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心得總結 > 醫院消毒衛生標准培訓總結

醫院消毒衛生標准培訓總結

發布時間:2021-01-11 10:42:41

⑴ 醫院消毒管理制度 急!

消毒管理制度細則

1、管理對策制定的原則 為了加強我院消毒技術質量,設定管理對策是至關重要的問題。實用、簡捷、方便、有效是制定管理對策的基本原則。在使用中,只有讓使用者感到實施的方法實用,才會最大限度的按照規定去做,只有簡捷才符合口腔門診緊張而繁重的任務完成的需求。最方便才會實現最有效的醫療、護理工作的安全。

2、 分類制定相應的管理對策 為確保口腔門診的消毒效果,我們制定了各類口腔醫療器械及物品消毒流程管理對策;診室內空氣消毒管理對策;醫療廢物安全處置管理對策等。

(1)各類醫療器械及物品消毒流程管理對策 口腔科器械執行雙重消毒制度。

浸泡:用健之素泡騰速溶消毒片(主要成分為三氯異氰尿酸)浸泡30min以上後清洗:

清洗:由於口腔疾病治療過程中,手機或其他器械不可避免地會沾上病人的唾液、血液等含菌物,同時還會附著上一些污物。在正式滅菌前應將此類污物清洗干凈。可採用含酶的清洗液,放入超聲波清洗機內進行清洗,不但能將手機表面的污物洗凈,還可將手機內部(如手機軸芯及管道)的臟物清除,從而達到里外干凈。

加油:將潤滑清洗油的介面接到手機加油孔上,將潤滑油注入手機內,以手機前端有油噴出為止。通過加油,可以使手機管道內壁及軸芯內的軸承上覆上一層油膜,這樣就能避免在高壓蒸汽滅菌時手機金屬氧化,從而延長手機的使用壽命。除手機外口腔器械上油多用石蠟油擦拭保養。

封口:封口就是使用封口機將加過油的手機或器械封在消毒紙袋內,然後再放入高壓蒸汽滅菌器內。封口的主要意義在於:①可以檢驗滅菌是否達到預期效果;②可以區分口腔器械是否已消毒;③可以避免消毒後的器械等存放時受到污染;④ 打開即用,操作方便;⑤防止潤滑油蒸發,長時間積累造成滅菌器內部污染(通常消毒袋上有消毒指示劑,滅菌前後,紙袋的顏色有變化,通過觀察顏色變化,就能得知袋內器械的滅菌情況)。

滅菌:口腔科常用的滅菌方法有兩種,耐高溫的器械如封口後的手機等裝入一次性專用塑封袋塑封,放入高壓蒸汽滅菌鍋按操作說明進行滅菌操作。消毒後放入清潔區無菌容器內備用。滅菌溫度134℃,滅菌時間35~40min。不耐高溫的器械放入2%戊二醛(分子式 C5H8O2,分子量100.13)中浸泡消毒滅菌。

注意事項:①由於2%戊二醛有強腐蝕性浸泡消毒好的器械需經蒸餾水沖洗干凈,用無菌毛巾擦乾後才能使用。②2%戊二醛對皮膚黏膜有刺激性,接觸戊二醛溶液時應戴橡膠手套,還要防止濺入眼內或吸入體內。滅菌時間10h。③戊二醛使用前應先加入0.5%亞硝酸鈉防銹。盛裝戊二醛消毒液的容器應加蓋,放於通風良好處。(5)其他:清潔區的用品如儲槽,帶蓋方盤等每周更換消毒高壓滅菌一次。乾燥鑷子罐及持物鉗每4h高壓滅菌一次。部分打開的無菌物品每24h滅菌一次。

(2)室內空氣消毒管理對策

消毒衛生標准規定各類治療室、診療室、換葯室消毒後應達到空氣細菌總數≤500cfu/m3。我科常用空氣消毒方法是紫外線照射消毒法。有報道表明:診療室在室溫19℃~20℃,相對濕度48%~59%的條件下,用紫外線照射30min,可使空氣細菌總數≤500cfu/m3。紫外線輻照能量低,穿透力弱,僅能殺滅直接照射到的微生物,因此消毒時必須使消毒部位充分暴露於紫外線。紫外線消毒的適宜溫度范圍是20℃~40℃,溫度過高過低均會影響消毒效果,可適當延長消毒時間,用於空氣消毒時,消毒環境的相對濕度低於80%為好,否則應適當延長照射時間。根據紫外線的消毒的這些特點我科採用診室停診後每天紫外線照射消毒2h,並填寫照射後登記卡進行監測。

(3)醫療廢物安全處置管理對策

為了防止疾病的傳播,保護環境,安全處置醫療廢物非常重要。我院的醫療廢物每天由醫療廢物處置中心專人回收、消毒。醫療廢物如帶血敷料、一次性器械盒等使用黃色塑料袋封閉。利器裝入利器盒內封閉。由專人回收運送並負責填寫登記表格,內容包括日期、品名、數量、重量、交物科室、交物人、回收人等,並嚴格保管交接記錄。存放醫療廢物的容器每天及時用含氯消毒劑擦拭消毒,然後用紫外線燈照射消毒60min。

⑵ 醫院消毒衛生標准將醫療護理用品劃分為幾個等級

三個等級

⑶ 醫院消毒衛生標准(2012年版)在哪裡發布了

沒有聽說過有這一版的啊,只是聽說有2011年進行修訂了,但是批准沒有還不清楚啊。

⑷ 《醫院消毒衛生標准》(GB15982-1995)

醫院消毒衛生標准GB 15982、19951 主題內容與適用范圍

本標准規定了各類從事醫療活動的環境空氣、物體表面、醫護人員手、醫療用品。消毒劑、污水、污物處理衛生標准。

本標准適用於各級各類醫療、保健、衛生防疫機構

2 引用標准

GB 4789.4 食品衛生微生物學檢驗 沙門氏菌檢驗

GB 4789.11 食品衛生微生物學檢驗 溶血性鏈球菌檢驗

GB 4789.28 食品衛生微生物學檢驗 染色法、培養基和試劑

GB 7918.2 化妝品微生物標准檢驗方法、細菌總數測定

GB 7918.4 化妝品微生物標准檢驗方法 綠膿桿菌

GB 7918. 5 化妝品微生物標准檢驗方法和試劑 金黃色葡萄球菌

GB J 48 醫院污水排放標准(試行)

3 術語

3.1 消毒衛生標准

不同對象經消毒與滅菌處理後,允許殘留微生物的最高數量。

3.2 層流潔凈手術室及層流潔凈病房

採用層流空氣凈化方式的手術室及病房。即空氣通過高效過濾器,呈流線狀流入室內,以等速流過房間後流出。室內產生的塵粒或微生物不會向四周擴散,隨氣流方向被排出房間。

3.3 重症監護病房

採用現代化儀器、設備,對各種危重病人進行持續監護與治療的病房。

3.4 保護性隔離房間

為避免醫院內高度易感病人受到來自其他病人、醫護人員、探視者以及病區環境中各種致病性微生物和條件致病微生物的感染而進行隔離的房間。

3.5 供應室清潔區

滅菌前,供應室人員對清潔物品進行檢查、包裝及存放等處理的區域。

3.6 供應室無菌區

滅菌後,供應室內無菌物品存放的區域

3.7 消毒劑

能殺滅細菌繁殖體、部分真菌和病毒;不能殺滅細菌芽抱的葯物。

4 衛生標准

4.1各類環境空氣、物體表面、醫護人員手衛生標准

4.1.1細菌菌落總數

允許檢出值見表l.

環境類別 范圍 空氣 物體表面 醫護人員 Ⅰ類 流潔凈手術室 ≤10 ≤5 ≤5 Ⅱ類 供應室無菌室 ≤200 ≤5 ≤5 Ⅲ類 供應室清潔室 ≤500 ≤10 ≤10 Ⅳ類 傳染病科病房 - ≤15 ≤15 4.1.2 致病性微生物

不得檢出乙型溶血性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及其他致病性微生物。在可疑污染情況下進行相應指標的檢測。

母嬰同室、早產兒室、嬰兒室、新生兒及兒科病房的物體表面和醫護人員手上,不得檢出沙門氏菌。

4.2 醫療用品衛生標准

4.2.1 進入人體無菌組織、器官或接觸破損皮膚、粘膜的醫療用品必須無菌。

4.2.2 接觸粘膜的醫療用品

細菌菌落總數應≤20cfu/g或100cm2;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檢出。

4.3 使用中消毒劑與無曲器械保存液衛生標准

4.3.1 使用中消毒劑

細菌菌落總數應≤100cfu/ML;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檢出。

4.3.2 無菌器械保存液必須無菌。

4.4 污物處理衛牛標准

污染物品無論是回收再使用的物品,或是廢棄的物品;必須進行無害化處理。不得檢出致病性微生物。在可疑污染情況下,進行相應指標的檢測。

4.5 污水排放標准按GHJ48(試行)執行。

5 檢查方法

5.1 采樣及檢查方法

按附錄A執行。

6 有關規定

6.l 各級、各類醫療、保健、衛生防疫機構必須執行本標准。並應指定專門科室(部門)負責民體貫徹實

6.2 各級衛生監督、衛生防疫部門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實施辦法》和《消毒管理辦法》有關規定負責監督、監測工作。

附錄A

采樣及檢查方法

(補充件)

A1 采樣及檢查原則

采樣後必須盡快對別樣品進行相應指標的檢測;送檢時間不得超過6h,若樣品保存於0-4Co條件時。送搶時間不得超過24h。

A2 空氣采樣及檢查方法

A2.1 采樣高度時間

選擇消毒處理後與進行醫療活動之前期間采樣。

A2. 2 采祥高度

與地面垂直高度80-150cm。

A2.3 布點方法

室內面積≤30M2,設一條對角線上取3點,即中心一點、兩端各距牆1m處各取一點;室內面積>30m2,設東、西、南、北、中 5點,其中東、西、南、北點均距牆1m。

A2. 4 采樣方法

A2.5.l 普通營養瓊脂培養基

按GB4789.28中3.7條配製。

A2 5.2 檢查方法

參照 GB7918. 2規定執行

A2.5.3結果計算

空氣細菌菌落總數(cfu/m3)= AT

式中: A—一平板面積。 cm2;

T—一平板暴露時間,min

N—一平均菌落數,cfu/平皿。

A3 物體表面采樣及檢查方法

A3.1 采樣時間

選擇消毒處理後4h內進行采樣。

A3.2 采樣面積

被采表面<100cm2,取全部表而;被采表面≥100cm2,取100cm2。

A3.3采樣方法

用5×5cm2的標准滅菌規格板;放在被檢物體表面,用浸有無菌生理鹽水平樣液的棉拭子1支,在規格權內橫豎往返各塗抹5次;並隨之轉動棉拭於。連續采樣1-4個規格板面積;剪去手接觸部分,將棉拭於放入裝10ml采樣液的試管中送檢。門把手等小型物體則採用棉拭子直接塗抹物體的方法采樣。

A3、4 細菌菌落總數檢查

按A2.5規定執行。

A3. 4.1 結果計算

物體表面細菌菌落總數(cfu/cm2)=平皿上菌落的平均數×采樣液稀釋倍數......(A2)采樣面積(cm2)

A4 醫護人員手采樣及檢查方法

A4.1 采樣時間

在接觸病人、從事醫療活動前進行采樣。

被檢人五指並攏,將浸有無菌生理鹽水采樣液的棉試子一支在雙手指曲面從指根到指端來回塗擦各兩次(一隻手塗擦面積30cm2〕,並隨之轉動采樣棉試子,剪去手接觸部位;將棉試子放入裝有10ml采樣液的試管內這位。采樣面積按平方厘米(cm2)計算。A4. 3 細菌菌落總數檢查按A2. 5規定執行

A4.3.1 結果計算

手細菌菌落總數(cfu/cm2)=平皿上菌落的平均數×采樣液稀釋倍數......(A3) 30X2

A5 醫療用品采樣及檢查方法

A5、1 采樣時間

在消毒或滅菌處理後,存放有效期內采樣。

A5.2 采樣量及采樣方法

可用破壞性方法取樣的醫療用品,如輸液(血)器、注射器和注射計等均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典》1990年版一部附錄中《無菌檢查法》規定執行。對不能用破壞性方法取樣的特殊醫療用品,可用浸有無菌生理鹽水采樣液的棉試子在被檢物體表面塗抹采樣,被采表面<100cm2,取全部表面;被采表面≥100cm2,取100cm2。

A5.3 無菌檢查

按《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典》1990年版一部附錄中《無菌檢查法》規定執行。

A5.4 細菌菌落總數檢查

按A2.5規定執行。

A6 使用中消毒劑與無菌器械保存液

A6.1 采樣時間

採取更換前使用中的消毒劑與無菌器械保存液。

A6. 2 采樣量及方法

在無菌條件下,用無菌吸管吸取1ml被檢樣液,加入9ml稀釋液中混均,對於醇類與酚類消毒劑,稀釋液用普通營養肉湯即可;對於含氯消毒劑、含碘消毒劑、過氧化物消毒劑,需在肉湯中加入0.1%硫代硫酸鈉;對於洗必泰、季銨鹽類消毒劑,需在肉湯中加入3%(W/V)吐溫80和0.3%卵磷脂;對於醛類消毒劑,需在肉湯中加入0.3%甘氨酸;對於含有表面活性劑的各種復方消毒劑,需在肉湯中加入3%( W/V)吐溫80,以中和被檢葯液的殘效作用。

A6.3 細菌菌落總數檢查

按 A2. 5規定執行。

A6、3.1 結果分析

平板上有菌生長,證明被檢樣液有殘存活菌,若每個平板的落數在10個以下,仍可用於消毒處理(但個能用於滅菌),若每個平板菌落數超過10個,說明每毫升被檢樣液含菌量己超過100個,即不宜再用。

A7 溶血性鏈球菌檢查

參照GB4789. 11執行。

A8 沙門氏菌檢查

參照 GB4789. 4執行。

A9 綠膿桿菌檢查

參照GB7918.4執行

A10 金黃色葡萄球菌檢查

參照GB7918 .5執計。

A11 污物采樣及檢查方法

A11.1 采樣時問

在消毒或滅菌處理後進行采樣。

A11.2 采樣量及采樣方法

按A5.2執行。

A11.3 檢查方法可參照A7-A10章進行相應指標的檢測。

A12 污水、污泥采樣及檢查方法

按GBJ48(試行)規定執行。

A13 結果判斷

檢查結果符合相應的本標准值者,判定為該項檢查合格;反之,不符合相應本標准接值者,則判定為檢查個不合格。

附錄B

本標准用詞說明 參考件

B1對本標准條文執行嚴格程度用詞

B1.1表示很嚴格,非這樣做不可的用詞「必須」。

B1.2表示嚴格,在正常情況下均應這樣做的用詞正面詞「應」;反面詞「不得」,即無細菌可被檢出。

B1.3表示允許有選擇,在特殊條件下,可以這樣做的用詞

B2對引用標准、規范或其他有關規定要求執行的嚴格程度寫法

B2.1必須按指定標准、規范或其他有關規定執行的寫法「按……執行」。

B2.2非必須按指定標准、規范或其他規定執行的寫法 「參照……」。

附加說明:

本標准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提出。

本標准由北京市衛生防疫站負責起草。

本標准主要起草人鄧小虹、梁建生、徐秀華、嚴渭然。

本標准由衛生部委託技術歸口單位衛生部傳染病防治監督管理辦公室負責解釋

⑸ 養老院消毒衛生標準是什麼

衣物分類洗滌並及時烘乾

⑹ 關於安全注射與職業防護學習後的總結

標准預防是將普遍預防和體內物質隔離的許多特點進行綜合,認定病人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傳染性,須進行隔離。不論是否有明顯的血跡污染或是否接觸非完整的皮膚與粘膜,接觸上述物質者,必須採取防護措施,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傳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傳播。強調雙向防護,是成功的、有效的、經濟的醫院感染控制的主要策略,也是醫務人員職業防護的最有力措施。具體措施如下:①洗手。洗手的目的是為了清除手上的病原微生物,切斷通過手傳播感染性疾病的途徑,正確洗手方法可使細菌減少103 CFU/cm2[29]。倫麗芳報道[30],90名臨床護士洗手技術考核中,有52.2%漏洗手尖,43.8%的人漏洗手背,洗手時間不足,搓洗力度不夠,洗手後立即采樣監測超標率達24.44%。手衛生,關繫到醫療安全和醫務人員的職業安全問題,為此,衛生部於2006年發布了《醫療機構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徵求稿),我們應明確洗手指征,掌握正確的洗手方法,定期手衛生監測。②戴手套。有報道[31],有戴手套習慣的醫務人員其皮膚粘膜被醫療器械損傷和直接接觸患者血液的機會均明顯小於不戴手套者,表明戴手套能減少皮膚接觸血液次數,並且不增加皮膚損傷。針刺入手套,通過有彈性的2層橡膠手套,再刺入皮膚,其感染率僅為0.20%~0.25%[31]。故戴2付手套能有效防止感染和降低感染率。還有研究表明[15],如果一個被血液污染的鋼針刺破一層乳膠手套或聚乙烯手套,醫務人員接觸的血量比未戴手套可能接觸到的血量少50%以上。③戴口罩和防護鏡、面罩,穿隔離衣,採取隔離措施等。非典期間,某省幾家醫務工作者救治一名非典型肺炎患者,因未採取正確防護措施,數十名醫務人員被感染。病人轉到第八人民醫院後, 醫護人員按照傳染科醫療常規進行穿上隔離衣,戴上特製12層棉布口罩、手套、防護面罩等防護用具進行治療和護理,這家醫院無一人被傳染。由此可見,為醫護人員提供足夠的安全防護用具和工作環境是十分必要的。同時,醫護人員應掌握防護用具的正確使用方法,特別要注意,口罩的正確使用和保存,戴摘口罩前徹底洗手。④環境控制。保證醫院有適當的日常清潔標准和衛生處理程序,在徹底清潔的基礎上,適當消毒床單位,設備和環境的表面(床欄桿、床側設備、輪椅、洗臉池、門把手)等經常清潔,並保證該程序的落實。

閱讀全文

與醫院消毒衛生標准培訓總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辦春考培訓學校 瀏覽:734
九江船員培訓中心 瀏覽:5
台州繪墨藝術培訓有限公司 瀏覽:207
非科級後備幹部集中培訓總結 瀏覽:419
東北舞蹈藝考培訓機構 瀏覽:427
民營企業家培訓班結業式 瀏覽:59
2017入黨培訓內容 瀏覽:828
順德駕駛員培訓中心 瀏覽:125
姜堰市三水培訓中心網站 瀏覽:263
電動汽車維修培訓視頻 瀏覽:737
機關黨務幹部培訓內容 瀏覽:423
企業培訓為自己工作心得體會 瀏覽:512
線上培訓工作 瀏覽:303
泉州舞蹈培訓招聘 瀏覽:709
禮儀培訓三年計劃書 瀏覽:926
稅務學校培訓個人總結 瀏覽:508
專業技術人才初聘培訓小結 瀏覽:980
是實驗室設備安全培訓 瀏覽:54
北京砂鍋米線培訓學校 瀏覽:127
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意見建議 瀏覽: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