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幼兒園教案 捏橡皮泥小結與延伸怎麼寫
幼兒園教案:捏橡皮泥 教師:屈老師 教學目標: 認識與了解動物的基本特徵。用橡皮泥抓住動物的特徵做自己喜歡的動物,進一步掌握做泥塑過程中捏、粘、卷、揉、搓、揉等技能,培養學生的立體造型能力。激發學生愛護動物的情感與團結合作的精神。 教學重點:用橡皮泥做自己喜歡的動物。 教學難點:動物的特徵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認知體驗 1、幾位頭戴動物頭飾的學生出來進行角色表演。 師:今天老師請來了幾位好朋友,看!是誰呀,它們有什麼特徵? 2、教師播放課件,學生觀看有關動物的影片。教師板書課題:動物 二、師生互動,深入體驗 師:你們看了這些動物,最喜歡哪一種動物,它有什麼特徵? 1、學生分別描述一下自己喜歡的動物有哪些特徵。 2、教師出示用橡皮泥做的動物,板書課題:捏泥動物 三、表現 1、你們知道老師是怎樣做出來的嗎? 2、小組合作探討製作的過程: ①構思你要作什麼動物 ②用捏、揉方法做動物的身體與頭部 ③上動物的細部特徵,加上裝飾,使動物更生動 師:大家能動腦總結做動物的步驟,一年級我們學過什麼方法來做食品? 3、復習舊知識:搓、捏、壓、粘、卷、揉等技能 教師用較快的速度示範動物的製作過程與方法 四、創作體驗:展示作業要求:用橡皮泥捏一隻你喜歡的動物,與小組成員合作完成小小動物園。教師巡視指導鼓勵。 五、作品展示,角色表演 小組交叉參觀交流,互相評價小小動物園。請小組代表手拿著作品上台表演。 六、回味體驗,課外延伸。 師生總結全課,談談自己的收獲或感受。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與我們人類息息相關,大家都要關心自然,愛護動物,共同保護環境。 【更多幼兒園教案盡在:屈老師教案網】
⑵ 學習泥塑過程中發生的故事和感受作文400字(小學6年級語文)
剛剛看完了2010年的春晚,說實話,感想有點多,於是就爬上來說兩句。
其實我主要就是想看下劉謙的魔術和本山大叔的小品。當然,其它節目我也看得很認真,感覺今年春晚的亮點還是很多的。王菲空靈的歌聲讓人陶醉。舞蹈《荷塘月色》如夢似幻。小品《一句話的事兒》裡面那善意的謊言讓人會心一笑。小虎隊的同台演唱給人一種時光倒流的感覺。而那個可愛的小女孩面對在場眾多觀眾和鏡頭時居然能非常鎮定的說出對應的百家姓則是更讓人覺得不簡單,果真是長江後浪推前浪啊!!!
劉謙給了我一個不小的驚喜,在360度「監視」觀眾和桌面透明的情況下還能從容的和主持人調侃著完成了讓人嘆服的魔術,不能不說劉謙功力又見長了。
為了看本山大叔和沈小陽的小品我足足等了幾小時,央視當然也明白,所以這重頭戲放在了最後才上,確實吊足了所有人的胃口。但看了以後我卻不得不說,太讓人失望了,起碼我很失望。不知道是本山大叔江郎才盡還是我的期望值太高,只知道整個小品從頭到尾都沒什麼笑點。讓人看了以後都不知道這個小品主要想表達的重點,感覺大部分的戲都是兩個大男人為了30000塊捐款鬧別扭,而小沈陽演的記者給人感覺這次連配角都算不上了,整個小品除了服裝自然其他的好象都很不自然,到最後拿著麥克風坐在炕上都搞不清楚到底要「采」誰,跟去年春晚上的表現退步了太多,沒有一點讓人驚喜的感覺。甚至於到最後結束都是不清不楚的,就這樣結束了?這到底在演什麼?我只想說:太讓人失望了!!!
⑶ 請問,輕泥手工製作感受作文怎麼寫
捏橡皮泥,這就是我的絕招。橡皮泥不僅鍛煉人的動手能力,也鍛煉人的動腦能力,是一種很好的娛樂活動。我能用橡皮泥捏出各種各樣的動物,植物。想捏什麼就捏什麼,捏來好看還能當工藝品。不管,先捏吧。
剛好學校也開了手工課,可以在課堂上製作各種東西。
在各種各樣的小動物中,我比較喜歡捏蛇的了。我決定用橡皮泥捏了一條兇猛的蛇。
我用幾種不同的顏色的橡皮泥捏在一起呈黑棕色,搓成長條當做蛇的身體。再用黑色的橡皮泥搓成兩個大小相等的小球按在蛇頭上,當它的眼睛,用牙簽在蛇頭上畫一條橫線,當它的嘴。
當有人靠近它的時候,它彷彿就會發出絲絲的聲音。我非常喜歡我捏的蛇,它彎彎曲曲的,形象逼真。當然,蛇的種類繁多,可以捏的類型也不少,其中眼鏡蛇是稍微復雜的一種了。只要注意色彩的配合,就能捏出活靈活現的各種蛇類了。
另外,我也喜歡用橡皮泥捏鳥,尤其是小燕子。說干就干,我就開始做了。先找出合適的色彩的橡皮泥,組合出大致的身體結構,比如頭、頸、軀干、四肢、尾巴,。我先捏了一個圓做小燕子的頭,然後捏了一個橢圓做小燕子的身體,還捏了翅膀和尾巴,再一步步細化各個部位的細節,比如頭上的耳朵、眼睛、鼻子;軀乾的長短和曲線。確認各部位粘合牢固,擺好動態,做兩個小眼睛粘上去。對了,我還拍一個橡皮泥餅(可做成草地、石頭等形態豐富效果,更加逼真)做底盤,把做好的小燕子放上去,這樣就不容易倒,還更加美觀。
怎麼樣,捏橡皮泥還好玩吧?是否引起了你的興趣,如果是這樣的話,你也來感受一下自己製作的樂趣吧,那種成就感是其他任何活動所無法代替的!
3412
⑷ 學習泥塑的心得體會
你要是早一天問就好了
今天下午我剛把我的檔案交上去
⑸ 求一篇學習陶藝的心得體會
前一陣子學校組織「勞技」活動,我,成了陶藝專業的小小班長。
說實話,陶藝專業不是我想報的,只因為對其他專業都不了解,所以任由老師分配了。不是說「隨遇而安」嗎?抱著這樣的心態,我走進了陶藝教室。
製作陶藝有三種方法:徒手捏製法、泥板成型法和泥條盤築法。教室後面的隔架上,綜合了這三種方法製作的工藝品,或大、或小、或粗獷、或別致……皆十分惹人注目。再看錄像上的演示,似乎並不難。然而,直到自己實際操作時,才感到——太難!
一塊形容不出確切顏色的泥,不是干硬就是軟若泥漿。看著這泥塊,我實在想不出還有比「張飛穿針」更恰當的比喻了。我無從下手,我無比郁悶。一天下來,三種製作方法倒是有所領略,但是看看自己的作品,就只有自慚形穢的份兒。創意、造型根本談不上,「作品」那歪七扭八的模樣已令我嘆息不已。My god!什麼時候才能做出一件「表面光滑、軟硬適中、厚薄均勻、布局合理、別致新穎、無裂紋、無氣泡、無雜質」的陶藝作品啊!還不如讓我寫7篇不少於1000字的文章外加3首詩來得容易。
怎麼辦?這個專業可是要考試的,若是連「班長」都不達標,還怎麼起模範帶頭作用啊?再看看那裹著厚厚泥漿的雙手、三件辨不出模樣的「作品」,外加n個不像樣子的泥團,我仰面向天,欲哭無淚。唉……
第二天,我雖然仍是下手笨拙,還弄臟了校服,但有了昨天失敗的經驗,漸漸的手變得順了,老師又教了一些門道,我開始留戀這充溢著陶泥氣息的教室和雙手滿是泥漿的感覺。再端詳自己的「新作」,雖然還顯粗劣,但比昨天已有了不小的進步。畢竟在這之前,自己對陶藝品還一竅不通呢!學藝兩天,對這門手藝有了初步的認識,至少我已經突破了對陶藝的「恐懼」,進而邁出可喜的一步了。
其實,只要用心,即便是普通的泥土,也可以聞到它蘊含的清香啊!
⑹ 學習泥塑體會
泥塑,即用粘土塑製成各種形象的一種民間手工藝。在民間俗稱「彩塑」、「泥玩」。發源於寶雞市鳳翔縣。流行於陝西、天津、江蘇、河南等地。今天學工,我們就學習了泥塑專業。
在這兩天半的學習中,我學會了用徒手捏製法、泥條盤築法和泥板成型法製作各種各樣的泥塑,學會製作了水杯,茶壺,小碗等多種多樣的泥塑作品,使我收獲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