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香蕉種植方法
1栽種的方法
首先要選擇種在什麼地方。當然這塊地方要足夠大,香蕉的植株經常會被認為是樹木,因為它們的植株長的非常的粗壯的樹干,因為長的太大,所以它需要的充足的陽光。特別是它土壤的溫度需要控制在嚴格的溫度上,不讓它長得就會非常的慢。雖然栽種在溫室內會非常的合適,但是如果溫室內的空間不是很大,還是不能栽種在溫室內的。並且如果你要是選擇栽種很多,千萬不要讓它們離的特別近,因為離的太近它們的葉子會擋著太陽,從而導致土壤的溫度降低。如果空間有限,可以選擇用一些矮一些的品種。
2清潔
將你所選擇的地方的雜草清理干凈還有一些種植的別的植物,都要清理的非常干凈。在挖一個大坑,坑裡放上一些肥料。其實肥料的選擇有很多種,要記住需要參考肥料的量,不然會因為肥料太多會把香蕉的根燒壞。如果是選擇用有機肥,可以用動物的糞便等等,熟肥也可以。
3選擇種植的材料
選擇香蕉的種植的香蕉,可以選擇從朋友那裡要來一些。也可以選擇從網上買,挑選一些比較高葉子像劍的那種。要選擇用比較鋒利的工具將吸根和植株分開,在進行分開的時候一定要非常的小心。然後要立刻給香蕉施肥,還要把洞填好,不能讓香蕉的植株左搖右晃的。有一些疾病可能是從你朋友或者是鄰居的香蕉上傳過來的,所以選擇從商業苗圃里買是相對安全一些。還要把已經受損的根去掉,用比較鋒利的剪刀剪掉就可以了,只用留下一點點的根就可以了,因為香蕉的根會很快就長出來的。還要把已經發黃的葉子剪掉,只用留下幾片長的比較完好的葉子就可以了,如果不剪掉,就會因為葉子的太多會導致周圍的土壤太潮濕。
4開始種植
將已經選擇好的植株放進已經挖好的洞里,讓它立直,最後把土輕輕的壓實。如果感覺土壤有些乾燥,可以選擇每天澆一次水。但是如果土壤是比較濕潤的話就不需要澆水了。
5施肥和防止染病
因為香蕉本身的營養就非常豐富,所以它們生長也是需要用很多的養料。如果發現已經染病的葉子剪掉,或者是植株整個已經染病,就要立即將它拔出來,發現害蟲也要及時的處理。
2. 香蕉在種植的時候要注意什麼問題
香蕉,芭蕉科。多年生草本,莖干(假莖)粗大直立,高可達3米以上,由葉鞘包裹而成。葉巨大,呈長橢圓形,羽狀側脈,中脈極粗,柄粗短。穗狀花序頂生,具深紫色大苞片,當花序側垂後,黃白色的單性花陸續開放,花序上部為雄花,下部為雌花。果實綠色,成熟後黃色,有濃香,內無種子。
喜溫暖、濕潤氣候,適溫為24~32℃,畏寒,絕對最低溫度不可低於4℃。喜土壤深厚、肥沃,且以略呈酸性為好。原產亞洲東南部,我國的廣東、廣西、台灣、福建、海南、雲南等省廣有分布。
繁殖多用分株法。當母株生長時,其四周常生出多個吸芽,將其切下另行栽植即成新株。分株時,用利鏟從母株與吸芽間切斷,使傷口略乾燥或塗以草木灰後即可栽植。此外,亦可用地下莖進行繁殖。取地下莖,縱切成數塊,每一小塊須有一芽,分切後將傷口用草木灰處理後栽種。
香蕉需肥量大,種植時要深挖土地,施入大量有機肥,植後兩周即可施以稀薄水肥,此後每月追施一次,入冬前應大量施入堆肥、草木灰等有機肥,為來年生長做好充分准備。香蕉葉片巨大,水分的蒸騰量大,生長期應多澆水,但在高溫多雨季節要注意排水,以免爛根。生長季節,不斷有吸芽出土,除留作繁殖用者外,其餘應及時除掉。除芽,可沿母株地下莖之走向,在靠近吸芽處,用鍬切下,鏟除即可。隨著花序的伸長,應將其移至葉柄間之空闊處,使其自然下垂。香蕉果實一穗可達數十千克,要豎支架,以防颱風中果穗折斷或植株倒伏。夏日陽光強烈,可用上部葉片遮蓋果穗,以防灼傷。
在我國北方,只宜溫室栽培。要增加室內空氣濕度,並供給充足水分,但不可積水。冬季要防凍害,要放在不低於10℃的溫室中才可安全越冬。
同屬植物有芭蕉,多年生草本,假莖可高達6米,葉大,柄長,果實質量不及香蒸。較耐寒,我國長江流域可露地栽培。
香蕉的果實香甜而極富營養,是很受歡迎的水果。樹姿高大優美,是南方美化庭園的理想植物。莖的纖維可造紙制繩。
圖6-59 香蕉
3. 香蕉的培育
??????????????????????????????????????????????????????????????????????????????????????????????????????????????????????????
4. 香蕉的種植與管理方法
一、植前准備及定植
1.耕地和規劃新開墾的灌木林荒地,先用推土機清理灌木叢,再用犁耙,耕作深度應在40 cm以上。清理樹枝根部,用橡膠渦輪犁耙。稻田或其他耕地只能用橡膠渦輪犁。犁耙後,根據地形的總體規劃,一般以30畝為單位面積,單位面積的四三面要有一條路,以便於今後香蕉的收獲。主幹道的寬度為6米(包括壕溝),支路的寬度為4米(包括壕溝)。在道路規劃和單元劃分中,應考慮主供水管道的布置和包裝廠的預置。如情況許可,一般水管應敷設在路旁,以方便維修。2.為了便於最近的施肥,建議在單位面積內先計算單位面積所需的有機肥量,然後在單位面積內混合施用有機肥和磷肥。有機肥可用作農田土壤、混合牛糞、雞糞、豆餅等。有機肥的用量應根據土壤肥力和施用有機肥的類型來確定。一般建議多施有機肥,少施化肥。過磷酸鈣可用於磷肥脫粒,所需施肥量可按單株3×4對計算。磷肥應粉碎、篩選、與所需有機肥混合,用薄膜覆蓋脫膠一個月以上,充分煮熟後方可使用。
⒊開行溝
盡量按照水平線在單位面積內的溝渠,寬窄行種植是好的。寬行2.8米,窄行1.5米,種植間距1.8~2米(可根據品種需要調整),每畝155-172株。寬窄排種方法有利於香蕉通風、光傳輸和管理操作,特別是對大型、中型自主農機基地來說更是如此。4.排水溝開挖香蕉喜歡水和怕水,因此在種植前必須規劃排水溝開挖,無論是坡地還是稻田,都必須根據地形在低窪地區挖掘排水溝,完善單元區內外的排水系統。對於地下水位較高的地塊,還需要在寬排挖深溝,以降低地下水位。一個好的排水系統可以避免大雨和侵蝕。
5.在基坑開挖過程中,根據種植規范,沿溝槽邊緣低勢面開挖孔,孔洞尺寸為60X60X50cm。窄行的兩行是三角形的。窄行寬1.5米,寬2.5~2.8米,窄排1.5米。本發明的方法一般需要人工挖土,因為在機械開挖過程中,洞土分散,土壤質量不佳,費時費力,不適合使用。然後,每孔施肥2~4kg,添加20~30g克林林、密爾或神農單防治地下害蟲,半洞地表土壤回填均勻混合,特別注意混合,否則可避免今後根燒現象的發生。如敷設水管及噴灌,則水管須敷設至單位范圍內的最高點。開水後,應將水管開挖至單位區域的最高點,開水後應根據地形開挖灌溉渠,以確保水能到達單位區域的任何部分。
7.香蕉種植園的化學除草。有些人可能會懷疑是否還沒有種植植物。事實上,此時需要化學除草,因為在機器耕作和種植之間有一段時間,農民在種植後的三個月內就有了更多的工作,沒有時間進行人工除草,香蕉幼苗小,並且不能進行化學除草,在種植後與灌溉或雨水耦合,香蕉園地濕潤,容易生長,因此在種植前除草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在田間種植草,則可以在整個花園噴灑一次,如果田間沒有草,則可在發芽前噴灑除草劑,如乙草胺等。(8)在苗木分級苗圃中飼養的香蕉苗可以種植在4-8塊之間。現在更提倡大包大苗,特別是在車前草收獲後不能轉動老香蕉園時,改變大袋使苗圃中的大苗能夠在一定的時間內抓住季節。在出圃前,應選擇和分級香蕉小植株。首先,應消除突變株,然後將健康的香蕉苗按其大小分為3個等級,相同等級應集中在同一單位。在未來的管理過程中,該單元中的香蕉苗更一致地生長,生長周期更加同步,收獲時間集中,收獲過程縮短。
⒐定植
香蕉種植周年紀念日是香蕉生產成功的重要時期,具體種植時間應根據香蕉園的地理位置、栽培目的和市場需求來確定。但最好是避開台風季節,或者對台風季節承擔一定的風險。在海南,台風主要集中在7月至8月、6月和9月,但並不常見。因此,最好在4~6個月內進行選擇,在一年的2~5月期間收獲較好。種植前先在單位面積澆水,使土壤濕潤。田間種植時,用鋤頭挖鋤頭,深度約20 cm,右側香蕉幼苗養分土,左手輕揉育苗營養杯(袋)底部,取出營養杯(袋)(注意不要破壞養分土),將養分土放入新挖洞,將細土送回,雙手即可壓縮。種植深度不宜過深,不得超過2~3cm的養分土壤。種植時間最好在陰天或晴天的下午進行,並在行中注入一排固定的根水,以確保香蕉幼苗的成活率。利用單株葉枝對幼苗周圍的幼苗進行遮蔭,可以提高植株的成活率。
二、前期管理
早期管理通常規定從種植到花芽分化期(種植後約75天)的管理。早期管理應注意保持全苗(即不缺植物)、同一苗(即生長期相對整齊)和花芽分化階段的重施。由於水肥條件或自然因素的影響,花芽分化階段可能提前或滯後。如何判斷香蕉生長到花芽分化階段?一般認為單位面積內3%的植物吸收芽時,單位面積內的香蕉已進入花芽分化階段。早期病蟲害以小菜蛾、蚜蟲和紅蜘蛛為主,可根據第四章病蟲害防治方法進行防治。主要病害為花葉心腐病、根結線蟲病和生理病害(如腐爛頭病、肥害根燒等)。結果表明,必須及時挖掘花葉心腐植物,必要時可利用大袋苗補充種子,或在老香蕉林中補充較大的健康芽。但是,應該注意的是,挖出病株後,原穴位必須用石灰消毒兩天才能重新種植。
⒈巡查苗
第一次檢驗後,播種後第二天,發現有缺粒及時補缺,澆水後傾斜的植物應進行整復壓實,土壤表面暴露於營養土的植物應歸還土壤進行壓實,如田間種植、再植等。每隔10天或大雨後一次。在進行檢查時,發現被雨水掩埋的美人蕉幼苗必須及時清除和種植,洞內的水和溝中的水要排水,深溝的排水必須在排水不順暢的地方進行。被破壞的溝渠應修復,必要時應加一個沙袋堵塞排水溝,以避免嚴重的水土流失。對香蕉園的檢查,最重要的目的是及早發現病蟲害和是否有小苗或小苗。在管理過程中,發現苗木必須及時栽植,弱苗可以在離植物20 cm左右的地方種植,以保證苗木的生長。
⒉水肥管理
定植後的7天是緩慢的苗期,不需要受精。主要工作是用水,保持土壤濕潤,疏通排溝,確保雨後排水良好,周圍植物四周,修復半徑約為30cm,供以後澆水和肥料使用。在7天至30天每3天澆灌水和肥料,並施用0.3-0.5%的尿素水或其它液體肥料(通過液體肥料的濃度)。該方法是將整個花園、水和肥料中的少量水潤濕在盤里,每株2kg好的肥水,注意不要淋得太快,以免植物葉片和滲水不能流出盤。土壤應松開,然後澆水並受精。從1個月到花芽分化期,根據施肥時間表進行施肥,使土壤保持濕潤,無積水。重要的是在幼苗的檢查過程中,發現弱生長的幼苗必須有良好的標記,並且幼苗應當用水和額外的肥料進行受精,可以施用0.3%的硝酸鈣或高梅石,氨基酸液肥等等,每隔一天一次。這在生產中通常被稱為幼苗的調節,使得車前草幼苗生長周期的單位面積基本上相同。
⒊中耕除草
在這一階段,必須保持香蕉園沒有草。與鬆散土壤結合的窄行草可用於人工除草,可將廣排草與中耕機械結合進行除草。在花芽分化階段施用的重肥可機械或牛作用於植物60cm,將肥料置於溝內,用小耙子耙好,然後覆蓋土壤,開始修剪平台或起壟。一般來說,干坡比平台好,水田可拱脊,有利於雨季排水。
5. 香蕉種植管理技術
香蕉是各地四季常見的水果,栽植主要還是要看後面生長期的管理,而香蕉幼年樹和成年樹的管理也有所不同。
1、定植
當幼苗長到6到7片葉子的時候就可以移栽了,移栽前要進行煉苗。煉苗方式就是要在苗上覆蓋膜袋,可以強健根莖,然後再栽植,可以提高一些成活率,煉苗是高產優質的保證條件之一。定植要自在陰天或是下小雨的天氣進行,這樣有利於根系生長,減少蒸騰作用,栽植需要去掉膜袋,栽植後還要澆透水穩定根系。
2、光照
苗期香蕉容易被強光曬傷幼嫩組織,所以,要在栽植後的一周至半月間覆蓋遮陽網,減少光照直射,避免灼傷。直到緩苗期過後,葉片稍硬後再揭掉遮陽網。一般被曬傷後會出現水泡或是失水黑化,影響光合作用。熱帶地區的光照一般能滿足香蕉的生長,所以不會出現光照不足。
3、肥水
一般香蕉的需肥要求是鉀最多、氮次之、磷最少的一個搭配需肥量,這是適合香蕉生長的施肥量。定植時需要使用足夠的基肥,除基肥外,開花結果期間追沃葉氨基酸水溶肥,可以少量多次使用,不要一次施太多,濃度太高,容易傷根,基肥前一周左右要灌溉一次,濕潤土壤,保護根系。追肥可以做成淡肥水多次滴灌。
4、病蟲
幼苗容易被白粉虱危害,由於苗期脆弱,可採用低濃度多次間隔噴灑的方式來防治。成株主要要防治蚜蟲,蚜蟲吸食汁液傳播病毒,危害較大。
6. 香蕉高產栽培技術,香蕉如何才能提高產量
蕉園經翻犁風化後,按株行距開定植穴。山地蕉園的定植穴適當加深加大,寬、深各約1米,施足腐熟基肥,與表土充分混合。平地蕉園也要開好定植穴,寬、深各約0.5米。水位較高的平地蕉園,可整成略高出地表的蕉畦或小土墩,然後開穴定植。
種植的深度,以比吸芽種苗原來的深度稍深1~2厘米為宜。種植過深對生長有抑製作用。山地比平地稍深些,秋植比春植略深些。定植過淺,易露球莖,不利於蕉株的生長。定植後覆蓋細土,用腳踩壓實,然後澆足定根水。秋植或旱季種植,宜在蕉頭附近蓋草,減少水分蒸發。提高成活率。
香蕉試管苗的定植(營養杯苗),開坑(植穴)要與施入基肥同時進行,植穴寬60厘米×長60厘米×深40厘米,基肥以腐熟土雜肥為主,每株約20~25千克,每畝加入過磷酸鉀50千克,硫酸鉀25~30千克,要與土雜肥拌勻堆漚半個月,以上才能使用,香蕉試管苗定植宜在晴天,由於苗很幼嫩,最好先在施足基肥的穴中中蓋一層薄瘦土,因為試管苗初期不能承受過重肥量。然後把苗放入穴中,小心用刀割破營養杯塑料袋(應盡量避免傷根),用碎土填平後稍壓實,埋土不宜這深,約8~10厘米左右,在假莖的基部與長根之間,以不露宜,最後淋足定根水,以後應定期澆水或葉面噴水,保持土壤濕潤,直到長出兩片新葉。澆水是重要一關,應在保持土壤濕潤的同時,以勿過量為好,否則易爛根死苗。如天氣乾旱,太陽強烈,最好用樹葉等物遮陰,或用稻草覆蓋坑面。
此外,蕉苗按種苗大小分級種植,叢植的每叢須先大小較一致的種苗,以防定植樹後長得參差不齊,強苗抑制弱苗。吸芽苗種植時種苗的傷口,蕉鼻要同一方向,方便管理。
不用人工肥料和化學葯物的栽培方法叫做香蕉的有機栽培法。其目的是生產"有機食品"(我國稱為"綠色食品"),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對健康和安全的需要,這在發達國家和地區已經成為趨勢。從生產者的角度看,有機栽培法比用化學肥料和殺蟲劑的栽培法困難得多,對生產者各方面素質的要求也高得多。首先是生產者的觀念要有一個大的轉變,對生產出來的香蕉果品不只是考慮可接受的最低產量目標,而應把重點放在品質指標尤其是農葯和化學物品的殘留。其次,要達到最低產量要求,生產者必須對香蕉的生長發育特性、病蟲害發生規律和天然肥料和天然農葯資源有較深刻的了解,懂得在香蕉最需宴的時間加以應用。第三,生產者還必須具有在不用人工葯物的栽培技術下可能給產量帶來的風險意識。一般的蕉農生怕管理失誤造成損失,往往是過量地使用化學肥料和化學農葯。我國許多香蕉產區為了增大蕉果,提高產量,普遍應用的蕉果"膨大劑",看來在國際香蕉市場上也是不能被接受的。香蕉的有機栽培不但包括采前管理,還意味著采後處理中也要減少或不使用任何的防腐劑。
(一)香蕉有機栽培中樹體管理的原則
首先是最大限度地促進蕉株的早生長和快生長,形成最大量的葉片和葉面積;合成最多的光合產物,並且保證光合產物最大量地分配到蕉果形成中去;其次是促進最大量地形成蕉果。這兩點在香蕉栽培中完全是和諧統一的。
(二)有機栽培中的天然管理方法與風險
假如樹體管理是以經濟和食物供應來評估的,那麼,保證蕉果年度間的穩定高產和優質當然是最好不過了。就因為擔憂達不到這個目標,蕉農才普遍而大量地使用人工殺蟲劑和化學肥料,甚至寧願多付出一些代價,才感到心安理得。
採用天然方法進行香蕉生產的蕉農可能具有不同的生產目標,其重點更多地放在不含化學殘留及與自然栽培相關聯的品質指標上。甚至於他們已經准備好了接受較低和較不穩定的產量以達到此目標。因此他們要冒一定的金融風險。實行有機栽培的蕉農採用風險管理方法是有益的。
風險管理的第一步是確定要冒什麼樣的風險。必須清楚地知道什麼樣的質量和什麼樣的產量才是可以接受的。根據你的財政目標、你面臨的市場和你希望採取的栽培技術的不同,上述指標可能是變動的。總的來說,實行自然或有機栽培的蕉農面臨兩種選擇,一是大自然能夠提供多少就接受多少;二是把目標設定在其技能限定的范圍內。後者面臨的挑戰就大得多;他們比那些依靠人工殺蟲劑和化學肥料的蕉農更需要掌握栽培管理技能。
(三)香蕉有機栽培的主要措施
1.選擇最適宜的生態地理區和小氣候環境溫度、降水的平均值、極端值和年內分布及濕度、風力等都影響到香蕉的生長周期和病蟲害發生的強度。這就是說,所有香蕉品種都應該在最適合的氣候區進行商品性栽培。山地條件還應選擇適宜的小氣候環境。把香蕉種植在最適宜的生態環境無疑會大大降低有機栽培的風險。
2.注意適宜的土壤類型、前造作物及周圍植物類型即土壤的化學構成和物理性狀,尤其是土壤的元素含量與缺素狀況(最好是高鉀土壤)及土壤的排水能力,它們極大地影響到香蕉的長勢和生長周期,而香蕉的產量與植株大小直接相關;生長速度快慢則影響到一定時間內蕉果的生產量。肥沃、含有機質豐富的粘壤土,土壤肥力基礎好、保水保肥力強,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