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怎麼快速學習
2016年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以下簡稱「提升工程」)實施工作通知如下:
一、 高度重視,科學制定實施方案和計劃
根據國家和省「提升工程」規劃,到2017年底,我省需完成全省100萬中小學(含幼兒園)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全員培訓任務,目前僅完成10%的培訓任務,進展緩慢,要如期完成培訓工作,時間緊、任務重。各地市教育行政部門要高度重視,把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作為2016年度教師隊伍建設的重點工作,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要根據國家和省「提升工程」規劃,結合本地實際,科學制定2016年「提升工程」實施計劃和方案,加大資金投入,採取強有力舉措,擴大培訓規模,加快實施進度,確保本年度完成培訓人數不低於本地中小學教師總人數的45%。要細化年度培訓量,明確各級任務,簽定責任書,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確保任務完成。各級「提升工程」辦公室要周密組織,採取措施,抓好落實,各培訓機構密切配合,積極開展培訓工作。
二、周密組織,積極推進各項工作
(一)組織教師開展診斷測評和課程選學
為規范「提升工程」管理,根據《廣東省中小學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實施方案》(粵教繼函[2014]59號)要求,參訓教師的診斷測評由省「提升工程」辦公室負責組織實施。各地市要督促、落實培訓機構平台與省「提升工程」信息化管理公共服務平台(網址:http://info.gdjsgl.com.cn/,以下簡稱「省平台」)對接工作,按照年度實施方案分期、分批組織參訓教師登錄「省平台」開展診斷測評工作,指導參訓教師根據測評結果在「省平台」完成自主選課,並為參訓教師登錄培訓機構平台開展學習提供服務。
(二)大力推行混合式培訓
「提升工程」全員培訓由各地市負責組織實施,具體由各市培訓機構和中小學校共同實施。各地要加大統籌力度,加強與各級「工程辦」、培訓機構和中小學校的溝通協作,形成合力,整體推進。要以鄉村教師作為培訓重點,按照《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印發鄉村教師培訓指南的通知》(教師廳[2016]1號)要求,規范培訓流程,創新完善線上研修與線下實踐相結合的混合式培訓,確保教師學用結合。要加大對不具備網路學習條件的鄉村學校的送教下鄉培訓力度,為鄉村教師提供持續現場指導,保證培訓實效。
(三)加強培訓質量監控和績效評估
各地市、縣(區)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提升工程」實施過程的監管,確保工作質量。要加強對培訓機構的績效評估,根據評估結果及時調整培訓機構;加強對中小學校開展校本研修工作的督促檢查,確保校本研修落到實處。各市、縣「提升工程」辦公室要通過「省平台」及時向省「提升工程」領導小組報送每月的工作進度、項目數據與質量報告。
(四)做好學時審核和登記工作
培訓結束後,各市、縣要及時做好培訓測評工作,具體由培訓機構會同中小學校根據教師網路研修成效、校本實踐任務完成情況和信息技術應用情況等進行評定,培訓測評合格者發放培訓合格證書並登記繼續教育80學時。省統一制定培訓證書模板(電子版),培訓機構會同市、縣教育行政部門做好證書發放工作。各地要依託《廣東省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信息管理系統》做好學時登記,具體由培訓機構負責學時登記,市、縣教育行政部門進行學時審核。跨年度培訓學時可以分年度登記,年度學時分配比例由市、縣教育行政部門根據培訓計劃自主確定。
(五)加強信息技術的應用和推廣
為深入推進「培訓—測評—應用」工作,省將遴選和建立一批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示範區、示範校和示範性網路研修社區,加強信息技術應用;組織開展全省信息技術教學應用成果評選和展示活動。各地市要以此為契機,進行綜合創新,建立教師信息技術應用機制。要在開展培訓基礎上,積極組織開展信息技術應用論文、教學設計、教學課件、教學課例和微型課程評比活動,做好與「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的銜接,營造良好的應用氛圍,促進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深度融合。
三、加強督查,確保按時保質完成任務
今年,省政府將「發展互聯網+教育」列入省級督查范圍,「提升工程」是重點內容之一。各地務必高度重視,認真按照有關時間節點和工作計劃,確保能夠按時保質保量完成今年「提升工程」任務。省教育廳將建立「提升工程」進度月通報制度,每月對各地市「提升工程」工作完成情況進行通報,同時,將各地市、縣(市、區)的推進情況作為「強師工程」地方獎補資金的重要考核因素。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相應建立督促檢查機制,明確責任,加快工作落實。
四、相關要求
(一)加強經費保障。各地市、縣(區)教育行政部門要切實加大經費保障力度,安排專門經費用於本地「提升工程」教師全員培訓;中小學校要在學校年度公用經費中統籌安排「提升工程」培訓經費,為本校教師參加培訓和信息技術應用提供條件保障。
(二)做好進度報送工作。請各地市教育行政部門認真填報《廣東省「提升工程」培訓任務完成進度表》(見附件1),於每月5日前將上月本地工作進展情況通過「省平台」報送省「提升工程」辦公室。
(三)加快工作推進。未完成機構遴選的地市務必在今年5月15日前完成培訓機構的評審或招投標工作,並將《廣東省「提升工程」培訓機構備案表》(見附件2)以及培訓機構產生方式、公示情況、遴選結果以書面形式(加蓋市教育局公章)與電子版同時報省教育廳教師繼續教育指導中心和省「提升工程」辦公室備案。
(四)加強工作指導。省「提升工程」辦公室要加大對「提升工程」管理者和骨幹教師的培訓力度,主動開展業務指導,及時掌握工作進度,熱情做好服務。各地市在開展工作中遇到困難和問題要及時向省教育廳和省「提升工程」辦公室報告。
『貳』 如何提高中小學教師培訓的有效性
近年來,甘肅省蘭州市經過多次組織培訓和調研,教師隊伍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但從整體上來看,教師隊伍整體素質還遠遠達不到教育改革發展的需要。教師培訓發展的不平衡尤其是中學教師培訓的效率低、方法單一、內容沒有針對性的問題,還很突出。縱觀甘肅省蘭州市多年來教師培訓經驗,立足於市情區情,我認為有以下方法和措施可以解決當前我們所遇到的問題。
一、健全培訓機構,落實培訓責任
教育領導班子到位後,必須深刻認識到培訓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應及時成立由黨政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分口抓、職能部門具體抓的培訓工作領導小組。根據教育發展形勢和需求,撤銷原縣區教師進修學校,成立縣區教育培訓中心,負責全區教育培訓工作的組織實施。同時,針對以往幹部、教師培訓中職責不清、多頭培訓的問題,制定出一系列有關教育培訓的管理辦法,明確領導職責,靠實管理責任;理順培訓職能,靠實部門責任;細化培訓任務,靠實培訓責任。這樣一來,我們的培訓機構就會逐漸健全起來,培訓責任才能夠得到落實,培訓工作才可以順利展開。
二、理清培訓思路,完善培訓計劃
「如果方向錯了,停止就是進步。」作為培訓組織和實施部門,我們更應該立足於隊伍現狀,借鑒先進經驗。各縣區應先確立「高端引領,借力培訓;發揮骨幹,示範培訓;依託教研,拓展培訓;區域合作,聯片培訓;立足校情,崗位培訓;啟動活力,自主培訓;多輪驅動,多元培訓」的思路,為培訓工作的順利開展指明方向。按照國家、省、市關於教師成長發展的總體要求,結合各縣區教育實際,在認真調研的基礎上,先後制定下發《各縣區名師名校長培養工程實施方案》、《各縣區教師培訓n年行動計劃》等一系列助推教師成長發展的文件,為實施教育持續性發展戰略和促進教師成長發展奠定基礎。
三、落實培訓經費,規范培訓管理
「兵馬未到,糧草先行。」各縣區教育主管部門應該及時制定和出台相關規定,規定每年全縣(區)教育費附加的10%以上,用於教育培訓和教科研工作。同時,要求學校想方設法籌借資金,切實加大教育投入。教育主管部門應在年度考核中對培訓經費的落實情況予以重點督查,從而確保了培訓經費的足額落實。針對以往幹部、教師培訓中思路不清、目的不明、針對性不強的問題,我們提出:今後的幹部、教師培訓,要嚴格遵循「針對管理抓培訓,針對問題抓培訓,針對能力抓培訓」的基本要求,凡是目的不明確、思路不清晰、針對性不強的培訓,一律不予以批准實施,切實杜絕了無效和低效的培訓。
四、抓好培訓調研,實施多元培訓
各縣區教育局,應先後聘請各高校的專家團隊和專業機構,組織開展教育現狀分析與教師培訓需求調研,制定周密的調研方案,挑選科學的調研對象,詳細了解學校發展需要和教師發展需要,准確掌握培訓要求,使培訓工作做到有的放矢。以此為基礎,在具體培訓過程中,應著力有針對性地抓好以下4個層面的培訓工作:
1.參與高端培訓。選派數名校長參加校長發展學校培訓,以及安排數名教師參加國培計劃。積極承辦國家及省、市級大型的教學教研活動,培訓教師的人次應該加大力度。高層次的培訓需要在全市縣區教育管理人才的培養中發揮出顯著的作用,要讓一批批參與高端培訓的校長成為引領各縣區教育管理的先鋒和示範。
2.實施訂單培訓。拓展培訓思路,想方設法籌措專項資金,委託教育高校,先後對全市區專兼職教研員、教科室主任分期進行訂單式培訓。與省教科所協作,開設全國心理咨詢師培訓班。訂單式培訓,關照骨幹教師的成長需求,培訓的針對性、實效性極強,才能解決一系列困惑和問題,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3.落實區域培訓。針對師資現狀,立足區域實際,先後開展以「校長培訓日」活動為主的一批具有本土特色的培訓。這些培訓,從培訓對象現實需求出發,簡潔且可操作性強。在培訓中,列專題,請名家,重互動,求實效,注重收獲。同時,立足於學科特點,發揮本土人才,需先後開展語文、數學、英語、綜合實踐活動等多個專題的培訓活動,培訓教師的人次需要增加,進一步提升區域培訓的參與層面和培訓質量。
4.強化教研培訓。依託「教研室——片區教學研究指導組——學校教科室」的三級教研網路,通過專家講座、現場課例、教學評析、教材研讀、方法研討等方式,強化教研培訓。組織教師參加全國教師素養大賽觀摩活動和小學教學觀摩研討活動,以及組織教師參加全省課程開發與管理實施培訓,如此一來就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師隊伍的教研水平。
五、抓好以賽代訓
大力提倡舉辦校長崗位能力大賽、教師素養大賽等各類形式豐富的比賽活動,以賽代訓,提高專業修養,鍛煉專業技能,特別是校長崗位能力大賽,通過全面、深入、系列、細致的全方位比賽,要遴選出優秀的管理人才,培養一批骨幹校長,鍛煉一批年輕的校長,要展示出校長團隊的風采,提升校長隊伍的形象,為中學教育事業的發展和進步發揮積極的作用。
六、推進以評促訓
需要舉行各縣區骨幹教師、教學新秀和區級骨幹教師、教學新秀等一系列評選活動,以評選促專業成長。在評選過程當中,要做到公開、公正,嚴謹有序,比賽、觀摩、學習、提高的有機融合才可以獲得教師的高度認可教學任務保質保量的完成。
七、規范校本培訓
教育主管部門應該把校本培訓的實施情況,作為學校年度考核的工作重點,抓規范,促落實,求質量,進一步建立健全了校本培訓管理制度,完善校本培訓工作計劃,落實校本培訓工作責任。學校必須立足校情,創新思路,拓展內容,挖掘深度,豐富形式,扎實有效地抓好工作落實,使校本培訓工作做到全員化、經常化、規范化、多樣化、全面化,進一步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這樣才能有效地解決教學中的困難與問題,提高薄弱學校的教學質量。
八、鼓勵自主培訓
教育局應從管理層面出發,配發教師閱讀書籍,通過大力倡導和積極引導,鼓勵廣大教師主動讀書,自主培訓,完善自我,提升素質。學校搭建學習平台,制定教師獎勵辦法,通過報銷學費等各項有力措施,引導廣大教師讀書學習。廣大幹部教師立足崗位工作,利用課余時間和業余時間,抓自學,抓自修,比業務,比業績,這樣,他們的學習意識和學習熱情才可以增強,學習效果便會逐步顯現了。
積極實施多元化培訓,才可以使得一個片區的師資培訓工作從過去的水平低、質量不高、後勁不足、培訓特色不鮮明、培訓效果不明顯的低谷中走出來。全方位的培訓,可以鍛煉師資隊伍,提升師資隊伍素質和教育教學質量。總之,只有基礎教育管理不斷規范,師資隊伍素質才能提升,教育質量才可以提高。教師培訓工作必要而迫切,但是我們要清楚地認識到培訓工作還存在很多不足,要有意識地去改進,去發展,這樣的培訓效果才會進一步提升。以上八個方面是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提高教師培訓的有效性的關鍵,任何一個方面的疏忽都可能導致整個培訓沒有效率和作用。
『叄』 江蘇省中小學教師培訓管理系統
您好,中公教育為您服務。
江蘇省中小學教師培訓管理系統使用方式:內
1.默認使用身份證號碼容登錄,登錄密碼為身份證號碼後6位;
2.登錄後必須修改密碼,請不要勾選IP登錄限制;
3.如保存無法進行,則上面提醒登錄別名過長(身份證號碼),可以設置個人簡短、易記的登錄別名;
4.保存後系統提示重新登錄(用新的登錄別名和登錄密碼);
5.進入後點擊頁面左邊的個人學時信息,就會呈現出各級培訓記錄(國家、省、市、區級培訓及校本培訓等);
6.只有已驗證的培訓項目才可以列印學時證書。
7.學校人事管理員管理學校教師帳號,即教師賬號或密碼若忘記,可以請學校人事管理員重新設置。
更多資訊,詳情請關注江蘇人事考試網。希望幫助到親。
如有疑問,歡迎向中公教育企業知道提問。
『肆』 長春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遠程培訓平台http://jspx.ccqmxx.com/怎麼登陸不上呢明天就考試了
迷你版vbvv那邊 不合格
『伍』 全國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網的遠程培訓
繼教網全力為各級教師培訓機構打造一個網上工作 ( 公共服務 ) 平台。基於最新網路技術和資料庫技術開發了適合學員學習、教師輔導與考核、培訓機構組織和管理的遠程培訓系統,形成了全國繼教網公共服務平台、區域教師網聯、縣區學習與資源中心和校本培訓四級管理的基本框架。平台可支持百萬人同時在線學習,擁有強大的視頻直播、點播、視頻互動功能。同時,提供強大的在線考試功能,能同時讓數萬人在網上進行考試。網站設置了教學中心、信息中心、交流中心、資源共享、教研指導等 10 個重要的一級欄目及文章搜索、在線課堂等多個輔助欄目,為廣大校長、教師提供豐富的教育信息、教學經驗、教研指導知識,滿足培訓機構的多樣化需求。為了充分利用互聯網上可隨時隨地進行多種方式交互的特點,全國繼教網還提供了教育論壇、教師博客、校長博客、課件展示等多種交流平台。繼教網多方位、多層次地滿足了教師專業發展的需要,服務質量得到廣大教師的認可。
『陸』 長春市中小學教師遠程教育培訓平台怎麼找
網路一下「長春市中小學教師遠程教育培訓平台」結果如下:
長春市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遠程培訓平台(長春市教育學院承辦)http://119.53.50.53/moodle/
長春市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網 http://ny.ccedin.net
『柒』 許昌市中小學教師培訓平台網路崩潰登不上啥原因
平台崩潰。要麼是。網路不好。要麼是登的人太多了,爆棚,導致網路癱瘓。
『捌』 中小學教師培訓要以實施好什麼為主要內容
教育部關於深化中小學教師培訓模式改革
全面提升培訓質量的指導意見
教師[2013]6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 根據教育規劃綱要提出的對教師實行每五年一周期的全員培訓要求,近年來中央和地方不斷加大培訓力度,教師培訓工作取得明顯進展,但也存在著針對性不強、內容泛化、方式單一、質量監控薄弱等突出問題。為主動適應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現實需求,著力解決存在的突出問題,現就深化中小學教師培訓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培訓質量提出如下指導意見。
一、增強培訓針對性,確保按需施訓。中小學教師培訓要以實施好基礎教育新課程為主要內容,以滿足教師專業發展個性化需求為工作目標,引領教師專業成長。各地要將上述要求貫穿於培訓規劃、項目設計、組織實施、質量監控全過程。根據新任教師崗前培訓、在職教師提高培訓和骨幹教師高級研修等教師發展不同階段的實際需求,開展針對性培訓。實行教師培訓需求調研分析制度,建立與中小學校共同確定培訓項目的新機制。
二、改進培訓內容,貼近一線教師教育教學實際。各地要將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技能作為培訓的主要內容,以典型教學案例為載體,創設真實課堂教學環境,緊密結合學校教育教學一線實際,開展主題鮮明的技能培訓。實踐性課程應不少於教師培訓課程的50%。要將中小學教師專業標准、師德教育和信息技術作為通識課程,列入培訓必修模塊。遵循立德樹人的根本要求,增強教師教書育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國家制訂教師培訓課程標准,建立資源共享平台,促進資源共建共享。各地要加強優質課程資源建設,重點建設典型案例和網路課程資源,積極開發微課程。
三、轉變培訓方式,提升教師參訓實效。各地要針對教師學習特點,強化基於教學現場、走進真實課堂的培訓環節。通過現場診斷和案例教學解決實際問題,採取跟崗培訓和情境體驗改進教學行為,利用行動研究和反思實踐提升教育經驗,確保培訓實效。改革傳統講授方式,強化學員互動參與,增強培訓吸引力、感染力。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大力推動置換脫產研修,將院校集中培
wk_ad_begin({pid : 21});wk_ad_after(21, function(){$('.ad-hidden').hide();}, function(){$('.ad-hidden').show();});
訓、優質中小學「影子教師」實踐和師范生(城鎮教師)頂崗實習支教相結合,為農村學校培養骨幹教師。要採取多種培訓方式,加大體育、音樂、美術等師資緊缺學科專兼職教師和民族地區雙語教師的培訓力度。
四、強化培訓自主性,激發教師參訓動力。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要探索建立教師自主選學機制,建設「菜單式、自主性、開放式」的選學服務平台,為教師創造自主選擇培訓內容、時間、途徑和機構的機會,滿足教師個性化需求。建立培訓學分認證制度,學時學分合理轉化。建立教師培訓學分銀行,實現教師非學歷培訓與學歷教育學分互認。將培訓學分作為教師資格定期注冊、教師考核和職務(職稱)聘任的必備條件,激發教師參訓積極性。
五、營造網路學習環境,推動教師終身學習。各地要積極推進教師網路研修社區建設,推動教師網上和網下研修結合、虛擬學習和教學實踐結合的混合學習;開展區域間教師網上協同研修,促進教師同行交流;培養網路研修骨幹隊伍,打造教師學習共同體,實現教師培訓常態化。要推動網路研修與校本研修整合,推進高等學校、培訓機構與中小學結對幫扶,引進優質培訓資源,建立校本研修良性運行機制。豐富研修主題,通過集體備課、觀課磨課、課題研究等方式,促進教研與培訓有機結合,切實發揮校本研修的基礎作用。鼓勵各地建設教師培訓創新實驗區,推動培訓模式綜合改革。
六、加強培訓者隊伍建設,增強為教師提供優質培訓的能力。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統籌建設培訓專家庫,並實行動態調整,建立一支專兼職結合的優秀培訓者隊伍。要注重遴選一線優秀教師作為兼職培訓者,將其承擔教育行政部門組織或認定的培訓任務計入教學工作量,並建立工作績效考核機制。高等學校兼職培訓者要積極把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內容和中小學一線教師培訓需求。專職培訓者要切實深入中小學校開展研究與實踐,原則上每年不少於2個月。國家建立培訓專家庫信息管理平台,實現各地培訓者的信息共享和培訓成效評估。培訓者團隊主要從培訓專家庫中遴選,一線優秀教師所佔比例不少於50%。各地要為專兼職培訓者的發展創造良好條件,國培計劃和省培計劃加大專兼職培訓者培訓力度,專職培訓者每年研修不少於100學時。
七、建設培訓公共服務平台,為教師提供多樣化服務。培訓機構要將為教師提供多樣化優質服務作為培訓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建立靈活、開放、專業的培訓公共服務平台。師范院校要大力推進內部教師教育資源整合,建立與
中小學合作機制,促進培養、培訓、研究、服務一體化,發揮示範引領作用。各地要依託現有資源,加快推進縣級教師培訓機構與教研、科研和電教等部門的整合,建設縣級教師發展中心,發揮其在全員培訓的規劃設計、組織實施和服務指導等方面的功能。
八、規范培訓管理,為教師獲得高質量培訓提供有力保障。國家建設全國教師培訓管理信息系統,加強對國家級培訓和各地培訓的動態監測。各地要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平台,登記教師參訓學時學分,加強學員選派管理,建立培訓項目招投標機制,對培訓經費使用等進行全程監控,確保各項工作落實到位。教師培訓食宿安排要厲行節約,不得安排與培訓無關的參觀考察活動。培訓機構要建立學員培訓檔案制度,及時將學員培訓情況反饋所屬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
國家制訂培訓質量標准,定期開展培訓質量評估,發布年度監測報告。地方教育行政部門要採取專家評估、網路匿名評估和第三方評估等方式,監測培訓質量,公布評估結果,並作為培訓資質認定、項目承辦、經費獎補的重要依據。培訓機構要做好培訓績效評價,跟蹤教師參訓後實踐應用效果,不斷改進培訓工作。
國家將教師培訓作為對各地教育督導的重要內容。省級教育督導部門要加強對市縣教師培訓的專項督導,定期公布檢查結果。縣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將教師培訓列入中小學辦學水平評估和校長考評的指標體系。各地要將落實培訓經費作為教育督導的重要內容,確保培訓經費列入同級財政預算,中小學按照年度公用經費預算總額5%安排培訓經費,保障經費投入。
『玖』 浙江省中小學教師培訓管理平台怎麼查上一年報名的地方
登錄浙江省中小學教師培訓管理平台里後,點「查詢和統計」--->教師學時統計
右側輸入學年....如:欲查詢2011學年的..那就輸入2011至2012 點查詢
『拾』 長春市中小學教師遠程培訓平台您的瀏覽器的Cookies設置必須打開
怎樣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