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幼兒園衛生管理制度培訓心得體會怎麼寫
幼兒園的教育教學要面對兩方面的發展需要。一是個體,就是要讓幼兒健康、快樂、感覺有趣味,學得輕松,教師要順應幼兒的天性,因為幼兒都是好游戲、好模仿、好奇、喜歡成功、喜歡野外生活、喜歡合群,而且還喜歡稱贊的。二是社會,老師的教育要符合社會發展對人才的要求,既要體現德、能、勤、績,德、智、體、美、勞,還要讓他們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合作、學會生存,總之,教師的教育既要對照社會的發展需要,還要對照個體的發展需要。 2、幼兒的學習特點 幼兒天生就好奇、好動、敏感,同時幼兒還熱情、天真、自我中心、還有情緒主導。讓幼兒去「自我中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游戲是幼兒學習和發展的的重要途徑,幼兒思維靈活,學習過程也是創造的過程,人際交往過程也是幼兒重要的學習過程,幼兒的學習和物質操作是密不可分的,幼兒的學習不僅是獲得知識,還有情感、態度、能力等方面,一個好的活動應該能看見幼兒真實的一面,看見幼兒真實的發展。 3、教學活動 一個好的教學活動源於好的活動素材和內容,優良的活動設計、教師的專業素質和經驗,還要有教師的精心准備。在活動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對幼兒的關注,良好的師幼互動,適宜的組織實施策略,還要教師靈活的調整,課後還要及時反思,做出科學的評價。 二、教學中的問題與對策 董教授列舉了教師在教學中容易出現的幾個問題:第一點是素材和內容沒有意義,沒有意思,不能吸引幼兒;第二點是對素材價值的挖掘不到位;第三點是目標定位不準確,過高或過低,過於籠統、空洞,表述不一;第四點是缺乏情境性、活動性、操作性和趣味性等環節。比如,教師在教幼兒學習「數字寶寶」時,不僅要讓幼兒知道很多物品上有數字,而且應引導幼兒觀察數字數量的多少及其排列的不同。教師要知道物品並不是羅列的越多越好,要選取與生活密切關聯的典型的幾種即可。董教授邊舉例,邊講解,使我避免在以後教學中出現類似問題。 三、環境創設 在這次的報告中,董教授和丁鵬主任分別從不同的角度,給我們講解了幼兒園室外、室內主題環境與區域環境創設,通過學習,使我對室外、室內的環境創設要求更加明確。室外要綠化、美化、兒童化、教育化、游戲化綜合考慮,要巧妙的利用自然元素和空間。室內要合理擬定區域的種類和數量,根據不同班級,不同幼兒的年齡特點對區域投放材料,投放的材料要便於幼兒操作,數量要適宜、安全、有教育性、趣味性,材料的擺放要有條理性,層次性,並讓幼兒參與區域布置,因為布置的過程也是幼兒學習的過程。
B. 打掃衛生的心得體會怎麼寫
人們都說:勞動最光榮。 這一天,我去居委會勞動了一天…
當我在切身體驗勞動時,我才更進一步地融會了這句話的精髓。勞動確實很辛苦,但卻是苦中帶甜的。勞動的感受,在勞累時大汗淋漓的感受。這些都不是能從我們平時的學習生活中所能觸摸到的,這種感受是作為一名勞動者內心深處的,最平凡而又殊於一般的感受。
這一天,我去居委會幹了一個上午的活兒,居委會的負責人讓我去小區裡面刮小廣告。我高興的應承了下來,心想,弄小廣告有什麼不容易的,拿手一撕不就成了!於是信心滿滿的拿著負責人給我的鏟子和水桶就走了,誰知道事實和想像是有差距的,而且差距還不小。
我先找到一個貼在地上的小廣告,貌似真的很難弄,拿鏟子颳了半天也沒有太大的結果,
本想放棄,然後去干點別的事情,但是不服輸的性格使我想到,還沒有什麼事情能夠難倒我呢,然後,我就在哪裡冥思苦想,想主意我就突然想起一次下雨天走在路上時候的情景了,被水沖過的地面上的小廣告,很容易就掉了、所以我想到了,將小廣告上面弄上水,等了2,3分鍾,果然,很有效果,拿手輕輕一撕,小廣告就掉了。
看到自己想到的方法取得了成果,當時心裡挺興奮的,於是更加滿懷信心,去勞動了!
呃…經過一番努力之後,被我清除過的地方確實看著干凈,整潔多了。
我想,通過自己的勞動,自己動手動腦解決了問題是我收獲最大的,學習亦是如此吧!
而且北京奧運會也開始舉辦了,作為北京人的我,為 ......
C. 衛生養成月心得體會
衛生工作是學校的重要工作,它不僅僅是校容校貌的問題,也不僅僅是環境育人的問題,而是內事容關辦學方向、事關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甚至事關學校整體形象、學校可持續發展的大事。鑒於這個認識,我校十分重視衛生工作,專門成立了以黨支部書記、校長李優治為組長、分管副校長俞育光為副組長、各處室主任和全體班主任為成員的衛生工作領導小組,全面領導學校衛生工作,各班設有衛生委員和衛生監督員,形成暢道無阻的衛生工作網路。根據工作實際需要,分設衛生工作領導小組,健康教育領導小組,除四害工作領導小組,做到分工明確,責任到人。
D. 班級日常衛生消毒培訓的體會
1.保持室內外清潔衛生、物品要整齊,每日三掃,三拖、三擦,每周五下午大掃除。
2.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每日早晨、中午起床後開窗換氣。 3.班上廁所每天隨用隨清洗,周五用潔廁精洗1次。 4.班上活動室每天拖地3次,桌椅櫃每天抹1次。 二、個人衛生
1.幼兒飯前便後要用肥皂洗手,飯後漱口擦嘴,每周剪一次指甲。
2.工作人員要保持儀表整潔,穿工作服、平底鞋,不留長指甲、不披頭散發。
三、消毒工作
1.室內空氣:每日早、中、晚採用開窗自然通風方法
消毒,每次不少於30分鍾。
2.桌子:每餐前請按1:100比例配置的84消毒液,然後用抹布或噴壺對桌面、桌腿、邊緣及下面進行擦拭或噴霧。 3.椅、櫃、把手、床邊、窗檯、扶手、水龍頭、牆面:每天午飯後、傍晚孩子離園後請按牆面1:50其他1:100的比例配置消毒液,用抹布或噴壺進行擦拭或噴霧。
4.地面及廁所:請按照1:50的比例配置眾多創造消毒液,按照地面隨臟隨拖隨噴霧、廁所隨用隨沖隨噴霧空間的方法,每天至少3次對
廁所和地面進行迅速消毒,洗刷間騰出的水龍頭、水管、牆面等處要每次用前都消毒。
5.餐具:每餐用完後,請老師將餐具送廚房用開水浸泡清洗後放消毒櫃里高溫消毒半小時。
6.水杯:每天傍晚孩子離園後,請老師將水杯送伙房用開水浸泡清洗後放消毒櫃里高溫消毒半小時。
7.毛巾:,每天用完清洗,每周一次將毛巾投放在1:200比例配置的消毒液中浸泡半小時,然後清洗干凈日曬晾乾。 8.玩具:每周五用1:100比例消毒液浸泡清洗擦拭乾凈。 9.被褥、圖書:被褥圖書每周視天氣情況戶外日曬一次,時間不少於2小時, 被褥每學期拆洗一次,被套、枕套、床單每兩周清洗一次。
10.特殊情況:若班內出現傳染病患兒,孩子全部離園後進行終末消毒,患兒接觸過的衣服、被褥用70攝氏度以上熱水(響水)浸泡30分鍾後洗滌,患兒所用毛巾洗滌後煮沸 5 分 鍾
E. 醫療衛生職業精神的心得體會
「醫療衛生職業精神」心得
醫療衛生行業是聯系群眾最緊密、服務群眾最直接的窗口行業之一,也是一個職業道德要求很高的行業。弘揚「醫療衛生職業精神」,對樹立醫務人員正確價值觀具有重要的作用。圍繞祖國醫學「大醫精誠」和西方醫學「尊重生命」的優良傳統,救死扶傷的革命人道主義精神和新時期醫學創新精神,結合開展「善行河北」主題道德實踐和「修醫德、強醫能、鑄醫魂」活動,深入開展醫療衛生職業精神大討論,大力倡導醫學科學與醫學人文精神相統一,使劉瓊芳精神更加深入人心,引導我院職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利益觀和幸福觀有著深刻意義。
醫德,是衛生工作者在職業活動中應遵循的行為規范和准則。良好的醫德是尊重患者的權利,時到為人民群眾著想,千方百計為患者解除捕苦就是發揚「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白求恩精神。在「修醫德」活動中,我們直堅持從每件小事做起,從每個細節著手,時時刻刻將每一位患者放在心上。醫護工作變被動為主動,醫患關系更加緊密、親近,建起了一架通往患者心靈的橋梁。
深入開展的以「服務好、質量好、醫德好,群眾滿意」為主要內容的「三好一滿意」活動,作為落實「為民服務創先爭優」的具體內容,作為對我院幹部職工道德教育的重要實踐載體,將「三好一滿意」的要求具體細化,從改善服務態度、優化服務流程、提高服務水平、規范診療行為、改進醫療質量、加強醫德醫風建設、開展行風評議等方面,引導幹部職工和廣大黨員履職盡責創先進、立足崗位爭優秀,不斷強化道德實踐。弘揚「醫療衛生職業精神」對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有著的重要作用。結合衛生隊伍建設展開討論,處理好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的關系,發揮崇高的道德和精神力量,維護救死扶傷的社會價值和解危濟困的職業尊嚴,引導廣大醫務人員樹立正確的榮辱觀,培養一批劉瓊芳式的好醫生、好護士、好乾部、好職工。醫能,是醫務工作者要認真學習掌握操作技術規范,潛心學習鑽研醫學理論而不斷提高專業技術水平,為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的健康需要提供技術支撐。我們的每一個診斷每一張處方,都關繫到患者的身心健康,護士的每項治療都面對患者的生命。沒有對技術精益求精的精神,沒有經過千錘百煉的醫療技術,就不可能很好地實踐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弘揚「醫療衛生職業精神」對構架和諧醫患關系具有重要作用。結合創先爭優活動和全市優化發展環境會議精神展開討論,明確「醫療衛生職業精神」是構建和諧醫患關系的重要保障,教育廣大醫療衛生工作者弘揚職業精神,提高道德修養,技術水平和溝通能力,自覺把對生命的尊重和敬畏放到首位,用高超的技術、優良的服務,盡量做到少檢查、少用葯、少花錢、治好病,減輕患者負擔,爭取患者的理解、配合和支持。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我們深切的體會到一個合格的醫務工作者應具備的素質和條件。時刻以雷鋒精神鞭策自己,把自己當成一顆最小的螺絲釘,努力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不斷加強業務理論學習,豐富自己的理論知識,堅持利用周四、周五組織各類學習,內容包括醫護人員的業務知識講課,臨床常見疾病、多發病;組織醫護人員進行專業技術練兵等。並經常閱讀醫學雜志、報刊和網路信息,學習大量新的醫療知識和醫療技術,從而極大地開闊了視野,很好地擴大了知識面,也為能更優質的服務於病人打下基礎。
醫魂,崇高而厚重的詞, 一種高於職業良心的堅守和力量。縱觀歷史,從古至今,從華陀到希波克拉底,白求恩,南丁格爾,到今天,無論歷史如何變遷,救死扶傷都是醫者生涯的光榮與夢想。每一位醫務工作者,都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人格的尊嚴,通過腳踏實地卻能滴水石穿的信念共同鑄就大醫精誠之醫魂。有一種職業最為美麗那就是醫者;有一首歌最為動人,那就是醫德;有一道風景最為絢麗,那就是醫魂。彰顯醫者魅力、共鑄醫魂,這是時代的召喚,是作為醫者的光榮與夢想。醫者仁心,以醫技普濟眾生,只有切實把主題實踐活動成果轉化為推動醫療技術水平和服務質量的保障,才對得起懸壺濟世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