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作為一名新入職的教師,你該如何處理與學生的關系
新入職的教師,如何處理與學生的關系:
教育起源於人類的交往,人與人交往,也隱含了教育構成的基本要素。處於教學交往中的教師與學生應該是教學過程共同的主體,他們之間不是施教與受教、改造與被改造的單一對象關系,而是一種「人與人」、「我與你」的意義存在關系。在這種關系中,教師與學生人格上獨立,關繫上平等,活動上自主,教學上民主。有了教師與學生,特別是學生主體的定位,交往的雙方才能相互尊重,敞開心扉,彼此接納,互相作用。教師才能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夥伴和朋友。所以,師生交往在學校內部的人際交往中居核心地位,起主導作用,良好的師生交往,可以促進師生健康心理的發展。反之,會帶來不利的影響。
那麼如何進行師生交往呢?
一、轉變觀念,正確交往
過去,許多教師對於不同的學生,所採用的行為方式和言語形式都存在著很明顯的差異,偏愛那些學習好、守紀律、聽老師話的學生,如班幹部、三好學生等。對他們經常表揚、鼓勵,在與他們的交往中,往往表現出更大的耐心,持續的時間也相對較長,另外卻忽略了這些學生身上存在的問題,特別是一些小問題不能及時給予教育和指導,漸漸地,他們產生了一種優越感,在與同學交往時自驕自滿,不能平等與夥伴相處,對學習較差的學生或行為習慣不良的學生表現得不夠耐心,甚至厭惡,導致方法生硬態度不好,心理沖突頻繁,感情疏遠,緊張、對立;個別老師將注意力主要集中在部分尖子生和後進生的身上,認為只要讓尖子生考上去、後進生不出事就完成任務了;忽略了對中等生的關心和親近,由於老師與中間學生交往較少,聽不到學生渴望溝通和親近的心聲,長此下去這部分學生便會在心理上產生被漠視、被忽略的感覺,影響著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二、改善教育行為,促進學生身心健康
1.尊重和熱愛學生
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平等、公正對待學生,保護學生合法權益。教師積極聽取學生的意見,善於採納學生的建議,師生之間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把學生看成自己的兒女手足,有了這種感情,才能把每一個學生培育好。教師應認識到,學生首先是人,人是平等的,以平等的態度對待學生,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要知道不可能每名學生都會向教師想像的道路前進,要尊重學生行為上的不同選擇,才會獲得學生的尊重。如果把他們只單單看成是學生,教師就會覺得自己首先高他們一等,以俯視的態度看待學生,對學生諷刺、挖苦、辱罵、體罰,就很難獲得學生的尊重和認同,只能引起他們的仇視。我聽到過一些學生這樣說:「我很討厭上某某老師的課」,問其原因,說這個老師每次上課經常是先批評我們。青少年的自尊心是具有強烈性,而且是敏感的、脆弱的,這就要求老師們在與學生交往中,注意尊重學生。
2.相互理解
一位合格的教師應該能夠辯證地認識學生、鼓勵學生、賞識學生,善於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經常會遇到一些讓教師大傷腦筋的事情,諸如學生不按時完成作業,作業態度不認真;上課打瞌睡,隨便說話;不守紀律,遲到,曠課,抱怨學生太笨,講多少遍的問題還是不會等,但如果我們結合自己讀書時的情況,站在學生的角度想一想,就會漸漸理解學生的苦衷。因此理解是交往的條件,只有相互理解,才能相互溝通,相互傾聽,相互信任,相互合作。沒有理解,人的交往就會萎縮。教學不是教師單方面的表演或說教,相互理解才能清除長期統治教壇的「師道尊嚴」的屏障,使彼此走向對方的內心世界,使師與生情感共鳴、思維共振。現在,有相當部分教師還停留在過去的「師道」上,不理解學生的思想,對某些學生的行為、思想及言論感到不可思議,想不通,這就是某些教師不能想學生心中所想,引不起共鳴的結果,達不到和諧的師生交往。
3.提高教師素質
「學博為師,德高為范」、「學高為師,身正為范」這就是許多師范院校對未來教師的要求。對於學生而言,教師在學生的心目中,是知識淵博、謙虛有禮、誠實守信的,學生時時刻刻都盯著教師的一言一行;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這就要求教師提高自己的素質,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無私奉獻、以身作則,在學生當中樹立以身示範的作用。現在,有許多教師,時時都要求學生要遵守紀律,男同學不要吸煙、喝酒;女同學不要化妝、帶首飾;……但自己偏偏在這方面做不到,起不到言傳身教的作用,影響了學生心目中的形象,下次學生就會不那麼聽你的話,甚至感到厭惡,學生就不想再和你交往,使師生的交往處於尷尬的境地,就不會有良好的師生交往。一次,我在一旁看到一個班主任組織幾個學生進行清理垃圾及除草的勞動,這個班主任撐著一把太陽傘在旁邊站著指揮學生做這做那,她自己卻一動不動,學生稍微慢了點或清理得不好,她就不理智的埋怨學生,致使學生更不想勞動,個別根本不理會這個教師就自行走了,搞得這個班主任氣得面紅耳赤,下不了台。出現這種情況,其實是這個班主任的原因,這是放不下身位,不能身體力行、以身作則導致的結果。
4.加強心理教育
隨著改革開放,經濟增長,知識要求提高,學生在升學壓力、未來的就業壓力等方面的因素影響,精神負擔大,焦慮不安,這就要求教師要主動和學生進行交往,為課堂教學提供良好的心理氣氛,傾聽他們的心聲,然後引導他們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學會正確認識自己,分析自己的個性心理特徵,正確對待自己的優點、缺點。現在,有的學生對自己的容貌、體態、家庭條件等特別在意,怨這怨那,徒添憂傷,這就要求教師幫助學生要一分為二地看待自己,有的是不能以個人的意志為轉移的需要以後天的努力來挖掘自己的亮點,同時要善於學習別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不足;要積極參加文娛、體育活動,提高自身的免疫力,調節和穩定情緒,增加人體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培養堅強的意志和毅力,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從而提高他們的心理素質。
綜合所述,師生關系作為課堂教學和主要關系形式,它在一定程度上實現著教育的使命,正是在此關系中完成著人類文化精華的傳遞,實現著師生之間心靈的碰撞與精神的陶冶,達成了師生共生共長以及生成文化的雙重目的。認識師生交往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打破教師絕對權威的神話,建構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是素質教育提出的要求,是作為現代教師所必須要努力明確和做到的。教師要審時度勢,把握師生交往的藝術,這樣才能促使師生關系不斷得到改善和加強,促進學生心理健康和全面發展。
② 對新老師入職後有什麼建議急!
一、要靜的下心來,要有把教育當做一項事業的信念和追求。 我們有很多名師、專家,他們走上教師這個崗位,也是充滿了偶然性和無可奈何的。這種偶然和無可奈何,將在我今後送給你們的《16位教師的智慧檔案》一書中有明顯的例子。你們通過多種考核,今天終於站在這個地方,站在講台上,無論你原來是如何想的,但總歸要靜下心來,規劃自己今後的發展道路。這也是你們人生的一個轉折,這個轉折越快,你在今後發展中就越好。我認為教育不僅是養家糊口的職業,更是一項事業。我們要有一種使命感,一種責任感,那就是改變中國的未來,就要從現在自己能改變一個一個的孩子做起。我們要有一種信仰,那就是我們是為學生一生幸福奠基的人,有了這種信仰和信念,我們就能以愛貫穿於教育全過程,把責任感體現於教育全過程,我們就能從中體會到一種發自內心的快樂。 二、要對自己今後的發展做一個規劃。 這個規劃,不僅是工作上的,也包括生活中的,不僅是自己的專業發展,也包括自己戀愛、成家等的一些初步打算。你們都是大學畢業生,對於談戀愛大都是不陌生的,事業上要有成,家庭則需先和睦。這一點,你們都比我在行,我就不多說了。 三、要認真閱讀名師成長歷程,認真觀摩名師課堂實錄,模仿名師上課,以使自己站在一個較高的起點上。 無論是什麼樣的教育理念主導我們的教學,歸要到底,都要讓學生學習與創造的天性得到真正的發揮,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這是成功教育理念所共同追求的。至於教育策略或方法論,則都是一種形式,即採用何種方式能讓理念得以貫徹,能遵循心理學規律,讓學生更易更好地學習。我們現在提倡集體備課,但我認為,集體備課雖然可以使你們在初入教壇時顯得更容易更順利一些,但也剝奪了你們自己去嘗試、去思考、去總結的機會和權利,不利於你們自身教學風格的形成,很容易泯然眾人矣。我建議你們參加集體備課,但更要觀摩名師課堂實錄,在摸仿的基礎上獨立備課,並不斷地反思、總結和改進自己的課堂教學。 四、要注意課堂的情趣。今年新入職的老師,大多一開始就承擔了班主任或語數學科的教學。 任務重、壓力大,但也是一個機會。無論是語文還是數學或其它學科,課堂的情趣很重要,沒有課堂情趣,我們的課是上不好的,也是無味的。語文課上,如何引導學生去發現漢文字之美、漢語言之美,如我們現在開展的低段誦讀課程,就充滿了漢語言之美。在數學課中,引導學生去發現生活中一些有趣的數學現象,讓學生感受數學之美,從而讓學生熱愛數學。我也觀察了一些名師的課堂,成功的語數觀摩課,大都與此有關。你們學歷高,專業基礎扎實,我希望你們能將學到的專業知識用到自己的課堂教學上,引導學生體會學科情趣,從而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這樣,你們的教學就是成功的。 五、要正確處理與學生的關系,既要做朋友,但更要做師長。 一般新入職教師在處理與學生關繫上,容易走兩個極端:一是過於親近,與學生太近了,學生可能只會喜歡你,但不會怕你,這將對自己組織教學帶來困難。二是過於嚴厲,與學生過遠,或對學生過於苛刻,學生就不會喜歡你,不喜歡你,就難以喜歡你所教的學科。
③ 新教師入職發言稿 表態以後該怎麼做
學校給了我們新教師一抄個實現人生抱負的機會和秀出自我風採的舞台,這里有關懷備至、平易近人的校領導; 這里有嘔心瀝血、誨人不倦的老師,能成為其中的一員,我們感到無比的自豪!在這里我代表全體新教師向我們的校領導和老師們表示由衷的謝意,謝謝你們一個學期以來的關心、照顧、和諒解。
走上三尺講台,成為傳道授業解惑者,是我最初的夢想,如今夢想終成現實,我更真切的感受到教師這兩個字的神聖、崇高和肩負的重大責任。古人雲:學不可一日無師。此話不錯,但學高為師,身正為范,這就要求我們教師不僅要知識廣博,也要品格高尚,如此才能彰顯出一種強大的人格魅力。教師應不斷學習、反思,營造出嚴謹務實的研究氛圍,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和教學實踐能力!這將是我們不懈奮斗的目標!我堅持每天備課,而且是跨年級的兩個高段的數學,雖然有時候會覺得很累但是我想起學生我就不累了,我有時候會經常問我表哥一些教學上的問題,他也會很樂意為我解惑,我很佩服他,他是我們瑞安小學數學名師,我一直以他為奮斗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