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施工單位對員工應該就那些內容進行培訓
首先,安全是擺在施工現場第一位的,應加強員工對安全施工的培訓,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回,避免出現不必答要的安全事故;
其次,防火消防是目前很多單位比較忽視的問題,很多由小火引發火災的情況出現,進行必要的消防培訓,讓員工掌握基本的消防滅火及逃生知識,避免人員財產損失;
最後,要對員工的技能、技術進行相關培訓,要對員工的施工作業進行技術交底,確保施工質量和工期;加強法律意識培訓,避免出現違反相關施工法律法規的情況。
❷ 淺談如何做好施工企業培訓工作
1、能夠提高員工專業技能、綜合管理素質,增強企業競爭力。 近年來,隨著建築業市場經濟快速發展,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建築企業施工承包管理模式也由原來的大包逐步向勞務分包、平方米包干形式轉變。承包模式的轉變意味著建築業不再僅僅是一個勞動密集型行業,同樣需要有大批技術精湛、精通管理的優秀人才來推動它的發展。通過培訓不僅能夠提高企業管理人員的各項專業技能和綜合管理素質,還可以幫助員工培養和樹立良好的學習習慣,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更好的為提高企業生產效率和服務水平作出自己的貢獻,從而建立企業良好的社會形象,增強企業競爭力。
2、結合激勵機制措施,培養人才、留住人才,促進企業長期發展。
企業競爭說穿了就是人才的競爭,人才是企業的第一資源,有了一流的人才,才可以創造一流的業績,企業才可以在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隨著市場的開放、信息交流暢通,企業人才流動也變得更加頻繁。建築企業也面臨著關鍵崗位人才流失的窘境,人才的流失不僅影響了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甚至制約了企業的長期發展。雖然企業也可以通過從外部市場招聘一定數量的合適人才,但是通過企業自身培養的優秀人才能克服前者對企業文化認可程度不足、為企業服務的穩定性差這一缺點。因此,通過企業自身培養的後備力量更能認可企業文化、適應企業的發展需要。一支穩定的、高素質的管理隊伍是促進企業長期穩定發展的根本保證。
3、可以促進企業內部交流。
建築業施工環境特殊,大多數員工的工作地點比較分散,項目經理部有的在省外、甚至國外,這就造成了企業內各職能部門和項目經理部之間缺乏有效溝通。不僅如此,在平時的工作中,企業內部很多沒有業務交叉的部門及員工之間也是很少溝通。通過培訓可以加強企業部門之間、員工之間、企業管理者與員工之間的溝通交往,有利於形成企業內部凝聚力,從而更好的促進團隊合作。
❸ 淺談如何做好建築施工企業員工培訓工作
1、培訓需求分析草率
很多企業開展了一定的培訓工作,但是並沒有起到預期的效果,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培訓的針對性不強,這恰恰是培訓的需求工作沒有跟上。企業雖然進行了培訓需求分析,但是主要是針對各部門進行的分析,部門負責人往往憑借自己的管理經驗或者主觀的個人判斷就決定了哪些員工進行哪些培訓,雖然這比不進行需求分析要好,但實際上,對於工作業績較差的員工有些是因為其專業技能欠缺,有些則是因為工作態度不認真,所以針對不同的情況,應該進行不同的培訓,才能起到較好的效果。
2、內容、方式過於單一
建築企業追求精湛的專業技能和高超的管理水平,因此培訓內容往往只注重對專業技能和管理能力的培訓。培訓課程相對枯燥,形式也多限於傳統的授課方式,這種填鴨式的授課無法激發出員工吸收新知識的興趣,員工即使參加了培訓,也無法一下子對知識有深刻的理解,更不能將其與實際工作有效結合,自然無法達到預期效果。
3、培訓工作沒有堅持、沒有落實到細節
很多企業雖然認識到培訓工作的重要性,也注重培訓工作的提高,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沒有落實到位。究其原因,無外乎以下幾點:第一,培訓工作沒有計劃或者計劃不細致、不利於實施。第二,相關責任人的重視程度不夠,沒有將培訓工作列入日常管理工作。第三,對於各項培訓工作的實施過程,相關責任部門監督、檢查、評估工作不夠,導致培訓工作成了雷聲大、雨點小,最後不了了之。
4、培訓流於形式,沒做考核評估
在企業現行的培訓管理中,真正有培訓評估體系的並不多,很多企業認為培訓結束就完結了,至於培訓的方法是否有效、培訓的效果如何、培訓是否還應該改進等問題根本沒有人去關心。做好培訓評估工作對提高企業的培訓效率非常重要。因為培訓的效果有的時候很難衡量,哪些培訓是有效的,哪些培訓是無效的,只有搞清楚這些問題,才能為以後改進培訓計劃、完善培訓方法、控制培訓進程提供有益的參考,否則,企業的培訓將無法跟上企業的發展,無法配合企業圓滿的完成生產經營目標。
三、如何完善建築企業培訓管理工作
1、加強培訓需求分析
提高建築企業培訓管理水平的首要任務是加強培訓需求分析。培訓需求分析不能簡單的僅參考部門負責人的意見,應該從多個層面和多個角度收集信息,進行科學的分析,從而制定出有效的培訓計劃。培訓需求可通過三個層面進行分析:第一,是企業層的分析,在了解企業近期生產經營目標和遠期發展戰略的基礎上,制定出企業培訓的整體目標和計劃;第二,是部門層的分析,通過部門負責人根據各崗位職責和任職資格要求,對現有員工及其能力進行分析,從而制定各職能部門主要培訓計劃和目標;第三,是員工層的分析,通過在全體員工范圍內進行培訓需求調查,了解員工對於提高自身專業技能和管理水平希望得到相關培訓的信息,既可以調動員工參與培訓的積極性,又可以提高培訓管理工作的效果。
2、結合實際,制定科學的培訓計劃
培訓計劃是根據企業近、中、遠發展目標制定的員工培訓方案。為制定一個科學有效的培訓計劃,企業必須對培訓需求進行認真分析,對員工培訓的內容、方法、師資、課程、經費、時間等,有一個系統、科學地規劃和安排。針對不同的培訓對象,提出不同的培訓目標,設計不同的培訓內容,選擇合適的培訓方式。
❹ 施工企業的安全教育制度有哪些
安全教育制度
為了執行國家的安全生產方針、政策、法規,牢固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不斷提高職工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特製定本制度。
一、項目部的安全教育,由工長組織安全員進行教育,其它關部門協助開展。
二、對操作新機具、新設備、新工藝,變換工種和臨時參加生產勞動的其它人員,都必須進行安全教育,掌握操作方法後,經考核合格,方准參加實際操作。
三、在研究、安排、檢查、總結生產的同時,研究、安排、檢查、總結安全工作。項目部生產副經理,每周必須堅持組織安全日活動。經常組織職工和管理人員學習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規程和上級有關安全生產方面的文件,規定。宣傳安全生產方面的先進經驗與事故案例,表揚好人好事。
四、對特殊工種應定期進行體驗、培訓、復審、考核合格持安全生產綜合管理部門的安全操作證,方准上崗獨立操作。
五、新進場工人必須接受公司、項目部、班組的三級安全教育經考核合格方能上崗。教育內容:國家和地方有關安全生產的方針、政策、法規、標准、規范、規程和企業的安全規章制度;施工現場環境、工程施工特點及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安全操作規程,事故案例剖析,勞動紀律等。
六、必須實行安全教育登記制度,建立職工的安全培訓教育檔案。未接受安全培訓教育的職工,不得在施工現場從事作業或管理活動。
施工現場安全培訓教育制度
①新進廠工人必須進行公司、項目部、班組的「三級」安全教育,且須經考核合格後才能進入操作崗位。
②企業待崗、轉崗、換崗的職工,在重新上崗前必須接受一次安全培訓,時間不少於20學時,其中變換工種者應進行新工種的安全教育。
③企業職工每年度接受安全培訓,法定代表人、項目經理培訓時間不得少於30學時,專職安全管理人員不少於40學時,特種作業人員不少於20學時,可由企業注冊地或工程所在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培訓;其他管理人員不得少於20學時,一、二級企業可自行組織培訓,三、四級企業應委託培訓。
④專職安全員必須持證上崗,企業進行年度培訓考核,不合格者不得上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