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培人員 > 教師心理培訓心得收獲

教師心理培訓心得收獲

發布時間:2020-12-01 20:28:05

❶ 談談我的心理培訓感想……

心理咨詢,是指咨詢員運用心理學的知識,通過詢問等方法解決其心理困惑。心理咨詢事實上是幫助來訪者實現心靈再度成長的過程。那些認為只有心理有病的人才會去心理咨詢的觀念是不對的. 總之,心理咨詢是指運用心理學的方法,對在心理適應方面出現問題並企求解決問題的來訪者提供心理援助的過程。

通過這學期參加海爾森心理培訓學校的學習,我對心理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首先是對心理學的發展史有了一定了解,然後是學習了一些團體活動的知識,並且在參加活動課的過程中體會到了很多人生的知識,在團體活動中大家彼此敞開了自己的心扉,積極的參與到了集體的活動中,在此中再一次體現了集體的力量…

在海爾森心理咨詢的活動課中,我認識到了人心中脆弱一面,有時心靈事多麼的需要他人的呵護,那種心與心的交流才能讓人體會到交流得喜悅,我們的心理咨詢的模仿有時會讓人感覺像節目表演,但是大家真誠的心卻又不能不讓感動,初次它讓我體會到了那種幫助別人的喜悅。

海爾森活動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形式,是理論聯系實際的重要途徑。它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激情,活躍課堂氣氛,真正達到育人效果。學生在實實在在的活躍的生動的並且有一定新意的活動中受到教益和啟迪,促進知行的結合。學生在主動參與教學過程中,激發了感情,明白了道理,情理凝結,形成了信念之後,進而需要在行動中表現自己。此時教師要引導、鼓勵學生把健康高尚的情感向外投射,為他們提供展現自己行為的機會和場所。

❷ 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近日,我認真地學習了我校教師的十條禁令,深深地體會到:作為教師,在對學生實行教育的過程中,我們既要做學生求知的引路人,又要做學生進步的引導者。教師的人格、行為、德操和思想素質無疑在無形中會給學生以極大的影響。教師必須嚴格要求自己的行為規范。 說真的,「為人師者當自豪。古希臘著名的哲學家和思想家亞里斯多德曾言:「人的行為總是一再的重復,因此卓越不是單一的舉動,而是習慣。」他認為,人的品德基本上是由習慣組成的。思想決定行動,行動決定習慣,習慣決定品德,品德決定命運。正如華人首富——李嘉誠先生所言:「栽種思想,成就行為;栽種行為,成就習慣;栽種習慣,成就性格;栽種性格,成就命運!」習慣對於我們教師來說意義更大,因為我們擔負著教書育人的職責。 規范得體——教師禮儀修養的基本規范 孔子曰:「不學禮,無以立。」禮儀的本質就是尊重自己,尊重別人。教師教書是育人的工作,首先,教師自己要學會做人的基本禮儀修養,尊重學生。當我們對學生做了對不住的事時,我們有時或許為了所謂的面子問題而難以向學生啟口道歉。其實,此時我們需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如果教師能做到敢於真誠地承認錯誤,那麼可能會受到學生更加的尊重,而且學生也會效仿這樣的做法。 端莊大方——教師形象的基本要求 風度儀表是一個人氣質性格、文化素養、審美觀念的外部表現,是美好心靈的表露。教師優雅的風度、脫俗的氣質、整體的衣著、端正的外表、和諧的動作表情,工整瀟灑的板書、活潑開朗的性格和謙遜寬容的態度,對學生的心靈有很大的影響,有助於陶冶學生的思想情操,使學生由受其師而樂於學,師生友好合作順利地完成教育教學任務。 作為教師,在穿著打扮這些細節習慣中要有所講究,要得體,大方,符合教師的身份。我們的衣著、表情舉動、姿態等等不僅直接影響學生的情緒,而且對學生行為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教師的教態優美,培養出來的學生也會溫文爾雅、彬彬有禮。教師應為人師表,教師的一切都應該是美的。形象就是宣傳,形象就是效益,形象就是服務,形象就是生命,形象就是一切。我們的個人形象代表的就是學校,就是人類靈魂工程師的形象。我們個人的得失,無所謂,不要緊,可是我們代表學校,代表教師這個行業的形象。 寬容公正——教師對學生的核心原則 美國作家房龍說:寬容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陶行之說: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裡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平時學生犯錯是免不了的,學生這時的思想、心理、現狀等實際情況都需要我們老師設身處地的為他考慮考慮事出肯定有因,從細節中幫助學生尋找「病因」,並以寬容公正的心去面對它。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神」,誰叫我們是老師呢?誰叫我們是學生心目中的神呢?嚴是一種愛,但寬容也是一種愛。寬容是一種信任,是一種激勵,更是一種仁慈。愛是一種公正,愛學生就要公平對待所有學生,特別是學困生。常言道:「不患貧患不均」,沒有絕對的公正,但公正是我們追求的目標。作為新時期的教師應多學習多反思,努力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讓我們教師的好習慣——來營造一種有益於師生工作學習的校園文化吧!感謝素質提升工程,給我們教師創造了學習的平台,同時敬請各們同仁認真對待這樣的學習機會,真正地提升我們自己的專業水平和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習慣。 教學中只要我們增強自己的科研意識,把自己的課堂、班級當成自己的「實驗室」、「試驗田」,並投入精力去做,就一定能使自己變科研的局外人為局內人,變可能性為現實性,實現經驗型向科研型的轉變。當我們的教師走上了從事研究的這條幸福的道路,就會得到教師職業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同時也為自己的職業生涯展示了新的希望。時代的呼喚,事業的使命,教育的責任,激勵著教師們長期精心耕耘在教育這方熱土,斯霞、魏書生、李吉林、於永正……一位位名師、大師,桃李芬芳,碩果累累,贏得了家長和社會的敬重,這真是教師職業的魅力所在。

❸ 教師如何以最陽光的心態教書育人培訓收獲

我接受我快樂
——聽「如何以最陽光的心態教書育人"心理知識專題講座有感
3月25日上午,有幸到新一中學術報告廳聆聽了北京清華大學客座教授熊教授的關於「如何以最陽光的心態教書育人」的心理知識專題講座,熊教授以幽默動人的語言和發人深省的案例一次又一次博得了聽眾的笑聲與掌聲。同時,在本次講座中,給我們最深刻印象的就是熊教授真誠而又帶有點調皮的兩個字——「接受」。萬事萬物自有它存在生長的道理,我們既然不能改變自然規律,那就唯有「接受」啊!「接受」既是對自然規律的遵循,也是對自己不坦然接受心理的平衡。唯有從內心坦然地接受,才能擁有自然快樂的陽光心態啊!所以我就以「我接受我快樂」為題來抒發一下我的聽課心得吧。
其實,我捋了捋自己個人的感受,感覺題目跟內容也許還是不很相符的,但也差不多是圍繞主題了吧。聽了熊教授的講座,總結反思有如下幾點:
一是教師如何看待學生的差異性
熊教授開門見山地指出一個人的心理健康度就是這個人心理感受的快樂度。作為一名教師,每天要面對一大幫存在個別差異的孩子,要讓自己心理時刻保持平衡與快樂,就要正確看待這些學生的個別差異性。他舉了一個例子是這樣的:一位老師整天愁眉苦臉,問他何故,緣是一名學生成績總也提不高,老師每天對他上補下補左訓右訓,他就是原地踏步不前進,真是笨死了。熊教授說,那你就活該愁死,既然你做出了這么多努力,孩子還是老樣子,經過多次檢驗你也已經給孩子下了定論,那你就坦然接受唄,何苦跟自己過不去呢?熊教授說,一個人能跑多遠能飛多高是由千萬個理由決定了的,一個人的智商水平(他指出了多少到多少是高智商,多少到多少是正常水平,多少以下是低智商)也是有許多理由決定了的,一個人天生資質就這樣,你也是改變不了的,既然你無法改變現實那就唯有坦然接受現實,付出努力是你應該做的,但收獲愁苦卻是你不必要做的。你應該放過那個學生,不讓他每天處在「亞歷山大」中,也應該放過自己,不讓自己整天處在愁眉苦臉中(老實交代,我沒有能原樣照搬熊教授的話,但大概意思沒有變)。想想自己,看看身邊周圍的同行,何嘗不是如此呢?自己作為老師同時又作為家長,往往在「恨鐵不成鋼」中一度沉淪,一度埋怨自己,一度夢想孩子能在自己的培育下哪怕有朝一日不能成龍成鳳最起碼也能成為像大家眼中的「有出息」那樣,可現實往往不能順著你的夢想走,因為這塊鐵最終能不能成鋼也是由千萬個理由決定了的啊。快樂是用金錢買不來的,你想快樂就坦然接受既定的現實吧。
二是應該培養興趣愛好提高自信
一個人若擁有自己的興趣愛好,並且在某一個興趣愛好中能有與別人不一般的表現,那你的自信心肯定就自然而然地提升了。在孩子的童年時代,培養孩子的一些興趣愛好,能幫助他提高自信心,也能讓他在與同伴的相處中更加快樂自如。我們也常常發現,有些孩子在學校里表現出心理學上說的人際交往障礙,這也許有很多原因造成,但其中也不乏孩子沒有興趣愛好缺乏自信心的原因。我那讀學前班的兒子每天從學校回來不是滿身灰塵就是滿頭大汗,再看好友的小孩,從上到下乾乾凈凈,我就開始數落兒子了,可他反而投訴我說,那誰誰都不跟我們玩的,叫他一起做游戲他也不會。再一了解,那孩子下課或是游戲課都是看別人玩,根本不往人群里湊,別人都是玩這玩那,可他卻提不起興趣來,同時也就失去了很多和同伴在一起玩的樂趣了。擁有某種過人的興趣愛好或者直接說是特長吧,也是能夠提高個人的自信心的。你能在某種愛好中表現突出,自然能在同一愛好中受人歡迎,受歡迎指數高自信心就足,與人交往的底氣也就自然足,哪還存在人際交往障礙呢?熊教授說,任何興趣愛好都是可以培養的,雖然有些是人與生俱來的,比如某人愛好寫字,某人愛好唱歌,但更多的是靠後天的培養。我們很多老師當中,也有缺乏興趣愛好的,我們在工作學習之餘,培養一些興趣愛好是必要的。當所有人都參與某項活動,而你卻遠遠觀望時,你必定是落伍的,必定是不受歡迎的,必定在交往中也會是不自信的,結果的結果也可能會走向孤獨抑鬱的,而抑鬱的結果又會怎樣怕是不必再啰嗦了,因為現實中有太多的案例。所以,熊教授說,教師們強迫自己參與活動培養一些興趣愛好,是在抑鬱路口處拐彎的最好途徑。
三是挖掘職業不倦怠的動力源泉
我曾經在《愛的教育》中譯本夏丏尊先生的譯者序言中看到這樣幾句話:「教育好比掘地,有人說四方形好,有人又說圓形好,朝三暮四地改個不休,而於池的所以為池的要素的水,反無人注意。教育上的水是什麼?就是情,就是愛。教育沒有了情愛,就成了無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罷,圓形也罷,總逃不了一個空虛。」我感受特別深刻,教育是對人的教育,這其中每天都會發生不一樣的事情,這些人也每天都會發生不一樣的變化,如果我們對這些都熟視無睹的話,那便對教育就沒有了興趣,那我們也就成了每天對著這些花花樹樹修枝剪葉而不露出半點喜好與欣賞的普普通通的園丁了,呵呵,那我們也就跟「職業倦怠」四個字交上朋友了。如夏先生說的,掘池塘,方或圓不重要,重要的是水。那我可以這樣理解,一位老師優秀或不優秀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否在這份職業生涯中幾十年如一日地對你的學生傾注你的關心,你的愛護?我也可以這樣理解,學生從我們這里習得了多少方法技能也許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傳承了多少善良與正直,勇敢與誠實,因為這才是我們從事這份職業的真正價值所在。我還可以這樣理解,我們教育者最終能否成為教育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一直堅持從教之初的夢想與憧憬,讓當初那股子熱情與激情永遠伴隨在我們的教育行程中,我們要做就做既懂得技術又懂得欣賞的園丁,我們要做就做快樂的永不懈怠的人類靈魂工程師。
四是正確看待教師的付出與勞動
熊教授這份精神套餐既然是送給我們老師的,那必定能帶給我們精神上的滿足,同時提出我們要在精神上獲得滿足與快樂,就要正確看待我們的付出與勞動。熊教授說,付出就是成長。蘇格拉底也說:「教師是最大的付出者,也是最大的受益者。」 付出就是成長,成長了自己,也就提升了自己。如享譽全國的魏書生老師、李鎮西老師,他們就是教育戰線上最大的付出者,也是最大的受益者。呵呵,我當然沒有他們的天生資質,但我也可以對自己的付出與勞動高興地說,我在收獲成長的喜悅啊!
五是我們如何讓大家都陽光快樂
老子曰:「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矣。」其意是:因此,知道滿足,就不會自取其辱;知道適可而止,就不會遭遇危殆,可以長生久視。 呵呵,此意最終的告白當然就是:人啊,萬萬不可有貪求!熊教授說,我們緣何經常感覺不到快樂呢,那就是因為我們有太多太多的貪求啦,貪念使得我們常常不能心安理得,貪念使得我們常常不能坦然接受現實。知足,是一件多麼快樂的事情啊,它既快樂了自己也快樂了別人,何樂而不為呢?最後,讓我借用李鎮西老師的經典名言來結束今天的聽課心得吧,當我們每個人都心存這個善念時,我們就都是天底下最快樂最幸福的人了!
「讓人們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閱讀全文

與教師心理培訓心得收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辦春考培訓學校 瀏覽:734
九江船員培訓中心 瀏覽:5
台州繪墨藝術培訓有限公司 瀏覽:207
非科級後備幹部集中培訓總結 瀏覽:419
東北舞蹈藝考培訓機構 瀏覽:427
民營企業家培訓班結業式 瀏覽:59
2017入黨培訓內容 瀏覽:828
順德駕駛員培訓中心 瀏覽:125
姜堰市三水培訓中心網站 瀏覽:263
電動汽車維修培訓視頻 瀏覽:737
機關黨務幹部培訓內容 瀏覽:423
企業培訓為自己工作心得體會 瀏覽:512
線上培訓工作 瀏覽:303
泉州舞蹈培訓招聘 瀏覽:709
禮儀培訓三年計劃書 瀏覽:926
稅務學校培訓個人總結 瀏覽:508
專業技術人才初聘培訓小結 瀏覽:980
是實驗室設備安全培訓 瀏覽:54
北京砂鍋米線培訓學校 瀏覽:127
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意見建議 瀏覽:836