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學習面點的心得體會
多用心。
多交流。
多思考。
多鍛煉。
多總結。
冷水面團
又稱死面,也就是沒經過發酵的面。
就是在麵粉內加入適當比例的冷水,依照個人需要揉成各種不同質感的面團。
冷水面適合做煮、烙、煎、炸等食物,如水餃、面條、鍋貼等。應用最多的就是各種面條。
冷水面一般加水量在30%--50%,調好的面團醒15—20分鍾後可以直接使用。
冷水面還可以調制出軟硬不同的麵糊,做春卷皮、面魚等。
材料:麵粉300克、水150克。
麵粉倒入盆內,可以加一小勺鹽,慢慢淋入冷水。
用筷子拌勻。
用手揉成面團。
蓋上保鮮膜,放置20分鍾待醒,揉光滑即可。
發面面團
發面的目的是使面團膨脹、使麵筋軟化,獲得特殊的風味並便於成型。
發面要藉助酵母達到使面團松軟的發酵效果。如製作麵包、饅頭、包子等都需要發面。
發酵時,面團發酵到原體積的2—3倍即可,從和面到發酵成功一般需要2—3個小時,當然這不是絕對的,要根據環境溫度以及麵粉的多少來決定。
材料:麵粉500克、水250克、酵母10克
酵母加入溫水稀釋酵母。
將稀釋後的酵母水慢慢倒入麵粉中,切記不要一次性加足水。
用筷子攪成雪花狀,如果需要稍微軟的面團,可以再適當多點水。
揉成面團、等待發酵,蓋上保險膜放置於溫暖處大概3個小時左右,體積會膨脹到原來的2--3倍,表面會出現小孔。
用稍微多的時間揉面團至光滑即可。
(因為發酵以後面團內部會有很多孔,所以這個步驟要用比較多的時間和功夫去揉面團,爭取把面團里的孔揉到消失,就會是一團很光滑的面坯了,蒸出的成品也漂亮,此時的體積會和沒發酵前差不多大小了。)
燙面。
所謂燙面,簡單一點理解就是用很燙的水和的面。
燙面面團的筋性和加水溫度有關,加入沸水的比例越大,和成的面團就越軟,而成品越硬。
半燙面面團是沖入沸水後快速攪勻,再立刻沖入冷水揉成的面團。
適合做蒸餃、煎包、燒賣等。
全燙面面團所加的水全部為沸水。適合做蝦餃等蒸品,不適合煎、烤、烙。
材料:麵粉300克、沸水150克、冷水50克。
將麵粉放入盆中,沖入沸水,用筷子快速攪成雪花狀。
再加入冷水(如果只加開水面團會變硬,冷水太多則達不到效果,除了開水和冷水外,有時製作燙面時還要加一點油脂,以增加口感上的滋潤和香酥感),用筷子攪拌均勻,並揉成光滑、不粘手的面團,蓋上保鮮膜,醒20—30分鍾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