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培訓」的目的和意義是什麼
一、培訓能提高員工的工作能力。員工培訓的直接目的就是要發展員工的職業能力,使其更好地勝任現在的日常工作及未來的工作任務。在能力培訓方面,傳統上的培訓重點一般放在基本技能與高級技能兩個層次上,但是未來的工作需要員工更廣博的知識,培訓員工學會知識共享,創造性地運用知識來提高企業競爭力或服務能力。同時,培訓使員工的工作能力得以提高,為取得良好的工作成果提供幫助,因為員工提供更多晉升和提高收入的機會。
二、培訓有利於企業獲得競爭優勢。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一方面,企業需要越來越多的復合型人才,為進軍更大市場打好人才基礎;另一方面,員工培訓可提高企業新產品研究開發能力,員工培訓就是要不斷培訓與開發高素質的人才,以獲得競爭優勢。尤其是人類社會步入以知識資源和信息資源為重要依託的新時代,智力資本已成為獲取生產力、競爭力和經濟效益的關鍵因素。企業的競爭不再只依靠自然資源、廉價勞動力、精良機器和雄厚財力,而主要依靠知識密集型的人力資本。培訓是創造智力資本的途徑。智力資本包括基本技能、高級技能以及自我激發的創造力。因此,這要求建立一種新的適合未來發展與競爭的培訓觀念,提高企業員工的整體素質。
三、培訓有利於改善企業的工作質量。工作質量包括生產過程質量、產品質量與客戶服務質量等。毫無疑問,培訓使員工素質。職業能力提高並增強,將直接提高和改善企業工作質量。培訓能改善員工的工作質量,降低成本;培訓可增加員工的安全操作知識;提高員工的勞動技能水平;增強員工的崗位意識,增加員工的責任感,規范生產安全規程;增強安全管理意識,提高管理水平。
四、培訓有利於構建高效的工作績效體系。在當今,科學技術的發展導致員工技能和角色不斷變化,企業需要對組織結構進行重新設計,比如建設團隊。今天的員工已不是簡單接受工作任務,提供輔助性工作,而是需要參與企業管理與服務的團隊活動。在團隊工作系統中,員工扮演許多管理性質的角色。他們不僅具備運用新技術獲得提高客戶服務與產品質量的信息、與其他員工共享信息的能力;還具備人際交往技能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集體活動能力、溝通協調能力等。尤其是培訓員工學習使用信息工具的能力,可使企業工作績效系統高雄啊運轉。
五、培訓可以滿足員工實現自我價值的需要,傳播企業價值觀、宗旨、精神等。在現代企業中,員工的工作目更重要的是為了「高級」需求——自我價值實現。培訓不斷教給員工新的知識與技能,使其具有接受挑戰性的工作與任務的能力,實現自我成長和自我價值,這不僅使員工在物質上得到滿足,而且使員工得到精神上的成就感。通過培訓傳播企業精神、企業文化內容,提升核心競爭力,增凝聚力、員工歸屬感,使企業始終處於發展高速公路之上。
Ⅱ 骨幹教師培訓有什麼好處
1.利於教學素養提升。
教學素養是教師准確、科學實施教學行為的基本能力和素質。它主要表現為教師的教育教學技術和藝術。教學規范、課堂設計、作業設計和處理等都屬於這一范疇。在現階段,這種技術和藝術的形成和水平高低又跟下列因素密切相關:對新課程核心理念的把握和理解,對學科課程標准認識和整體領會的水平,對學科教材體系的認識和教學中的准確執行程度等。實際上,教學素養就是一個教師的教學操作和實踐能力。通常我們對教師教學水平的評價主要就是看這一方面。這方面比較突出的問題有這樣幾點。
一是對新課程的核心理念的認識有偏差、誤解,對各學科課程標准和教材體系的整體把握不準確、不到位。比如說,在「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認識和運用上,有的教師,一有公開教學就必用所謂「合作」----見了問題就分小組。其結果是小組合作學習成了小組中少數「學科精英」顯露才華的平台,兩極分化由此逐漸產生。實際上,沒有「自主」學習、個體的獨立學習作前提,多數的合作學習都將成為中看不中用的「過場」。比如在某些理科的教學中,明明是一個科學知識的問題,為了實現所謂的思想性和文化味,有的教師一味聯系,片面引申,課堂上熱鬧非凡,往往導致簡單的知識目標沒有落實或者落實基本不到位。
二是教學的設計能力明顯不足。根據大量的隨堂課,我們不無憂慮地看到,教師獨立設計教學的能力有明顯退化傾向。依據教學參考書,照搬名師的教案,全選全用教輔用書中的練習,已經成為現實課堂教學的一道景觀。有些課堂教學,教師的教學程序、教學語言、教學內容安排,幾乎全在學生的掌控之中。為什麼?倒不是教師要實行教學民主,打破神秘,而是學生手中也有教師用書。於是,學生對老師的欽佩、信任和尊崇便都大打折扣。再如作業,無論是課堂作業還是課後的練習,幾乎是將教輔的內容照單搬用,連稍做篩選、加工改造的工作都很少了。這里不禁要問:現在我們還有多少教師能夠獨立設計作業、命制試卷?
三是課堂教學實踐能力方面有明顯缺陷,教師在調控課堂、組織真實活動、解決「生成」問題的能力方面有不足。課堂教學實施的規范、科學、有效甚至高效是提升教學質量和效益,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的關鍵。所以有專家說,課改問題的關鍵是課堂,課堂的關鍵是教師。課堂問題當然一方面是教學設計問題,另一方面則是實踐能力尤其是教學機智問題。今天的現實是,無論是在公開教學還是平常教學的課堂上,能夠充分展現教師的滿腔激情、渾身才情、生命活力和創造精神的場面,能夠表現教師的生成智慧的場面,已經不那麼容易看到。課堂結構科學、嚴謹,教學流程清晰、流暢,教學活動規范、有效,師生對話自然、得體,學習效果明顯、實在,這樣的情形也難得見到。而一支粉筆、幾道習題、一言堂到底的課所佔比例還不算低,機械刻板地使用甚或誤用多媒體的課堂也時有所見,民主平等、動態生成的課堂,還沒有成為常態。
2.利於學科知識更新。
科技進步日新月異,人文科學也與時俱進,無論是什麼樣的教材,一旦成為教材,就必然落後該學科建設發展的步伐。我們的教師當然可以通過自己的閱讀學習來加以進修、增補和提高。但在現實的背景下,嚴重的課業負擔,無形的升學壓力,同行間的競爭和比拼,老師們用於自我閱讀、學習、提升和更新專業知識和技能的時空已經被嚴重擠壓。在這種情形下,指望教師完全靠自己刻苦努力,拓寬知識面,提升專業水準,我認為是有一定困難的。在調研時,很多老師提出希望由專家們在教育報刊中遴選適合教師閱讀的佳作,匯編成冊,提供給他們閱讀。事實上,現實中有更多的有意卻無力讀書以修養自己的老師們,都急切地希望獲得更多有益有效的幫助。
邀請本專業站在學科前沿的頂級專家,整合新知識的各項內容,或傳授,或交流,讓教師用較少的時間獲取較多的專業新知,便成為教師專業培訓的一項重要內容。
Ⅲ 教師培訓有那些好處
一、對學校的前景充滿了信心,也對自己選擇人民教師的職業無怨無悔。 二、認真學習教學規章制度、常規和教學方法,做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師。 三、認識到高校教學不僅是一項工作,更是一門藝術,需要長時間的積累和摸索。
Ⅳ 骨幹教師培訓有什麼好處!
教師培訓就相當於是一個指向標,給教師指明下一步學校的發展方向!有助於教師及時跟上學校發展步伐!培訓更注重的教師自身的提升!提升教師授課;學生管理;課堂管理等方面!能讓新進來的老師熱愛教師這個崗位,讓做了很久的老師緊跟時代步伐,不斷突破自己,積極參加新課改,帶動更多的老師進步!
Ⅳ 對教師進行繼續教育的意義是什麼
通過對教師進行繼續教育,使教師更新教育觀驗、樹立現代教育思版想、掌握現代教育權技術、優化教師知識結構、提高教師專業水平。更好地實現學校的辦學理驗和辦學特色,進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和教師的專業化成長。
繼續教育是一種特殊形式的教育,主要是對專業技術人員的知識和技能進行更新、補充、拓展和提高,進一步完善知識結構,提高創造力和專業技術水平。知識經濟時代繼續教育又是人才資源開發的主要途徑和基本手段,著重點是開發人才的潛在能力,提高隊伍整體素質,是專業技術隊伍建設的重要內容。從近些年來繼續教育的時間來看,繼續教育已得到越來越多的人重視與參與,繼續教育的概念在不斷深化和拓展。
Ⅵ 教師的培養和培訓有哪些重要意義
教師的培養和培訓的重要意義,教師的培訓是為了教師在原有的學識基礎上掌握更多的理論化的知識和業務教學能力,緊跟時代的步伐,做好課堂教學。
Ⅶ 教師暑假培訓的目的是什麼
1、暑假教師培訓是上級的安排。一年一度的暑假教師培訓不是寇店鎮的個性行為,也不是伊濱區教育的個性行為,它是全省乃至全國的共性行為。因為,一年一度的暑假不僅是學年更迭的關節點,也是廣大教師集體學習與個體自修的中轉站。教師平時教學工作,任務重,時間緊,很難擠出時間充電,而暑假為廣大教師專業成長提供了寬裕的發展空間,教師的職業是終生學習的職業,要給學生一點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因此教師要不斷學習,不斷充電,努力提高自己的師德水平和業務素質。相信我們每一位教師都會珍惜時間,積極參加教師培訓,努力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 2、暑假教師培訓是教師專業成長的需要。 教師專業成長是指教師參加工作以後的教育思想、知識結構和教育能力的不斷發展。我個人認為:做最好的教師就是教師專業成長終極目標。教育改革家李鎮西校長提出做最好的教師應具備的情懷是:三心和三家。 三心即童心、愛心、責任心;三家即專家、思想家、心理學家。做最好的教師需要不斷的學習和探索,李鎮西校長早已成名成家,然而現在每天仍堅持做五個一工程:即每天上好一堂語文課;每天找一位學生談心或書面交流;每天思考一個教育問題或社會問題;每天讀書不少於一萬字;每天寫一篇教育日記。教師的專業成長雖然在很大程度上受教師所處環境的影響,但更重要的是取決於自己的心態和作為。如何架設自己專業成長的通道?如何提升自己實施課程改革的能力?如何成為個人職業生涯的主宰?是擺在每一位教師面前的重大課題。我希望每一位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同志,努力學習,大膽探索,早日成名成家,做最好的教師。因此說,暑假教師培訓是教師專業成長的需要。 3、暑假教師培訓是時代發展的要求。 教育是時代的產物,無時無刻不打上時代的烙印。不同時代的學生有不同的特點,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深入發展的今天,學生的思想與行為、學習與生活、生理與心理各方面,也相應的發生著變化,顯現出新的特點和矛盾。學生難管,教師難當,班主任更難做的現象越來越普遍。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因為,學生特點變了,教師方法沒有變,教師不理解學生,學生不信服教師,由此說明,教師教育教學觀念的更新勢在必行。那麼,如何提高我們教育的針對性呢?魯迅先生講,應該抓三方面的事情:即理解、指導 和解放。理解是指要了解和掌握兒童的心理特徵和發育規律;指導是指在理解的基礎上,因勢利導,循循善誘,由淺入深,由博返約;解放是指學生的人格得到健康的、健全的發展。這一切的一切,需要教師與時俱進,不斷的學習和提高,跟上時代的步伐,把握學生的思想脈搏,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因此,教師培訓也是時代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