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培訓人員人次怎麼計算的
「人次」和「人數」的不同點在於允許對同一人重復計算次數。
例如:有10個人參加培訓叫做10個「人數」,而其中1個人曾經參加過再來培訓一次則叫做培訓11「人次」。
2. 企業培訓與員工的離職率之間有何聯系
當然有關系,抄公司的忠誠度,對公司的願景和文化的了解都始於企業的員工培訓,如果你想讓員工忠誠度高,可以考慮做軍事拓展訓練,提高團隊精神,吃苦的精神,還有員工的執行力,無條件的任勞任怨,不僅公司發展的更快,員工成長的也快。
3. 如何高效率的進行企業新員工培訓
近年來,「用工荒」這個詞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生產管理者人群中,每每到雙「11」期間和春節假期後,許多公司均面臨著大批的勞動者離職,新員工又招不到的青黃不接的「用工荒」時期。為了緩解產能不足的壓力,很多公司被迫選擇「臨時工」來滿足訂單需求,而大量臨時工的招錄,給生產管理和產品質量控制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如何在短時間內培養出滿足企業和崗位要求的員工,成了HR和一線管理人員頭疼的問題。
起源於二戰時期美國的TWI (Training Within Instry),即督導人員訓練,是針對一線主管的技能訓練,旨在通過工作教導、工作改善、工作關系、工作安全四個方面的培訓學習,提高一線主管的技能和管理水平。TWI雖然起源於上世紀40年代,且現如今的生產技術和環境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TWI關注的焦點在於「人」,對於現在人員流動性越來越高的中國企業來說,對提高操作員的訓練效率和效果,仍具有顯著作用。
TWI包括四個模塊:
工作教導(JI)
旨在培養一線主管指導新員工的技能。針對新員工不知道,不會做,不熟練自己的崗位工作,通過工作教導的程序化指導,提高一線主管培訓新員工的技能。工作教導分為四個步驟:學習准備、傳授工作、嘗試練習、檢驗成效。
工作關系 (JR)
旨在培養一線主管處理員工關系的能力。針對員工流動性大,團隊渙散,TWI提供了一套預防和解決員工關系的培訓方法。JR在使所有新員工都明確其期望,如何在團隊中的和諧相處和所有變革的原因基礎上,通過了解事實、權衡和抉擇、採取措施、驗證結果四個步驟,達到團結團隊,員工積極配合,共同完成生產的目的。
工作改善(JM)
旨在培養一線主管工作改善的技能。一線主管除了需要掌握教導新員工工作和管理員工關系外,還需掌握工作改善的技能,JM通過分解作業、詢問細節、開發新方法、實施新方法,使一線主管掌握一套工作改善的程序方法,且鼓勵更多新員工參與工作改善,為改善帶來更多關注和成效。
工作安全(JS)
旨在培養一線主管如何識別和防止災害事故的發生。JS通過防止災害四步法,使一線主管掌握如何識別現場危險和隱患,以及如何預防災害的發生的基本方法。
以上就是TWI的四個基礎模塊,TWI是一套針對一線主管的技能培訓方法,對於目前人員流動性如此大的製造業來說,其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技能相結合,不僅強調「應知」,更強調「應會」,和標准化,程序化的培訓特點,將會大大提高新員工的培訓效率,有利於企業的運營和質量管理。
4. 教育培訓行業,員工離職率的合理范圍是多少公司會去做些考核等。想了解詳細一點的。
這個沒有固定的標准,不一定低離職率就好,人才循環更新會慢,也回不一定高離職率就是答壞處,但是業務接續是主要問題,這不是單獨的一個體系,這需要和公司的招聘、培養和績效考核體系相關聯,必須有好的招聘體系、培養體系和績效考核體系做支撐,才能實現人才的循環更新,一般維持在3%至5%是比較理想狀態,不宜超過15%,尤其績效考核的方式和指標確定是關鍵,主要目的不是使員工離職,而是通過績效考核方式激勵員工,望採納!
5. 員工培訓為什麼能提高工作效率謝謝
員工培訓主要目的是讓員工了解公司/企業規章制度和需要掌握的專業技能,能讓員工在上崗時減少失誤並較快的完成工作任務。每個新來的員工對公司/企業都存在環境陌生和規章制度的觸及,專業技能也會出現互相脫節,行成不了扣環,經過培訓之後員工可以掌握種種要領細節,從而加強了工作效率。
6. 目前我國中小企業對於員工的培訓率有多高
中小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十分重要的。目前在我國,中小企業在全國工業總產值和實現利稅中分別佔到60%和40%左右,而且中小企業還提供了超過70%的城鎮就業機會。為保持我國國民經濟的健康快速發展和擴大社會就業率,大力發展中小企業具有重要意義。
在知識經濟條件下,人力資源對中小企業的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是組織健康快速發展的保障。目前我國中小企業還沒有形成一套科學合理的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無論是哪種類型的中小企業,其人力資源管理都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所以需要對其進行分析和研究,並找到解決問題的對策。
中小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現狀
普遍缺乏人力資源戰略規劃
多數中小企業未針對企業的發展戰略制定與之互相聯系和配套的人力資源規劃,在人才開發方面普遍缺乏前瞻性、預見性和計劃性,出現諸多短視行為。往往在企業快速發展過程中人力資源捉襟見肘,因中高級管理人員與技術骨幹人員的匱乏而致使企業發展後勁嚴重不足。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類:一是企業高層經營管理者缺乏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的知識,全無人力資源規劃的概念;二是企業經營管理者的觀念落後,仍然局限於節約人力成本的管理思想,沒有人力資源開發和規劃的意願;三是經營管理者雖有觀念和意識,但因種種原因難以實行。
缺乏長期而有效的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
目前,大多數中小企業對員工的績效評估主要是基於企業既定目標下員工對工作的服從和完成任務的效率,因而以職務晉升、年終獎、銷售提成等為基礎的獎勵手段就成為對員工的主要激勵方式。由於績效評估的單一、不完備,使企業難以依據科學的考核結果對員工進行全方位的激勵,挫傷了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不利於其在企業中發揮更大的潛能。而配套的約束機制尚未完善、健全,使企業留不住人才,也造成了企業的人才損失。
培訓與發展機會缺乏
在員工培訓方面,中小企業普遍缺乏系統性和連續性的培訓工作,使員工能力的提高明顯滯後於企業利潤的增長。一方面,企業對員工的培訓內容僅限於一般職業技能的掌握,培訓方式也局限於師徒之間的傳、幫、帶,使僅有的培訓成為了一種短期行為,大大制約了員工整體素質的提升。另一方面,由於企業更多關注的是短期的經濟目標,而培訓卻無法給企業帶來短期的經濟效益回報,甚至有可能在員工得到充分的培訓後離開企業,造成人才和資源的流失,這就使得中小企業不斷的壓縮甚至取消培訓投資,以避免入不敷出的後果。在這種管理觀念的影響下,造成了中小企業培訓不到位,員工整體素質不能盡快提高的局面。
新酬福利政策不合理
毫無疑問,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獲取報酬是他們工作的主要考慮,報酬可以從兩個方面影響員工的忠誠度,一是報酬的多少,二是人們關於他們所得的報酬與別人相比是否公平的感覺,有研究表明,後者對員工滿意度的影響比前者要大的多。目前來中小企業,尤其是高科技企業員工的絕對新酬在當地還是處於中上水平的,但企業內部的員工對薪水的獲取缺乏公平感覺。如果不同類員工的收入付出相比不公平,如果同類員工之間收入付出相比不公平,如果公司員工與其他企業員工收入福利相比差距比較大,都將成為員工流失的因素。
加強中小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措施
(一)搞好企業人力資源的規劃
人力資源規劃是指企業對未來人員的需求和供給之間可能的差異的分析,或者是企業對其人力需求與供給作出的估計以及中小企業如何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人力資源戰略的設計。人力資源規劃分為長期、中期和短期計劃。一般來說,5年以上是長期計劃,1-5年是中期計劃,當年計劃是短期計劃。中小企業人力資源規劃包括的內容有:崗位職務計劃,人力分配計劃,
教育培訓計劃,人員補充計劃等等。
(二)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到來,企業人才短缺的情況在加劇,企業爭奪人才的競爭也日趨白熱化。為了吸引、激勵和留住人才,許多企業在待遇、條件、股權等方面多管齊下。中小企業面對人才外流的壓力,傳統的管、卡、壓的剛性措施防止人才外流已收效甚微。因此中小企業要最大程度地尊重知識、尊重人才,應當在建立科學的薪酬制度與激勵體制上下功夫。企業也要根據人才的不同特點按需激勵、適時激勵、適度激勵,注重激勵的有效性、公平性、層次性、持久性,採用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相結合、正激勵與負激勵相聯系、內激勵和外激勵相統一的方式,切實發揮激勵機制的效能。
(三)建立系統性的教育培訓體系
從需要層次理論分析,員工特別是核心員工對高層次的需要比較迫切,在工作中對自我實現的要求很強,比較容易自我激勵。在許多公司,員工都認為教育和培訓是公司為他們提供的最好的福利,因為教育和培訓往往是在本公司或是其他公司提升的前提。因此,結合員工自身的特點,中小企業適當給予其進修深造,職務晉升、專業技術研究等方面的機會,以調動他們把握知識和技術能力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內因和外因結合起來,是提高員工知識和技術更新能力,促進自身素質提高的重要途徑。
7. 如何處理員工培訓與流失率的關系
找人的的時候按照規定名額的.5倍或一倍去招人
培訓以後 在做 刪除工作就是了
如果流失率較高 可以提高倍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