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第一次做培訓專員,請教怎麼寫服裝工廠培訓計劃書,有沒有這方面的範本,謝謝
、 經營思路:中等規模的服裝加工廠――大型的服裝生產基地――創牌――連鎖店經營――國際時裝品牌。
二、 發展目標:
1、 建立一個生產基地,[即制衣廠]。以承接來料加工為主,等走上正軌後,增加業務窗口。]
2、 直接承接海外的加工單和產銷單,發外廠加工
3、 創品牌,建立連鎖店,向祖國西北部發展。產品方面可以向老人,嬰兒方面設計,這方面的市場很大。
4、 在海外上市,擴大經營.生產具有中國特色的旗袍向世界銷售。
三、 現時擁有的資源:
1、 人力資源:隨時可以調動一個具有多年接單、管理、生產和銷售經驗的團隊。其中:
a、 廠長:何女士是一個從事服裝行業10多年的老師傅,對於設計,管理,技術工藝都獨有豐富的經驗。在省開發中心的金鷹制衣廠任廠長期間,曾經創下28台平車月加工產值達到18萬元[這樣的產值一般需要40台平車,日以繼夜加工才能完成的。她長期與進出口公司有業務來往,加工單比較充足.另外,北京雅寶路的俄羅斯客戶,東南亞國家的客戶也是有訂單的。
b、 業務員:郭女士從事服裝銷售10多年,擁有很多北方的客戶,這些客戶基本上是要大批量的低價貨.最高月銷8萬件針織衫.
c、 業務員:歐小姐現在一家大型針織廠專門負責接單,打價,最高一月能接下300萬的加工單,大量的單發到外廠去做。
d、 業務員:盧先生,專門承接香港行貨,以及國外的外貿單。
e、 指導工、收發工以及一批熟手的工人。技術過關,團隊合作默契。
2、 客戶資源:
a、 長期的北方客戶,
b、 有進出口的合作單位,
c、 有體育服裝的需求[太極武術服裝],
d、 有香港服裝行長期接外單的窗口。
四、 啟動資金:五十萬元
五、 資金投放步驟:
1、 置廠:30萬
a、 機器設備:約26萬。
A、 平車60台,
B、 四線及骨機15台,
C、 冚車3台,
D、 五線及骨機1台,
E、 雙針車2台,
F、 電剪2台,
G、 拉筋機,打鈕機,直眼機:鍋爐,抽濕床,沖鈕機各一台。
H、 以及所有的配套,裝修。
b、 廠房1300平方米,工人宿舍600平方米,每平方8元算共15200元/月。預備頭兩個月的資金。
2、 接業務單(每月30000元)
a、 招業務員、管理人員與指導工
b、 通訊,交通,伙食
3、 磨合(已經有了加工單,包括工人工資、生產資料,需投入約14萬,但這個時期已經有收入。)
a、 招工人
b、 進一點平價的布料給車位試車
c、 工人需要與工廠的環境、機器、領導、技術等方方面面的熟悉,可能出現損耗。
d、 業務員需要去聯系業務等這樣需要三個月的磨合期。——這時期是有收入的。
4、 正常運轉。經過磨合後、工廠就進入了正常的生產運轉。財政狀況出現良好循環,需要儲備金5萬
以上的數據是新辦廠的數據,實際上可以通過其他方式來節省前期投入。
六、 投資收益:
1、 資金投放階段:
開廠的頭三個月屬於資金投放階段。這三個月的現金流為負,但是應該有業務利潤在產生。
2、 資金回收階段
正常運轉階段。有穩定的業務量,一般不需投資者再投入資金,可以依靠企業自身的資金運轉正常發展。參考數據如下:
a、 平車約120元/天,60台平車一個月就是144000元產值。(如:一條普通的長褲,加工費是6元,最高的可做25條,最低的可做16條,平均20條。)
b、 四線車約320/天,15台車一個月就是96000元產值。(如:一件普通圓領的T恤,加工費是1元6角,平均每人做200件)
c、 以上是按每月20天算,[除去假日休息,風險淡季。]每天11個小時工作時間。全廠的平均月產值是24萬,[這是十分保守的計算].全廠的月開支是187700元,純利潤每月約5萬。大約一年的時間就能收回投資款.
d、 如果按26天計[除去假日],平車月生產值是187200元.4線車月生產值是124800元.純利潤是134300元.那麼四個月就能收回投資款。
e、 正常生產是每日12個鍾,每月29天,節日的休假要看生產而定。
3、 擴大經營階段
a、 當利潤積累到一定的時侯,可以擴大經營,公司分立五大部門——生產部、業務部、財務科、後勤部、人事部。
b、 業務人員向國外、省外開拓市場,在香港、澳門、北京等地建立業務辦事處。
c、 生產廠可擴大到100台車以上,建立一個具規模的生產基地。每月的產值達到60萬以上。
d、 後勤人員負責采辦各種物料
e、 人事部負責各個部門的協調,監督財務、後勤的收支狀況以及人員調動。
4、 成熟發展階段
a、 擁有固定資產、固定客戶、固定業務渠道的大型企業。
b、 在行業當中,尤其是服裝貿易企業當中建立一定的聲譽
c、 管理與生產脫離,企業由生產廠發展成為制衣公司,內部只負責接單、發單、生產安排、qc的工作
d、 有若干傢具有中等生產規模的廠家作為我公司的加工合作夥伴。
5、 創牌階段(略)
目前、服裝有各式各樣的品牌,但是在老人和嬰兒方面卻是空白,公司可在這方面創立自己的品牌。
七、 投資風險:
1、 訂單太少,平均工作每月不超過15天。
2、 發生不可抗拒的天災人禍。
3、 由於管理不善,造成質量問題的產品報廢,發生客人索賠的事件。
八、 風險補救:
1、 訂單太少的時候,可以進一些低價的布料做一些服裝批發給北方的客戶。可以做一些品牌試銷。
2、 抓好管理,保證質量標准,加強業務人員的公關技巧.
3、 盡快啟動海外的業務窗口,承接產銷單[產銷單的毛利潤是50%,而且單價高].
❷ 企業培訓師:如何有效開展年度培訓計劃工作
整個年度培訓計劃制訂過程顯得出奇平淡,輸出結果也是年年歲歲花相似。筆者根據多年實踐,從問題描述、原因分析入手,並提出解決建議。 一、年度培訓計劃書存在的幾個常見問題 1、年度培訓計劃書格式不清晰 計劃書本身缺乏溝通基礎。一個科學、系統的年度培訓計劃的背後,有大量數據、信息和資料支持。這有必要讓高層通過這些來了解計劃書的內容和整個過程。 為了便於溝通,應該把計劃書內容以關鍵詞來描述,這樣節省高層主管之時間並加深對計劃之印象及爭取支持。同時重要數字及行動予以列出,最好只要一頁為好。 2、年度培訓計劃書主體內容結構不完整 很多培訓管理者在提交年度計劃書時,會面臨一個尷尬,由於缺乏系統性,報告提交上去的只有幾頁項目組合作業計劃和資源需求統計數字。高層看完後,很難認同,眼前只有費用和投入,卻無法清晰描述投入方向,只有項目組合,卻不清楚為什麼,一年的培訓工作北京是什麼?目標是什麼?最後預期效益是什麼?無分析,無歸納,無統計。 3、各個單元缺乏深度分析 訓練計劃之目的與目標不明確,缺乏量化分解與描述。目標其實體現培訓策略,也是作業計劃的根本。如果是維持性目標,就保留在確保員工具備公司要求之能力~知識、技能、態度,確保員工能符合公司企業文化及紀律要求等;如果是改善性目標,就可能要考慮提高效率要求下,學習新技能,提升解決問題能力。如果是創新性目標,則必須從業人員心態及思維轉變,增進主管的管理創新能力等。 另外,培訓訓練預算編擬很多不科學,不僅不考慮實際狀況,而且缺乏編擬培訓預算之依據及原則,且缺乏以往訓練經費運用之分析和訓練預算的具體分配方式等。 二、問題的關鍵原因 總體來說,缺乏年度培訓計劃制訂過程式控制制。具體說: 1、年度培訓計劃制訂直接參與人員的專業技能薄弱 多數培訓工作者,缺乏系統性培訓管理訓練。正如中國一句老話:賣鞋子的光腳。許多培訓管理者犯了「燈下黑」的自我認識意識不足錯誤,忽略了對自身技能的提升。很多工作都經常落於俗套,受制於一貫的思路或前期工作模式,缺乏管理創新和提升意識。 實踐中,培訓需求調查、培訓規劃制訂、年度培訓計劃、項目計劃、教學計劃的幾個概念關系很難理清楚。單一對年度培訓計劃中的培訓組織建設、項目運作計劃、資源管理計劃、年度預算、機制建設等很難進行科學的分析或策劃。 2、過程組織缺乏有效管理 筆者所在公司的總部培訓部門擔負公司年度培訓計劃的整合,在過程中我們發現,各機構或部門的培訓專員缺乏對年度培訓計劃的基本認識,對基本任務、制訂基本策略以及制訂基本流程等只是一知半解。在此情形下,總部培訓部門又無具體的對策。在年度培訓計劃過程中缺乏有效管理,體現在前期無引導、推進無策略、指導無方法、監督無效果、控制無手段。 三、有效推動年度培訓計劃制訂的策略 為了有效推進年度培訓計劃的制訂,最終保證全年培訓效果,應該針對實踐存在的不足,給出改善措施。 1、加強培訓員培訓管理培訓 建議開發培訓管理專題教材,尤其是加強年度培訓計劃的專題培訓。從年度計劃培訓概念、任務、流程等,甚至到年度培訓計劃書的書寫格式。 2、加強年度培訓計劃制訂過程管理 一方面,做到三個「明確」:通過會議等形式,明確職能管理部門和業務部門,培訓管理部門和分支機構在年度培訓計劃制訂中的職責;明確各主辦人員的角色;明確本年度培訓計劃制定的目標或要求、規范。 另一方面,必須加強過程管理,包括前期宣傳引導,召開動員會等,同時,培訓管理部門一定要制訂相應的管理工具,並實時進行指導。 3、加強流程完善和策略。 由於多方面原因,公司各個系統的培訓業務開展能力不一。相應地,各個系統培訓專員的業務技能有強有弱,且對培訓管理工作總持有自己的看法和相應的工作方法。實踐中,筆者所在公司的分支機構培訓專員提交的作業計劃,不說結構,光格式就是千差萬別,各有各的風格,各有各的路數。 總部培訓管理部門由於主辦人員或主管人員的頻繁變動,也是每年都有新變化、新要求、新想法,下屬機構相應地也是被動亂跑,疲於奔命。因此,很有必要形成一套相對固定的工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