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心得總結 > 第一書記培訓學習心得

第一書記培訓學習心得

發布時間:2021-01-11 15:03:48

A. 第一書記觀後感

《第一書記》觀後感
電影《第一書記》講述的主人公叫沈浩,沈浩出生於安徽省蕭縣聖泉鄉孫秦庄行政村,組織派他到安徽省小崗村掛職鍛煉,任第一書記。自從到小崗村工作以來一直為小崗村的發展兢兢業業,沈浩到任後,先是搞來了50萬為村裡修了路,然後又弄來錢給每戶村民蓋了房子,接著又弄來了錢,每戶發放2萬元補助。接著就是拉項目,找投資,搞土地流轉。在橋梁成功橫跨京滬鐵路線的一瞬間,我們情不自禁地為小崗村喝彩,也為沈浩的不懈追求喝彩!沈浩在小崗村一干就是六年,六年中,真正展現了一個真正的人民公僕的形象。他從來不以一個省派幹部的姿態去面對村民,不擺官架子,不說官話,每件事他都身體力行、不辭辛苦。沈浩為了做工作,曾被人打過。六年中,有辛酸、有委屈、有孤寂、有思念,他從不抱怨,從未退縮,他,經受住了風吹雨打,日曬雨淋,最終實現了為小崗村想幹事,能幹事,干成事的夙願。
他把工作當作事業,不計回報。舍小家為大家,盡心盡力為社會服務。不能在90多歲的老母親跟前盡孝,因不能照顧女兒而不得不放棄省城優良的教育資源。無數次因為工作過家門而不入。
主題曲《做人》,「清清白白,勤勤懇懇,不求光環,不求繽紛,只願做棵禾苗深深紮根……」,這也是對優秀共產黨員沈浩同志的詮釋。 「一個人活在世上,官是當不到頭的,錢也是難以掙盡的。能讓小崗村的父老鄉親過上好日子,是我最大的幸福! 」 他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對人生價值的追求,為我們每一個黨員如何樹立正確的時代價值觀樹立了一座豐碑,值得我們去思考和學習……

B. 第一書記看後心得感受

前兩天,單位組織黨員幹部去看根據沈浩同志先進事跡改編的電影《第一書記》,沈浩作為「中國第一村」的村支部書記,他的一生為我們每個黨員作出了光輝的榜樣,他是以生命詮釋了一個大寫「人」的真正含義。

做為一個共產黨人的本色。當安徽省財政廳黨組決定委派沈浩去小崗村任支部書記的時候,當工作條件的極大反差使他無法顧及家庭的時候,他並沒有考慮自己的利益,而是毅然前往,他知道這次去小崗村責任重大,他知道:當時「一朝越過溫飽線,20年跨不進富裕門」的小崗村,換了幾任領導,村民仍不富裕,發展壓力仍然很大。但是,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時候,他還是義無反顧地來到了小崗村。沈浩在日記里寫下自己的心聲:「人的生命是偉大的,但人的生命也十分脆弱。作為一個人活在世上,官是當不到頭的,錢也是難以掙盡的。那麼更應該考慮的是怎樣活得有價值。就拿自己到小崗村來說吧,雖然吃苦、受累,但作為豐富人生的一個平台,使自己得到鍛煉,這是花錢也難以實現的。」這些豪言壯語表達了一個共產黨人的本色。作為一個共產黨員,我們應該要象沈浩一樣,以黨的事業為重,無怨無悔地履行好自己的職責;也要象他那樣不辭辛苦、埋頭苦幹,有任勞任怨的勇氣和氣魄。只有不怕艱苦、任勞任怨,把自己的知識和智慧真正用到所在的工作崗位上,才會不斷地積累,才能真正找到一個共產黨人的歸屬感,才能擔當起建設社會主義的重任。

做為一個支部書記的平易。當沈浩到小崗村的時候,村民們才剛剛得到溫飽,有少數群眾生活還非常困難,但是沈浩到任後訪貧問苦,迅速的融入到村民之中:老人的拐杖壞了,他自己出錢給老人買新拐杖;在下暴雨的夜晚,他首先想到的是村裡困難戶家中是否受災,並且冒雨前去救援;還為村裡的特困戶刷房屋、打地面,並傾心為其辦妥低保和特困戶的手續;更為了不辜負村民老人的盛情邀請,他連年夜飯都沒回家吃……盡管村民們懷疑「他恐怕在小崗呆不了兩月。之前下來的幹部,有的來這『鍍鍍金』,回去就提拔。」但沈浩所做的一點一滴都被群眾看在眼裡,記在心上。我們作為不同領域的黨員要想走近人民,得到他們的高度認可,就必須學習沈浩同志一心為民的思想和精神品質,在與群眾相處時,注重在每一個細節中融入這種平易的品格,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走進人民的心裡,才能真正體現出一心為民的精神。

做為一個大寫「人」的實在。作為一個平實的人,沈浩不怕苦不怕累,走在前面,干在前面。他是為了村民的發展而到小崗來的,但要談發展並非那麼容易,尤其是在小崗這種環境、風土、人情都極其特殊的村子。但事實一如他的心聲:「是啊!小崗肯定難搞,既然來了,還怕嗎?要退縮嗎?絕不!要得到群眾的信任和支持,就必須融入小崗,了解民意,踏踏實實干幾件事,讓村民了解自己、認識自己。」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為了給並不富裕的村裡節約資金,他親自上陣帶頭修路,在修路的日子,沈浩天天泡在工地上,和大家一起撒石子、扛水泥、拌砂漿。還在找不到使用工具的時候,全不顧及被灼傷的危險而用雙手去捧水泥……

這是沈浩來小崗之後乾的第一件大事。村民們不得不嘆服:這個沈書記人實在,不是來圖虛名的。他以自己的平實,使小崗人徹底改變了對他最初的看法;他以務實的作風書寫了一個大寫「人」的實在。這是一個人的本質所在,他的這種做人的平實是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的,也是我們這個社會需要提倡的。

做為一個村官的勇氣。做為一個選派的村官,是需要有同不正確行為做堅決斗爭的勇氣的。盡管他是外來人,在村裡並沒有勢力,但他就是不信這個邪。在他來到村裡之前,村裡20多間屬於集體的房屋被人強佔多年無人敢過問。沈浩不怕難,敢碰硬,通過多種方式解決拔掉了釘子戶;並通過法律途徑要回了集體的鏟車……勇於保護村集體的財產,這是沈浩來小崗不久,又干好的一件大事。他以一身的正氣壓制了邪氣,使村民們對他刮目相看,也使大家有了與他共同努力發展小崗的決心。這種勇氣,這種正氣,是我們每個黨員幹部應該學習且必須具有的。

用生命詮釋了真正的「人」。在小崗村的6年裡,沈浩一心撲在工作上,為村民想所想,為村民急所急,他的所作所為已讓群眾心服,相信他能帶領大家使小崗迅速發展起來,因此,當第一、第二任期滿的時候,在繼31年前,18位小崗農民的紅手印掀開了中國農村改革序幕之後的今天,村民再次聯合簽署了第一、第二次的紅手印,他們要以這種純朴的手印方式來挽留他。沒想到的是,他們的書記為了小崗村的盡快發展而勞累過度,英年早逝。他的去世,使小崗村民失去了一位他們最信任的支部書記,悲痛的村民又以相同的方式,第三次請求上級讓自己敬愛的書記永遠的留在小崗村——這些滾燙的紅手印,是小崗村民意志最真實、最堅決的表達。他們是在以最真誠的形式將敬愛的書記永遠的留住、以最樸素的方式讓書記的精神永遠的定格。

沈浩,已經成為小崗人心目中的一座永遠的高山。

這座高山,在小崗人心目中無可比擬的分量,是他6年來在小崗村「做人」做出來的。是做為一個共產黨人、做為一個村官幹部踏踏實實為人民工作做出來的。

其實,沈浩同志是在用實際行動詮釋:群眾在幹部心裡的分量有多重,幹部在群眾心裡的分量就有多重。

他給我們的啟示就是這樣的。在這個深刻嬗變的時代,共產黨人的本色是永遠不能變的,我們要學習他這種做好一個黨員,一個黨的幹部的踏實與負責的精神,時代需要這種精神、這種奉獻、這種堅守,中國的現代化建設需要基層幹部的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

學習沈浩,以平凡書寫一個黨員的偉大!

學習沈浩,用生命詮釋「做人」的精彩!

C. 第一書記觀後感 400字左右。

「第一書記」 響亮的名字
「第一書記」,一個響亮的名字。我懷著一顆期待的心,走進這個曾經熟悉卻又另人感動的藝術創作中。
影片中,那泥濘的路,那黃色的菊花,那純朴的臉,那熱情的期待,那真誠的心,那倔強的沖動,那憤怒的對抗,那一根根家族系脈,那一條條只有用心才能開啟的民心綠色通道,沈浩真實面對了。
真誠讓我一直在流著淚,序幕一拉開,我已覺不出自己是在電影院看電影,就好似走進鳳陽小崗,和沈浩的心一同起伏,和小崗村幹部百姓的喜怒衰樂一同起伏。一聲大爺、一聲奶奶,一句我記住了;一隻能產奶的小羔羊,一個說不清楚話的多孩殘疾家庭,一個隆重的葬禮;一台鏟車,一條通村路,一條開放路,一個新的紀念館,一個高科技企業;一次次的奔走祈求,一次次的真情表白,一次次的力量相擁,;一眼一眼的深情,一個一個發自心底的愛的信息,一雙一雙牽手的默契;一次特殊的年夜飯,一次一次的紅手印;那是什麼樣的人才能贏來的大愛,是什麼樣的人才能凝聚的力量,是什麼樣的人才能源於人民無限需求的動力;是沈浩,是一名普通的共產黨員,是60年代的大學生,是一名普通的國家公務人員,是響應組織部門號召的一名機關幹部。也許是自己和沈浩具有相同的工作背景,相同的心裡感受,總之,一切都是那麼的期待與親切。我從第一書記里看到了一個好人的影子,一真正基層幹部的影子。
這是一好電影,一個由好演員、好導演、好團隊用心演出的好電影。我為沈浩自豪,為正在奮戰在農村基層的人們自豪;為自己曾是一名基層幹部而自豪,也為沒能用更執著的行動留在需要的農村而深思。
一座巍峨的豐碑。
很早就聽說過了沈浩同志的事跡,所以當我聽說電影《第一書記》上映時,早早地就趕到影院觀後這部觸動每一個心靈的片子。
《第一書記》的原型就是國優秀共產黨員沈浩同志,2004年2月,沈浩同志積極響應省委號召,作為全省第二批選派到農村任職幹部來到鳳陽縣小崗村,任小溪河鎮黨委副書記,小崗村黨委第一書記。在小崗村任職近6年來,沈浩始終以黨和人民的事業為重,幹事創業,勤奮務實,勇於創新,無私奉獻,以實際行動踐行科學發展觀,忠實履行共產黨員的神聖職責,直到2009年11月6日去世,沈浩同志在廣大幹部群眾心中豎起了一座巍峨的豐碑。
雖然很多人已經看過很多沈浩同志的事跡,但是當片頭的音樂響起,鳳陽縣的古城牆在一個長長的寫意鏡頭中出現時,那所有觀影的人們都安靜了。沈浩故居、房東家的廚房、小崗村的牌坊、大包干紀念館、紅手印 這些符號,很快勾引了回憶。而修路、建房、遷墳等等情節,也是熟悉的故事。
與以往的宣傳資料不同的是,電影真實客觀的記錄了沈浩在小崗村的工作與生活,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活生生的基層工作者的形象。從電影的序幕一拉開,我已覺不出自己是在電影院看電影,就好似走進鳳陽小崗,和沈浩的心一同起伏,和小崗村幹部百姓的喜怒衰樂一同起伏。這是一好電影,一個由好演員、好導演、好團隊用心演出的好電影。我為沈浩自豪,為正在奮戰在農村基層的人們自豪;為自己曾是一名基層幹部而自豪,也為沒能用更執著的行動留在需要的農村而深思。
永遠的深情,無盡的思念
熱血鑄就英雄魂,浩氣長存天地間。這就是在觀看了沈浩先進事跡報告會後我的第一感受。

D. 《第一書記》觀後感!(300字左右)

昨天觀看了電影《第一書記》,今天又學習了沈浩同志的模範事跡,情節生動,事跡突出,專感人至深。一位屬省財政廳幹部能放下架子,放棄都市生活,拋下老母妻女,來到農村任職,和群眾一起同甘苦共患難,帶領小崗村走上致富路,他卻因勞累成疾長眠在自己熟悉和熱愛的土地上。 回想一幕幕,他為解決矛盾身遭痛打不還手,他為順利遷墳披麻戴孝安故人,他為群眾疾苦慷慨解囊掏腰包,他為帶動大家身先力行走在前,他為脫貧致富爭取資金跑項目,他為改變面貌積勞成疾獻青春。任期已滿,鄉親們用紅手印挽留他留任小崗村,年關將至,鄉親們用真情挽留他吃年飯,獻身農村,鄉親們又是用紅手印挽留他的骨灰。他用實際行動踐行了黨的宗旨,得到了小崗村的認可。文章說得好,「每個基層幹部都能像沈浩那樣老百姓就省心了」,為什麼這樣的好乾部距離我們卻是那麼的遙遠,我們只能聽到,不能看到,更沒有遇到啊。

E. 農村實用人才培訓會,第一書記發言稿

農業部和省委組織部將農村實用人材帶頭人培訓班安排在小崗村舉行,不但讓我學習了先進經驗,還進行了實地參觀考察。經太短短6天的專題講座、經驗交換、實地觀看和會議討論,對照差距,我收獲了動力,對照成績,我收獲了信心,此行不虛!

在這幾天的培訓中,我不但聽取了讓自己長時間受益的專題講座,還與其他大學生村官聚在一起,學習交換工作方面的信息,相互溝通交換,在知識、經驗上都取得了較多的收獲,有效地進步了自己的熟悉水平、理論水平和規范化的管理水平,進一步增強了自己克服困難,弄好工作的信心和決心。還給了我一個跳出農村看農村機會,綜合對照出我村在村級發展上所處的位置,讓我可以從更高層面上思考美好鄉村建設的途徑和意義,不再局限於任職村和所在鄉鎮。

另外,三位優秀的村黨組織書記以自己多年來的工作經驗,分別講授了在皖北平原,江淮大地和皖南山區建設美好鄉村的不同方式,和如何把知識應用到美好鄉村建設中往,如何做好群眾工作,如何處理好與領導之間的關系,如何幹事創業等。這些點點滴滴的工作經驗,為我提供了很好「葯方」,但如何應用好這些「葯方」,需要我在實踐中往努力,往探討。

我以為美好鄉村的建設,不單單是表現在的房屋改徽建徽、道路硬化亮化、環境衛生的治理、村級配套設施等外在的建設,更要給村民帶來切切實實的便利,發展符合本村村情、民情的產業,帶來延續可觀的經濟收進,帶來幸福感,要到達這個目標,就要充分調動村民主動參與建設的積極性,爭取黨員、幹部和社會各界氣力的支持。

結合學習沈浩精神和培訓班所在地小崗村的發展歷程和經驗,我以為作為村黨組織第一書記,要推動美好鄉村的建設,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要贏得尊重。「打鐵還需本身硬」,在平常生活、工作中,應率先完成各項工作任務,特別是面對重點、難點題目時,要主動承當,不畏縮、推委,以身作則,贏得群眾的認可和尊重。

其次是履行好職責。作為第一書記,要團結好兩委幹部,溝通好村級組織與上級部分的關系,服務好本村的黨員、群眾,處理好乾群關系,對存在的題目,要認真完善落實,不避諱、拖拉,履行好作為村級黨組織負責人的職責。

最後是要謀劃好發展。要深進發掘北浴山區自然資源豐富的上風,創辦養殖、茶葉、毛竹、油茶等專業合作社,把上風轉換為發展動力,充分利用自己年紀輕、知識足的特點,積極進步相干產品質量,拓展寬售渠道,促使群眾收進延續增加。只有群眾的腰包鼓了,美好鄉村的建設才能真正得到群眾的支持,才能使基礎設施完備交付使用後,得到妥善的養護,延續的發揮作用。

固然只是村黨支部第一書記,但我會在這個平凡崗位上認真踏實的工作,努力學習,在實踐中不斷進步個人綜合素質和工作能力,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和緊急感。我想,不管碰到甚麼挫折,只要心中信仰是堅定的、精神狀態是積極向上的,同時在村兩委的支持下,我就一定能夠克服一切困難,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群眾的感情是質朴的,只要真心為群眾辦實事,全心全意為群眾服務,帶給群眾能夠感遭到的暖和,能看到的變化和實惠,群眾就會自發的參與、支持美好鄉村的建設,美好鄉村的真正建成將會指日可待!

F. 觀第一書記——何巧莉有感600字

春天來了,大地上的每一個角落都充滿了春天的氣息。

校園里,到處都是春光明媚的魯象。柳樹抽出了細細的柳絲,上面綴潔了淡黃色的嫩葉;小草帶著泥土的芳香鑽了出來,一叢叢,一簇簇,又嫩又綠花兒也伸了伸懶腰,打了個哈欠,探出了小腦袋;小朋友們都脫掉了笨重的冬衣,換上了既輕便又鮮艷的春裝;小鳥們從家裡飛了出來,唱著動聽的歌,告訴我們:春天來了!

春天真的來了,在池塘里,在田野上,在天空中,到處都煥發著勃勃生機。大自然的景色也變得豐富多彩起來。晴天里,暖洋洋的陽光照在身上,軟綿綿的春風拂在臉上,既溫暖又舒服:在下雨天,時不時炸響一陣陣春雷,既驚險又刺激。

春天的景色太美了,春天裡人們的心情更美。佝僂了整整一個冬季的腰板挺直了,歡快的笑臉充滿著希望。公園里又熱鬧起來了,照相的青年人,釣魚的老人,捕捉昆蟲的小朋友,一個個陶醉在大自然的懷抱里,流連忘返。

春天裡人們更忙了。俗話說:一年之計在於春。你看,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來來往往地穿梭著忙碌的身影,鄉村的田地里,農民們在播灑著希望的種子。教室的牆壁上貼著新學期的課表,一本本新書中,有好多好多的知識果實等待著我們去采擷。

我熱愛春天,我喜歡聞到花兒的芳香,看到大樹的新綠,聽到小鳥的歡唱。我熱愛春天,因為春天充滿了生機,充滿了新的希望!

G. 第一書記 觀後感

《第一書記》觀後感:
要把學習沈浩轉化為推進科學發展的強大動力,轉化為加速安徽崛起的具體行動。學習沈浩對科學發展的那份堅定,對加快發展的那份追求,紮根基層、奉獻人民的那種境界。
要牢固樹立和自覺踐行科學發展觀,切實強化「不發展最不科學、抓發展必須科學」的理念,聚精會神搞建設,奮發有為促崛起。堅持發展不動搖,把發展作為履職盡責的第一要務,作為解決一切問題的「金鑰匙」,以心無旁騖的執著、咬定青山的堅韌、永不放棄的頑強,加速發展不懈怠,樹立強烈的爭先進位意識,拓展視野、抬升標桿,堅定信心、奮力趕超,努力在中部崛起中走在前列。緊緊圍繞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個重大戰略任務,著力擴大有效需求,著力調整經濟結構,著力推進自主創新,著力深化改革開放,著力保障改善民生,推動經濟社會長期平穩較快發展。
要大力弘揚敢為人先精神,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永不停滯、永不僵化,敢闖敢試、勇於擔當。要堅定不移地解放思想,積極研究新情況,敢於解決新問題,努力在解放思想中把握發展規律、創新發展理念,在更新觀念中理清發展思路、激活發展動力。切實做好「結合」文章,把中央精神與自身實際緊密結合起來,把發展所需與群眾所求緊密結合起來,找准切入點,尋求突破口,創造性地開展工作,走出一條具有安徽特色的崛起之路。
要始終保持幹事創業的蓬勃朝氣,把心思放到促發展上,把功夫下到抓落實上,多干打基礎、管長遠的工作,多做利和諧、促崛起的實事,創造經得起歷史、實踐和群眾檢驗的實績。始終保持知難而進的昂揚銳氣,振奮精神,增強信心,不懼風險,不畏困難,有效化解制約發展的不利因素,積極應對前進中的各種挑戰,奮力奪取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的新勝利。
盡管崛起道路上還存在困難和風險,盡管還面臨著千帆競發、百舸爭流的挑戰和壓力,以沈浩事跡為榜樣,以沈浩精神為動力,我們就能始終保持一股迎難而上的勇氣,始終保持一股敢為人先的銳氣,始終保持一股干不上去誓不罷休的志氣,就能振奮崛起精神、凝聚發展合力,不斷創造推進科學發展、加速新疆崛起的新業績!

閱讀全文

與第一書記培訓學習心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辦春考培訓學校 瀏覽:734
九江船員培訓中心 瀏覽:5
台州繪墨藝術培訓有限公司 瀏覽:207
非科級後備幹部集中培訓總結 瀏覽:419
東北舞蹈藝考培訓機構 瀏覽:427
民營企業家培訓班結業式 瀏覽:59
2017入黨培訓內容 瀏覽:828
順德駕駛員培訓中心 瀏覽:125
姜堰市三水培訓中心網站 瀏覽:263
電動汽車維修培訓視頻 瀏覽:737
機關黨務幹部培訓內容 瀏覽:423
企業培訓為自己工作心得體會 瀏覽:512
線上培訓工作 瀏覽:303
泉州舞蹈培訓招聘 瀏覽:709
禮儀培訓三年計劃書 瀏覽:926
稅務學校培訓個人總結 瀏覽:508
專業技術人才初聘培訓小結 瀏覽:980
是實驗室設備安全培訓 瀏覽:54
北京砂鍋米線培訓學校 瀏覽:127
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意見建議 瀏覽: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