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全科醫師崗位培訓個人小結怎麼寫
全科醫師轉崗培訓的機會使我在思想認識和業務技能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通過一年的全回科醫答師轉崗培訓,我深深認識到全科醫師必須具備:扎實的業務功能、強烈的人文情感、出色的管理能力、執著的科學精神和自我發展能力,運用臨床辯證思維與邏輯思維、醫患溝通與交流的基本技巧,由生物醫學模式,即以疾病為中心的服務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即以人為中心、以人的健康為中心的服務模式轉變,在政府引導下,以全科醫師為主導,通過縣、鄉、村三級疾病預防網路的共同作用,才能真正實現集醫療、保健、預防、康復、健康教育、計劃生育指導「六位一體」的綜合的、連續性的服務,實現有真正意義的「人人享有初級衛生保健」的目標。只有這樣,才能保障我們全民族的身心健康,才能為我國人民實現黨中央「十八大」提出的宏偉目標提供良好的身體保障。
⑵ 住院醫師,輪科醫師,培訓醫師有什麼區別謝謝!
住院醫師、輪科醫師、培訓醫師有身份上和職責上的區別。
一、身份上的區別(正在學習-畢業實習-正式上崗):
1、住院醫師(正式上崗):
在職醫生。
2、輪科醫師(畢業實習):
正在實習的臨床專業大學生。
3、培訓醫師(正在學習):
正在經過學習培訓的大學生。
二、職責上的區別:
1、住院醫師:
主要是完成基本醫療工作,包括收治病人、記錄病程、在上級醫師指導下開醫囑、進行某些臨床操作等,是對病人進行全程診治的一線醫生,但是需接受上級醫生(主治醫師及以上)的指導與監督。
2、輪科醫師:
臨床專業大學生必需參加臨床醫師轉科培訓,參加輪科的醫師必需按要求完成預先制訂的輪科培訓計劃,任何人不得私自延長或縮短留科時間。
輪科醫師每一輪轉科室的出科成績和鑒定,在第一階段輪科培訓結束(第3年),由教育處組織專家實施臨床技能和理論考核,並作為職稱評定的主要考評成績之一。
3、培訓醫師:
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共5年,分兩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1-3年,在第三年有個階段考試,考過了才可以進入第二階段,在第五年還有個階段考試,兩次考試都通過了,規范化培訓就結束了。
(2)醫師培訓總結擴展閱讀:
住院醫師經過一定時間的專業培訓,達到住院醫師培訓的要求後,考核通過可晉升為主治醫師。
醫師職稱分:
住院醫師、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
需與「住院總醫師」這一概念區分:前者為職稱名,後者為職位名稱。
大型醫院要求醫生從住院醫師晉升至主治醫師前,必須以「住院總醫師」的身份從事醫療工作,其特點是:24小時不離開病區及附近,一般期限為1年時間。在醫院中,其地位高於一般的住院醫師。
但不及主治醫師。部分醫院的住院總醫師同時安排排班,代為執行「科主任秘書」或「行政科主任」的職能。住院總醫師,簡稱為「住院總」。
醫師在執業活動中享有下列權利:
(一)在注冊的執業范圍內,進行醫學診查、疾病調查、醫學處置、出具相應的醫學證明文件,選擇合理的醫療、預防、保健方案;
(二)按照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標准,獲得與本人執業活動相當的醫療設備基本條件;
(三)從事醫學研究、學術交流,參加專業學術團體;
(四)參加專業培訓,接受繼續醫學教育;
(五)在執業活動中,人格尊嚴、人身安全不受侵犯;
(六)獲取工資報酬和津貼,享受國家規定的福利待遇;
(七)對所在機構的醫療、預防、保健工作和衛生行政部門的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依法參與所在機構的民主管理。
醫師在執業活動中遵守的義務:
(一)遵守法律、法規,遵守技術操作規范;
(二)樹立敬業精神,遵守職業道德,履行醫師職責,盡職盡責為患者服務;
(三)關心、愛護、尊重患者,保護患者的隱私;
(四)努力鑽研業務,更新知識,提高專業技術水平;
(五)宣傳衛生保健知識,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