,社區護士首先應不斷地充實理論知識,提高業務水平。護理學是一門不斷發展的學科,護理人員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適應護理學的發展。其次,社區護士應具備科研的基本知識,能獨立或與他人共同進行社區護理科研活動。在社區護理實踐中,善於總結經驗提出新的觀點,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社區護理模式,推動我國社區護理事業的發展;
⑦自我防護能力——社區護士的自我防護能力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即法律的自我防護及人身的自我防護。首先,社區護士常常在非醫療機構場所提供有風險的醫療護理服務,如在病人的家中進行靜脈輸液。社區護士應加強法律意識,不僅要完整記錄病人病情,還要在提供一些醫療護理服務前與病人或家屬簽訂有關協議書,以作為法律依據。其次,社區護士在非醫療機構場所提供護理服務時,應避免攜帶貴重物品,並注意自身的防護。
溫馨提示:以上信息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0-12-07,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D. 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 規劃教材沒發給我,哪裡可以下載到電子書么可以的加到60分
這個不是很好找啊,你去人衛出版社網站上看看,應該可以買的
如果電子書的話,你可以去白天使網站上看看,是不是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