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學老師入職前需要培訓嗎
北方學校一般都是九月一號開學,培訓會在開學前一周左右集中培訓學習,專貌似吃住也會安屬排。培訓時間不會太長,三到五天左右。培訓方式以講授為主,由專門的培訓機構(一般都是職教中心的教師)來給新入職教師上課,講授寫師德規范、教育學、心理學等基礎知識。培訓的內容都是概括籠統性質的定義,個人認為沒有必要記筆記,大多都是以前大學學過的東西,真正想提高教學能力還是得靠之後再教學實踐中慢慢學習積累,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值得注意的是培訓的教師和其培訓的內容標題最好記清,因為培訓完一般都要寫培訓心得的。
不用緊張,小學生都是很喜歡新老師的,特別是年輕的新老師。良好的心理素質是一個合格教師基本的能力。
㈡ 為落實新教師入職培訓採取的具體措施
1職業素養培訓(衣著,服飾,儀態,行為,語言等。)
2備課的具體要求
3.制定授課計劃和階段版性輔導計劃的目的和權意義
4.教案模板中各欄目應填寫的具體內容及其確定原
則
5.編制月測試卷的詳細要求
6.試卷分析中各項內容如何確定
7.侯課制度、紀律、教師處罰制度
8.教師負激勵制度的執行標准
㈢ 在某小學中新教師入職培訓中,圍繞"什麼樣的老師是真正的好老師
每個老師都有各自的特點:有的老師知識淵博,讓人敬佩;有的老師上課幽默、風趣,能充分動學生的興趣;也有的老師比較傳統,上課採用填鴨式教學方式。
如此種種,要讓學生感到你是「一個真正的好老師」,應該而且至少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 要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
老師講課講得怎樣最終會從學生那裡反饋出來。如果一個老師是一個人在講台上口若懸河,講得眉飛色舞,全然不顧學生的反應,不去思考學生的興趣,即使講得再好,對於學生來說,仍然是一堂失敗的課。
二 以和藹的姿態出現在學生面前。
我為什麼要強調這一點呢?我也是一名學生,對這一點有著切身的體悟,有很大一部分的課我都是憑著對講課的老師的印象去聽的。其實,在學校里,老師講課講得好與否,學生一般是很少去評價的,聽不聽課那都是非常個人化的。有些老師上課之所以有那麼多人去聽,我想除了那些老師的課講得好以外,與他(她)總是以和藹的姿態出現在學生面前是有很大關系的。因為和藹,讓學生感到容易親近,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
三 關心學生的身心健康、前途命運。
這一點也許說得有點大,但卻是至關重要的。有的老師從來不與學生談心,更不用說交流什麼思想,這樣的老師,即使課講得好,學生也只會產生一股尊敬之情,而不會有敬仰之感。其實,盡管我們是學生,但我們仍然是不成熟的,至少相對於年長的老師來說,因為畢竟我們的知識、閱歷,相對而言要比老師少。在一些思想和人生觀方面的問題上加以引導,對老師而言,極為必要。
如果一個老師能做好以上幾點 那他就是一個值得尊敬的好老師。
㈣ 新入職教師跟崗個人培訓計劃怎麼寫
新入職教師應該注意的三個方面的問題,這里的新入職教師指中小學教師。 1.角色轉換難版,易產生職業權倦擔 新教師最大的困難,就是實現從學生到教師的角色轉換。角色轉換的本質是權利和義務的變化。新教師完成角色轉換意味著要承擔教書育人的社會責
㈤ 新入職教師最急培訓的內容以及如何組織開展培訓
第一,樹立教育工作者的責任意識。我市教育局蔡局長告訴我們,振興教育是國家崛起的重要原因,我們身在一線的老師要深刻理解和踐行黨的教育方針,辦人們滿意的教育。雖然我們在高考等方面存在一些問題,但黨和政府一直到在努力讓教育事業發展的更好。所以,新入職的教師應該從我做起,全面培養學生的能力和情感、價值觀,把祖國的未來教育好。
第二,現在的學生與以前明顯不同了。我們秦一中的特級教師蔣老師告訴我們,如今學生在課堂上表現很活躍,愛發言,不時說出精彩的語言。同時,學生搜集與處理信息的能力、交流和表達能力、質疑創新能力提高了。總之,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了。所以,我們要計劃好「給學生什麼,不給學生什麼」,處理好學生自主學習和老師教授的關系,加強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自主學習能力。為此,教師要注意專業知識的積累,使自己由經驗型向科研型轉化,旁徵博引,涉獵廣泛,增強個人的魅力。
第三,現在的教師與以前明顯不同了。我們秦一中的優秀班主任李老師告訴我們,教師在做學生工作時一定要有細心,尊重孩子的自尊心,平等對待學生。在做學生工作時,尤其不能怕麻煩,怕擔心費力。當然,在與同學們交心做朋友的同時,我們也不能一味地遷就他們,當他們犯錯誤時我們必須糾正,懲罰是完全必要的。
同時,教師不再僅僅是知識解釋者,課程忠實的執行者,而且是與學生一起共同構建課堂的合作者。在此指導下,教學活動不再是忠實地講授課程的死板過程,更是創新與開發課程的過程。所以,教師要以教材為依據,充分開發、利用各種教學資源。
第四,現在的教學與以前明顯不同了。我們秦一中的特級教師蔣老師告訴我們,教學過程不能只有知識的傳授,還要關心學生是怎麼學會的,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有什麼體驗。注意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通過自己的閱讀、探究、思考、質疑和創新等過程來獲得知識,使結論和過程緊密結合起來,使他們的知識和能力共同發展。此外,還要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努力使課堂教學過程成為學生培養高尚的道德生活和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過程。
對於授課過程,蔣老師建議說,導入時要體現一個「趣」字,授課時要體現一個「實」字,練習時要體現一個「精」字,總結時要體現一個「活」字。
第五,善於鼓勵學生,以人為本。昌黎一中的特級教師劉老師告訴我們,融洽的師生關系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老師要善於發現學生的美,及時表揚,堅持表揚。同時,老師也要注意表揚的藝術,注意策略,如表揚要有針對性,不能泛泛而談;神態要正式嚴肅,不能嘻嘻哈哈。
第六,備課要充分。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說:「教師所知道的東西,就應當比他在課堂上要講的東西多十倍,以便能夠應付自如地掌握教材。」備課的內容有很多,新世紀高中的馬老師重點向我們強調背學情的重要性,因為了解學生的原來的學習情況及心理素質是我們開展教學活動的基礎。這樣的教學才會有針對性,富有效率,贏得學生的掌聲。
第七,鍛煉說課能力。新世紀高中的楊老師告訴我們,說課在備課與講課之間起著重要的連接作用,他可以促進教師教法的改進,教育理念的更新。說課大致可以分為,課前說課和課後說課兩種,前者強調教學設計,屬於設想,而後者則強調課後反思及調整,以利於今後工作的進步。楊校長還請幾位老師給我們做了示範,從中我們學到了不少富有實效的知識與技巧。
㈥ 幼兒園新入職老師該如何做培訓
勤溝通——擁抱她們的心靈
讓她們感受到我能理解她們,與她們感同身受,讓她們感到自己並不孤獨。對她們鼓勵、鼓勵、再鼓勵,肯定、肯定、再肯定。這些非專業教師雖缺少幼教理論,但大專、本科的學歷層次體現出她們較高的文化素質。她們悟性強,接受新事物快,敢於嘗試,但也最怕失敗,最怕不被認可。因此,盡量給他們反饋正面信息,幫她們建立自信。
給策略——解燃煤之急
根據她們遇到的具體困難,參與教育,以身示範,給出具體策略。當老師不能安撫孩子、游戲枯燥,保育員手忙腳亂的時候,可以上去幫忙示範,給予她們切實的幫助。
深挖掘——授人以漁
將具體的策略示範給新老師,只能解決她們的燃眉之急,分析策略背後的教育原則,讓他們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不斷學會舉一反三才是目的。
比如,老師在活動中自己編故事,講給孩子們聽,引發了孩子對拼擺的興趣,即使活動結束了,也對拼擺興趣很濃,但拼擺結果卻大致相同。這時,園長就可以提醒老師,「故事是否制約了孩子們的拼思維」等,引導老師重新調整教學,讓活動可以取到更好的效果。
系統培訓——幫助新老師早日適應崗位
新老師入職最大的困難是不知一日活動各環節如何安排,尤其是除了教育活動環節外的生活環節最難把握,於是可以為新老師專門制定培訓目標與計劃。
從基礎入手,引領新教師上路。通過集中培訓解讀《幼兒一日作息制度》,幫助她們熟悉一日活動的具體時間與內容安排;學習《幼兒一日生活的組織與指導》,了解一日生活個環節的培養目標及本崗位的教育策略,使她們具備基本的教育技能。
全程跟蹤培訓,學習——應用——提升螺旋上升。首先聘請專家開展系列講座,緊接著安排骨幹教師示範,讓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生動地呈現在新教師面前,新老師練兵,展示後的研討環節將新教師實踐中的收獲困惑進行分析、梳理,將總結提升的收獲再一次輔助實踐。
對於剛剛步入幼兒園的新教師來說,對幼兒園工作完全不了解,什麼都想學,什麼都要學。因此,為她們安排經驗豐富的骨幹教師,以搭班的方式開展師徒結對活動,這樣的培訓方式對新教師的指導是最直接、最全面的。在師徒結對活動中,我向師傅提出,指導要具體,分析要深入;向徒弟提出,要有目的地看,有選擇地聽,有思考地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